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61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行为既然由学习而来,而学习有关的因素都是由环境造成,因此,行为改变技术人员十分强调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和操纵来促使个体行为的改变。如果个体未具备某种基本的良好行为,就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环境供他学习而促进学习效果;父母或老师如果发现儿童有行为困扰,就可从环境着手,通过营造有利的情境来改变不良习性。

4.注重具体量化的特殊行为

由于行为主义学者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行为改变技术也不例外,即行为改变技术具有科学特质。这种特质的主要表现是:以具体的、可测量的特殊行为作为处理的对象。所谓具体是指处理的行为是通过现实知觉可以被观察描述的;所谓可测量是指要处理的行为特质可以用数字来描述其特征。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测量为制定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案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评价行为改变技术的成效。

5.注意客观环境的适当配合

行为改变技术的处理程序和技术是采用各种方法,重新安排与个案有关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以帮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发挥更好的适应能力。这是行为改变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环境是指一个人当时周围具体的实际变量。例如:一个学生在教室里,那么,在他所处教室内的桌椅、黑板、教师及其他学生就是他的环境。这位学生的一举一动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不仅他会影响环境,而且环境也会影响他。在某些案例中,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者可以帮助需要行为改变的人在自我控制计划中安排自己的环境。

6.彰显明确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可以明确加以描述。这样,行为改变技术者可以阅读其他同行所使用的程序说明,重复这些程序,并取得基本一致的结果。而且教授行为改变技术程序,也比教授其他心理疗法更容易些。

由于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者能够准确详细地说明他们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改进的情况,来测量行为改变策略的有效性。这方面的情况不断发展,使有效的方法得以发展,效果较差者则逐渐被忽视。在这些方面或许学者间有不同的看法而言,但对任何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方法而言,最终的检验,主要是看能否证明它是有效地按照所希望的方向来改变行为的;这是较为一致的看法。

(三)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目的

人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并非都是正常行为,而且正常行为也需要塑造和培养。因此,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对行为进行改变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对问题行为的矫正;二是对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养成。

由于问题行为的确定是相对的,在使用行为改变技术之前,必须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分析该项行为是应予以减弱(少)、限制,还是消除。减弱(少)是指该项行为的发生比率下降或强度减弱,通常是指那些表现太过分的行为,如过食、插嘴、高声谈话等。限制,是指问题不是行为本身,而是它发生在不该发生的环境中,所以必须使该行为限制在特定的、适当的环境中;如儿童用笔在书本、衣服、家具、墙壁上写字或画画就不可以简单地消除或减少,而应使该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表现出来。消除,是指使该行为尽可能永远不再发生或出现,这主要针对那些对他人、社会、行为者本人有害的行为。

对于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培养,一是行为的加强,即个体应该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并没有经常发生,通过行为改变技术而设法提高其发生频率(如学生在交往中本应较多使用礼貌用语,但其使用较少,通过行为改变技术增强其使用礼貌用语的频率);二是行为的发展,即让个体学会一些良好行为并加以表现(如让学生学会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三是行为的扩展,即让只表现在若干情境中的行为,也能在其他有关的情境中表现出来(如只服从班主任指导的学生也能听从其他任课老师的指导;让只能安稳地在自己床上睡觉的儿童也能好好地在陌生的床上过夜)。

(四)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则

在使用行为改变技术来矫正不良行为、塑造和养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正确地选择行为改变技术的具体方法以外,还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1.特定行为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中强调特定的行为才是改变的主要目标。特定的行为是指那些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而那些可能来自主观的或受主观影响的、难以观察和测量的心理成分,如认知、情感、意识、态度等,就不应成为行为改变的主要目标。但是行为改变技术者又认为,当问题行为得到矫正以后也能够使个体在非行为方面有积极的变化。如在情感方面至少应能够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进而在情绪、尤其在自我感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又如在认知方面能使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领悟,从而对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有一种清晰的理性认识。必须指出的是,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矫正问题行为、塑造良好行为才是首要的目标。至于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变化则是个体特定问题行为已经得到矫正、良好行为已经得到养成之后所带来的结果。

