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200000002

第2章

咏史

东汉·班固

三王德弥薄a,惟后用肉刑b。

太仓令有罪c,就递长安城d。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e。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f。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g。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h,不如一缇萦!

【题解】

东汉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伐匈奴,征班固为中护军。后窦宪败,班固坐免官,又因为诸子不尊法度、得罪洛阳令种竞而被捕,于永元四年(92)卒于狱中。这首诗大约是班固晚年在狱中所作,诗人借用西汉文帝时缇萦上书的事迹,表达了对诸子不肖使自己受到牵累的哀伤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能够因圣主明君发动恻隐之心而获得宽宥的微茫期许。此诗语言质朴、叙事凝练,堪称中国古代咏史诗的首创之作。

【注释】

a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圣王:禹、汤、文王。

b 肉刑:古代残害人身的肉体刑罚。

c 事见《史记·孝文本纪》:“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原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d 就递:押解。

e 茕茕:孤独无依。

f 事见缇萦上书:“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

g 《鸡鸣》: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鸡鸣》为《诗经·齐风》之诗;《晨风》为《诗经·秦风》之诗。

h 愦愦:昏愦、糊涂。

咏史诗

东汉·王粲

自古无殉死a,达人共所知。

秦穆杀三良b,惜哉空尔为c!

结发事明君d,受恩良不訾e。

临殁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f!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g,心亦有所施h。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题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冬,当时王粲跟随曹操西征回归长安,途经凤翔三良冢,有感而发。此诗继承了《诗经·秦风·黄鸟》对春秋时期秦穆公以三位臣子殉葬之事的刺讥,同时加强了情境渲染与批判力度,表现出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诗人在谴责历史上的殉葬制度之余,还通过三良的故事对明君、忠臣等概念做出了新的思考:秦穆公虽然霸业有成,却因不能爱惜臣民而不足以称为明君;三良虽然忠心可鉴,却因不能使自身生得其遇、死得其所而不足以称为智者。对明君的呼唤、对知遇的渴求、对生命的怜悯,正是身处乱世的建安诗人们最强烈的心声。

【注释】

a殉死:殉葬。杜预《春秋左传注》:“以人从葬为殉。”

b事见《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毛苌《诗传》曰:“三良,三善臣。”

c空尔为:徒劳无用。

d结发: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束发,喻指年轻时。

e不訾:无法计量。

f绠縻:绳索。

g剧:严重。

h施:施行。

【名句】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三良诗

曹魏·曹植

功名不可为a,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b。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c,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题解】

这首诗从题材来看应当与王粲诗作于同时同地。但与王粲诗相比,曹植这首诗更偏重于对三良忠义的歌颂,而淡化了对秦穆公残暴的批判。在王粲诗中,三良的殉葬是被迫的;而在曹植诗中,他们的死则带有自愿的倾向。这种差别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曹植当时涉世未深,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另一方面,作为曹魏宗室的曹植更侧重于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看待这件史事,因此他的三良诗不及王粲诗哀痛深切。

【注释】

a 不可为:不由己。

b 自残:自杀。

c 冥冥:昏暗。

咏史(八首)

西晋·左思

其一

弱冠弄柔翰a,卓荦观群书b。

着论准《过秦》c,作赋拟《子虚》d。

边城苦鸣镝e,羽檄飞京都f。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g。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h,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i,右盼定羌胡j。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题解】

左思《咏史》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负盛名的咏史组诗,共有八首,其情思深远、气象恢弘,堪称千古绝唱。在这组咏史诗里,诗人吊古抒怀,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表现出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主体意识与艺术追求。此诗为《咏史》之第一首,大约写于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前后,其时朝廷下令讨伐东吴与鲜卑,正是将帅立功、国士用命的大好机会。因此,左思在这首诗里也表达了自己欲效力朝廷而功成身退的非凡抱负,先以英雄梦想起首,又以归隐情怀收束,清高风骨在人生价值的取舍中展现无余。

【注释】

a弱冠:二十岁。《礼记》:“人生二十曰弱冠。”柔翰:毛笔。

b卓荦:超群。

c准《过秦》:达到西汉贾谊《过秦论》的水准。

d拟《子虚》:堪与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相比。

e鸣镝:响箭。

f羽檄:征调军队的文书。

g畴昔:往昔,从前。《穰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的兵法。

h《东观汉记》:“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神威,冀效铅刀一割之用。”此为自谦之语,虽不锋利的铅刀也可割断东西,虽才能微薄的人也可为国效力。

i眄:看、视。澄江湘:指平定东吴。

j定羌胡:指平定戎狄。

其二

郁郁涧底松a,离离山上苗b。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c,英俊沉下僚d。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e,七叶珥汉貂f。

冯公岂不伟g?白首不见招!

