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400000003

第3章

【题解】

此诗写游子思乡,登高临望。秋风瑟瑟,秋叶萧萧,愈加见出游子的孤独。作这首诗时,谢朓被任命为萧子隆镇西府中的功曹,随即又转为文学(文学是官名,主管文教之事)。这首《临高台》便是与沈约、王融等诗友的唱和之作。全诗八句,从“思归”起,到“故乡忆”结。明写“思归”之情,实写“倦游”之意。以景衬情,融情入景,读来意味深沉,凄楚动人。

【注释】

a临高台:乐府题名,属鼓吹曲辞。

b绮翼:像鸟羽毛一样薄而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

c极:穷尽。

d寒色:清寒冷落的景色氛围。

e倦游者:厌倦游宦生活的人。

f嗟:忧叹、感叹。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a

南朝齐·谢朓

灞涘b望长安,河阳视京县c。

白日丽飞甍d,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e。

喧鸟覆春洲f,杂英满芳甸g。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h。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i。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j!

【题解】

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诗人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抒发了将要久客在外的离愁和对旧日欢宴生活的怀念,又写出了诗人已去而复又半途迟留、因怀乡而罢却欢宴的情态。诗歌的前八句写他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

a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b灞涘(bàsì):灞水岸边。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c河阳: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d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méng):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

e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

f此句形容鸟儿众多。覆:盖。

g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h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想念。

i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xiàn):小雪珠。两句意为:分别了,想到何日才能回来,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留下雪珠般的眼泪。

j鬒(zhěn):黑发。

【名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临高台a

南朝梁·沈约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b。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至,何用解人忧。

【题解】

本诗为诗人羁旅南京时所写。沈约此作,抒写高台望远而不见的愁绪。诗里没有刻意经营的警句,完全是素朴的家常语,但读来却感到有一种真挚的情思流注盘旋于字里行间。诗人紧紧围绕“望远使人愁”这个主题来写。“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身在江南,而对方则远在洛阳,不但距离遥远,而且南北隔绝。望远本为解忧,但望而不见,反增离愁,则不如不望了。这一联正呼应首联“不可望”“使人愁”,首尾贯通。

【注释】

a临高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齐梁以来诗人已将《临高台》视同诗题了。

b悠悠:连绵不尽貌。

西洲曲a

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b。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c。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d。

日暮伯劳e飞,风吹乌臼f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g。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h,莲子青如水i。

置莲怀袖中,莲心j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k。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l。

楼高望不见,尽日m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n。

海水梦悠悠o,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题解】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注释】

a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b“忆梅”二句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下:往。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c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d此句意思是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e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f乌臼:树名,现在写作“乌桕”。

g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h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i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

j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k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l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

m尽日:整天。

n“卷帘”二句意思是说,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碧波的江水。海水:这里指浩荡的江水。

o“海水”一句意为梦境像海水一样悠长。

【名句】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度大庾岭a

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b,停轺一望家c。

魂随南翥鸟d,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e,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f。

【题解】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可以赦免回京的心情。去国离乡,谁能不生怨思?何况宋之问由宫廷侍臣变而为天涯逐客,由软红佳丽之地到瘴疠炎蒸之乡去受岁月的煎熬。生活的巨变怎能不激起他感情的激荡!从出朝之日起,他就企望着重返放园,切盼着君王再度征召。全诗音韵谐婉,辞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注释】

a此诗是宋之问被贬泷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县南,为五岭之一。

b辞国:离开京城。国,指京都长安。

c轺(yáo):轻便的马车。

d南翥(zhù)鸟:南飞雁,即《题大庾岭北驿》所云“阳月南飞雁”。翥,飞。

e含霁:山雨见晴。

f恨长沙:西汉文帝时,贾谊谪为长沙王太傅,他听说长沙潮湿荒远,伤感不已。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a,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b,汉水接天回c。

冠盖非新里d,章华即旧台e。

习池风景异f,归路满尘埃。

【题解】

这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先在首联点明题意,异乡之中,登城远望;颔联和颈联敷陈“回望”之所见,有大自然的开阔雄浑,有历史陈迹的没落破败;尾联承接上文的沧桑之意,表达了作者无所归属的悲哀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格调清新鲜明。

【注释】

a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

b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c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d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e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f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登幽州台歌a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b,后不见来者c。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

【题解】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和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的社会意义。

