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6400000015

第15章 都是“人心”惹的祸(8)

小颜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中的典型。实话实说,我自己也曾经是这种卑鄙伎俩的受害者,不止一次地受到过来自于自己的上司,乃至于老板的“毒舌”伤害,内心深处对于这种伤害也曾经痛恨不已。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越是受到过伤害的人,往往越容易将相同的伤害强加到别人头上。也许,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报复性行为”,通过报复那些完全无辜的人来泄私愤,发泄对那些比自己更强势的人的强烈不满——归根结底,这种心理还是一种下三烂。

遗憾的是,这种下三烂行为,似乎正在得到愈来愈多的,来自社会上的鼓励和褒扬。

这两年,社会上“毒舌”成风,几乎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比如,现如今充斥于电视荧屏之上的各种选秀类节目、征婚类节目、职场应聘类节目、创业成功类节目,就存在着大量的“毒舌”现象,而且似乎是越“毒”越好,越“毒”越刺激,越“毒”越有范儿,越“毒”显得水平越高。

在这些节目当中,固定嘉宾(社会名流、评价者)与参与嘉宾(普通百姓、被评价者)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天然的屏障,被人为地划分成了“尊贵者”与“卑贱者”两大阵营。当然,“尊贵者”有权肆无忌惮地对“卑贱者”品头论足,大放厥词,而“卑贱者”却几乎无权为自己辩解(即便辩解了也没用,因为很明显,对方是真正的“权威”,他们的言论就意味着最后的“结论”,唯一的“正解”,你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更加不可能违抗),只能选择无条件地接受。

一日闲来无事,我打开电视消遣,无意中看到了某个地方台的职场招聘节目。这个节目颇有一些小名气,据说有着相当高的收视率与社会影响力。

节目的舞台设置是颇具匠心的——固定嘉宾的坐椅相当惹眼,其造型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中国古代的“龙椅”——这种设计本身,就已经决定了节目的性质和参与节目的普通嘉宾的命运。

其时节目正进行到一个“海归”小伙子接受固定嘉宾考评的场面。既然是“海归”,又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小伙子看起来有着超好的自我感觉。但见他侃侃而谈,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当然,对于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要求也自然不低。

也许是小伙子这种过于自负的状态激怒了评审嘉宾,一位女嘉宾开始了她的“毒舌”点评。

首先,显然是为了打击一下小伙子的“嚣张气焰”,女嘉宾一句话就给他定了性:小伙子,你实在是太天真了。你把这个世界想象得太单纯了。

紧接着是更猛烈的炮火:“你身上有一种典型的,在现在的海归们身上常见的眼高手低的气质。”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这个毛病不改,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这个社会远远比你想象的要残酷得多,如果你不能尽快适应,将很快被社会淘汰,成为一个边缘人。”

……

很显然,在劈头盖脸的“毒舌”炮火的攻势下,小伙子被彻底打蒙了。他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试图为自己辩解,可是磕磕巴巴地没说两句就又遭到了那位女评审更为猛烈的炮火击打,终于,他低下了头,不吭声了。

女评审见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再穷追猛打,心满意足地偃旗息鼓,潇洒地亮出了一个打着大大的叉儿的牌子,宣告了这位海归小伙子的“死刑”。小伙子无奈地抬起了头,笨拙地说了几句“谢谢老师指点”之类的话,灰溜溜地转身离去。

在下一位应聘嘉宾登场之前,那位女嘉宾和节目主持人若无其事地开起了玩笑,仿佛刚刚被她打发走的不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年轻人,而是一只无关痛痒的、不招人待见的流浪狗。她需要做的,仅仅是把那位年轻人打发走而已,至于那个年轻人离开这个舞台之后将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旅程,完全与她无关。

我感受到了一种生理上不可遏止的厌恶情绪,于是麻利地换了台——下一个登场的应聘嘉宾也将与我这个普通的观众无关,因为我不想再看到另一个年轻的生命被所谓的“高手”们肆意蹂躏的场面。

无独有偶。我想起了几年前曾经在央视的某个频道看过的一个创业成功类节目。那个节目曾经引起过巨大的轰动,拥有过全国性的广泛影响。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央视这个绝对强势的平台之外,评审嘉宾全部都是国内一流的超有名的企业家——这一点也是一个巨大的噱头。

