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0600000014

第14章 第二个十年一说服的年代(persuasion,1975—1985)(6)

虽然根据各家的研究,消息来源(公关人)在互动中常居于带领新闻人员的地位,但是新闻人却不是那么瞧得起公关人。Aronoff(1975)曾在得州做过一个研究,请公关人与新闻人分别把16种尊卑不同的行业,依各自心目中的社会经济地位排行,结果新闻人员把自己排第一,把公关人员居末。可是公关人却把新闻人排第三,而把自己排第四。十年后,Kopenhaver,Martinson&Ryan(1984)把同样的研究在佛罗里达州复制,结果新闻人也把自己排第一,但把公关人排在倒数第二;而公关人仍把自己排在第四,但把新闻人排在第九。

研究也显示公关人对新闻价值(news value,即新闻性)的体认与新闻人相同,但新闻人却对此浑然不觉。Jeffers(1977:299)认为公关人与新闻人彼此关系之密,但认知差距之大,为其他行业所无。在记者眼中,“不管服务于企业、政府机关或非营利机构,公关人总被认为是新闻人真理道路上的阻碍”。

四十多年前,Boorstin(1964)在他的名著《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里写道:“使一个事件值得被报道的能力,就是制造经验的能力”,每天各组织创造(create)一些被媒体当作新闻来报道的事件,这些事件绝非偶发的,而是精心设计和编制的。通过媒体的报道,消息来源得以将他所要传达的讯息,送到毫无戒心的大众面前。这段描述,生动地描绘了消息来源和媒体之间典型的互动与生态。

第12节议题建构理论

所谓议题建构(agenda building)与议题设定(agenda—setting)理论以及资讯津贴(information subsidy)的概念,和上文所谈的消息来源和记者间种种,都有密切关联。

在1944年以前,传播史上有关媒体效果的研究,均显示媒体效果极大。1944年,Lazarsfeld等人的研究,却得到一个相反的结论,即媒体效果并不像想象中显著。(johen(Ohl,Pinctls,Riminer&Harrison,1995)1963年的研究显示,报纸的确能间接影响大众对议题的认知。此一结论,导致近代有名的大众传播学者Mccombs&Shaw(1972)最为人所知的议题设定理论。Mccombs&Shaw以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为研究背景,发现中间选民对哪些是显著且重要的议题、该花多少心思去了解那些重要议题等看法,都与报纸不谋而合,显示了媒体帮民众设定了议题。此后有不少学者跟进,对此一结论做进一步的探讨。但本节所讨论的议题建构理论,则与上述议题设定理论有着不同的层次。

Rogers&Dearing(1988,转引自。Reese,1991)指出,由于议题设定的核心意义和参与政治影响力有关,并且这个影响力还必须通过媒体来实践,因此媒体议题间接又与公共政策相关,职是之故,政治学者最早就注意到这个现象,并提出议题建构这个名称。根据政治学者Cobb&Elder(1972),议题建构是一种过程,焦点在媒体如何与社会上其他机构互动,共创大众关心的议题。Cobb&Elder认为议题系通过论述竞争而产生,当它透过有限的资源成为媒体议题时,就有可能成为公共政策,而决策者如果能成功地影响媒体议题,就会更有权力。Cobb,Ross&Ross(1976:126)曾言:“团体内不同群体的需求,转为竞相争逐公职人员注意的条目的过程,叫做议题建构。”

1983年,传播学者Lang&Lang(1983)以议题设定理论来研究水门事件,并以“议题建构”一词,形容消息来源与新闻室之间的关系,以及消息来源如何“建构”媒体议题,使得媒体所报道的议题与方向,与消息来源所希望的相符,进而影响民众。根据weaver&Elliott(1986),议题建构有别于议题设定,重点不在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而在议题是如何开展的,以及新闻内容是怎么成为议题的。根据Salwen(1995),媒体报道的种种议题,源于消息来源的,绝对不少于“守门人”自己发掘的,可见消息来源是新闻的重要来源,不仅影响媒体,也建构媒体议题。至于媒体,则往下影响受众,设定大众议题。

但历来传播研究,多以议题设定这一层为中心,而少有人注意议题建构这一层。然而对公共关系而言,这一个层次的研究,反而是最相关的。不过持议题建构观点的学者,对公共关系常抱着一种较为批判的态度,这一点是读者必须要注意的。

新闻稿是消息来源最大的利器,消息来源通过发新闻稿,可以对媒体做最大限度的影响。研究显示,新闻稿对新闻的长度或显著度迭有功效。Hale(1978)研究新闻稿和媒体报道的相似度,发现尽管只有1/5的新闻稿被采用,却对新闻报道的风貌有极大的影响力。根据Gans(1979:80),新闻是一种资讯,由消息来源通过新闻人,传给阅听人。由于经济上的优势以及对媒体和新闻本身的了解,消息来源可以制作出符合媒体需要、受到媒体欢迎的新闻稿,并及时地送到媒体手中,以扩大被选用的机会,及影响视听的能力。而媒体由于经费、时间、人力有限,也很欢迎这种免费的资讯津贴(新闻稿即典型的资讯津贴)。Dunwoody(1978,转引自Berkowitz,1987)更发现,电视新闻由于受限于笨重的器材,所以比平面媒体更倾向采用新闻稿。

