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交互抑制原理可以治疗猫的实验性神经官能症,其方法是在曾经造成猫产生神经官能症的实验笼内,放上它最喜欢吃的东西,以诱导已患实验性神经官能症的猫进食。沃尔普发现,当猫开始吃东西时,它的焦虑症状就暂时消失,但并非所有实验猫都能以此方法得到治疗。
(二)系统脱敏原理
交互抑制法并不能治疗所有的焦虑症,于是沃尔普又想出了另一套方法。该方法是逐渐把猫引入一间与原实验室十分相似的房间里进食。他特别设计了三间房间,根据与原实验室的相似程度分别标明为A室、B室、C室。A室最相似,C室最不相似。将实验猫放到C室中进食,直到猫的所有焦虑症状都消失了,再放到B室中进食,然后移到A室,最后再诱导它进入实验室进食。一旦实验猫能适应实验室情境并进食,那么它的大部分焦虑症状便会消失。上述策略就是系统脱敏原理。
从治疗猫的实验性神经官能症获得了若干成效以后,沃尔普接着使用交互抑制原理和系统脱敏原理来治疗人类的神经官能症。根据沃尔普的报告,对210个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用交互抑制原理和系统脱敏原理来治疗焦虑症患者的确比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有效,其治愈率高达90%左右。
四、反应性条件反射与行为改变技术
在行为改变技术的使用中,大部分的行为矫正程序都是为改变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而设计的。然而,某些反应性条件反射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妨碍人体机能正常运行的条件情绪反应行为,例如,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的焦虑,对性生活的焦虑等,都是由于焦虑导致患者产生了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有些时候,惧怕刺激引起的惧怕反应严重到个体为了逃避而不得不改变生活,例如,恐高症患者可能会拒绝到高处去。这些情绪反应行为就需要得到行为改变技术的矫正。
第二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把动物和人的行为分为反应性行为和自发性行为。反应性行为是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具有不随意性,如食物刺激味蕾引起唾液分泌、风吹眼引起眨眼反应。自发性行为不是对特定刺激产生的反应,而是有机体自发产生的,但他们可以对环境施加影响并受意识控制,因此是操作性行为,如婴儿喃喃自语、鸽子不停地啄地板等。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研究这一类行为。斯金纳认为人类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包括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他曾经举过一位母亲不知不觉地在孩子身上强化不良行为的例子:在母亲非常忙的时候,她可能对孩子温和的呼唤或心平气和的要求置之不理。这样,孩子只有提高嗓门大声喊叫,随后孩子只能用更大的声音才能引起母亲的反应,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孩子越来越响的语言行为。实际上,这位母亲的做法就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孩子如何大喊大叫才能引起人注意的不良行为。
一、斯金纳的动物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对行为改变技术理论及方法的创建的贡献很大,影响深远。大学时代,他拜读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著作,随后又系统地研究了华生的行为主义论文,对条件反射学说颇感兴趣。这促使他放弃文学,改攻心理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对反射概念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便从纯粹的行为观点来探索反射现象,并致力于动物实验研究。
斯金纳的实验,以白鼠和鸽子为实验对象,尤以白鼠为主。其自行设计制造的实验箱,人称斯金纳箱。实验箱内隔音,内有平行设置的杠杆,按压一次杠杆,一粒食丸就会自动滚落到实验装置的食槽内。斯金纳将饥饿的白鼠关入箱内进行实验。开始时,白鼠只会在箱内各处嗅闻并乱碰乱抓,后来偶然按压杠杆,看见有一粒食丸滚进食槽,白鼠立刻吃掉食丸。如此重复多次后,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获取食丸的行为。也就是说白鼠的压杆行为反应,受到了获得食物的强化,看到杠杆便产生压杆动作的这一条件反射行为,便被建立起来。上述白鼠按压杠杆的反应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这是由于这一反应是通过操作活动和强化物相联系而引起的。由于上述反应需用工具箱进行,所以也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过程分析如下:
S?杠杆→R?压杆(此过程需学习来建立)→S?食物掉下→R?吃食物(非条件反射)(此处食物作为强化刺激增加压杆行为的出现)
上述过程所阐述的条件反射的学习,说明了人类行为的改变具有下列特征。
1.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的后果而确定的。若出现的行为后果是愉快的、正价的,则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降低。例如,如果学生喜欢阅读,那么他们可能会进行更多的阅读活动;如果学生觉得故事很枯燥,难以全神贯注,那么阅读活动或许就很少,而去选择其他活动来代替阅读活动。
2.行为的愉快与否主要在于强化物。强化物可以分为正、负两种。在教学情境中经常使用的正强化物包括表扬、分数和彩星等。负强化物是指个体做出的某种行为能够摆脱不愉快的情境或避免不愉快的事件出现。例如,如果学生完成了家庭作业,那么家长就可以不要求孩子洗碗碟。如果洗碗碟是一种不愉快的活动,那么免于此事就是一种强化。
3.个体在一个情境里所学习的行为,必须是个体生理条件所允许的,即个体具有此项行为的潜能。
4.个体必须亲自表现这种行为才能得到奖赏。
5.由于个体做这项行为,会经常得到奖赏,因此,这种行为终于被学会,而长久地保持下来。
6.行为显现来自于个体的自愿。
7.和反应性条件反射一样,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可以形成分化、消退、泛化等过程。
二、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
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属于联结学习的范畴,都关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规律都需要强化作用的支持,目的都是要引起行为的变化。
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在于强化出现的顺序不同。在反应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几乎同时出现;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条件反射形成之前不给予强化物,强化是伴随条件反射的发生而出现的。因此,反应性条件反射是强化决定反应,即反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发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反应决定强化。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发的,它是由有机体自己表现出来的。换言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结果对某种行为的增减产生影响。凡是其结果可使行为增加的,就称“强化”;凡是其结果可使行为减少的,称为“惩罚”。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反应性和操作性两种条件反射。在某些情境中,人们可以从行为系列中选择某种刺激和反应来研究反应性条件反射,也可从同一行为系列的另一个方面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事实上,这两种反射活动是整个行为系列的不同环节,是连续不能分的。例如,某个孩子吃过冰激凌后,感到味道很好,以后听到卖冰激凌小贩的喊叫及铃声后就会出现一个相应的行为链。
