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民主化趋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冲击下,品牌战略已成为中国各城市获得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就目前而言,真正通过品牌运作而获得成功的城市为数不多。城市品牌的问题和出路何在?本书秉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此进行了探索。
首先,本书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品牌建设进行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的扫描,总结出普遍存在的形象建设、品牌定位、品牌推广、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本书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品牌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对城市经营、城市营销、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等时下热门的名词进行辨析,以期寻找出中国城市品牌实践问题的理论根源,如:方法论研究的滞后、制度研究的缺位以及哲学反思和人文关怀的欠缺等。
本书以此作为突破口,提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概念,并结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分别从城市品牌终极意义——公共价值与社会整体满意、城市品牌识别系统的文化创造——指向城市社会心理归属、城市品牌化过程方法创新——人性沟通与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其后,本书从价值延伸、认识新论、方法创新三个层面具体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城市品牌实践中的创新运用。
本书借鉴城市规划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品牌营销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新城市主义、城市文化资本、体验经济、关系营销、品牌认同、使用与满足、城市治理等经典和前沿观点、模型,并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和北京、成都、丽江三个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典型个案,对人本城市品牌观的价值、内涵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发挥,试图从品牌战略制定、品牌文化塑造、品牌体验营造三个途径实现“中国城市品牌困境”的人本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