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2300000008

第8章 “孝治天下”——秦汉时期以孝选官蔚然成风(1)

一 、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

古语有云:“政以德为本,德以孝为大。”以孝悌人伦道德为依据举孝选官,是儒家“寓政于德”政治伦理思想在官场人事制度中的具体实践。

西汉初年,高祖刘邦重新统一全国,“举孝选官”的实践并未存在。这时选拔人才、委任官吏,以军功为主,“公卿皆武力功臣”。

《汉书·高祖纪》载,刘邦平定天下,大封功臣,初时已封大功臣三十多人,其余人等因争功而未得封赏。刘邦居住南宫,一次从复道上望见诸将往往相对私语。刘邦觉得奇怪,询问张良,张良说:“陛下与他们共同取得天下,现在已经成为天子,所封皆是喜爱的人,所诛皆是仇怨的人。而今军吏计功,众人以为有功者多,而土地少,天下土地用尽,也不足以全部封赏,又害怕以过失被杀,故想相聚谋反。”刘邦大吃一惊,问以补救之法。张良说:“可以选取一个跟陛下有旧嫌,并且大家都最清楚的人,先封赏他以作示范。”刘邦听从了这一建议。当年三月,刘邦置摆酒筵,以封雍齿,并促令丞相尽快定功行封。罢酒后,群臣皆大欢喜,说:“雍齿都封侯了,我们不必担心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刘邦之时军功人才太多,已占据了国家的绝大部分官职,其他方式的选才举措无用武之地。

但军功是一种特殊机遇,以军功选才,不仅有弊而且不可为长久之计。因而,汉初建立了“任子”、“赀选”等制度,以作为补充。任子制是世袭制;赀选则以较高的财产标准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入选资格。然而这些制度,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也排斥了地主阶级的下层,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因此刘邦于十一年(前196)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荐贤的诏书:“贤良的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你们。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刘邦颁发的诏书可以视为西汉选举制度产生的萌芽,但这封诏书对士大夫的要求过于模糊。惠帝时,“孝”观念进入政治领域,从而开启了“举孝授官”的先河。《汉书·惠帝纪》载,惠帝四年(前191),皇帝下诏选举百姓中的孝悌者,只是免除他们的租税及徭役,但并没有授予官职,也没有其他进一步规定。

惠帝重视孝悌并非偶然,其为太子时,就以仁孝著名。《汉书·张良传》载,惠帝为太子时,刘邦常想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当时,大臣多争言太子不可废,但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坚决表态。太子的生母吕后非常恐惧,又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建言:“张良善于谋划,皇帝信用他。”吕后乃使吕泽威逼张良,说:“你常做皇帝的谋臣,而今皇帝天天想着改易太子,你还怎么能高枕而卧呢?”张良说:“当初皇帝在急困之中,才用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皇帝要换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情,我这样的外人去劝说皇帝,虽是一百个也没有用啊!”吕泽强行要求说:“你快为我出主意。”张良无奈,只得说:“这不是口舌所能争取到的事。当今天下有四人皇帝不能请来,四人年老,都以为皇帝慢侮士人,故逃匿山中,不当汉臣。然而皇帝崇尚他们。如果让太子修书,将他们请来,以见皇帝,则帮助甚大。”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上太子书笺,请来四人。这四人便是著名的“商山四皓”,他们分别是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病重,更加想换太子,张良劝谏,皇帝不听。太傅叔孙通以死为太子争位,刘邦乃假装应许,可心里还是想换。一次刘邦宫中摆酒,太子在旁侍立。四皓跟从太子,年皆八十多,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刘邦见而奇怪,问:“你们是什么人?”四皓对言他们的姓名。刘邦吃了一惊,说:“我寻求你们诸公,你们避逃我,今天诸公为何随从我的儿子呢?”四皓说:“陛下轻侮士人,我等义不受辱,所以恐惧逃亡。如今听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故而我等愿来。”刘邦说:“烦劳诸公调护太子。”此后,刘邦竟没换太子,正是有赖四皓之力。而四皓得以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太子仁孝。惠帝当太子就仁孝,当皇帝后重视孝悌情在理中。

