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3800000022

第22章 洛维特(3)

在1856年,也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成书10年后,马克思在一次对1848年革命的回顾性分析中重新阐发了他关于这个颠倒的世界的基本观点:“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件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15]这些被号召去废除普遍异化的“新人”的身份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里已经很清楚了:“他们是工人。”通过这一点,“真正人道主义”的哲学找到了“社会实践”这一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形式中实现和超越自身的正确的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决定性地走出了费尔巴哈的“真正人道主义”。

然而甚至《资本论》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对政治经济的批判,而是用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范畴来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人进行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的“经济核心(economic kernel)”是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商品(比如上文里的“林木”)是异化的经济学表达。这种异化存在于如下事实中:那些原本用来使用的东西不是直接地作为满足人自身需求的有用的东西被制造出来,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价值进入现代市场(不管它是一件物质的还是心智的产品,也不管进入的是一个牛的市场还是书的市场),并且只有在这个兜圈子的过程中它从对其而言具有交换价值的卖方手中到了作为商品购买者的消费者手里。[16]这个从有用的对象到商品的转换再次表明了一个普遍的状况:在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中,产品决定人,而非相反地(用韦伯的试验性的话来说)是“事情的自然状态”。

为了揭示这个反复发生的颠倒过程,马克思用商品“拜物教”这一范畴对现代社会劳动关系的“物化表象”进行了分析。作为商品,一张普通的桌子是“可感觉的-超感觉的”物。直接向感觉呈现的是可用的对象,而不是商品。而作为花费金钱的商品——因为它耗费劳动或者劳动时间——它是一种最初被掩盖起来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方式中,这个桌子“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从它的木头脑袋中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

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因为商品制造者(也就是拥有商品的形式或结构的各种对象的制造者)仅仅通过作为商品——进而也作为“物”的商品交换进入人—社会关系,这种构成商品基础的社会关系没有向制造者自身表现为人的社会劳动进程的社会关系。相反,这些真正根本的社会关系看上去是作为制造者的他们中间的纯粹“客观的”关系;而相反地,商品间的客观的关系承担了商品实体间类人的关系的特性,而这些商品实体在拥有自己的法则的商品市场中独立行动。

起初人没有意识到这种颠倒,因为他们自己的自我意识相应地物化了。但是马克思也指出,他不仅把这种颠倒看作是在一种特定方式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形式,而且将其视为历史的可变化的形式。然而,起初这种变化的能力被金钱形式中商品的固定且完成的形式掩盖了,以至于看上去只能改变商品的价格,而不能改变可用对象的商品特性。但是马克思辩驳说,从与其他历史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比照中立即可以得出的是: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像独立的实体一样对抗着它的制造者,这种发生如此情况的社会决定的经济秩序是完全不正当的。举例来说,尽管你可能根据人的依赖关系把中世纪的欧洲视为“黑暗时代”,在工作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至少表现为他们自己的私人关系,而不是被“伪装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在这个例子中,“人的依赖关系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无论是工作还是产品都不需要有别于其现实的假定的幻想形式。劳动的自然形式,它的特性,并且不是在商品生产的情况中那样的一般性,在这里是直接的社会形式。”[17]

作为这个历史观的运用,马克思勾画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体系的可能性,其目的在于将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透明性”同商品的现代世界的晦暗不明的反常和非人道进行对比。因而商品世界只能被人的存在的全部真实状况的根本转变所超越。作为使用对象的产品的特性对商品特性的再吸收(reabsorption)不仅需要非资本化,而且必须将碎片化和物化的人再吸收为“自然的”人,而按照马克思所说,自然的人的人性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中:他内在地是一个政治动物。

(蔡剑锋译)

马克思[18]

当布克哈特在自己的演讲中将一个古老的欧洲晚熟的智慧付诸表达时,马克思正在准备发表《资本论》。在这部书中,全部历史被归结为一个社会—经济程序,它日益尖锐化为一场世界革命和世界更新。作为19世纪40年代革命运动最激进形式的代表,马克思并不是要延缓市民—资本主义社会的衰亡,而是要推进它,直到整个历史程序的最终完成。尽管《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作者同他“过去的哲学信仰作了清算”,并且毅然转向经济分析,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学”,但是,作为“唯物主义者”,他依然是一个具有杰出历史感的哲学家。然而,他在自己的历史著作(《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却远不如他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那样更是一位历史哲学家。因为后两部作品的最突出特征,并不是独断地强调阶级斗争和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而是把所有这些范畴纳入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结构中去。就像黑格尔在哲学中和鲍尔(F.C.Baur)在神学中所做的那样,马克思也把他的具体科学问题转化为历史问题。