【注释】

a幽州:古十二州之一,今在北京市。幽州台: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区,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b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c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d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名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a,遥望黄金台b。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c,驱马复归来。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诗人借古讽今,对古代圣王的怀念,正反映出对现实君王的抨击,是说现实社会缺少燕昭王这样求贤若渴的圣明君主。结尾二句以画龙点睛之笔,以婉转哀怨的情调,表面上是写昭王之不可见,霸图之不可求,国士的抱负之不得实现,只得挂冠归还,实际是诗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进取精神。

【注释】

a碣石馆:燕昭王为邹衍所建的碣石宫,故址在今北京市南。

b黄金台:相传燕昭王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以此延请天下之士。

c“霸图”句:是说燕昭王争霸的雄图已成往事,因而感到无限惆怅。

度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a。

巴国山川尽b,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c。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题解】

这首诗约作于诗人入楚的途中,诗中洋溢着年轻的诗人对楚地风光的新鲜感受。此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具有含而不露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窥见诗人丰富的个性与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诗人极目纵览,楚天辽阔,因此他兴奋地、情不自禁地歌唱起来:“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注释】

a章台:即章华台。《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章华之台。”章华台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离湖上,也是陈子昂必经之地。“章台”表明已入楚境。

b巴国:周姬姓国,子爵,封于巴,即今重庆主城区。汉末刘璋又更永宁名巴郡,固陵名巴东,安汉名巴西,总称“三巴”。

c白云隈:天尽头。隈,山水尽头或曲深处。

在军登城楼

唐·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题解】

《在军登城楼》与《讨武曌檄》作于同一时期,可以说是檄文的高度艺术概括。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给人以慷慨悲壮、苍凉激越的感受。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a,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b苦,鸿雁那c从北地来?

【题解】

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巴蜀之时。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却不能北归,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运用了“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真切动人。

【注释】

a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

b南中:南方,这里指王勃客居的剑南一带。

c那:奈何,为什么。

滕王阁诗a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b,佩玉鸣鸾罢歌舞c。

画栋朝飞南浦云d,珠帘暮卷西山雨e。

闲云潭影日悠悠f,物换星移几度秋g。

阁中帝子今何在h?槛外长江空自流i。

【题解】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指此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第二句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运用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全诗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注释】

a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b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c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d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e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f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g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h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i槛:栏杆。

【名句】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江楼夕望a

唐·崔湜

试制江楼望,悠悠去国情b。

楚山霞外断,江水月中平。

公子留遗邑,夫人有旧城c。

苍苍烟雾里,何处是咸京d。

【题解】

崔湜在中宗景龙二年(708)春赴襄州(襄阳)刺史任,在襄阳的时间不到两年,但是写了不少诗,诗中直接提到襄阳的就有四首,而这恰好是他所有的诗作中写得较好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乃登高怀远之作。“苍苍烟雾里”似写夕照晚景,其实是写前程渺茫,即所谓借景抒情。

【注释】

a江楼:襄阳城北楼。因临江常称“江楼”。

b去国情:西北可以望长安。

c“夫人”句:襄阳城西北角的东晋夫人城。

d咸京:指京都长安。

古从军行a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b,黄昏饮马傍交河。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蝴蝶勇敢的破茧,美丽地翩翩起舞。很多时候没有勇敢和坚强,就无法渡过难关,也就见不到最美的风光。最美的风景永远都在最危险的地方,只有勇敢和坚强的人才能欣赏到。我们应该让自己一直保持着坚强和勇敢的品质,这样无论危险还是困难都不可怕。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 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这位老人,这位老兵,叫徐钦林,是1949年10月参加过金门战役的老战士。现住在故乡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村。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唯一打败了的一场战役。我军出动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350人),其中牺牲5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国民党军阵亡(一说伤亡)9000多人。徐钦林是这场战斗之后唯一逃回大陆的战士。他的右小腿受伤后,靠身上穿的国民党军装才幸免被俘被杀害,并“混入”了国军。1950年2月,他随国民党部队去了舟山群岛。5月份在敌军撤退时,他乘机跑到了山里,后找到了攻岛的我军部队,才返回了大陆,返回了部队。先介绍一下金门战役。
热门推荐
  • 虚损启微

