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2400000007

第7章 碑刻题记(3)

自今皇上御极之六年,敕天下州、县专祀文昌帝君。由是,合邑文武官僚省牲致祭皆于是乎,在斯阁也,抑亦典礼之攸关云。顾旧制,阁左右,钟鼓楼各一,后为寝殿,前为两庑,再前有过庭三楹。观者谓规模虽具,尚宜为踵事之增。越嘉庆七年(一八〇二年),有士人张德绪、龚毓秀、王士彦、吴起凤等,营运筹措,于阁前拓地数丈,增筑台基,甃以砖石。议立山门。回廊以壮观瞻,缘经费不充,为之中止。甲戌春,有刘俊、张毓秀、吴起鹏等,念前功之未竟,相与计画,发愿重修。于是鸠工庀材,刻期兴工。前立山门,门之内树以屏。建南北轩各三楹,窗棂皆外向,以便观眺。其过庭之旁,悉为转道游廊,亦各有牖,旷如而奥如也。其余缺者补之,圮者修之,丹漆剥落者,彩绘而黝垩之。既伤既备,严严翼翼。又于门前竖旗二杆,高可三丈余。自阁至门,各处悬以匾联,金碧晃耀。登斯阁者,焕然为之改观矣。是役也,经始于甲戌四月,至乙亥五月告成。董其事者,赵登泮、孔可进、吴云封。襄厥成者,吴云镖、阎大业、阎登甲、王兰、刘立和、阎鸿业。计费四百余金,皆出诸君并力区处,多方募化所得。应将各施主姓氏及所捐数目另为匾额书之,以示不没人善之意。顾议者谓阁前有流水一道,宜砌池如环桥状,于上建立牌坊,方足以收胜概而成美观。斯则有志未建,姑俟诸后之乐善者云。

又新书院碑记

(清)王楚堂

窃以平邑设立又新书院历有年所,因经费不充,以致旋兴旋废。系于丙寅七月莅任兹土,有志重修,亦缘膏火等项一时无款可筹。迨十三年秋间,始于书院添建房屋,置备器具,粗立章程,本年延师开讲。甫径一载,兹余奉檄量移。念书院并无恒产出息,每年可为师生修膳膏火之需,诚恐事难经久,余节三年之廉俸,得钱二千二百串文,全数捐入书院,又有学租余钱三百串文,一并交合县当商生息。每年得息钱三百串文,以为书院经费。当商领据一纸,移交后任收存。至于如何酌议俾书院得垂久远,并筹款扩充经费之事,切有望于后之君子。是为记。

改修新济渠记

(清)徐保字

新济渠者,镇朔堡民田四十二顷养命之源也。先是,镇朔、洪广皆受水于唐徕之大罗渠,以沙压不得水,开新济渠灌之,被其泽者,四十年矣。无何渠之侧旧有沙窝,始而渠东,忽转而渠南。渠十余里横亘沙碛,由是断源绝流。夫镇朔孤悬贺兰之尾,村墟寥落,滩地荒远。当封,有常信以截上游,有洪广以堵中段。岁修甫竣,即深通一律,尚难达水到梢,况以沙山限之,势更不能。然或冬水不得则得夏水,夏水不得则得冬水,未有灾黎受旱,困苦流离如今日者也。嘉庆年间,议者移渠西北,因岁歉,事遂寝。兹据镇民王殿元等呈请改修,意欲避沙窝而占用洪广之田。于是,洪广人民纷纷叠控,或谓断命脉,或谓害民生,或谓浇荒田,或谓霸水路,百计阻挠,争讼不息。余怫然曰:“镇之民望泽久矣。今有田莫之灌溉,譬有病莫之救援,立而视其死,仁人所不为也。”遂命驾于洪广之原,相乃小民,各持一铫一锸以开挖。其间越三日,工成。其占改黄姓田亩,断价四十千,岁纳夏秋粮一石三斗六升。所斩杨、沙二渠,令搭盖飞槽,以通水泽。建桥三座,以通行旅。维时两造允服,渠开流畅,永享其利。乃援笔而为之记。

