登陆注册
5096900000017

第17章 张先(2)

首句以少年划龙舟的场景引入,“龙头舴艋”表现了划船的人很多,龙舟密集;吴中男儿互相比拼,不甘落后的气势于一“竞”字表现得十分传神。男儿在此日竞相比舟,女子有什么活动呢?“笋柱秋千游女并”,女子们悠然地荡着竹制的秋千。“并”字作结,表现了少女凑在一起的热闹场面。

男儿湖中赛龙舟,女子堤上荡秋千,前两句渲染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两句紧承“笋柱秋千游女并”而来,继续描摹女子游乐之景。“拾翠”、“踏青”泛指妇女游春,分别以“芳洲”、“秀野”领起,欣欣向荣的明媚春景由此遁入眼帘。在美好风光中,女子率性尽情,快乐不言而喻,不免“忘归”,仿佛“不尽兴不罢休”。

词人上阕着墨于吴兴男女过寒食节的情景,重点描摹人物,下阕由人及景,由动及静。“行云走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寒食清晨,男男女女在郊外踏青嬉戏,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行云去后”日暮来临,“遥山”也在暮色中显得暝暗,人离开,“笙歌”暂歇,“池院”一片安静。下阕首句以宁静夜景开启,过渡自然,同时“静”字也定了下阕的基调。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此意境堪与张先的“三影”名句媲美,也是本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佳句。“清明”表现了“月色”的清朗明亮,在静谧的“中庭”,“无数杨花”点点飘飞,又似“无影”而过,似有似无,似虚似空。白天的热闹到了日暮时分荡然无存,十分宁静,但人物白日里快乐的心情却不会因月色登场而消弭,反而愈发浓郁。

简洁清丽的语言,活泼灵动的曲调,快乐融洽的氛围,在《木兰花》词中缓缓溢出,似春风拂面。“无影”后烦恼尽消,惟留“静”意于心头。

【大师导读】

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①,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释】

①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赏析】

闺怨是古诗词中常见主题,这首词表现了女主人公在情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与哀愁,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阕以倒叙手法剖白主人公在情人离去后的愁思。起首用“伤高怀远”概括了她的全部愁绪,把经历过长久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倾泻出来,并忍不住询问这种状况“几时穷”?一个简短问句,将千种愁绪毕于一堂。“无物似情浓”是对上句的回答,真挚而浓烈的爱情正是令人“伤高怀远”的缘由。

“离愁”几句承接前文,具体到身边的事与物。词人用移情手法,未对主人公的愁思作具体描写,却说“离愁正引千丝乱”,仿佛是自己的愁思搅动柳丝飘扬、柳絮纷飞一般。思念竟能触动周边环境,可见“离愁”之深。“更东陌、飞絮濛濛”,将主人公的愁绪进一步扩展,并引古人“折柳离别”的典故,写出主人公“见柳相思”之意。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骏马嘶鸣着远去,路途上尘土飞扬阻隔了视线,到哪里寻找心上人的踪迹呢?此处又与前文呼应,主人公“伤高怀远”,正是因为情人远去。

下阕里,主人公登上高楼,见池水溶溶,小船南来北往。偏偏池中成双成对的鸳鸯正适意游乐,不由勾起了她对昔日欢聚的回忆。她由过往又想起今日的孤独,自己还不如溪中鸳鸯快乐,这与结尾一句遥相呼应。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黄昏后,主人公收回远眺的目光,看着横斜的楼梯和被暮色笼罩的阁楼,想到情人离去后,自己无数次独自徘徊于这清冷月光之下,不由得更是伤感。由“伤高怀远”到“低眉自思”,主人公在漫长的寂寞时光里,对情人由爱到思,由思到恨,甚至“沉恨细思”。这四字铿锵有力,刻画出她的心境,生出了“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感慨。

桃花杏花尚且懂得在凋零前嫁与东风,随风飞舞,寻到归宿,词中主人公却形单影只地老去,言外之意即感叹自己未能抓住机会找到归宿。这是主人公对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沉思与自怨自艾。

清代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说:“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春风。’此无理而妙。”这里所说的无理,于常识中无处可循,于逻辑上解释不通,但正因这“无理”的思维,反而更能体现人物的情感与心态。此词之所以传唱千古,正因其以“无理”写“有情”。

【大师导读】

全篇结构,上片是情中之景,下片是景中之情。一起写愁恨所由生,一结写愁恨之余所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想法。它条理清楚,不像以后的周、秦诸家,在结构上变化多端。

——沈祖棻

这首《一丛花》,比较深刻地体贴了少女的心情,反过来衬托自己对她的怀念,却是写得很成功的。

——刘逸生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赏析】

据《古今诗话》载:“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张先以“三影”著称,尤以“云破月来花弄影”最出名,此句即出自《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数声《水调》悠悠传来,词人听着乐曲不断饮酒,难免大醉;午夜酒醒,满腹愁绪却没有丝毫消减。开篇即以“愁”字点明词人情绪。

