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6500000001

第1章 理性与信仰(1)

方珊

信仰就是战胜自明性,也只有信仰才能推倒我们身上漫无节制的原罪重负,让我们能重新挺直腰“站起来”。这样一来,信仰就不是对我们所闻、所见、所学的东西的信赖。信仰是思辨哲学无从知晓也无法具有的思维之新的一维,它敞开了通向一切可能性之本源的道路。敞开了通向那个对他来说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间不存在界限之人的道路。

舍斯托夫

无论如何,舍斯托夫都不能算作当代赫赫有名的经典哲学家之一员。那些屈指可数的、举世闻名的大哲学家早已在学术界树立起自己的声望,并在哲学史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应有地位。可舍斯托夫无论生前还是逝世之后,都似乎未名满天下。初看起来,似乎是由于舍斯托夫没有鸿篇巨制,又没有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不仅如此,而且还很难把他归属于某个哲学流派。一个哲学家如果不是某一哲学流派的先驱,奠基者或者著名代表,是很难声名显赫,名震四方的。一些人把舍斯托夫划归于存在主义或存在哲学,这种简单而幼稚的归类办法掩盖了哲学家的独特个性,尤其像舍斯托夫这样独具慧眼、极富独创性的哲学家更是如此。

舍斯托夫是一个毕生反对思辨,提倡启示,反对理性,推崇信仰的哲学家。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俯首听命于理性真理的强制性,并且在理性的自明之中去寻找法则和原理。他们深信,只有理性才有力量来回答困扰人类灵魂的一切问题,只有理性才能找到永恒真理,只要理性才有哲学的立足之地。理性似乎握有决定一切的无上权威,似乎只有理性一下命令,人就只有俯首贴耳,唯命是从,而且还必须心甘情愿、崇敬备至而低首下心地无条件服从。

理性、自明就像墨杜萨的头,只要谁胆敢冒险去看上它一眼,就会立刻使之意志麻痹,失去感知而变为顽石。面对这样一个超出人力之外的庞然大物该怎么办?难道无论它向我们要求什么,我们都必须接受,都必须屈从,都必须信奉?难道无论它向我们宣告什么,无论我们需要与否,也不论我们愿意与否,都必须敬如神明吗?难道就是它在侵犯我们一切最宝贵的东西,侵犯我们视为神圣的一切东西时,我们也只能绝对服从,束手待毙?这里面有否疑问,有否值得怀疑的东西?几千年来,人类的优秀代表——各种各样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竞相以不同的方式作着反省。对理性的至高无上不容丝毫怀疑,他们一致认为,人类得到理性之光是人类最大的福祉。要是谁去问这样一个问题:理性是怎样获得这种决定人类命运的无上权威的?那就会遭到博学多识者的群起而攻之,他就会被人们视为愚蠢无知和疯狂。

而人类畏惧愚蠢和疯狂,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厉害。

就是在这人人都畏惧万分,个个都视为自明的真理的地方,舍斯托夫开始了自己的学术活动,开创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斗争。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的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古希腊人的文化之上的。如果没有希腊人的聪明智慧,或许就会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因为,只有希腊人发现了逻各斯、奴斯、必然性诸如此类,才为我们带来了哲学,不仅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而且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究的所有问题和答案。

苏格拉底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思想统治了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被人们尊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并非是因为苏格拉底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或哲学体系,也不在于苏格拉底以其一生从事的事业激发起人们对真理的爱和对德性的追求,而是由于苏格拉底首先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全力维护知识的权威,如果不毫不留情地摈弃以信仰为基础的“偏见”,那么,我们人类的思想和知识就会像建立在沙丘上的大厦,只要略微一推就会立刻倾覆、倒坍、破碎。因此,他以重建真知识为己任,使人类的知识大厦免于崩溃。从而在人类历史上树立起自己的丰碑。