2.此时此地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强调解决的是此时此地的问题,即在当前情境中发生或表现的问题行为。当然,行为改变技术要能有效地处理问题行为,塑造和养成良好行为也需要了解和分析其背景和形成过程,但这种了解和分析是以解决当前现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3.不贴标签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中强调不贴标签,就是指不轻易地把个体归入这一类或那一类问题,即主张不要把有问题行为的人称之为“变态的”、“异常的”或“有精神病的”等,这种把个人类型化、贴上标签的做法只会造成晕轮效应,常常使人们按类型或标签去认识问题行为者,而忽视或无视了真正应予重视的特定行为。

4.建立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原则

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从事行为改变的专业工作人员或有关人员同当事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要求双方彼此具有积极的情感和互惠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情感,是指彼此能互相悦纳,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互惠的人际关系,是指在双方的人际交往和关系中,彼此都认为能够从中获益,也能够使对方从中获益。在行为改变技术的整个过程中,尤其在开始阶段,务必力求建立、维护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5.重视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的原则

行为改变技术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即不仅在进行行为处理时,而且还要在处理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通过观察记录,既能真实地反映目标行为的情况,又能为分析和评定目标行为提供客观的资料性依据。分析和评定客观行为时,除依据观察记录所得的资料外,还应参考有关调查和测验所得的结果,问题行为者本人陈述所提供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或资料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分析评定,可以确定目标行为的性质和有关背景情况,可以确定目标行为应予强化、发展、扩展,还是应予消除、减弱和限制。明确选择具体的行为改变方法、程序、计划,随时把握行为改变的进展情况,检查行为改变的效果。

6.方法学原则

方法学方面的原则要求正确认识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和效果。行为改变技术的各种方法之间本身无优劣之分,但是必须根据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个案情况有针对性地来选择不同的方法,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行为改变者的道德自律及信条

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体系完备,方法简明,效果明显,这些都是在使用行为改变技术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但是,由于行为改变技术牵涉到的因素特别多,尤其是受训者的权益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在监狱、精神病医院、养护机构或戒毒所里,有时会使用到令人厌恶的刺激物,若不能很好地遵循行为改变技术的道德自律及信条,有可能会伤害到受训者的身心。因此,行为改变技术者应遵循以下的道德自律及信条。

第一,实施行为改变方案时,务必要先征得受训者或监护人的同意,让他们明白实施的目的和程序。实施方案必须合法,并符合一般常理。实施计划必须公开。

第二,尽量选用对受训者具有最大帮助和最小伤害的方法,应多用积极强化物,少用厌恶刺激物。为达到这一标准,使用者(或称训练者)必须精研行为改变技术。

第三,行为训练方案主持人应先取得专家资格,才可判断哪种行为标准是可行而合理的,哪种行为是不必小题大做的,如果勉强去改变某一行为,受训者不但不能受益,反而易受伤害。

第四,合格的行为改变专家,应教导教师及父母对应用行为改变技术有正确的认识,避免误用及滥用。在不伤害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的适应功能应该是使用行为改变技术的最终结果。

[1]引自朱志贤著(1988).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1.

第二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领域

从条件反射理论发展出来的行为改变技术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帮助人们改造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行为改变技术实施的对象范围、情境和目标行为都在不断拓展。实施对象既有智力严重迟钝者,也有特别聪明者;既有儿童,也有老人。实施情境,既有在高度控制情境中的应用,也有在未经控制的社交情境中的应用。目标行为既有简单的驾驶行为,也有复杂的智力问题。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增加,如教育、社会工作、护理、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区心理学、医学、商业和工业等,本节主要介绍行为改变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运用。