但是,当时的我却怎么也对这个节目提不起兴趣来。我对这个节目最大的心结,还是这个“毒舌”问题。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鼓足了勇气强迫自己看了半个多小时,可最后还是没有坚持下来,中途换了频道。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的节目当中,评审人是几位我崇拜的企业英雄,超级偶像。被评审人是一位二十多岁,希望自己能开一家物流公司的年轻男孩。节目的内容是:评审们出一道题,让这个男孩和其他几位年轻人一起做一件事,然后把过程全程录制下来,让评审们点评,最终决定是否让这个男孩子过关。既然评审自己的人是清一色的超一流企业家,而且节目又会通过央视这个梦幻般的平台向全国观众播放,小伙子自然不敢怠慢,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表现自己,力争给评审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可没承想,等待他的,却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几乎所有的评审都对他的表现给出了酷评,而且其“毒舌”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那些烂俗的综艺节目。评审们的意见,大体上是说这个小伙子“发力过猛”“只注重表现自己,不注重与同伴的合作”“做事缺乏预见性,计划性”“不懂得变通”,等等。其实,如果是善意的提醒,这些意见本来可以成为那个小伙子的有益营养。可令人万分遗憾的是,评审们显然沉浸在肆意发放“毒箭”的快感之中,而将小伙子的心理感受完全抛在了一边。但见他们说得眉飞色舞,意气风发,个别人脸上甚至泛出了兴奋的潮红……后来他们说了什么,我几乎完全没有听进去,因为我的兴趣已经被他们亢奋的表情和手势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开始揣摩起了他们的真实心态。

当然,这位小伙子最后收获的结果是“淘汰”。只不过,在打发走这位失意的年轻人之前,我们的超级明星们也给出了几句安慰的话语:“其实,你的表现还是蛮不错的;希望明年还能见到你。”,等等。但是,很明显这种狗尾续貂般的所谓“鼓励”,完全就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的把戏。其实他们真正享受的,是肆意践踏一个无辜的年轻人所拥有的全部自信心时的快感,这一点,是个拥有正常感知功能的人都能轻易地感觉到的。

将心比心,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的动机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节目的过分泛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负面作用也绝对不能忽视。

我相信,鲜少有观众会从这类节目中真正获得美的享受,真正感觉到了振奋,受到了强大的激励,对自己对人生愈发充满了希望。恰恰相反,这些“毒舌”类节目带给人们的往往是一种巨大的沮丧与绝望的情绪——这么棒的人都没戏,让人灭得那么惨,看来我这辈子是没啥指望了。

讽刺的是,这些节目往往标榜着“励志”的价值观,但实际上却宣扬了一种极端的“胜则王侯败则寇”的冷血思想。节目中充溢着强势者的骄狂和对弱势者的不屑乃至鄙视。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伤害行为。但可悲的是,节目中的被伤害者却还要违心地对伤害他的人表示感谢,然后洒泪而去。看着他们孤独离去的背影,作为一个观众,我的心情除了沉重之外,更多的是深深的愤怒。

每当看到这类节目时,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真想冲上前去把节目中所有人物的角色对换一下,让那些道貌岸然的评审者也“被评审”一次,看看他们的结果会如何。我估计,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些固定嘉宾的下场也一定不会比普通嘉宾们强多少,照样会让别人挑出八百个毛病,然后毫不犹豫地打入冷宫。

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什么要用那样的“毒舌”去伤害这些无辜的年轻人呢?自我感觉良好、眼高手低、不会动脑、不会与同伴协作……这些都是年轻人的特质,甚至可以说是年轻人的权利!你凭什么要去诋毁人家?!难道你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拥有过这些年轻人共通的特质吗?难道你从娘胎里生出来就已经具备了今天这种成功者身上特有的优秀气质吗?如果不是,那你为什么不能用善意的语言去鼓励人家,而一定要把人家的自信从峰顶打到谷底呢?!就是为了凸显你的优越感,凸显你已经“成功”了吗?你已经走过了沼泽,爬上了高山,所以总算心里踏实了,看着那些还在山底下的沼泽里苦苦挣扎的人们,有一种特得意、特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是吗?忘了你自己在沼泽地里的时候也曾经狼狈过,甚至比那些年轻人还要狼狈过是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种心理,根本就不是什么“为了年轻人好”,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卑鄙!

要知道,从你们嘴里蹦出来的,可能仅仅是一两句被叫做“毒舌”的、上不了台面儿的风凉话,但是,它们产生的效果,却足以毁掉一个年轻人本应无比光明的前途!