马克思历史感的核心意义最初体现在他于1841年所作的关于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博士论文中。对古代唯物主义的这一分析的主题思想,就是关于后来哲学的历史意义的一般性问题。马克思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学派的学说,与现代的、黑格尔之后的学说,特别是与费尔巴哈、施蒂纳和鲍威尔进行比较,以便把这些片面的、道德化的宗派的历史意义描述为过去完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纯粹沉思哲学的必然结果。因为当一种古典哲学的抽象原则,就像在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里那样,发展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时,一种沿着传统路线的继续发展就不再可能了。在这样一些历史转折点上,必须进行一种新的尝试,与哲学传统决裂。紧接这样一些关节点的,是以历史的、必然发生的、动摇一切的突变。没有看到一种新开端的必然性的人,就只好听天由命,或者像黑格尔的那些保守的学生那样,“用蜡、石膏和铜来仿造”大师、“用卡拉拉大理石”雕刻出来的东西。只有当人们认识到一种革命变革的必然性时,才能够懂得,为什么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还能够出现一个芝诺、一个伊壁鸠鲁和一种怀疑论,为什么在黑格尔之后还能够出现现代哲学家的各种“毫无价值的尝试”。“在这样的(批判的)时代,模棱两可的智者的观点同全体统帅的观点是对立的。统帅认为,裁减战斗部队……签订符合现实的和约,可以挽回损失,而泰米斯托克利斯(Themistokles,即马克思自己)在雅典城(即哲学)遭到毁灭的威胁时,却劝说雅典人完全抛弃这个城市,而在海上,即在另一个元素上(即在政治和经济实践的元素上)建立新的雅典(即一种崭新的哲学)。”

继这些大灾难之后的时代是铁器时代,它或者是以伟大斗争为标志的,或者是跟在过去那些历史上的伟大时代之后跛行。这个铁的时代是可悲的,因为旧的诸神已经死了,新的神还捉摸不透,就像朦胧的光一样,既可能转化为一片黑暗,也可能转化为一派光明。在这样一个危机时代,不幸的实质在于,当相对的幸运存在于哲学意识的各种主观形式之中,例如存在于古代晚期和临近结束的基督教的各种私人哲学中的时候,时代的精神却不能坦率地承认现实。“共有的太阳”落山了,只有“人们各自为自己点亮的灯光”照耀着黑暗。但是,由于马克思已经清算后黑格尔哲学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所以,他信心十足地抢先提出像黑格尔所要求的那种确立理性与现实统一、本质与存在统一的未来哲学。不过,如果理性在整个物质现实领域里确实得到了实现,那么,哲学自身也就被取消了。它成为一种实践的理论。世界曾由于黑格尔而变为哲学的,变为一个精神的王国,而如今,哲学则由于马克思而变为世俗的,变为政治经济学,变为马克思主义。

借用基尔克果的术语来说,这个“现在”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它把全部有意义的历史分割开来,但不再分割为一个异教的“前”基督和一个基督教的“后”基督,而是不那么彻底地分割为一个“史前时期”和一个未来的历史。无产阶级专政把人们从必然王国带进没有任何史前时期那些对抗的自由王国。因为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程序的“最后的”对抗形式,并且在自己的胎胞里发展出最终解决资本与劳动、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这种对抗的条件。市民—资本主义的社会“终结了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

同类推荐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原本大学微言(上)

    原本大学微言(上)

    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让你时刻保持大脑清醒的逻辑入门书,适合每一位普通读者。书中以小故事为线索,从概念、命题、规律、推理、论证、判断等方面讲述逻辑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故事,许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们或诙谐或滑稽或幽默,揭示出逻辑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你在轻松愉快中了解逻辑的真实本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启发我们像哲学家一样,去解决常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本书对孙中山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资源、知识构成以及孙中山为实现其思想所进行的学术探索和革命实践,做了全面的论述,勾勒了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形象,其中的挖掘了海外文献以及档案材料,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见解。作者认为,孙中山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科学等资源,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天下为公”思想,彰显了博爱的精神。
热门推荐
  • 御制拣魔辨异录

    御制拣魔辨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

    “影子写手”葛言诚收到那份会自然消失的证据时,是昆明的八月。葛言诚是编剧枪手,有过几部反响还不错的电视剧作品,但就算成千上万的观众每天都会面对他的作品,喜怒笑骂,却并不知晓他的存在。于是,葛言诚就把自己称作“影子写手”。这份工作给葛言诚带来了过得去的收入,可他的心里却总压着点什么东西,隐隐的,惴惴的。此外,葛言诚还喜欢看侦探小说,手痒时也写过几个短篇,虽然在推理界并不出名,不过慢慢地,写推理小说倒成了一种心理安慰。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莫周游海底的故事。
  • 全职之旅