一、教育和教学方面

在教育和教学情境中,教育者经常关心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革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地控制教学中的不正常行为。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在这些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一)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从事各项学习能否获得较高成绩,与个人的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享受读书之乐的人,都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定会因事倍功半、效率不高而心灰意冷,逐渐失去信心与毅力,甚至导致挫折与失败。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强调:个体刚刚开始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就应立即予以强化,然后逐渐减少强化次数,直到活动本身拥有次级强化力量为止。在这种情形下,斯金纳认为可以发展出沉迷式的学习行为。教师运用这种原理,随时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的宗旨,必须是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学生采取行动,促进学习动力。

(二)革新教学方法

行为改变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行为改变技术的学者分析了教室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改进了各种教学方法。如教育界一直很盛行的若干教育设施中,开放教室(open classroom)、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电脑教学(computerized instruction)以及成绩签约教学(contract performance instruction)等都是应用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强化原理,以激励学生自动学习的措施。

(三)促进语言学习

儿童为何及如何学习语言,学者说法不尽相同。从行为学习论的立场而言,语言行为的形成,原则上和一切其他行为形成的机制是一样的。换言之,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强化作用所引发。一般认为,婴儿的双亲或照顾他的人,会刻意地引发婴儿发出声音,若婴儿声音很近,双亲会给他奖励。由此一步步通过训练,儿童才能学会语言。例如,婴儿最初的发音都没有意义,一般来说“m”、“ma”等唇音,在出生后40天就能发出了,但当小孩子发出“ma ma”的语音时,妈妈就会走近他的身旁,随声附和着说:“妈妈来了!”以后儿童渐渐发觉“ma ma”的声音一出现,就有妈妈在他身旁出现,就像白鼠压动杠杆就会发现食物丸一样高兴。这样“ma ma”和“妈妈”发生了关联,使他逐渐懂得“ma ma”的意义,而喜欢叫妈妈了,同时也由于妈妈的行动,给“ma ma”赋予意义。

(四)教室常规管理

教室常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强化原理和惩罚原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都能获得积极强化,不良行为都能受到相应的惩罚,就很容易有效地控制教室情境,建立起良好的教室常规。行为改变技术还可以运用于教室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物质设备的合理利用等。

(五)增进特殊教育发展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行为改变技术的运用比在任何其他领域中的运用都更为广泛,特殊儿童常常都伴有各种行为不足的症状,而行为改变技术常常被运用来训练特殊儿童掌握各种技能,如自助技能(吃东西、穿衣、上厕所和个人卫生等)、社会技能、交往技能、职业技能以及各种社会生存行为等;同时行为改变技术还被用来矫正特殊儿童的一些问题行为,如自伤行为、侵犯行为和破坏行为等。

同类推荐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老舍经典

    老舍经典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篇目50篇,涵盖作者自述、散文以及小说,作为新版部编教材的补充,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舍的作品多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用亲切的口头语言传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学”或“印学”。
热门推荐
  • 盛世红颜:官女天下

    盛世红颜:官女天下

    全华国,一个表面看上去繁华,但是政权却是非常不稳的国家。当朝统治者担心政权受到波及,便是发起了一则寻找蕴涵惊人秘密的“定国珠”任务。她,不过是官家之女,天性单纯,可惜受到生活所迫,她开始改变自己以适应这个局势。他,一介游侠,生来冷漠,武功高强,为报知遇之恩,他奉献自己所有的一切。两个不相关的男女,却是渐渐的走在了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任务,他们经历着波折,遭遇着绝地之境。怀疑过,嫉妒过,也疏远过,但命运却是有意无意的让他们走在一起。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放下原来的自己。而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私营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它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在考验着公司总经理的勇气和耐心,需要总经理们时刻保持敏锐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可以说是每一位私营公司总经理的不懈追求。本书较之于琳琅满目的企业管理著作和大学MBA教材,最为显著的价值和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言简意赅,系统完整。私营公司的总经理们不仅可以从本书中学到目前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本书获取洞察未来,把握公司成长方向的能力,掌握私营公司竞争力的提升之道,对私营公司的管理和做强做大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每一位私营公司的总经理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每一位在私营公司打拼的职业经理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王牌救世主