尽管有人认为,苏格拉底大义凛然,饮鸩而死,是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圣人,但实际上,苏格拉底并非是寻求真理,而只是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意见”可以纷繁多样,而“真理”只能是一个;“意见”可以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可以随时而变,可“真理”却永恒不变,亘古长存。这种普遍、确定、永恒的真理并非他物,它实际上就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原则,共同依据的基础,是根据公认的论点进行推理,达到公认的命题,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的一致处抽绎出普遍的判断,引申出定义,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例如知识就是至善,美德就是智慧等等。所以,苏格拉底的知识只涉及一般和普遍,而不涉及个别和偶然;他的真理只是逻辑推论的结论,而非人类应当寻求的真正的真理。他拥有的法宝是概念的知识和获得这种概念知识的“助产术”。因此,苏格拉底的丰功伟绩在于,他树立了对理性和为理性所获得的知识的一种信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哲学家所崇拜的古希腊的伟大人物。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得意弟子,接受了苏格拉底的信仰——概念的知识是唯一的真知识,真正的知识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这种知识知道自己是唯一的真知识,因为只有它,才能确认什么是真知识,什么是假知识。柏拉图认为,知识的真理性保证就在于,知识是思想同实在或存在的一致性。真理就是关于实在、存在本身和实际存在的知识。真实的存在是常驻不变和亘古永恒的东西,而流动不居、千变万化、个别偶然的东西,决不能提供真知识。概念的知识正是揭示事物的一般、不变、基本的因素,因此是真知识。哲学的目的,正在于认识这种不变、永恒的东西。

柏拉图认为,宇宙之所以美好、合理和有目的,全仗理性这件法宝。理念世界本身就应被视为是一个有秩序、有理性的宇宙。处于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它是一切理念的泉源,也就是逻各斯,是存在之根,宇宙的最终目的。哲学的任务就是要用逻辑思维来理解它的内在秩序和法则,思索它的本质。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只有理性才是至善。无限的东西只是理性和真理。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缥缈的东西。正如柏拉图著名的洞喻寓言一样,人如果没有理性之光的指引,只能在黑暗的洞穴里见到事物的不真实的。、虚幻阴影,并为这些虚幻阴影所迷惑。只有当人受理性之光的指引,走出洞穴,摆脱迷惑,才能得到真理,才能见到太阳。因此,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那些爬出洞穴,看到了永恒不变事物本身的人,也就是追逐知识,喜欢看到真理的爱智者。

柏拉图的洞喻寓言简直就像是一面能照亮每个人灵魂的镜子:只要有人试图否定知识,反对理性,拒绝思考普遍必然的理性真理,那这个人就将终生不幸,他也就必然要在黑暗的洞穴中,为虚幻的阴影所迷惑,一辈子作孤独、受人嘲笑的洞穴人。对于生活在尘世间的人来说,还有比这更可怕、更不幸的事情吗?那些凡夫俗子,不必说是十二分的畏惧,就连那些视死如归的伟大英雄,面对这样一个令人窒息、备受禁锢、暗无天日的洞穴生活也会不寒而栗。

人们得到柏拉图的谆谆教诲之后,已经别无选择:是做哲学王还是作洞穴人?是喜欢理性还是憎恨理性?是过人人想过的享有太阳和真理的幸福生活,还是沉沦于孤独绝望的洞穴生活?不言而喻,只有沿着柏拉图指引的路走,才是有理性的正常人,否则,就是无知的和疯狂的反常人。

可是,谁能保证听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就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呢?怎样才能使概念的知识成为唯一的真知识,甚或摇身而变为人类应当追求的真理呢?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天才:一方面,他把哲学变成研究事物根本或初始原因的科学,变成研究本然的存在,认识其理由,根据和必然如此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这位先哲又把逻辑学变为哲学的导论,使逻辑成为我们区别真理和谬误的标准,从而完成了历史交给他的重要使命,获得了后世哲学家的尊崇。

亚里士多德一再告诫我们,理性是神圣的,人有理性活动才是最高尚的幸福。因为合乎理性的生活才是人类应当如此的生活,也才是神圣的幸福生活。哲学包括一切经过理性思考的知识,它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正确地思维,去过正当的生活。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贤哲为我们高筑起一座大厦,这是一座由理性为基础,以逻辑为工具,以永恒真理为目的的知识大厦,它有必然性作为自己的坚固不破的城墙,它企图凌驾于一切之上;它傲视芸芸众生,蔑视有限和偶然。自此以后的思想家和贤哲们大都是在对这座大厦或者修修补补,或者添砖加瓦,就连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直到胡塞尔等都莫不如此。他们口口声声扬言要探索真理,其实质不过是追求公认的判断,都不过是在向知识、必然性和理性表示自己的俯首听命、爱似奴隶般的忠诚,诚惶诚恐地匍伏在地,甘作石墙的垫脚石。