武当山配殿落成碑记

(清)樊淇

盖闻五时禅会,参象教于仙峰;四面金身,涌莲华于法海。粤平邑有武当山者,连亘贺兰,因祝元武之象而名之也。香烟之盛,历年已久。至乾隆四十年间,山中石壁忽现佛像三尊。前禅师省仁因于元武殿后凿石拓土,募建大殿五楹,供像于其中。疾病苦危,有求必应;功名嗣裔,无感不通。惟是规模草创,美奂未彰。其徒有郭能、宗纲者,心空三昧,道识六如,立愿增华,虔心起造。远近景附,檀越云集。爰就两庑,之间大配十方之院。翚飞焕彩,粉垩凝霞,不独郡邑民人无断白苹之荐,即如东西部落亦来绛节之朝,梵呗香花,于斯为盛。绀宫琳宇,自古为昭。尝读大唐多宝塔碑,文云:“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遣则慧深。”其即此物、此志也。兹缘告厥成功,社中善信欲表作述之由,俾夫后之人有所观感而奋兴也。是为记。

平罗书院记

(清)宋维孜

平罗文庙之重修也,余既合众志以成之,计其余资尚可构屋数十椽。因念平邑士多朴茂,而文风不振,非尽不堪造就也,由造之者之无其具也。上之教不先,则下之趋不力,以故因循苟且,卒成鲁莽之业。欲求一瑰玮磊落、超拔流俗者,渺不可得。泞父母斯民,而可视作养为度外事耶?爰议立书院为肄业之所。卜其地于城西南隅,乃得官基一区,可亩许。相度经营,指划规式,亦瞩史子继经、郑子量董其事。

未几,讲堂建,斋房成。所余缭垣未筑,门户未设,以及庖福之所未备,固可计日而观厥成也。而余以丁丑夏罢官,其事遂寝。然所以具先生之修脯,供生徒之膏火者,则有圣庙外市房二十五间,岁可收租钱二十余千。灵沙堡田八顷、清水堡田二顷,岁可收租粮四五十石。书院之立计,未始不周且详也。顾继事者因比年军需络绎,日不暇给,故工卒未竟。今余将归矣,不为之记,恐划焉中废者,有负平之后进,且负史、郑二子数载缔造之苦心也。笔其事以告同志,倘因事而成之,其有造于平之人士何如哉?则又非余一人之私幸矣。

重建田州塔大雄宝殿碑记

刘荣皆

田州古塔,历史悠久。唐置定远城,西夏置定州,俗称“田州”,是塔名之由来。然则何时建塔,众说纷纭。据史料考证,西夏各代君王,崇奉佛教,所建寺塔甚多。该塔又建在皇祇寺内,应为西夏皇帝敕封所建,故与弘佛寺塔应属同一时代。后经元明清三代,因战争和地震的摧残,曾多次毁坏和重建。现存塔身是乾隆四十八年六月维秀和尚重建,已有二百一十年历史。经历代重修和扩建,至民国年间,皇祇寺已成为一处较完整的佛教寺院。基高一丈,周长七十四丈,上围青砖墙,塔后建大雄宝殿三间,供三世诸佛,塔前山门上建天王殿三间,供四大天王和韦陀尊者。东西建厢房各七间,还有东西天祀院、阁廊、对厅等,共有殿房约六十间,全部为砖木结构,曲栏回廊,庄严肃穆。清末民初,设私塾,教授四方子弟,颇受民众欢迎。每年四月初八,十月初八为庙会,四方信众云集,香火鼎盛,至“文革”中,寺庙被毁,周围塔基亦被挖去大部,只留孤塔一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田州塔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罗县政府拨款四万元,重新修筑青石砖墙,加以保护。一九八四年,周围乡民、广大信众,自愿募捐修东西厢房十间。一九九〇年,又恭请湛照法师来寺主持,广做法事,日夜操劳,募集财物五万元,至一九九二年,将寺院重新扩至原址,围以石基红砖墙。至一九九四年,又募集资金十五万元,购置木料、砖瓦,请能工巧匠,精工重建大雄宝殿五楹二百八十六平方米。于当年四月二十四日开工,八月十五日竣工,使寺院初具规模,重现光辉。为兹后来者树立榜样,谨记法师一片真心,继续完成寺院的重建工作,特刻碑留念,以致来者。

惠农采煤沉陷区治理碑记

曾养民

石嘴山旧称石嘴子。因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古往今来,得黄河灌溉之便利,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池满鱼肥,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誉。因水陆交通之发达,通衢南北,连接西东,贸易兴隆,乃是商贾云集之口岸。国家“一五”西线建设,石嘴山由此日渐兴盛。五湖四海几代人,自强不息创新业,工业重镇于西北边陲崛起。历经数十载开发,形成采煤沉陷区,是为城市痼疾。