    王牌救世主

    黎启明:讲道理,要有逆天能力的人才能拯救世界啊,让我这纯种非洲酋长靠运气去拯救世界是什么意思?
  • 所有的温柔都给你

    所有的温柔都给你

    苏卿儿都快烦死了,只是一次正常急救,却惹到一只狼狗,总是喜欢撩她逗她……顾少辰也没想到,偶然情况下,会遇到一只纯纯的小兔子,一撩就脸红,简直是可爱死了…… 苏卿儿真想一掌拍死自己,喝醉酒主动投怀送抱,还说出想一辈子抱着香香的他睡觉这样的混话! 顾少辰更是没想到,电梯门一打开,心心念念的人儿就扑到他怀里,还说想抱一辈子。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他就光明正大求娶,正好他也想抱着香香的她一辈子。 婚后小剧场 苏卿儿:好痒,别蹭了,你快把胡子刮了。 顾少辰:卿儿给我刮。 苏卿儿:不要。 顾少辰:(撒娇)我就要卿儿给我刮,谁让你是我老婆的嘛。 苏卿儿:晚上要吹干头发才能睡。 顾少辰:那卿儿帮我吹,嗯呀,谁让你是我老婆的嘛! 苏卿儿撩过他的发丝,这手感也太好了吧,好滑好柔呀。 顾少辰:(深意一笑)嗯?顺毛吗? 苏卿儿:我不是你老婆的嘛,摸一下还不行了。 顾少辰:(揽过怀中的人儿)摸多少下都行,这可是只有我老婆才有的特权哦。
  • 大高原

    大高原

    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下放到黄河滩农场,前途迷茫。冬夜里,农工为保卫大学生,率领猛犬和狼群惨烈搏杀;苦难中,他们相互同情,组成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抚慰彼此的心灵;土屋里,飘溢着炖牦牛蹄子的醇香,农工的秦腔大学生的歌唱;黄河上,摆渡羊皮筏的落难活佛,得到农场救济的砖茶羊腿;荒原上,看到吆狗撵兔、弱兔蹬鹰的壮观;秋汛时,农场少年为救大学生,跃入激流的悲壮;潇雨里,绝食多日的义犬,爬进黄河追随主人而去的情义;隆冬时,几乎饿毙的母狼,将野兔送给救命恩人……
  • 做活

    做活

    作为一个昌盛了千年的盗墓世家的二公子,我经历了家族的瞬间覆灭,而在逃亡的路上,一个庞大的计划渐渐的向我露出了真容,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最终的一战。
  • 女帝她貌美如花

    女帝她貌美如花

    【特别关心:叮!您的宝贝已上线】一朝穿越,成为一个弱唧唧的小娇娘了是一种什么体验?身为一个曾经作天作地作空气的小能手,时阿宝暗自握拳表示,没有什么是本宝宝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是不存在的!她只会告诉世人,究竟谁才是爸爸。(握拳.JPG)(握拳.JPG)系统霸霸:#求助,有一个总是不务正业又凶残又贱格,还喜欢一言不合就开无敌模式的宿主,我该肿么破?#时阿宝:“请原地爆炸叭!”系统霸霸:“......”爆炸是不可能爆炸的,它太难了,真的。苟住,我阔以!*#她曾经是个王者##后来,她穿越了#*
  • 九战幽冥

    九战幽冥

    凤尾镇,在几百年前曾是一个极度繁华的小镇,在凤尾镇曾出现了不少英雄人物,凤尾镇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上)

    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个人的期盼,而年轻的人们,大多过早离去和被病痛折磨,健康的生命远远少于预期,其中健康至关重要,关系着人的成长,左右着人的生命,没有了健康,就算再有钱,再有权也换不来一个好的身体。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健康保健的奥秘和知识,力图打开那知悉不多的密码,让每个青少年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