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2300000003

第3章 “孝”,没那么简单——古代为何以“孝”选官(1)

一、“孝”是诸德之本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中国就没有所谓的伦理道德。中国传统的伦理实际上是三位一体,血缘——宗法——政治伦理的统一。孝从产生之初,就被血缘之情和宗法意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汉朝时期,推崇“以孝治天下”,统治者将“孝治”从理论设想正式推向了实践的舞台。由此看来,孝本来就是维系血缘之情的纽带,又是作为人修身立身的根本,同时,孝还是君主治理天下、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孝是修身养性之基础、齐家治家之良方、君主治国之根基。

在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孝的观念随着历代学者的阐述和统治者的推崇而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如选官制度、古代法律、古代教育,等等,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孝”在传统道德中的影响力。

(一)孝是儒家伦理的核心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包罗万象,文化的中心当属儒学。当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后,孝道则理所当然地成为封建统治集团维护自身统治的武器。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爱的精神,则完全是由孝道出发的,因此可以这么说,孝既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阐述“仁”的思想时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孔子将孝与仁、孝和悌结合起来,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是仁的基本表现,也是仁的根本。孔子将仁建立在孝的基础上,使其创立的儒家学说有了更加牢靠的根基,也成为后世崇孝的重要原因。

从儒家孝道的主要内涵来看,它既是一种伦理道德准则,体现了亲亲、尊尊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它也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评判人们品行的准则。孝从最初的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用来协调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国家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恪守孝道不但会和睦家庭甚至整个家族,而且能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畅达。如果全社会都恪尽孝道的话,整个社会就会稳定,就能实现“孝治天下”了。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成为孝子贤孙之后,会成为个人通往仕途的强有力的筹码。由此可见,人在一生当中,既是家庭中的一员,又是国家的子民,因此,人们一生都处于孝道意识的范围中,从而很好地维系和强化了社会等级秩序。

儒家的“孝治”所主张的不仅仅是“孝亲”,还要用“孝亲”的精神,推及于治国、平天下。因此,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备受统治者的推崇。而作为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孝”,被统治者拿来作为选拔官员的工具就不足为奇了。

(二)孝与诸德的关系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后,孝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成为人们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诸德之首,换句话说,孝是一切道德品行的根本。人世间诸多美德,绝大多数都是由“孝”衍生出来的。孔子的弟子曾参可以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参透孔子“孝是诸德之本”的第一人。他曾经从仁、义、忠、信、礼、行、强、乐八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德本论”。由此看来,曾子把“孝”置于极其尊贵的位置,认为“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实现一切善行的根本和力量源泉。而在战国时期吕不韦及其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中,更是把“德之本”的观念发展到了极致。放眼望去,在众多美德当中,除了孝,又有谁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

《孝经》认为:“夫孝,德之本也。”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孝”既然作为诸德之本,与诸德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很明显,孝并不是孤立的,它和诸德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尽管如此,作为诸德之本,孝依然具有其本身的特性,也正如此,孝深深地影响着诸德,对诸德具有统摄和指导作用。

一般提到诸德,最先映入我们脑海中的便是仁、义、礼、智、信。孔子崇尚“仁”,在其构建的儒学体系中,“仁”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核心思想。“仁”首先是人的内在情感,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有一种自然的、普遍存在的情感,这就是“仁”。孟子继承并进一步阐述了“仁”的思想,认为“仁”是由人天生具有的恻隐之心而自然萌生出的爱人之心,即“仁者爱人”。那么“仁”与“孝”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简单说,“孝”是实现“仁”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仁”是一种泛爱之心,是最高的道德理想,而“孝”则更注重血脉亲情。因此,要实现“仁”的最高理想,必须从践行孝道做起。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又何谈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呢?孔子将“仁”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希望能将这种原始的亲亲之情延伸开来,从爱父母、亲人推及更广泛的爱人。打个比方,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孝”即树根,而“仁”则是树枝、树叶,需要从根中汲取养分。这就是“孝为仁之本”。

“孝”与“义”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义”可引申为“正义、道义”,“以义事亲”乃为大孝。所谓“孝”,既应该顾及亲亲之情,也不应该抛弃社会正义。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作为长辈,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盲目地认为“孝”大于一切,忽视了“正义、道义”的存在,那么这种“孝”便沦落为最低层次的“愚孝”,最终将会陷父母于不仁不义中。孟子就曾说过:“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这证明孟子也主张在父母犯错的时候,做子女的不应该一味地顺从,而应该大胆地规谏。对于“以义事亲”,荀子亦有同样的看法,“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所理解的大孝,恰恰是遵从“正义、道义”,不唯父母之命是从。由此可见,孝与义是融会贯通、互为表里的,内有孝之心,外有义之行。

