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1000000005

第5章 肝脏发病的基本常识(3)

三、肝脏病的发病机制

成语“病人膏肓”流传至今,“膏”者为上,意指横膈膜,“肓”

者为下,是指腹膜内的名为大网膜(房状脂肪)的东西。就人体脏器而言,主要就是肝脏。肝脏和体内的所有器官都具有密切关系,一旦得病,反而看不出特别的征候。肝脏本身没有痛的神经,只有表皮略有点神经支配。所以肝脏内部产生什么疾病时,若尚未恶化到表面,并不会有什么不适。因此肝脏一旦引起疾病,就表示它的机能已经亮起红灯。现代医学技术以及医药的发达,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但就肝而言,时至今日,却还没有发现什么特效药。尤以肝炎,十分肆意猖獗,危害人类的生存,造成人们谈“肝”色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肝脏的“沉默”与“耐受”导致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下面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稍作叙述。

1.甲型肝炎

甲肝病毒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1周左右到达肝脏,随之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出现于粪便之中。甲肝病毒在肝内复制的同时,也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低浓度病毒血症。甲肝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非直接作用。

2.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除迅速到达肝脏外,尚出现于胰腺、胆管、肾小球基底膜、血管、皮肤、白细胞和骨髓细胞等。乙肝病毒导致组织损伤主要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也不完全排除病毒本身引起组织损伤的可能性。

乙肝肝炎慢性化的发生机制还未充分明了,但有证据表明,免疫耐受是关键因素之一。抗原的大量产生可能导致免疫耐受。

3.丙型肝炎

由于丙肝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新的突变株不断出现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作用,可能是导致血清谷丙转氨酶波浪式升高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对丁、戊、庚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亦逐渐增多,但大都处于假设推测阶段。

第三节 祖国医学对肝脏病发病的认识

一、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

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脏器虽然名称相同,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西医的脏器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名称,而中医的脏腑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生理和病理学的概念,也就是说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了几个西医脏器的功能,而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属于中医的几个脏腑。中医的肝不仅仅是西医学的解剖脏器。它还有主疏泄功能,即参与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帮助消化等一系列功能。

对于中医肝脏的实质,近十佘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在动物模型复制,诊断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多从肝郁,肝阳上亢,肝郁脾虚等证人手,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结果表明:肝郁,肝阳上亢,肝郁脾虚等证的实质主要表现为情志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改变,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主要是因为肝与情志关系密切,情志变化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改变,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故此肝的病证可反映诸如植物神经功能的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MHPG—s04)、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总甲氧基肾上腺素(TMN)、5羟色胺(5一HT)等指标的改变,中医肝脏虽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肝脏,肝证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医的肝脏病变,但两者也存在着联系。西医的肝炎,一般属中医“肝着”,“胁痛”,“黄疸”等范畴;西医的肝硬化腹水大致属中医“鼓胀”范畴等。这里所说的是大致并不是完全等同,因此对于需要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病例,中医的诊疗应显示出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

二,中医对肝脏发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主疏泄和主藏血。

其中主疏泄又涉及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以及妇女的排卵和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等方面。

1.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导致肝脏发病

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疏泄不及,则气的升发就显得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等病理现象;若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得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病理表现。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则可以导致卒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使人突然昏倒之意)”。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此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或为瘕积、肿块,在妇女则可导致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气机的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或为痰阻经络而成痰核,或为水停而成“臌胀”。

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极重要环节,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而肝的疏泄功能,又和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仅能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而且还能够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前者称作肝气犯脾,后者称作肝气犯胃,二者可统称为“木旺乘土”。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也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肝气郁结,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甚则黄疸等症。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土得木而达”;《血证论》也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情志活动,是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实际上是调畅气机功能所派生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易于开朗;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肝的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于急躁,稍有刺激即易于发怒,这是肝的疏泄功能对情志的影响。反之,在反复的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疏泄功能,而导致肝气郁结,或升泄太过的病理变化。

2.肝的藏血功能异常导致肝脏发病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其次,肝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因此,肝不藏血,则不仅可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泄太过等病变,而且还可导致出血。但是,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以及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而有所改变。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的需要。当人体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活动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此外,肝血不足或肝不藏血,还可引起月经量少,甚则闭经,或月经量多,甚则崩漏等症。

中医认为“肝藏血,血舍魂”。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

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合,可见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游,梦呓以及出现幻觉等症。

三、导致肝正常生理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

中医从整体观点出发,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以脏腑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人体内外环境的密切关系为根本出发点。认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瘀血等均可导致肝主疏泄和主藏血生理功能异常,从而诱发肝脏发病。