然而。西方文明还有另一个来源,那就是《圣经》。

《圣经》中的“创世纪”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上帝所造,上帝的创造行为是一切美、善的保证和唯一的源泉。正因为一切为上帝所造,世界上的一切才完美无缺,既无恶又无罪。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上帝的伊甸园里,纯真至善。上帝在伊甸园里种了知识之树和生命之树,他告诉人们如接触知识树之果就会死去。但诱惑者蛇却说:“不,不会死的,而且会使你们睁开双眼,会像上帝一样知道善恶。”于是,无知的人接受了诱惑,尝了禁果,睁开了双眼,懂得了善恶,由于人睁开了双眼,知道了善恶,罪孽就与知识一起进入了世界,恶亦接踵而来,人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不得不生活在不能不存在恶的世界中。

可是,又有谁能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呢?几千年来,人们只是把它当作神话或传说故事,并且认为《圣经》必须由理性来作出解释。

《圣经》中的那些伟大奇迹:死人复活,癫痫病治愈,五个饼和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瞎子复明,哑巴说话等等;所有这些只是说明一点:上帝无所不能。一切奇迹的源泉就在于信仰,这是一种敢于不求理性证明,也不求助任何证明的信仰,只是对上帝的一种真诚信仰。

那么,究竟是应当信仰上帝还是应当信仰知识?是跟着上帝、先知漫无目的地步入乐土福地,还是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之后尘在知识里寻求永恒的拯救?换言之,是到迄今为止的一切哲学学说里去寻求思辨的真理,还是到《圣经》中的上帝那里去寻求启示的真理?这就是舍斯托夫在研究了哲学史和《圣经》之后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困扰他一生并使他力图解答的最重要的问题。

舍斯托夫认为,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位卓绝超群的思想家,尽管他们都生活在黑格尔主宰欧洲思想界的年代里,但并未被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所迷惑,而是从《圣经》中去获得力量,竭尽全力挣脱知识的支配,与思辨真理及把“启示”归于认知的辩证法进行殊死的搏斗。

舍斯托夫一生都极为重视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开端与终结》、《在约伯的天平上》以及本书中都论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舍斯托夫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青年时期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者,但由于苦役和地下室的生活,使之产生并长久地恪守着对上帝的强烈渴求,获得了常人不曾有过的新颖而可怕的体验,由此而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萌发了伟大的、用生命和死亡来进行的斗争。因此《死屋手记》和《地下室手记》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待世界。他发现,人类经验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这一界限是由坚不可摧的自然规律、永恒法则、数学原则等决定的,它们就像一堵石墙,禁锢着人们,使人们犹如生活在令人窒息、使人受到束缚和蔑视的地下室里,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人摆脱自己“无期监禁”的地位。处在理性所辩护的世界里,思维健全的人讲述的是大家需要和有用的东西,表达的也是适用于大家的判断,好像命中注定是在地下室里生活,并在这种必然存在中进行论证、理解,似乎石墙和地下室是某种有着令人宽慰、给人安定感和永恒确定性的东西。

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天才的敏锐目光看到了康德和黑格尔这些大哲学家所意识到的普遍必然判断,但他并未像康德那样去为理性辩护,用实用科学来评断哲学;恰恰相反,他要用哲学去评断实用科学,他对理性所揭示的自明性感到极其恐惧不安。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了远比康德更为深刻的问题:与人毫不相干的石墙和二二得四为什么能支配活人的命运?它们是从何而来,又是谁赋予它们这种统治人的无限权力?思辨哲学把这些东西奉为终极真理,当作梦寐以求的和敬若神明的东西,可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发现它们荒唐透顶、愚蠢至极。

同类推荐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杨维桢集

    杨维桢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妈咪太难追

    傲娇妈咪太难追

    不能陪她同甘共苦,凭什么坐享其福。 以前,古锐轩总觉得放手之后,宁缘雅会更加的幸福。 后来他却发现拿着大道理全都是骗人的,他做不到。 在他的眼里,宁缘雅是真爱,孩子都是意外。某女人说“阿轩你为什么会做饭?”“因为有人说以后要找一个会做饭的老公。”某女人嘟了嘟嘴,不高兴了。“傻子,哪有人自己和自己吃醋的。”某女人开心了。……“阿雅,我们再生一个吧。”“都三个还不够吗?”“他们一点都不贴心。”“要生你自己生去。”某女人傲娇的走了,自己又不是母猪。新书《余生漫漫,你我安好》已发布,谢谢大家支持。
  • 三生仙途为君来