到吕后主政时,举“孝悌”出现了一些变化,此时的“孝悌”是各方选出来的乡官,以教化一乡为目的,成为地方政府属吏。《汉书·高后纪》载,吕后元年(前187),初次设置“孝悌力田”这一官职,俸禄二千石。二千石是郡守级别的俸禄,待遇甚高。故而为《汉书》作注的颜师古说:“特置孝悌力田官而尊其秩,欲以劝厉天下,令他们敦促百姓务行本业。”从此以后,终两汉之世,举“孝悌力田”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这些被推举出来的“孝悌力田”,或免除其摇役,或厚加赏赐,其作用无非是使其为民表率,除个别例外,一般都不是到政府去做官,至多和三老相似,做一个乡官而已。所以这和两汉通行的作为官吏进身的察举制度不同。察举制度中也有“举孝”一项内容,但和“孝悌力田”则是两回事,不可混淆。

二 、从“缇萦救父”看汉文帝对“孝”的态度

“缇萦救父”在汉代法制史上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汉文帝特为此事下令除去肉刑,从而结束了周秦时期广泛使用的传统肉刑制度。肉刑的去除,除刑罚本身发展的历史必然外,文帝对“孝”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缇萦,姓淳于,临淄人,是西汉名医太仓令(管理王朝总粮仓的长官)淳于意的小女儿。文帝十三年(前167),有人上书说淳于意违法,淳于意因而获罪,当押解到长安受肉刑[当时肉刑包括:黥(在脸上刻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劓(割鼻)、刖(断足)、宫(毁坏生殖器)等刑罚]。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时,女儿们都哭泣不止,淳于意看着生气,便骂道:“生子没有生到男孩子,事遇紧急毫无用益!”当时,他的小女儿缇萦听着非常悲伤,也只得独自哭泣。但不同的是,缇萦并不只是伤心而已,而是跟随他的父亲来到长安,上书皇帝说:“妾(卑称,指我)的父亲任为官吏,齐地的百姓都称赞他为官清廉平正,今天违法应当处刑。但妾所悲伤的是‘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指肉刑之后人的躯体受到破坏,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虽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妾愿没入官府为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罪,使得父亲可以改过自新。”上书传给文帝,文帝悲怜缇萦的孝意,于是下令去除肉刑,改易刑罚。

正是缇萦的孝心感动了文帝,使文帝做出了这一传颂千古的举措。这一事件也可看出文帝对孝极为重视。这与文帝自身的品质密切相关。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三子,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除为母“亲尝汤药”外,文帝的孝道在政治实践中亦有突出体现。在文帝眼中,“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孝悌的地位如此崇高,故而文帝规定,县乃至于乡,要根据人口规模设立孝悌力田常员,此为吕后政策的接续。同时,文帝开始选孝者为郎,进入中央储才机关。《汉书·冯唐传》载:冯唐以至孝著闻,得为郎中,任郎中署长,臣事文帝。此时,“孝”作为人才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已确定下来。

三、做官也有捷径——汉武帝之“举孝廉”

孝廉即孝子廉吏,是汉代察举科目中的一种。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汉代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与文学(通常指经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如孝廉、贤良方正);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如文学、明经);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如明法);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如治剧),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四科取士,大约起于汉武帝,其后以迄东汉,大体未改。

“举孝廉”制度确立于武帝时期,为董仲舒首发。“举孝廉”制度的确立与在野地主阶层的斗争是分不开的。武帝即位后,一批布衣地主即对军功选官、任子、货选等展开批评,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推行贤人政治:“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中的贤能之人,每年贡举各二人以给宿卫。”武帝接受这一主张,元光元年(前134)首次颁布了“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诏令。

另外,“举孝廉”制度的确立还与汉初的武力功臣退出历史舞台关系极大。这里以高祖时封侯的功臣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这批功臣在汉文帝之初尚存留46%,但经过文帝统治的二三十年时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去世,延续到景帝时只剩下五人,仅占原封侯者143人的3.5%,迨武帝时期,便呈现出“元功宿将略尽”的局面。这些功臣的后代,虽说都承袭了前辈的爵位,但骄逸腐化,忘记了他们先祖的艰难,许多人违法犯律,命丧亡国,故当武帝后元之年(前88),也已经少有遗留了。因此,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一方面具有紧迫感,急需选用新人接续;另一方面,武力功臣所剩无几,改革的阻力不复存在。