第三节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艾里斯和贝克。所有的认知行为改变理论都包括三条共同的基本假设:一是行为受到认知事件的调节(如思想、信念等);二是认知调节的变化导致行为的变化;三是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他们的学习。因此,认知行为改变是基于个体思想和信念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其行为改变的措施就是力图通过调整思想和信念,控制行为。本节主要介绍认知行为改变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一、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产生背景
对于行为形成的过程,无论是反应性条件反射理论,还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以“S—R联结论”的观点来解释的。它们强调经练习而形成习惯,强调从简单的动作反应直到较复杂的行为,都是这种S—R的机械式联结。另外,这些S—R的联结又依赖于强化因素的作用。例如,若强化后果是愉快的、满足需求的,则行为的反应频率将会提高;反之,如果其行为后果是不愉快的,则行为的反应频率将趋于降低或完全消失。因此行为主义的机械观常遭到批评。同时,行为主义者本身在研究治疗过程时也发现内部思想在行为反应中的作用,所以行为主义的S—R的观点逐渐在蜕变中发展。正如卡兹顿分析的那样,行为主义的发展可分成前后略有重叠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华生的创导,强调唯有客观而可观察的行为方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强调行为完全受制于外界因素。从第二阶段起不再强调简单的S—R关系,而引进若干中介观点来说明S—R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到机体这个变量在S—R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例如机体的不同状态(如饮食或饥饿)可使反应不完全一样,所以行为公式也随着改为“S—O—R”。在此阶段行为主义者觉察到,简单的S—R行为公式已不能完全说明实验室内复杂的学习现象。第三阶段的行为主义者开始对思想、知觉和动机历程等心理现象产生兴趣。一些行为主义者认为从动物实验室所获得的学习型态,似乎已不能用来完全地说明人类的学习和思维过程。
尽管行为改变技术的专家学者在开始阶段总是反对运用一些心理学名词,如思想、知觉,但在实践研究面前他们不得不将这些心理学名词进行一定的调和。例如在解决问题或走迷津的实验中,被试也许会“轻轻地自言自语”地思考,这些个体的自发陈述行为使行为主义者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行为链的一个部分,它们可以促使正确地解决问题。许多行为改变者已经倾向于同等对待诸如“相信”“认为”之类的内部心理现象,并且承认这些内部的心理现象同外显的行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着同等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治疗原理及方法上,它们有很大的一致性。
随着行为主义基本观点的改变,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随之扩展。一些注意到个体内部的思想过程对行为有影响的行为主义者,试图设计一种行为矫正法,即通过认知历程的改变来改变外部行为,于是产生了认知行为改变理论。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是将认知心理学与行为改变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行为受到我们思想的影响,而且相信对人类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是行为内部。因此,行为改变直接指向对思想、知觉、信念及其归因的转变。
二、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产生,它将治疗焦点放在患者的思想、感受、自我言语以及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上。其主要论点是:影响患者的情感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是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因此,认知行为改变理论是通过矫治患者的不良认知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疾病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它高度重视研究病人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和思想,它们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不适应行为。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不同于一般的行为疗法,它不仅重视不良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病人认知方式的改变以及认知—情感—行为这三者的和谐;同时它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它重视病人目前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中的事件,而内省法则偏重既往经验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即重视潜意识而忽视意识中的事件)。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里斯和贝克。艾里斯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简称理情疗法);贝克提出了认知疗法。这些学者的基本理论,构成了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艾里斯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1.理论概要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认为:患者的情绪困扰是由个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的,所以要教导患者学习“理性的想法”,以代替“非理性的想法”,清除患者的情绪困扰。该理论又叫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建立的相应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但ABC的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学生在一次很重要的考试中都失败了,但他们对这同一事件(A)所持有的信念(B)可能完全不同。其中一个学生的想法可能会是:“真不愿在这次考试中失败!真希望事情并不是这样!考坏了这多不好呀!”这时他对此事的情绪反应虽会后悔、惋惜,有一种受挫感,但他却会决定克服这种情绪,再努力以争取下一次考出好成绩。另一个学生则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必须考好的,却没有考好,这简直糟透了!我没法忍受这种失败!连这样的考试也失败,我简直是个废物!”这样,他会使自己感到自卑、抑郁,很难打起精神再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