【题解】

这首诗揭示了西晋时期门阀政治压抑人才的社会现实,借古讽今,发人深省。诗在开头部分以《诗经》的比兴手法写出“涧底松”与“山上苗”的不平等地位,继而搜求古事,在对历史的叩问和质疑中抨击世家权贵垄断仕途的不合理制度。在严格区分上品与下品、士族与寒门的中古时代,左思由于出身寒微,又相貌丑陋、拙于言辞,故此虽满腹经纶,却始终无法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作为门阀制度的受害者,诗人对这些由来已久的政治积弊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触与哀痛,从这首诗中,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穿越千载的激愤呐喊。

【注释】

a 郁郁:茂盛的样子。

b 离离:下垂的样子。

c 世胄:世家子弟。蹑:登上。

d 下僚:低等官吏。

e 西汉重臣金日磾、张汤的后裔,凭借世家子弟的身份纷纷做上高官。《汉书·张汤传》:“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f 七叶:七代。珥汉貂:官帽上插着貂尾装饰。

g 冯公:西汉文帝时的贤人冯唐,虽然能力杰出,却一生未得皇帝重用。《汉纪》:“冯唐白首,屈于郎属。”

其三

吾希段干木a,偃息藩魏君b。

吾慕鲁仲连c,谈笑却秦军d。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e,对圭不肯分f。

连玺耀庭前g,比之犹浮云。

【题解】

这首诗借助于对战国贤人段干木、鲁仲连的歌颂,再度展示了诗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诗中大部分笔墨都用在对鲁仲连的刻画上,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一个潇洒不羁、淡泊出世的文侠形象。从《战国策》等典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像鲁仲连这样的文人辩士在战国时代纵横捭阖,地位十分突出,甚至可能成为历史变革的主导因素,而这正是汉晋以来,寄身于专制体制之下、倍感压抑的文人们最渴望实现的人生价值。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左思终究无法在现实中效仿鲁仲连,于是只好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这首咏史诗里。

【注释】

a 希:仰慕。段干木:战国时期魏国贤人,以“不趣俗役,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之外”(《吕氏春秋·期贤》)深受魏文侯礼遇。

b 偃息:安卧。藩:保卫。据《吕氏春秋·期贤》:“秦欲攻魏,而司马康谏曰:段干木贤者,而魏礼之,天下皆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止。”

c 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贤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

d 事见《史记·鲁仲连列传》:“赵孝成王时,秦使白起围赵,魏王使将军新垣衍说赵尊秦昭王为帝。鲁连适游赵,谓平原君曰: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乃见新垣衍,垣衍起再拜谢曰:吾请出,不敢复言。秦将闻之,为却五十里。秦军引去,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谢,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遗鲁连,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不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

e 组:系于官印的丝织绶带。绁:系、缚。

f 圭:古代诸侯所执瑞玉,意喻官爵。

g 连玺:接连封官受印。

其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a,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b,暮宿许史庐c。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d,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e。

言论准宣尼f,辞赋拟相如g。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题解】

这首诗通过对比西汉时期世家子弟的富贵与学者杨雄的寒素,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另一重思考:暂时的显赫地位最终无法与持久的精神财富相比。金张许史之族虽一时兴盛,然而百年之后又有谁惦记他们的存在?而杨雄尽管生前寂寞,死后却以其著作获得人们长久的敬仰。或许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左思在功名无望之后也将精力转向文学创作,以十年磨剑之功写成了令洛阳纸贵的《三都赋》。《三都赋》最终使左思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不次于杨雄的地位,使他也能如愿以偿地“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这样的成就,难道不正得益于与古人的共鸣吗?

【注释】

a 术:道路。

b 金张:西汉重臣金日磾、张汤家族。

c 许史:西汉外戚许皇后(元帝母)、史良娣(宣帝祖母)家族。

d 杨子:西汉著名学者杨雄,擅长辞赋,兼通文史。《汉书·杨雄传》:“杨雄《自叙》曰:雄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

e 玄虚:道家的玄妙言论。杨雄曾仿《老子》作《太玄》。

f 宣尼:孔子。杨雄曾仿《论语》作《法言》。

g 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汉书·杨雄传》:“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以为式。”

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a。

列宅紫宫里b,飞宇若云浮c。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d。

自非攀龙客e,何为欻来游f?

被褐出阊阖g,高步追许由h。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题解】

这首诗是左思《咏史》八首中最为后世称道的一首,其中“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句,气势清刚,骨力雄健,被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誉为“俯视千古”的名句。从思想内容上看,此诗依然反映出诗人对西晋门阀政治的愤慨与无奈,但这时的左思似乎渐渐放弃了建功立业的欲望,而趋向于隐居遁世的虚无哲学。诗中歌颂的历史人物不再是段干木、鲁仲连、杨子云,而是逃避政治、一心修道的许由。这个转变,透露出诗人思想中出世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魏晋时期儒、道哲学交融共存的实际情况。