研究也显示,新闻人员每日筛选外界进来的资讯津贴,已成为一种习惯。首创“资讯津贴”一词的Gandy(1982;Turk,1986;Turk,&Franklin,1987)认为,资讯津贴植基于双方的需要,任何有能力掌控资讯、付出代价(price)的人或组织,就有能力掌控资讯的消费。只要把资讯津贴的费用降到最低,尤其如果是免费提供的,这条资讯就会大大增加被采用的可能。Berkowitz(1987)也证实,从事议题建构的人,多为政府机构官员及企业高级经理人,换言之,即有钱有势之人。归纳出四大消息来源因素,如果都能具备,就会提高资讯津贴被采用的机会:

1.要能持续提供符合新闻室所需、有用的资讯,不管在时间和形式上,都要合乎媒体的要求。

2.消息来源本身要能提供诱因,例如搭配举办活动以及本身信用是否良好。

3.消息来源的影响力(power)。如知名度、规模及在社区的影响力和形象等。

4.消息来源的地理位置。如是否接近媒体或相关群众等。

即使如此,Gandy(1992)认为要使资讯津贴有说服力,还是必须要隐藏消息来源的身份,因为阅听人一旦发现新闻原来只是消息来源,就会减低对资讯的信任,削减新闻的公信力。因此,资讯津贴的存在对媒体而言是公开的,但是阅听人就未必理解他所接触的媒体报道中,有许多原来是消息来源免费提供的资讯,而媒体也不会蓄意披露此一合作关系。Gandy认为能提供资讯津贴的,多为社会菁英阶级或既得利益者,从此一角度来看,公共关系不啻服务了有钱有势者,成为强化他们权力的工具(Grunig,1989)。

以上不免又牵涉到消息来源和新闻人员之间,谁比较有权力(power)的问题。Reese(1991)认为,纯粹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新闻人员有报道的能力与篇幅,显然很有权力(power)。但如果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则新闻人员受限于组织的地方亦复不少,所以也不见得能尽情发挥。因此,Reese采取折中的观点,认为消息来源和媒体之间,是一种持续变动的关系,彼此依存,彼此消长,没有一方能完全控制另一方。Reese并归纳出消息来源和媒体间四种权力关系,以及不同的权力关系导致的不同合作模式。

第一种关系:当两造俱强时,例如强势的消息来源加上强势媒体,结果通常是共生或互利的。

第二种关系:当强势的消息来源配上弱势媒体,结果通常是操弄或收买媒体。

第三种关系:当弱势消息来源碰上强势媒体时,媒体可能弱化消息来源。

第四种关系:当弱势消息来源碰上弱势媒体时,可能只换来一些无足轻重的报道。

第13节公关角色理论

何谓角色(roles)?探讨角色的研究出现,显示公共关系正由说服传播主轴往管理典范迈进,也越来越贴近下一个十年的主旋律。

虽然这一切都在不自觉的状况下进行,但事后看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有迹可循。

最早阐释角色的,是组织研究的专家Katz&Kahn(1978:189),他俩给了角色这个概念一个中心的位置。所谓角色,就是“个人在组织里行为模式的抽象概念”,角色“引导个人的行动”,这些行动日积月累,成为固定的活动模式,且能据而预测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或多或少扮演某种角色,或被期待符合某种角色的行为模式,角色的重要可想而知。Lewis(1973)认为在阶层组织里角色比位阶(position)还要重要。通过角色,组织描摹出对构成此一组织的个人的期待,而公关人员在一个组织里所扮演的角色,最足以显示公共关系在组织里的功能。

同类推荐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 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

    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

    工作要点、工作流程、制度模板、实用表单、执行标准的系统整合是本书最突出的五大特点。本书旨在解决企业管理整体规范和执行细节问题,将财务管理完全规范化和精细化,为财务工作者提供规范的制度模板、实用的工具表单、标准的工作流程。本书内容包括财务部门工作职责与职能、财务部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财务制度设计与管理、财务部日常核算工作管理、财务预算与计划管理、财务筹资管理、财务投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有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管理、财务控制管理、财务审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利润中心管理、财务帐款管理、外汇管理、并购管理、清算管理、税务筹划、薪资管理。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在纷繁复杂的职场行为里,心理活动像一双幕后推手在操控着“台前表演”。每位员工每个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每个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都隐藏着不易发现的心理秘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单为追求工资为主导思想的80、90后成为公司主体的年代,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管理成了一场心理博弈战,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技巧便是懂得员工心理,读懂下属的内心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效了解员工,激励员工,进而达到正确用人的目的。只有充分了解了员工,才清楚员工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学会激励员工,才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激情与斗志;只有正确用人,才能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扬长避短,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 马化腾内部讲话:关键时,马化腾说了什么