当然,即便是在烂俗的电视节目充斥荧屏的现在,也还是有一些清新的空气的。在2011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的舞台上,有一幕场景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幕场景发生在评委——著名歌星胡海泉与参赛“女声”——歌手刘忻的身上。刘忻出场前,现场的大屏幕上放了一段她为了参赛“表决心”的画面,大体上的意思是说她把这次比赛当做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失败,她将退出歌坛,另谋生路。

胡海泉语重心长地对刘忻说:“我不赞成你的这种想法。那好像是在说‘成功啊,你快点来吧!你要是再不来,我就不理你了’。这种心态过于消极悲观,应该抛弃掉。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永远都不要放弃!我非常看好你,你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女孩,只要你肯不停地努力,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我会永远支持你!”听到这番暖心的话,我看到刘忻眼中明显泛出了泪光。我坚定地相信,那丝隐隐泛出的泪光背后,是无限的希望,是成功的召唤。但是,刘忻那天的表现并不抢眼,相反,由于她太急于表现自己的实力,选择了高难度的“载歌载舞”表演方式,导致歌唱中几次出现岔气的情况,最后得到的分数非常不理想。

看得出来,刘忻很失望。但是胡海泉并没有利用“毒舌”来落井下石。相反,在中肯地指出刘忻的不足之后,他给了她一个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作为一个职业歌手,你的气息量还不够足,这和肺活量较低有关。我有一个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每天长跑十公里,边跑边唱歌,努力调节自己的运气方法,这样的话,最快三个月,我相信你的气息量就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唱起歌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得到这个宝贵的建议,刘忻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于她而言,这次“演砸”的经历不但没有成为一个人生中的耻辱标签,相反将注定成为她受益终生的美好回忆。

如果刘忻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我相信她一定不会忘记胡海泉这位生命中的贵人。

胡海泉的所作所为,最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充分地保护了年轻人的自信心。在表示鼓励的时候,他是“对人”的,而且充满了真诚——“对你有信心,你真的很有天分,所以一定能行!”在针对不足提建议的时候,则完全是“对事”的——“建议你每天跑十公里,边跑边唱歌,这样对提升肺活量大有助益。”这些话多么完美,多么睿智!每一个字都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而“毒舌”的爱好者们,则显然使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方法。在针对不足提出建议的时候,它是“对人”的——你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天真,所以如果不痛下决心重新做人的话,这个社会将不可能容得下你。可在表示鼓励的时候,却往往是“对事”的,而且明显地言不由衷——虽然你这个人是垃圾,但是有几个细节做得还可以——这种冷酷的行为,给人带来的除了毁灭,还是毁灭。

关于“毒舌”灾难性的毁灭力量,有一个绝佳的例子为其作了最好的诠释:2009年,北京市大兴区曾经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一个叫李磊的年轻人残忍地将包括父母妻子,甚至是自己亲生儿子在内的六名亲人亲手杀害了。

同类推荐
  •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随着西方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渗透,随着中国企业家越来越热衷于搞理论“研究”,有一种危险的趋势正在席卷着整个中国经济舞台。可以说,这种趋势对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这种趋势,就是脱离了实践,片面强调管理理论,甚至于“只刮风不下雨”的管理行为。
  • 赢在中国式管理

    赢在中国式管理

    本书根据《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而成。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安心。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借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轴,那就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以及依理而变。 发展事业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必须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使命,立业才有价值。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管理者在实践中两者缺一,都将跛脚难行。
  •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是伟大的天才,贡献卓著,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卓越才能在于他能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管理科学的意义。我很幸运,因为课堂上他是我的良师,课堂外他是我的益友。不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人们都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真如大家传说的那么聪明?”“他的教诲在当今是不是仍然有效?”对于后两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千真万确”!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你可以从这个系列丛书之一《德鲁克的十七堂管理课》中获得对他的充分认识。此外,我肯定,他的思想会和中国古代先哲孙子以及当代其他伟大的思想家的很多作品一样,永葆价值并普世有效。不仅如此,德鲁克的研究涉及管理学的方方面面。
  • 管理规则:影响世界的58个管理寓言

    管理规则:影响世界的58个管理寓言

    本书以全新的形式——以58条管理方法,配以生动的寓言故事和生动的管理故事,再加上管理方面的经典句子编撰而成,使读者在轻松中接受管理智慧,领悟到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思路、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 西点法则