【注释】

a 灵景:日光。

b 紫宫:古代天文中的紫微垣,喻指皇宫。

c 飞宇:上翘的屋檐。

d 蔼蔼:众多。《广雅》:“蔼蔼,盛也。”

e 攀龙客:指攀附权贵之人。

f 欻:忽然。

g 被褐:身着粗布短衣,喻指贫贱。阊阖:洛阳城阊阖门。

h 许由:尧帝时代一位拒绝名利的高士。西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修道冲虚,学于啮缺。许由为尧所让,由是退隐遁,耕于中岳下。”

【名句】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其六

荆轲饮燕市a,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b,豪右何足陈c?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题解】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侠客,个性不羁,胆量惊人,其奉燕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的英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这首诗通过对荆轲事迹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勇气与节操的仰慕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荆轲曾言,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后来被史学家司马迁所继承。而司马迁之后,左思又用“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诗句再次诠释了人生的终极意义,可谓与荆轲、司马迁殊途同归。

【注释】

a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之燕,与屠狗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

b 眄:视,看。邈:轻视。

c 豪右:豪门大族。

同类推荐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热门推荐
  • 小青梅有点甜:巨星竹马,宠入骨

    小青梅有点甜:巨星竹马,宠入骨

    【本文不虐狗只屠狗哈哈】华国最火的男团队长-夜星坤。可纯可魅可霸气。被亲妈坑的当明星,还被亲妈坑了个带着奶嘴的媳妇,怎么办?宠着?不存在的。“老公,我想亲亲”“不给。”“老公,抱抱。”“不抱。”谁想某夜某人对着小媳妇又亲又抱还举高高。十八岁那年樱小兔挽着一个陌生男子站在夜星坤面前,“我不喜欢你了。”夜星坤淡然一笑,把女孩揽入怀,抽出一张检查报告,“老婆,乖,孩子饿了。”樱小兔放弃反抗,这辈子就被他吃的死死的,谁让她那么爱他呢。诸不知,她才是那个被深爱的人。
  • 阿来长篇小说全集Ⅱ

    阿来长篇小说全集Ⅱ

    此全集收编了阿来老师的所有长篇小说力作::《格萨尔王》耳熟能详,经典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为阿来最让人期待的作品多次被搬上大银幕;《空山》三部曲与《尘埃落定》可谓艺术思想上的双峰,小说的结构艺术格局是阿来在艺术上新的探索,它呈现出与《尘埃落定》完全不同的风貌。如果说《尘埃落定》是封闭的结构,完整的故事,《空山》则由于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重大主题,而采用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和事构成一幅立体式的当代藏区乡村图景,即所谓“花瓣”式的结构方式;《宝刀》则是阿来最容易被忽略的作品,但又是不得不读的另类小说,作者在小说里,努力说明这是一个远离信仰和神话的时代。
  • 华娱之崛起

    华娱之崛起

    这是一个十八线小透明回到2010年,从综艺节目开始一步步走向巅峰的故事。书友群:664904456
  • 重生之财气冲天

    重生之财气冲天

    “叮!”手机信息声响起:《重生之妖孽人生》更新10000章揭开重生之谜。秦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重生者,回到了那美好的校园时代。一个曾经蹉跎,浪费的青春时代。作为重生小说最坚实读者的秦风,带着冲天财气,重生到了1993.我,秦风,或许帅不过小鲜肉,聪明不过爱因斯坦,但天下十分财气,我占九分!就问你们服不服!——秦风睥睨众生。
  • 杨小阳的假期

    杨小阳的假期

    杨小阳是一个10岁的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住在东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里。他的爸爸叫杨大海,妈妈叫王海秀,反正都和海有关,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渔民的后代。杨小阳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渔民。爸爸妈妈出海打鱼的时候,杨小阳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在小渔村里生活,或者他有时还跑到姥姥姥爷住的另一个小渔村玩儿。既然杨小阳的爸爸妈妈的名字都和海有关,杨小阳的名字也该和海有关啊,怎么看上去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呢?告诉你吧,杨小阳的名字和海关系可大啦。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征战无限历史

    征战无限历史

    为了生存,加入到历史上发生的一场场或伟大或渺小的战争中去;为了强大,不得不与卫鞅,公孙衍,完颜守绪,王振,江海,李自成,刘备等历史人物或友或敌;为了前行,一路上与关宁铁骑,铁浮屠,金国禁卫,明三大营,蒙古轻骑等史诗传奇兵种交锋为伍。这是一个普通人,在严肃的历史中沉浮的故事。
  •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聪明和愚蠢之间并不远隔千山万水,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向左转或向右转的一步距离。这一步就是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主观意识的差异。生活需要智慧,人生需要领悟。换换脑子,用另一种态度开始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是什么样的差异让一部分人被称为智者。另一部分人却被贴上愚笨的标签呢?
  •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在查阅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和进行了大量实地的考察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论证了正面战场文学的客观性、丰富性与重要性。书书视角独特,选题新颖,引证的材料以往现代文学研究几乎未曾涉猎过。
  • 高血压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压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本书从高血压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来说明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