“举孝廉”是儒家思想的反映。汉武帝时期的儒者们,为了参政议政,便追求“独尊儒术”。而汉武帝也想摆脱汉初以来军功官吏和黄老势力的束缚。“举孝廉”正是汉武帝完成统一思想,强化封建统治目的的重要杠杆。汉武帝确立了其独尊的统治,“举孝廉”也被作为一种岁举常制固定下来,也就是说孝子廉吏所反映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被确立下来。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和廉各一人。察举孝廉到后来也出现了孝廉合称的现象。《汉书》中记载师丹、京房、孟喜均是“举孝廉为郎”。西汉晚期,孝与廉已合并成为察举的主要科目。孝廉察举制的主要内容有:1.面向全体“吏民”;2.举主为郡国守相;3.岁举;4.每郡国有人数限制(一人或二人)。以后西汉各朝以及东汉各朝虽然有所修正增改,但其中的大致范围没超出武帝时代。

然而,武帝“举孝廉”制度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原因是汉承秦法,举人失当者有罪,所以各郡国对察举孝廉并不积极,“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因此,汉武帝在元朔元年(前128)又下了一道严格限制必须举人的诏书:“进贡贤者将接受上等的奖赏,阻蔽贤者将蒙受公开的杀戮,这是上古的治国之道。有关部门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讨论不举孝廉官员的罪行。”有关部门在讨论后回奏说:“当今诏书昭显先帝的圣德,下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教化百姓,以使移风易俗。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则不胜任本职,当免官。”武帝正式批示“奏可”。“不敬”在汉代是重罪,法当斩首,甚至族诛。有了这个硬性的规定,自此以后,岁举孝廉制度才得以贯彻实行。

孝廉一科,在汉代实乃清流之目,为官吏进身的正途。吏、民一旦察举为“孝廉”,均给以优厚待遇,或在中央多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或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尉,再迁为太守、刺史。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一些所谓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许多人才循着这条道路得以升迁,天下士人通过举荐汇集于朝廷,以至到东汉时,察举的“孝廉”已没有官职所能消化。

“举孝廉”的目的是达到“移孝作忠”,即由修身齐家推于治国为政,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吕氏春秋·孝行览》言“人臣孝,则事君忠”,《孝经》说“以孝事君则忠”,都是为这一目的做宣传。

在西汉,忠、孝有时仍然各自分开。《汉书·王尊传》载,王阳任益州刺史,见蜀地山路险峻,叹曰:“奉先人遗体,为什么要踏此天险?”遂以病辞官。后王尊任益州刺史,走到这里,问部下说:“这不就是王阳所畏惧的道路么?”遂不畏天险,勇敢地冲了过去,并说:“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因此,朝廷提倡“孝”,推行“举孝廉”,正是为了弥合孝、忠两者之间的裂缝,达到“以孝作忠”的本质目的。

这一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达到了,东汉赵苞忠不顾亲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赵苞举为孝廉,担任了广陵令。任职三年,升迁辽西太守。第二年,赵苞派人回家乡迎接自己的母亲和妻儿。一行人快到辽西的时候,途经柳城,正值鲜卑万余人侵入边塞抢掠,赵苞的老母妻儿都被劫走做了人质。鲜卑押着他们进攻郡城,赵苞率两万步骑与敌对阵。鲜卑把他一家老小推到阵前,逼他投降。赵苞一边悲号,一边对母亲喊道:“儿子没出息,本想挣一点俸禄侍养大人,不料给大人带来灾祸。儿子过去和您是母子,如今是国家大臣,王命在身,岂能顾私亲,毁忠节?恨不得立即死掉,以塞重罪!”赵母也向着赵苞高喊:“人各有命,你不要顾及我,亏了忠义大节。你能做个忠臣,我死而无憾!”赵苞早已泪流满面,他紧咬牙关,率军冲入敌阵,全部击溃了敌军,母亲和妻儿都被敌人杀害。朝廷闻讯,派人去吊唁和慰问他,又封他为鄃侯,表彰了这种忠不顾亲的行为。