在孔子创立的儒学体系中,“礼”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它既指狭义的礼节、礼仪,也指上至天子、下到庶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就“礼”与“孝”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源头,二者均是中国传统伦理中出现较早的观念,并且都是从祭祀活动中产生的。在祭祀祖先时,一方面要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追忆之情,这种情感实际上就是“孝”的最初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在祭祀活动中,要借助一定的礼仪,合乎礼仪的孝行才更被人称道。儒家思想认为:恪尽孝道,善养父母,不能违背最基本的礼法规范。孟懿子曾向孔子问孝,孔子对曰:“无违,”并进一步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恰恰体现了“孝”与“礼”的密切关系。如果说,“孝乃诸德之本”,那么,“礼”便是指导孝行的具体原则和规范,换句话说,人们的孝行必须通过合乎礼仪的行为外显出来。子女仅为尽孝道而违背礼法规范,只会给父母徒增烦恼,那就是大不孝。

恪尽孝道需要人们遵循礼法规范、维护“正义、道义”,那么如何做到合乎礼法与正义的“孝”呢?这就需要人们具备分辨是非的判断力、明析善恶的洞察力,在尽孝时张弛有度、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即是儒家所说的“智德”。“孝”不是一味地顺从、盲从,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觉悟,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比如说,做父母的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子女不具备“智德”的话,极有可能为了尽孝而唯父母之命是从。因此,一个人只有拥有“智德”,才能更好地恪尽孝道,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信者,诚也。”就“信”的构字结构看,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那么“孝”与“信”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孝”乃是人性中最朴实、最纯真的感情,是人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其间没有掺杂任何虚伪。因此,“至孝”之人必是“至诚至信”之人。如果一个人在“孝”的情感中混入了虚伪、势利,那这必定是“伪孝”之人。由此可见,“孝”与“信”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总之,仁、义、礼、智、信均为践行孝道的行为规范,在影响“孝”的同时,也受“孝”的制约。孝以其独特的魅力、巨大的能量,对诸德具有统领和指导的作用。反过来说,只有建立在仁、义、礼、智、信基础上的“孝”,才是大孝。各个朝代在选拔官员时,基本上都注重对道德的考核,而作为“德之本”的“孝”,成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二、“孝”是修身立身之基础

《孝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里阐述了孝的三个阶段,以及这三个阶段所体现出的孝的三个层次。父母给予我们身体、生命,那么我们如何做才算孝呢?“孝”,就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让父母担忧,这是尽孝的基本。所谓“立身”,可以引申为两层含义,一则要存身,不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做冒险之事;二则要有所成就,正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认为这一层含义是孝的最高境界,也是为孝者的终极目标。除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外,还应该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给父母带来荣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尽孝。而“孝”恰恰是修身、修德以达于立身的根本。

有这样一个典故:乐正子春有一次不小心伤到了脚,几个月不出门,而且面带忧虑。他的弟子疑惑不已,便向老师询问缘由。乐正子春说道:做子女的,不损坏自己的身体,在死的时候完完整整地把自己归还给父母,这才是孝。所以说,有教养的人即使在走路的时候都不敢忘记孝道,而我伤到了脚,没有恪尽孝道,因此心里烦恼。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乐正子春的言论有些过火,但是细细品味,却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立身始于存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事亲尽孝的资本,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怎么能谈得上尽孝呢?

除了爱惜身体、珍惜生命之外,还应该以“孝”为出发点,以“孝”的核心精神为基础,做到仁爱、正义、守礼、智慧、诚信,在“孝”的指引下,修身养性。我们现在常提“修养”一词,那么“修养”到底为何意呢?“修养”的现代含义一般指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学术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能力、思想品质、学术见解,还包括一个人在待人处世过程中的风度。然而在古人眼里,“修养”的内涵却不仅限于此。古人的“修养”中还包括“孝养”,强调人要修养的首先是孝心孝德,也就是说通过其行孝的方式和表现来判定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让孟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迁,成为千古佳话。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给孟子极大的触动。从此,孟子发愤读书,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称为“亚圣”。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立德修身,光宗耀祖,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不正是孝的最高境界吗?

汉代史学大家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而惨遭宫刑,这在常人看来是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不仅对身体更是对精神的折磨。然而,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记》,成为一代史学宗师。如果没有对父亲的“至孝”之心,是不可能有如此惊人的毅力的。而也正是因为传统的“孝道”,成就了司马迁。

人生在世,首要的是修养心性,立德正身。正所谓“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道德品行都没有,那么如何让别人信服?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呢?那么“修身、立身”与“孝”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所说的“身”,主要指的是道德修养。孔子认为,“孝是德之本”,一个人若想要修身养性,立德正身,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孝。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连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的孝道都无法做到的话,你能说这个人是有德行的人吗?