石嘴山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曾有“煤城”之称。然则矿区深度开发,台坎巍然,矸石成山;差异沉降,裂缝塌陷;矸石自燃、毒气弥漫;每逢雨季、污水成灾;阻断交通,出行困难;危及民生,百姓苦懑。

时光荏苒,暑往寒来。整个治理,历时肆年。建设新居,居民搬迁。充填裂缝,植被覆盖。集水成池,蓄水灌溉。工程惠民,齐抓共管。上下同干,环境改变。生态恢复,大地安然。塌陷区生机勃发,新石嘴塞北跃然。芳草萋萋,百花溢香;绿树成荫,飞鸟纳凉;芦苇摇曳,碧波荡漾;天蓝如洗,满目清亮;远山欢歌,长河奔响;广场宽阔,百姓徜徉。德政惠民,滋润后人。泽如时雨兮养生顺治,惠和安宁兮天地大同。行人憩,良辰美景非虚设;过客观,青山绿水真胜景。亭联云:日午树荫正夜静有好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镌刻此碑,永志不忘。勉励子孙,缅怀先壮。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富裕美丽,和谐安康。

岁次二〇〇九年仲夏撰并序

同类推荐
  •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 东海瀛洲

    东海瀛洲

    有着“东海瀛洲”之称的崇明岛,它1600多年的海派文化的传奇故事,记录了崇明昂首阔步前进的闪光足迹,展示了一幅幅崇明艰苦创业、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海派文化历史画卷。崇明岛上的人们风雨同舟、艰苦创业,为着将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这一共同理想,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展现了令人震撼人性光辉,显示了崇明千余年峥嵘岁月中锐意进取的独特风范。崇明海派文化是崇明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是前辈对后人的慷慨赐予。《东海瀛洲》,带你领会一种励志的海派文化。
  • 毓老师说易经(全3册)

    毓老师说易经(全3册)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罗湖野录

    罗湖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昌旅语

    文昌旅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本书是《做大单》系列第三本,通过对大客户销售案例的分析,构建了一套有效提升专业销售力的流程体系——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通过项目立项、初步接触、方案设计、业绩展示、方案确认、项目评估、合同谈判、签约成交八步骤有效挖掘、引导大客户需求,从而助您精准锁定大客户,拿下大客户,持续耕耘大客户。八个步骤、八大配套案例,为您提供最为实用的操作蓝本,助您快速实现企业利润几何级增长!
  • 海语

    海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惑宫城

    妃惑宫城

    现代杀手女王,被陷害身亡,异世借重体生成贵妃,奇遇获得特异功能,岂料摊上腹黑皇上,两次三番伤透自己的心……弃自己于冷宫,,身怀了他子,为求保护其子,自毁容貌,神秘消失,轰动了宫城。奇遇改变了容貌改变姓名……几年后再次相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句话让老美刮目相看

    一句话让老美刮目相看

    想要练就炉火纯青的英语口语,就要将复杂的话说得简单易懂,就要将简单的话说得有模有样。人们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习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找到方法,掐准要点,你也就不会在面对老外时结结巴巴,甚至是哑口无言了。本书就将带你进入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一点一滴、举一反三地破解英语口语密码。本书涉及情感表达、工作学习、社交娱乐三个方面,以发散、拓展的思维方式,亮出英语日常应用口语。本书由阳程主编。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绝地求生之极限枪王

    绝地求生之极限枪王

    枪下舔包!血拼空投!独霸机场!毒圈枪王!老夫的求生之路就一个字:刚!死守炮楼!毒中补血!麦田伏地!角落蹲人!老衲吃鸡就一个字:苟!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吃鸡的正确打开方式?苟?还是刚?
  •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脉胳

    脉胳

    放好手机,紫玉突然觉得就有一种满足感在身上流动。王渊本来准备要出去玩的,紫玉不让他出去,他就不去了。在家里,王渊总是随着紫玉,除了女儿,在这个家里,差不多可以说是紫玉说了算。王渊从来不跟紫玉发脾气,要吵也是紫玉首先挑起的。紫玉觉得这就是一个家庭固有的格局。他们家的格局就是这样的,可能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颜色。这让紫玉感到一种满足。紫玉觉得她还是习惯于这种既定的格式,把精力放在工作中,事业上,把家庭当作是一个休憩的港湾,要的就是平静,即使有时候会感到厌倦和苍白,但真实,平静,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