同类推荐
  •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本书收入了世界著名的演说,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的演说、伽利略——在受审法庭上的演说、李大钊——在天安门集会上的演说等,这些演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让人们领略到了思想巨人的风采。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讲述了定格正在消失的京味儿生活,留住一座记忆中的城,图文版老北京风物志,百余幅珍贵图片,完美展现老北京风韵,再现京城市民生活图景,描摹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画。
热门推荐
  • 曾经的颠沛流离,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你

    曾经的颠沛流离,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你

    另类青春成长励志暖心之作30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牛人,组成了一个最神秘、最低调、最高逼格的小团体,即三十。这个小团体的成员互相帮助、彼此鼓励、相互扶持,走过了无数荆棘,战胜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和委屈,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这本书就是这30位青春见证者献给大家的一份青春礼物。他们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挖掘人性中的种种弱点,并分享给大家,旨在让大家学会战胜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使自己强大起来。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纳尼亚传奇:银椅

    纳尼亚传奇:银椅

    少年尤斯塔斯和少女吉尔在一次躲避校园恶霸的行动中,被神奇力量召唤到纳尼亚。此时纳尼亚国王卡斯宾垂垂老矣,已走到人生尽头,唯一的儿子瑞连走失,音讯全无。尤斯塔斯和吉尔接受狮子阿斯兰的任务,在沼泽人的帮助下,前往巨人族的废墟寻找王子踪迹。他们一路又饿又累,被一位绿衣美女欺骗,到了哈方城,差一点成为巨人秋祭上的盘中餐。慌乱之中,他们逃往地底躲避巨人的追捕。
  •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生育对女性的身体影响很大,产后的女性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于产后女性身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产后调养不当等原因,新妈妈会遇到一系列的烦恼,诸如黄褐斑的出现、皱纹的增多、肤色的晦暗、头发的脱落、指甲的断裂及生育性肥胖等等。 为了帮助爱美的新妈妈重新获得昔日的风采,我们从美容瘦身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帮助新妈妈锻炼身体相关部位的肌肉,减掉多余的脂肪使新妈妈尽早恢复苗条的体型。愿本书能给您带来幸福和快乐,让您轻轻松松地告别产后的烦恼,漂漂亮亮、风风光光地做妈妈。
  • 剑气纵横异界之旅

    剑气纵横异界之旅

    一位自小被父亲遗弃的少年,长大后更是被自己所信任的朋友陷害而死。但却没想到死后居然意外重生在另一个奇异的世界,本以为是老天可怜,让他重活一世,没想到却因为长了一双凶神恶煞的双眼,全村人视他为不祥之人。终于有一天,在一位村里老人走路摔死后,他被赶出了村子……
  • 我的无限故事

    我的无限故事

    你觉得我是英雄?拜托伙计,你与我接触了这么久......现在你的感想如何呢?我现在还是你心中所想的那位英雄吗?你做着是个英雄该做的事,却比任何一个恶魔都要来得邪恶、卑鄙无耻还下贱。你只是个没有逻辑和原则的疯子而已。别这么说嘛~我只是个......joker罢了。你辣么认真干啥?我讲的笑话不好笑吗?哈哈哈太好笑了,我还用刀子在自己的脸上划出了个笑容。挺好的,为自己的脸上添点笑容多好~
  • 锋芒毕露:草包三公主

    锋芒毕露:草包三公主

    【沂羽谷出品】(女主从弱变强,不喜绕路。本文纯属虚构。)伽玛帝国,草包三公主不堪受辱而自杀,清醒过来时,体内的灵魂已悄然易主。在敌军当前的时候,她击毙乱臣,选择带着公主的荣耀跃下城楼,就这样一跃,却注定了她日后的锋芒毕露。
  • 杂纂三续

    杂纂三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就完了

    花就完了

    孙浩宇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系统终于来了,而且还是个暴爽系统……所有……花就完事了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