    全职之旅

    锻造师,药剂师,铭纹师,附魔师,炼金师,驯兽师,酿酒师,烹饪师......成为全职业大师的墨久,原以为能在异界大展身手,但命运好似在不断的和他开着玩笑。“什么我是奴隶?还是个人人嫌弃的傻蛋?”“哇,好不容易跑出来了,居然迷路了!”“妈呀!魔兽!别追我啦!快跑!快跑!”墨久异世界的全职之旅,就这么在一堆悲剧中拉开了序幕。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住在隔壁的爱人

    住在隔壁的爱人

    再见他时,他已站在副总裁的位置上,成为她众多客户中的一位。筱安不是没有想过会有重逢的那天,但不是在这里,不是这个时候,不是以这样的身份,不是这么毫无准备。多年不见,如此平常的一天,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他就近得只剩一张桌子的距离。乔睿东说:“你注定就是属于我的,不需要被任何人承认和理解,你再怎么绕来绕去,都会回你该回的地方,我接着你。”固守还是冒险,到底该怎么做,他们之间才能不多不少,刚刚好呢!
  •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生命高于一切:企业安全生产第一法则

    无论何地,安全第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里。对于安全生产,企业能做到就是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在生产中的执行力度。要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安全知识普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大家,让我们携手前行,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与责任。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 刀疤丑后

    刀疤丑后

    此书原名:《玲珑珏》为何别人穿越要不是绝世美女皇后公主?要不就是小家碧玉大富人家的千金?可我呢?借尸还魂投身于刀疤女就罢了,无可奈何就认命了,可是为何偏偏投身于已卖身的奴隶?呜!奴隶也罢了,为何还要做为狼口中的诱饵?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乞求老天爷你来个英雄救美,结果呢?你给我送只黑熊?来个黑熊救美,史无前例?晕~~~~还好黑熊也有人性,更添来小孩,这一人一兽成为我的打劫赌场的工具,可是,得了钱财,丢了熊,值得不?不值,扮鬼救它去也~~~台风过境,上天不给我休闲片刻,乖乖!好好的游个泳,竟被河底受伤的男人拉住,连死也要找我垫背……好不容易从河底得以解脱,而他却求我救他?呸,没门且没窗……看他要死不活,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歪打正着,我成了他的救命恩人,从此被牵扯上,他不仅不知恩图报,竟敢对我大呼小叫“丑女人”?踹他一脚再说!刀剑无眼,跋山涉险,终于与他分道扬镖,各走各的路,哈,终于自由了,一个得意,怎料破坏一个风流男人的好事,最终被他追着跑,杀我灭口?不要!人家说倒霉连喝凉水也会被呛死,一朝圣旨,我竟上演麻雀变凤凰,飞上枝头的戏码?我不稀罕啦,逃了再说……那迦逻说:我虽风流,但那是以前,我对你绝对专一……我呸,鬼才信。慕容涤尘说:谁叫你吃了我的豆腐?敢不负责任?……我晕,因为救他被迫做人工呼吸就叫吃他豆腐?慕容涤轩说:飞儿,你不丑,这个世上你是独一无二的……呵呵,这句我爱听!纪飒言说:飞儿,我们私奔吧!……私奔好像很刺激喔?此文纯属恶搞,轻松搞笑,天马行空。剧情有用以毒攻毒的案例,请勿模仿使用!喜欢者点击——收藏——投票一步到位,谢谢!非花推荐自己的长篇:穿越之富婆皇后处女作,小白轻松,已完结,打折后仅需2.5元。古董女佣反穿文,已完结,打折后仅需2.5元。画骨又一新作,后宫文,虐心虐肺
  • 黑名单

    黑名单

    星期一上午写稿的时候,巩迅之一连收到三条短信,一条是康建业发来的,一条是报社郑小锐发来的,还有一条是陈帅发来的。康建业什么也没说,只说送给她一个QQ号,603354280,密码是9820506,说他的是803345618。郑小锐发短信是通知巩迅之周五回报社开会。陈帅的短信是问她认识不认识一个电话是3050226的女子。巩迅之首先把这三条短信匆匆浏览了一遍,因为这三条短信几乎是在几十秒内接踵而来的。浏览之后,巩迅之把目光定格在康建业的短信上,康建业的短信起初没太引起巩迅之的注意,但巩迅之在第二次翻阅的时候,就看出了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