接下来交待愁因:“送春春去几时回?”两个“春”字值得玩味。张先作本词时正在嘉禾为官,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春”中蕴含对青春岁月的慨叹。此句第一个“春”指春天、春光,第二个“春”指岁月易逝、年华易老。词人感慨青春不再,过往的美好时光恐难再续,嗟叹无奈尽显于此。

词人在酒醉后醒来。周围一片寂静,他“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对往昔的回忆令人徒增伤悲。“伤”字写出感怀伤春之意;“往事”直言对曾经时光的回顾,“后期”二字为追忆增添了哀怨,最后以“空”字贯穿,将空寂惘然的情绪推向高潮。

上阕通过“午醉醒来”后“临晚镜”之景,慨叹青春易逝,其中的遗憾况味极其浓郁,下阕借景抒情,风月间蕴含无尽悔意。夜色中,词人到了室外,放眼望去,只见沙地上并卧着成对禽鸟,成双的鸳鸯在池塘里安睡,夜景的宁静寂寥被勾勒出来。

接下来词人继续写妍丽素美之景。“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张先词中最著名的一句,一个“破”字准确写出风吹浓云,浓云破开一口的景象,“来”字一出,缕缕月光从云缝透过来的情景跃然眼前;“弄”字点缀,描绘了花在清风吹拂下摇曳生姿的景观。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境界全出矣。”

随着风越来越大,词人回到室内,拉上帷幕,屋里烛光闪烁。“重重帘幕密遮灯”中的“密”字,尽显帘幕遮灯之严。此时此刻,词人于室内倾听室外情形,“风不定”写风势渐大,“人初静”指夜幕下万物寂静,而词人的心境也逐渐归于平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是想象,词人揣测,风过庭院,明日小径中一定尽是落红。这三句连连缀而出,把词人伤春的情绪波动写得极为生动。

岁月静好,只叹年华易逝,青春难觅。词人在“云破月来花弄影”的美好景色里,嗟叹伤情,对时光难留的遗憾缱绻难释。

【大师导读】

“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听《水调》而愁,自伤卑贱也。“送春”四句,伤流光易去,后期茫茫也。“沙上”二句,言所居岑寂,以沙禽与花自喻也。“重重”三句,言多障蔽也。结句仍缴送春本题,恐其时之晚也。

——清·黄苏《蓼园词选》

“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明·杨慎《词品》

此首不作发语之语,而自然韵高。中间自午至晚,自晚至夜,写来情景宛然。

——唐圭璋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①中酒:病酒,指因酒醉感到身体不适。

【赏析】

明代沈际飞在《草堂诗馀正集》里评价本词:“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

全词以“乍暖”领起,冬去春来,暖意拂面,人们纷纷换下冬衣,“乍”字写出时令变化之快。因尚在初春,寒意还未尽褪,偶觉寒冷,但这种“冷”却是极“轻”的,转承的“还”字将“暖”、“冷”并句,刻画了初春气候的特点。

这“轻冷”的感觉,原来是“风雨晚来方定”所致。初春时本就常有寒流回潮,再加“风雨”,冷意袭来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方”字体现了词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暗指其性格之细腻易感。前两句中,初春景象在“暖”、“冷”间转换过渡,带着词人主观感情的投影。

接下来,词人的观察重点由气候变化转入庭院情景:“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以“寂寞”形容本无情绪的“庭轩”,正是影射词人内心。他为消愁酌饮小酒,怎奈置身“残花”间,酒入愁肠,反而徒增伤悲。此情此景去年就曾经历,“又是去年病”一句,可见他的愁怨已积蓄良久,非一时生发。

借酒虽未消愁,但词人还是有沉醉之感。“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风过楼头,画角响亮发声,词人于醉中惊醒。“吹”非“拂”,显出强劲,以“醒”字相缀,又显凌厉。词人酒醒后,只觉入夜后,重门掩蔽里万籁俱寂。风吹而过,冷意袭来,词人在“重门”中与世隔绝,“静”意更是分明。此景静中带寒,寒中带冷,冷中更添沉重。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月光将秋千的影子投映在地上,以“那堪”做引,其沉痛悲伤的感情尽蕴其中。“秋千影”不停晃动,显孤独况味,清代黄蓼园曰:“末句那堪送影,真实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

触景伤情、悲景伤春,全词由初春景色引入,接续寂寞庭轩,后由风过楼头过片,结束于明月送影,词人的感伤愁绪在这景象的转换间点点浸入,层层加深。

【大师导读】

落寞情怀,写来幽隽无匹,不得志于时者,往往借闺情以写其幽思。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末句那堪送影,真见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

——清·黄苏《蓼园词选》

残春病酒,已觉堪伤,况情怀依旧,愁与年增,乃加倍写法。结句之意,一见深夜寂寥之景,一见别院欣戚之殊。梦窗因秋千而忆凝香纤手,此则因隔院秋千而触绪有怀,别有人在,乃侧面写法。

——俞陛云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热门推荐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吾名莫漓

    吾名莫漓

    吾名莫漓,吾已归来。四大神兽很厉害?不好意思,都是吾的契约兽。修炼很困难?不好意思,吾三岁之后修为就蹭蹭蹭的往上爬。属性很难得?不好意思,吾生来就是全属性,五行元素、风雷元素、鬼怨仙魔气任你挑,只有你没有的,没有吾没有的。……
  • 截天