同类推荐
  • 生活知识百科2

    生活知识百科2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养生要养根:同仁堂特聘专家马必生的长寿之道

    养生要养根:同仁堂特聘专家马必生的长寿之道

    本书以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原理为基础,应用中老年养生保健中所取得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把老年人自我养保健概括为“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精神保健、日常生活保健”四大方面。
  •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父母!各种儿科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儿科病发生前有哪些征兆,作为父母,您心中有数吗?饮食调理、经络调养、日常保健、预防护理,父母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生病少吃药,并得到有效治疗呢?宝宝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孩子的健康,就在您手中!
  • 免疫养生

    免疫养生

    本书的内容大多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不单是医学研究证实的,也是经过了人们的反复实践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难得的是这些方法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不神秘,也不难学,关键是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贯彻实行。读者可以慢慢读,边读边实践,在全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获得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 胃肠病食疗药膳

    胃肠病食疗药膳

    胃肠病,肠粘膜和胃黏膜发炎,可由多种引发因素,而患了该病,会出现多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还可有发热、失水等严重症状。本书在中医药膳理论的知道下,经过详细而严谨的论证选配食材,力求达到滋补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热门推荐
  • 万世缘之混沌尊帝

    万世缘之混沌尊帝

    缘分有三生三世,一世便是一百年,那么有没有能够延续一百万年的缘分呢?苍生选择听风,还是听风选择苍生?一切都不过一个缘字...
  • 健康中的科学奥秘

    健康中的科学奥秘

    本书是一本包括最新营养、健康、人体和疾病日常护理的书,也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健康概念和观点的与众不同的科普教育书籍。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部分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的奥秘和知识,十分有益,读了它,能帮助你珍惜人生,珍惜身体,科学生活。讨论的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健康问题:环境变迁、身体与营养、疾病与营养、衰老和营养。是一本包括最新营养、健康、人体和疾病日常护理的书,也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健康概念和观点的与众不同的科普教育书籍。
  • 篮场执剑人

    篮场执剑人

    问:第四节比赛了,你觉得要如何调整才能赢球?亨森:得更多的分。问:教练,你怎么看对方这么多的转移球?亨森:怎么看?场边站着看啊!问:在季后赛中处于落后位置,你会怎么做?亨森:看情况吧,难不成你想我现在去交易几个球员?有人说亨森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全联盟最出色的执剑人!PS:已有完本小说《中锋之道》、《壹号卫》,人品保证,安心入坑。
  • 地产狂人许家印

    地产狂人许家印

    本书是一本关于许家印的地产狂人传记,他是一个从中原南下的打工者;一个被冠以“冒险家”、“野心膨胀者”、“房产江湖巨变牺牲品”的疯狂男人;十年间,他运用魔术般的手法,让300万贷款滚出了700亿港元的市值,让一个依靠贷款成立的小企业,锐变为当下中国地产业的巨擘;还是他,在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产业调控时期,依然驾驭着自己的企业帝国狂飙突进,多路开花,并连续收获着“中国地产首富”的荣誉。本书讲述的便是这位中国企业家是如何书写自己的财富传奇的。
  • 最强三界聊天群

    最强三界聊天群

    手机掉进水里,重新打开后发现自己竟然加入了三界聊天群。齐天大圣的猴毛,太上老君的仙丹,南极仙翁的寿桃,月老的红线~~~~一群在手,天下我有!
  • 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做到“六查”常年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承诺很好,关键在践诺,如何践诺,用“三严三实”践诺“做焦裕禄式好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焦裕禄作为立身立行立言立德的标杆和榜样,带头学深悟透、深查细照、笃行实改,在教育实践活动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示范到一要查修身严不严。严以修身,就是要向焦裕禄那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把焦裕禄作为自己修身的榜样,当做自己言行的镜子,时刻对照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真正提高自身修养……
  • 春阿氏谋夫案

    春阿氏谋夫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山的剑:两湖之乱

    巴山的剑:两湖之乱

    二十万字的新派武侠,立足于现实的人,武林人物也要吃饭穿衣,也有普通人一样的人性,也要真实的经历人生的苦难。本书无种马,无奇遇。有真情,有热血,有命运。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最后一把绣春刀

    最后一把绣春刀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江湖武林,亦是宫斗权谋!如何在六扇门、东厂、西厂、东林党和内行厂之间的尔虞我诈中保身!如何在唐门、药王谷、无相宫、断衣盟这些武林门派的厮杀中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