    西点法则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
热门推荐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黑猪村官巴托

    黑猪村官巴托

    本书共收入了作者精心创作的20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卧牛村的村长巴托,凭着聪明、干练,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聪明才智化解。
  • 恶魔蜜宠:校草的甜心萝莉

    恶魔蜜宠:校草的甜心萝莉

    【宠文+爆笑】四个腹黑霸道的富家少爷被各自父母设计,从此同住一起,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在学校第一天就遇上了几个强悍霸道的女霸王!女霸王又怎样?看几位少爷如何降服她们!某女仰天哀嚎:“少爷,求放过!”某恶魔:“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人,认栽吧!”某彪悍女摆出一个架势:“打赢我再说!”某火爆男气炸了:“今天老子一定要赢你!”某花心男手拿一朵玫瑰跪在地上:“我爱你,嫁给我吧!”某女把花丢到他脸上:“一朵破花就想让我嫁你?滚你的!”某男玩味一笑:“拍了我那么多照就想跑?”某女一脸羞涩:“那我让你拍回来!”【PS:前期免费,后期上架收费,并非全文免费】
  • 丞相千金不为后

    丞相千金不为后

    本书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丞相之女戏东宫的故事。她是丞相府的嫡女,他是尊贵的二皇子,本来美满的爱情应该开花结果,却被当今太子一纸求婚圣旨,她被迫嫁入东宫。他位居东宫,权势滔天,却独独爱上那个总是违抗自己的女子,狂傲如他,又怎么会看着心爱之人嫁给自己的兄弟。精彩片段:“兮儿,小离那丫头该配出去了,你看有合适的人吗?”某人看到她和侍女关系亲密吃醋。“不急,她条件很高。”“在高的条件本太子也能满足!”“真的?”“嗯,说吧!”“有车有房,父母双亡,你那有合适的人选吗?”某女眼睛亮亮盯着某人,想赶走她的侍女,门都没有!窗户也不行!!“。。。。。。”良久,某男道:“算我认输”
  • 北山录

    北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君霸宠,绝世妖娆妃

    魔君霸宠,绝世妖娆妃

    世分三界,又有六族,六族之外,是更多无可知的事物。原本相安无事的天地,却因为一位魔界主君与一位凡人女子发生的故事,而天下大乱。即使时光逆转,历史依旧无法彻底改变,又白白牵扯进更多的痴男怨女,爱恨情仇。神兽为伴,酒香入眠,如果时间能定格在最初的最初,那么至死不渝也并非难事了。身份枷锁,他为了她抛弃魔界;无力回天,他为了她切换时空,却仍然只能保留一时的温存。魔君与凡人,到底是缘是劫,是债是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最后的江湖之十涯

    最后的江湖之十涯

    解武书院的南江子如何一步步成为替代那个喜穿白衣的西门先生成为面容冷峻的剑榜第一十涯?十涯与皇帝又如何成为挚友?凝气成形如何出现于江湖又被他亲手断送?可供天下江湖中人聚气永生,一世似仙的机缘又为何因他而消失于江湖之中?欲望?自由?归宿?爱?恨?执念?面对这些时,人究竟该怎么做?欢迎阅读最后的江湖之十涯。奈何桥上人奈何?忘忆汤来人易忘。天上地下枯骨多,喜来悲去总遗憾。
  • 萌宠冤家:狐王大人求放过

    萌宠冤家:狐王大人求放过

    【狂甩节操,绝对搞笑,不笑你打我!】他本是一只高傲的凤凰,却被她创造出无数黑历史!被她踹下仙池,偷看洗浴,还把他当商品卖!NO!这样娘子娶不得!她本是一只高冷的狐狸,却被他刷新无数次底线!她救他,他嫌弃她丑!她穿衣服,他评头论足,还硬给她胸脯塞馒头!NO!这样夫君要不得!“死烧鸡,我饿了……”“臭狐狸,跟本仙君走!把嫦娥的玉兔烤了吃!”妖孽夫君VS铁血女汉子,狭路相逢,绝对孽缘,笑闹三生!人不能有底线,否则会被刷新底线!人不能有节操,否则会丢失节操!某狐抗议:“喂不是说好只做名义夫妻吗?”某凤妖娆一笑:“哦?是吗?
  •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