    截天

    封神一战,天地破碎,神魔消散,仙佛无踪。三万余年后,有一乡野少年,哼着小曲儿,走出了邙山矿狱……这一世,王通不问长生,不求永恒,只想截了那狗日的天道!
  • 良田千顷养包子

    良田千顷养包子

    苏黎再次睁眼,已然异世。娘,彪悍强势,是个势利眼。爹是闷气包,在家没有说话权。哥哥姐姐自私自利,把她当做眼中钉。不受宠的她,要被卖给地主做小妾,给她大哥娶媳妇和给姐姐存嫁妆。幸好她有个竹马哥哥,能够给她依靠!为了生活,她披荆斩棘,勇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小剧场一“阿黎,嫁给我,你可后悔?”某男怜爱地看着一身红衣的女子。苏黎抬头看到站在身前,那身体伟岸的男人,摇摇头道:“不嫁给你,我会后悔!”某男轻楼着此生的宝贝,许下诺言:“今生今世,绝不负卿,生生世世,必将追随!”“相公,洞房花烛夜,你这么啰嗦,是闹哪样?”小剧场二“娘,你来做什么?你说过我可是泼出去的水,以后于苏家无任何关系。不知道你今天来,有何贵干?”苏黎看着三天两头,找到名义上门的亲娘,有些无语。“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呢?我可是你娘!”“哦,这会儿记得你是我娘了?想当初把我卖给狗熊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我是你的女儿?”“你,你……”小剧场三“娘,我爹说以后不准我缠着你,否则就要给我颜色看。”某个小包子在被老爹威胁后,第一反应,跑去和娘告状。某女午后悠然地躺在院子里,看看身旁磨蹭自己,那两岁半的小奶包道:“哦,那你以后不要缠着娘好了,娘只给你爹缠。小肉包,你要记住,不是娘不疼你,等你长大点就能明白了。”“那娘你生个弟弟,给我好不好?”小奶包退而其次的要求。“为什么?”她有些疑惑,这小肉包,还懂得讨价还价了,再说他要弟弟做什么。“我也要给些颜色,让他瞧瞧!”小肉包,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声宣布道!Ps:小离简介无能,坑品保证!本文1v1,求点击,求收藏,求评论!
  • 恶魔首席霸道爱

    恶魔首席霸道爱

    迫不得已,她改名换姓,却迎来了他的强力出击。他害的她被赶出家门,害的她学业无成。每每闭上眼睛,她的眼前就会出现那噩梦一样的七天。因为爱她,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因为爱她,所以监视她的行动,不让她遇到危险。要不到的答案,她选择不要。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梵少的甜心腹黑小恶魔

    梵少的甜心腹黑小恶魔

    [高级宠文]白凯蒂为了梵宇从此回国……“宝贝,过来”梵宇天天把白凯蒂搞的都怕拍的“不要,你滚开……”白凯蒂天天被梵宇宠的都害怕了“宝贝,这就不乖了”说好的高冷呢、腹黑呢?都去哪儿了,通通都是骗人的,明明就是个闷骚男好吗!!!白凯蒂看回梵宇,道:“你不是高冷的男神吗?怎么现在确是一个闷骚男呀......”白凯蒂非常的生气看着梵宇,可是,在梵宇的眼里确是满满的溺宠“宝贝,因为我只对你”......
  • 我家果园成了异界垃圾场

    我家果园成了异界垃圾场

    一个不小心,叶枫承包的果园成了异界的处理生命宝矿石废渣的垃圾处理场。这些在异界是极为危险的生命废渣垃圾,在叶枫看来却是超级宝贝。有了这些宝贝,他养的鱼,种的水果蔬菜,口味超级棒,还兼有养颜,健身,壮阳等奇效。他养的宠物,都是超级猛兽猛禽,搏杀狮虎熊豹那是轻而易举,让人闻之变色,无数富豪权贵万金难求。他生产出来鱼饵,从此让世界上这所谓的钓鱼技术成为过去,只要有了他叶氏超级鱼饵,就算是傻子也能够成为钓鱼高手。.................(VIP读者群【2、0、3、6、2、0、1、5、1】,必须拥有学徒以上粉丝才可进入;普通读者群【1.2.2.1.6.4.1.4.7】,没有限制。)
  • 神秘的照片

    神秘的照片

    在众多的摄影杂志中,最早创刊的《相机·日本》一年一度的摄影大奖赛最受欢迎。它的奖金为30万元。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这点奖金似乎不那么诱人。但它之所以受到业内人士的欢迎和重视是因为每年的大赛可以征集到国内一流的作品。入选者也颇为荣耀。特别是社会派的摄影师们大多是这个大赛的获奖者。当年活跃在越南战场,进行大量的现场照片报道推动反战活动、战后又以公害为题呼吁环境保护的K氏就是获奖者之一。在今年的第30届大奖赛中收到了彩色、黑白照片2000多张作品。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介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赫尔巴特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