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5900000001

第1章 我是新四军

她叫什么,怎么流落到我们这里的,没有人知道。

那天,她一步一瘸走近街道拐角,倚着土墙问修伞的刘栓,你看见有队伍从这里经过吗?

刘栓抬头,看见她戴个草帽,瘦高的个子,破旧的衣衫,黑黢黢的脸说,两个月前有过。

她拖着腿想继续走,才转身,一头栽了下去。

刘栓把她抱回自己的草棚,用草药敷她腿上的伤口,用一碗稀粥让她缓过了气。她洗了把脸,才露出女子的面目。

接下来,很多很多天,刘栓陪她打听队伍的下落,没有一点消息。等她的腿好得差不多了,刘栓问她走不走,她摇头说累,不走了,你给我一口饭吃就行了。

刘栓是个孤儿,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生活突然像戏里那样,董永遇见了七仙女,修伞的捡来个小媳妇。成家后,两口在街拐角又修起伞来。

刘栓人老实,修伞技术又好,每天的活多。她总是不言不语,做完了自己的事就给他帮忙,偶尔望着远方发呆。几年后,他们盖了间瓦房,小日子过得很红火。

割资本主义尾巴那会,每个村要抓几个典型。一条街都是同亲同族的本家,唯有刘栓无亲无戚,媳妇又是外乡人。刘栓被捉去挨批斗。她冲到台子上大声呼喊,冤枉啊!我是新四军,十五岁就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刘栓是我男人,是好人。

台子中间的干部冷笑道,你说你是新四军?有人信吗?我就是不说我是革委会主任,别人也知道我。

她红了脸,说,主任,我真的是新四军,受伤后和部队走散了……

主任轻蔑地说,证据呢?谁为你作证?

她大声说,刘栓可以作证,他和我一起找部队,找我的连长江一山。没找到——我才和他过日子。她说最后那句的时候声音变低了,还低下了头。

主任站起身,一拳捶在桌子上吼道,狡猾!胡编!一个修伞的还想钻入革命的队伍,给我死死地整!

台下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骗人,她是逃荒来的,斗死她,斗死他们两个。

几个年轻人叫嚣着冲到台上,举起棍棒狠狠地击打刘栓。

她冲过去护住刘栓,被人拖过来反扭着双手。她双脚乱蹬,破口大骂,老子当兵打天下,你们这群狗崽子六亲不认……

突然,她不叫了,只见她满嘴鲜血,一颗牙齿喷薄而出。

刘栓的脊椎打伤了,躺在床上,她在田间接受劳动改造。

刘栓成了驼背,她成了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

改革开放之后,刘栓的背更驼了,她的腿伤复发不能干农活,两人又开始在街道拐角修起了伞。

一天,一辆吉普车停在了街道口,从车里走出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远远地瞅着忙碌的她。忽然,老干部走到她身边,激动地喊了一声,唐芬同志!

她抬起头,愣了,嘴巴张了张,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霍地站起握住了老干部的手,呜咽着,江连长——是您啊!

江连长拿出一张报纸,感叹说,这么多年了,如果不是这报纸,我怎么会找到你哟!

报纸上刊登着:夫妻俩交还巨款,抢劫犯捉拿归案。

直到这时,一条街的人才知道两口做了件好事。

那天,他们正在修伞,突然从深巷跑来一个戴帽子的小伙子,扔下一个黑色手提包说了句:给我存着,老子以后来取!两口子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就跑了。刘栓打开手提包,竟然是满满一包钱。紧接着,追来一群公安人员。她赶紧拦住问,你们是不是追一个戴帽子的年轻人啊?前面的公安说,是啊,他向哪里跑了?她指了指小伙子逃跑的方向,又补充说,他扔了包钱在这里!

几个公安干警迅速冲了出去。留下的两个干警详细地记录了事件的过程,最后要两口留口供。刘栓犹豫着,支支吾吾地,求助似地看着她。她突然昂起头,手一挥,说,留我的!我叫唐芬,怕什么!我是新四军,第五师的!

同类推荐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热门推荐
  • 甜妻契约:慕少的软萌妻

    甜妻契约:慕少的软萌妻

    相恋六年的未婚夫和上司女儿劈腿,她跑去买醉……小妖精,我们之间的约定.......慕容衍:这是我第n次帮你,可是你连第n-m次的承诺都还没有兑现。洛颜兮:这个……能不能一次把前账一笔勾销?慕容衍:你说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贺少独宠小娇妻

    贺少独宠小娇妻

    她做梦都没想到,她竟然会招惹上这么一个厚颜无耻的男人。说好一年期限,他放,她走,可期限一到,他却反悔花式壁咚她,还霸道的说“你只能是我的女人。
  • 妃常嚣张,王爷请纳妾

    妃常嚣张,王爷请纳妾

    言沐晚本是逍遥自在的盗圣,但因某个花好月圆夜,喝醉了酒对一个良家美男子下了药做了不可描述之事。之后,她本着愧疚之心,与他换了信物定终身。可没想到,这良家美男子竟是官家中人,还是当朝四王爷,更是小师妹的意中人……反正小师妹也不介意,那……就请王爷纳妾?怎么又出来个自称是王爷心上人的林相府的千金林依酒?嗯……那王爷再纳一个?天下第一花魁楼冷芯不依了?哦!言沐晚的心愿便是愿夫君今后妻妾成群,以后生了娃子也有各种姨娘,一定会像她谷中那般热闹的!但是,花情念是什么个意思,怎么拿着她与他的定情信物,质问她,“你此般处心积虑可是为了坐上皇后之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Tremendous Adventures of Major Gahagan

    The Tremendous Adventures of Major Gahag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青春

    问青春

    《问青春》是沈阳教育工作者卢娜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探究、思考的文字记录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逐梦,和你一起、蓦然回首这几个部分。
  • 洪荒被我打包了

    洪荒被我打包了

    他曾是天宇间作风最出格的界主,曾收八名神女为仆,举世称羡,其后却因故被逼重生。殒落前,他留下了一缕回忆,指引后世的自己如何复仇,如何寻回八神女。然而,这道回忆却被其宿敌所篡改,令他重生后踏上歧路,不但未见有神女恭迎,还要先被这一世的亲生母亲追杀。种种逆境,都注定他今生要继续反套路。若不能按原定计划寻回神女,那就转收美女兵魂,另辟一条修仙道路吧,同样能够变强。知我者,七生报恩,欺我者,百世沉沦!
  • 他的英雄传奇

    他的英雄传奇

    未来世界,群星璀璨,这个时代,被誉为英雄时代
  • 一帘苏雨落西楼

    一帘苏雨落西楼

    从碌碌无闻到名满天下。从惊慌失措到统筹全局。本文描写了中国古代四大名妓之首——苏小小,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历史的巅峰。现代穿越时空研究小组的小师妹苏小桥,因为一次时空机故障的原因,魂魄穿越回南北朝时期南齐钱塘的名妓苏小小的身上。如此在南齐度过了漫长的九年时光……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锐·小说系列第二辑)

    本书为80后回族青年女作家马金莲的短篇小说集,由《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等7部作品构成。作家从常年生长生活的西北乡村汲取创作灵感,用质朴、细腻的笔触,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回族家庭的生活往事,深入刻画了回族女性与儿童,展现彼时家庭、家族间的亲情、生存的艰辛和宽厚忍耐的民族性格,显示出作家深厚的人文关怀。鲜活富有个性的语言通过这些细节让时光流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侧面和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平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