    虚损启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本书重点讲述了团队高效执行的9个管理方法,手把手教你提高团队执行力。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必读之书。
  • 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乔治·索罗斯拥有着资本领域里最多的头衔,有人说他是“金融奇才”、“金钱魔术师”、“资本的舵手”、“最伟大的慈善家”、“全球最佳基金经理”,无数投资者对他崇拜,着迷,唯马首是瞻;也有人说他是“金融大鳄”、“金融杀手”等。 索罗斯从一个侥幸躲过纳粹屠刀的匈牙利犹太儿童,到带着5000美元和离奇梦想闯荡华尔街的热血青年;从安侯公司的一个不合群的普通雇员,到创立量子基金、老虎基金,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经理人”;从步步为营的投资试验到一掷亿金的资本豪赌;从小心翼翼地研究一个公司,到周旋于最上层的政治家之间并雄心勃勃地挑战一个国家甚至国家集团,索罗斯经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最终成为一个让世人瞠目结舌。
  • 病变

    病变

    李成功多年没听到女人以家庭主妇的身份絮叨了,他心里颤了下,有股温热的东西涌了上来。但他绝没想到,内心的温热刚戳开个泉眼,就被一个人摁进去一块冰。往李成功的幸福的泉眼里塞冰的,是个叫张大尉的老头。他脸色蜡黄,瘦弱,憔悴,是被儿子搀进来的,李成功与他相识了几十年。张大尉和儿子,是来找李成功算账的。那早,驾驶技术还不熟练的李成功费了不少劲,才将开了一周的新车倒进位。打开车门,跨下来,他的眼睛被强烈的阳光扎出了泪花。“爸来了。”女儿小雨粲然一笑,继续埋头整理病历。
  •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职场上,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是团队成员的效仿对象;生活中,一个有感召力的人,是圈子中的焦点,是周围人眼中的榜样。感召力是一种领袖气质,只有不断追求超越的人才能驾驭它,用好它。《榜样的力量》共十二章节,内容包括超越自我,追逐成功、理想是船,信念是帆、精神凝聚力量、魅力即是引力、形象营造气场、做最好的自己等。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范本·20周年特别纪念版(B卷)

    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范本·20周年特别纪念版(B卷)

    久负盛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举办了二十年。这些一等奖得主后来有许多一直活跃在文学创作领域,他们既代表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就与风采,也可以说代表了当代中国青少年文学创作的超高水准。本丛书是历届一等奖获得者的全新作品集20周年特别纪念版,分为AB两卷。这些作品,激情飞扬,典雅动人,对于青春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阅读经典。新概念作文像一股春风给中国青少年文学创作注入了活力。它呈现出少男少女在成长蜕变过程中的美好和痛苦,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字世界。通过阅读,对扩大青少年的阅读视野,丰富青少年的见识,以及提高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读完三国,要看两晋十六国——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年代。本书从公元265年西晋开国写起,到公元439年北凉灭亡为止,其间174年,包括了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初年、南朝宋四个阶段。全书涉及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三百多个性格鲜明的将臣谋士,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四十多个典故,大小权谋计策不计其数。文中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对当时社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失败者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当然也少不了悲壮与豪情的故事,感慨与激昂的场景。这是一部历史大剧,是一个群雄汇聚的舞台。
  • 春光灿烂

    春光灿烂

    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就是一步登天,家乡最漂亮的姑娘变得唾手可得,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最初的爱慕纯净热烈,得到后已是伤痕累累。边地青年的赤子之心被摧毁,那青春的挽歌即将唱起,妥协和卑微的人生已然开始。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这一年全国有许多人都考上了。光是下野地镇就有二十多个人考上了。再说了,我考上的又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只是省城的一所师范学院,确实不值得说。
  • 人性禁岛(全集)

    人性禁岛(全集)

    追马,一位云贵山区的七岁少年,在离奇的经历中,他被训练成了冷血无情的雇佣兵杀手,几经生死辗转,最终流落到一个贫穷泥泞的小镇。为了忘却那段血泪,躲避追杀,他隐匿了自己曾被特训成杀人机器的经历,沉溺在小镇酒馆和女人的日子里。而为赚足花销,他每年都不得不出海去克罗泽群岛做毛皮干果贸易。就在这次航海途中,为救助一个绑在船舱下的日本女人,而杀死几名恶徒。寡不敌众之下,他带着偷渡上船的十六岁未婚妻,和一个苦命的小女孩,被迫跳船逃生,漂落到了一座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