宋朝著名的学者司马光有云:“治身莫先于孝。”对此他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圣人之德莫加于孝,犹江河之有源,草木之有本,源远则流大,本固则叶繁。”美好的品德就如同江河、草木一般,有了“孝”,江河才有源头,草木才有生命力,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啊!“孝”对于“修身立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哲人孔子传

    哲人孔子传

    本书更主要从《论语》取材,参酌《史记》《孔子家语》《四书》《春秋》等典籍,加上推论引证,排出孔子一生言行的时序,夹叙夹议至圣在华夏文明集大成复创新局的不朽地位。针对一些旧说也提出质疑,而孔子从年轻至耄耋,一生思想的蜕变历程也依经解经,清晰呈现,合乎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热门推荐
  • 魔能工业见闻录

    魔能工业见闻录

    “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分析、总结、归纳并发展的,以这种思想认知世界就是科学。科学的思想给予我们一个伟大的武器,那就是科学技术。这种武器包罗万象,拥有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他给了我们科学这把钥匙,让人类可以掌握一种武器,打开一扇门,那扇门,通向星辰。”——《群星中最璀璨的那颗——诺亚·瓦尔特劳德传》(仿佛有些过于正经?)在一年一度的穿越者大会上,优秀的穿越者代表诺亚·瓦尔特劳德正在向预备役们传授种田技巧:“魔法?还是科技?他们都只是利用能量而已,为什么非要选一个呢?”他摇了摇头,接着拍了下手。“我全都要!”“魔科结合才是正道,剩下的全都是异端!”不定期更新中……(●—●)求放过_(:з」∠)_建了个裙:738665940欢迎大家来裙里玩鸭
  • 三句半搞定零售导购英语口语

    三句半搞定零售导购英语口语

    本书从“热情迎客”、“服装饰品”、“生活必须品”、“旅游纪念品”、“其他商品”、“商场服务”六个方面入手,围绕每个主题词挑选出“三句半”英文。”——“三句”是指最时髦实用的三个交流常用句,“半”是指点滴解析与说明,让你轻松学会一口流利的零售导购英语。本书以最地道、最实用的句型、对话,让你灵活应用、举一反三;以最纯正、最清晰的朗读为你提供超值的试听享受。精心安排的句型和对话,清楚地显示英语词、语、句的意义和表达能力,让你一说就上口。
  • 医学探谜

    医学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医学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邪王绝宠蛇蝎嫡妃

    邪王绝宠蛇蝎嫡妃

    “太子殿下,今日不是你毁婚,而是我毁婚。我花惊羽不嫁渣男,要嫁便嫁宠我上天疼我入地,一生只娶一妻的男人。”一道圣旨送到太子面前,太子脸色瞬间青黑一片,满堂宾客皆失色。笑笑新文:《鬼医郡王妃》她,魍魉组织的金牌制毒师,一朝穿越成了任人欺凌的可怜太子妃,爹不疼妹不爱,还被百般欺凌。骂我的,恶毒的骂回去。打我的,狠狠的打回去。算计我的,百倍千倍的算计回去。可是这些渣男渣女一个个赶着送上门让她收拾,那就别怪她冷血无情,心狠手辣了,弄不死你也要弄残你。他,帝国家喻户晓,闻之变色的嗜血邪王,从无一物入眼,却强势霸道的缠上她,眉眼灼灼,邪魅勾引:“我宠你上天,疼你入地,要不要?”精彩对话一:“羽儿,这一次我真心诚意的向你提亲,娶你做我的东宫太子妃,未来燕云国的皇后娘娘。”“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太子殿下的脸皮堪称一绝。”“羽儿,我错了,你原谅本宫一回吧。”“我看见你这张破脸就想弄残你,更别提上你这破船了,滚吧。”精彩对话二:“北幽王殿下,你不是说你不喜欢女子吗?”女子气急败坏的冷哼。“不是我说的,是你说的。”“那你说什么难言之隐,说什么让我帮你治,原来是占我的便宜吃我的豆腐败。”“貌似本王才是比较吃亏的那一个,你吃我的豆腐比我吃你的豆腐多,”俊美霸气的男子一脸的委屈。“意思是王爷你吃亏了?”女子微眯眼上,阴侧侧的开口。“不吃亏,只要你对我负责就好。”“凭什么要我负责。”“本王负责也行,我宠你,我疼你,可好?”
  • 任你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任你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这部作品,有我这一生所有的爱恨情仇,有我对你的所有喜欢。送给你们,祝平安喜乐!
  • 涅槃重生之全能男神惹不起