    马化腾内部讲话:关键时,马化腾说了什么

    纵览腾讯15年的发展历史,摘录马化腾在创业15年中的讲话精华,从马化腾关于如何关注产品、服务用户,如何科学决策、推动组织变革,如何塑造QQ品牌、建设团队文化,如何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前为腾讯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讲话中,传播腾讯企业的正能量,为众多创业者提供经验和蓝本,也为广大读者注入人生腾飞的力量。
  •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作者根据店铺管理所涉及的进货、铺货、售货、退货四个环节十分清楚地进行了讲解。向读者介绍了投资店铺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学习到店铺管理知识,即进货有章,把成本降到**;铺货有序,让店面更加吸引人;售货有术,加速商品流动;退货有据,让顾客满意。
热门推荐
  • 勾引

    勾引

    刚上高中那年,在数学课上,记得数学老师名字叫康平运。康老师发现下面有个学生不认真听讲,总是抬一下头了,又低一下头;抬一下头了,又低一下头。他当即把教鞭一摔,全班都被那一声响镇住,包括我在内,大家齐刷刷坐成笔直状,不知将要发生什么。康老师说了一句:都别动。然后怒气冲冲走下来,直接走到我跟前。我当时已经把作业本藏进了桌子里,可没逃过他的眼睛,他几乎没费什么劲,一伸手就拿出了那个作业本。教室里非常静。大家静等着他发怒,他却忽然笑了,而且点点头,说:下课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画的是康老师头像。他觉得很像,所以就赦免了我一把。
  • 情是无情剑决生

    情是无情剑决生

    书生醉翁剑,主持了三次武林大会,写出江湖二十四名人录,然而,名人录中的落魄三生剑,无名沉升刀等,阴阳宗的破灭,归老的死亡,那青湖仙子和浪者,苏赤诚,无名的纠缠,桃花庵中媚娘百种媚态和无名之间的情,十年后,王行健又是如何笑傲江湖,百战称雄!
  • 洪荒天子(2)

    洪荒天子(2)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荈茗录

    荈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孕三宝:夫人别想逃

    一孕三宝:夫人别想逃

    谁不知道久城卫家,红三代,富三代,更是培养出了四个叱咤风云的少年。东爷,南爷,西爷,北爷,称霸久城,乃至亚洲。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卫家二少,卫起南,人称南爷。卫起南十八岁从军,曾经是特种部队的一员,退役后接管卫氏集团。南爷为人冷傲孤僻,严谨自律,谁曾想,只手遮天的南爷栽在了一个小姑娘的裙下。程予夏,久城大学应届毕业生,在为卫氏集团做服务生兼职时,不小心失了身,被卫南爷吃干抹净。慌忙之下,带着肚子里已经生根发芽的三棵小幼苗逃之夭夭。四年后,程予夏携三个萌宝回归,花生哥哥糯米妹妹和芝麻弟弟三个人手拉手向前走。谁知,南爷早已撒下天罗地网,等着小夏夏进入。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密道追踪

    密道追踪

    自杀前发誓,如果能拿到援兵虎符,就将复活。耶律乞努的坟冢被另外一个盗墓门派卸岭压制千年。但是卸岭的一个叛徒,正在试图将耶律乞努复活。随着老沙和大拿进入地下,发现,复活一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钢厂地下实际上是一个通往平时空间的途径。要复活的并非耶律乞努和他的阴兵,而是来自于另一个镜像空间的军队!而连接镜像世界两边的,竟然是一条活在地下几千年的大鲤鱼,这条鲤鱼的巨大,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鲤鱼一旦惊动,就会引起灾难。事态进一步复杂,现在不仅要把耶律乞努送回镜像世界,而且老沙的大拿,要也要跟随进入到镜像世界里,去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修真女配要翻身

    修真女配要翻身

    被迫穿越成为小说中的悲剧女二号,为了活下去的苏锦昔只好走上一条抢女主仙玉、夺女主机缘的修真之路,不过随着那些小说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登场,苏锦昔终于领悟到,她所在的世界早已经脱离了那本小说,她将面对的是谁也不能预测的未来……
  • 莫失莫忘

    莫失莫忘

    打动300000人的告别笔记,秋微销量与口碑齐赞之作。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学会与亲人、挚爱告别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十年爱念,四次分离。这是一本关于告别的笔记,写给我们在心底日夜牵挂的人,没有好好说再见的人,还有生命里不能触碰的痛。写尽了温柔的、漫长的、闷声不响的、没有好好准备的告别。总有些人,虽已不在身旁,却给你力量。在绝望、无助、迷茫的日子里,是他们让我们没有放弃希望,不再孤独地行走,这也是他们离开的意义。爱是一生的修行,能安放好感情,就能安放好人生。我们离开了彼此,我们成全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