    三生仙途为君来

    (原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她本是现代一名普通的少女,机缘巧合下得道成仙。众神之巅,忽遭众叛亲离灰飞烟灭。谁知天道开启轮回,再度睁眼,她已是冷家身负诅咒的灾星。受人欺凌又如何,她可是天外天修为最高的神仙,即使废柴也能逆天!“只要我在的地方,谁也别想动我的人!”烛都百朝,他立万人之中,定下此生诺言。某女气结,“我什么时候成你的人了!”他大手一甩,一张卖身契白底黑字,直接晾在众人眼前。“你敢威胁我!等本姑娘将来成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某女气急跺脚,他脸上的笑容却染上蚀骨柔情,“娘子发话,怎敢不从。”
  • 九霄丹神

    九霄丹神

    跌落凡尘,却成世家废柴,两世为人,幸抑或不幸?当记忆复苏的那一刹那,该如何抉择?屈于命运,还是奋起抗争?且看林峰,以丹定乾坤!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
  • 救救武林

    救救武林

    当你穿越回古代,过了八年平淡无奇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竟然有人是武林高手,你该怎么办?想啥呢!拜师啊!(新人新书,请小心呵护...)
  • 祸水:妖颜惑君

    祸水:妖颜惑君

    她,刚穿越成富家千金,却遭受变身为妖的境遇。他,翩翩公子,遭遇家破人亡之变故,为求报仇不计任何代价,甚至包括送她入虎口。他,当今天子,遭遇丧后之痛,独宠于它,竟是借物思人。误食异果,她由花季少女变幻成妖物,从此她踏上寻找还原之路。据闻冷无尘是有名的怪医,专治怪病,却从无人能活着被他治好,但她还是决定去寻找。怪只怪,她太过可爱,太过异常,沦为宠物。他虽待她好,但她不甘只是宠物一只,想尽办法逃出去寻访冷无尘。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捉弄,她千辛万苦寻找的人竟然一直就在她的身边。怪医的治疗规则,她是否也将遵守?
  • 孽爱也缠绵

    孽爱也缠绵

    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成了杀父仇人!!云若初从没想过,她跟梁奕宸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别无选择地让所有的情爱怨恨——灰飞烟灭!*三年后,云若初送父母的骨灰盒回归故里,惊愕地发现梁奕宸不仅活着,日子过得流光溢彩——茂阳集团的继承人……重逢的刹那,她正巧被人轻薄辱骂。“小姐,需要我报警吗?”梁奕宸看着她,仿若未识。狼狈不堪的她不敢置信地盯着那道高高在上的身形,“不用…”*当梁奕宸对着她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他看着那个纤瘦飘摇的身影儿站在角落里,想到她对自己报仇时,浑身散发的冷漠和恨到极致的决然,她会痛吗?*“为什么要出现在我面前?为什么不离我远点?”梁奕宸嘶哑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压制的痛苦,几乎是咬牙切齿在她耳边狂乱的质问,那双在黑暗中绽放着寒光的冷眸牢牢锁着她的眼,让她无处可逃。云若初挣扎不开,奋力扭着身体,“梁奕宸,你放开我!”握在她双手上的力度越来越紧,一时间让她有种错觉,他再多一些力道,几乎能将她捏碎。*
  • 谁摸了我一下

    谁摸了我一下

    赶尸是湘西的一种古老神秘的巫术。 赶尸人之所以昼伏夜出,很可能就是为了保守这个机密。 赶尸队伍在黑糊糊的山路上行走。 赶尸队伍一直在朝前走,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 这时候,堂屋里的灯亮起来。这里竟然没有电,点的是一盏茶油灯。
  • 三国之主宰中原

    三国之主宰中原

    新书已发《我在三国有套房》,快穿汉末和现实,带给诸君不一样的三国,带给诸君一段传奇人生。新书期还请投票支持哈!町兰拜谢!————公元194年,豫州,小沛魂穿异世,手握商城系统的楚昊表示,这系统竟然可以购买武将?还有这娃娃亲是什么鬼?南投袁术帐下,伺机自立为王。智斗曹魏四谋,竟可不分上下。武战吕典关张,上演旷世对决。【三国,一场盛宴,任何时候品皆有不同的感触。初中看的是吕赵典关张,高中恶心的是伪君子刘备。现在回首,不禁苦笑,如今品的是三国那尔虞我诈,品的是那智多近妖的郭贾荀诸葛,周陆庞司马欢迎各位兄弟加入,Q群号码:82806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