    涅槃重生之全能男神惹不起

    【无cp+无脑苏文+异能重生+收集碎片+玄幻女强】涅槃重生,身负异能的温衾顶着副盛世美颜虐渣。祸国殃民的男神可撩男女,而风情不自知。温衾:海王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看节目露个脸,头天万千少女的锁屏壁换了同一人。粉丝:怎么一见男神就喜欢,男神难道吃可爱长大的?温衾大手一挥:十万份可爱多了解一下。
  • 洪荒之万蛮道祖

    洪荒之万蛮道祖

    凌煌来到异界,却是进入了一个名为“弑天大陆”的远古洪荒。修神通,创阵法,悟禁制,晓阴阳……与天庭罗仙大战。和远古大神成友。开世界,弘道法,号“万蛮道祖”,成第一代大蛮王!
  • 降临星际

    降临星际

    为了保护家人,为了探索宇宙,沐漓在还没弄清楚男性和女性区别的时候,就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高冷酷帅的强者之路,迷倒了一大片的迷妹。陡然想起沐漓性别的某弟顿时犹如雷劈,姐啊,你是女生啊
  • 海贼之文虎大将

    海贼之文虎大将

    “哥尓D罗杰,你接下来的举动,会掀起一个混乱的时代,造成民不聊生,海贼祸乱的局面,你确定要如此做?”“世界破坏者瓦尔多,你的罪行,已不需要任何的宽恕与容忍,死亡是你唯一的下场!”“赤犬,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了正义二字,立刻停手!否则,以海军正义之名,我将立刻制裁你!”“五老星,你们以往数百年的暴行,违背了正义,请滚出玛丽乔亚,接受人民的审判!”获得军魂系统的唐恩,渐渐发现这个世界,与他原本所想的完全不同。在炮火与鲜血交织的战场中,只有海军,才是正义!而他,代号文虎,是海军有史以来最强大将!所有违背正义,三观不正的存在,都将是他的敌人!PS:已有完本精品《海贼之最强附身》,请放心收藏。
  •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致命豪门,首席总裁结婚吧

    后来,当人们再谈起慕寒川时,除了不得不说他的财富,总要聊一聊他是怎样的宠妻无度。他们都说,慕寒川宠江韵,简直到了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地步,却不知道两人的情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江韵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还能遇见救赎,拥有一个用尽心力将她拉出泥沼的男人。*他高高在上,清贵如同这人间的王,浅笑着把手递给她,说出的话却像淬毒的剑,字字诛心。“你我都知道,除了嫁给我你别无选择。挣扎毫无意义,只会更快地让你沦为笑柄。”她冷眼看他,第一次敢真正与他对视,“人人都说慕总是江州最大的慈善家,在我看来,天人外表,渣男行径。”慕寒川笑,自动忽略她最后四字,“我一直都知道自己长得还不错。”何止不错,这世间风情有千万种,慕寒川的美貌,却是令世人都黯然自秽的男色无双。然而江韵却没有心思欣赏他那张脸。*她生来养尊处优多少世人艳羡,后来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父母分居多年,视彼此为仇敌,江韵江家二小姐的身份不过一个凄凉的笑话,淹没于声色犬马的盛世豪门之间,被人拿来茶余饭后。她心中深藏冷漠和恨意,无望的活着,命运给过她一缕蚀髓玫瑰香,也同样赠予她一场锥心背叛。亲眼目睹相爱多年的男友与别的女人言笑晏晏、卿卿我我,她不敢质问,怕背后的答案会现实残酷到,让她连哭泣都成为奢侈。她也曾搜筋刮骨地痛过,一颗心颠沛流离无处可依。而慕寒川就是在此时,以江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商业巨擘身份,强势侵入她的生命。*所有人都以为他爱着江家大小姐,那个与江韵明明有着血缘关系,彼此之间却随时都能剑拔弩张的姐姐。只有他无比清楚地知道,他到底想要把谁纳入怀中,许她一生宠爱。32岁的慕寒川,成功、成熟,光芒四射却沉稳内敛。他与江韵之间,隔着的不仅他早出生的那九年,还有一段爱情的距离。今夕何夕,遇此良人。32岁之后的慕寒川,一如既往的在商界呼风唤雨、游刃无虞,玩转阴谋和人心,却在一个叫江韵的女人身上栽了跟头。还栽的彻彻底底。*婚后某一日,他满身萦绕着醇酒浓香,醉眼迷离,把江韵困在墙壁和他胸膛之间,性感到危险。修长大手挑起她瘦削的下巴,指腹带着灼人的温度摩挲她的嘴唇,嗓音低哑,“看,你这么坏,我却舍不得对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