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5400000027

第27章 痛别上海(2)

“为了麻痹神经嘛。”华连诚抽出一支烟递给龚汝棠,两人坐到大树下,一边抽烟一边聊开了,交流了一下各自部队的战况,也谈了对目前时局的看法,都觉得不容乐观。

华连诚问:“你怎么到医院来了?”

龚汝棠笑了笑,没有回答他,却反问:“你怎么也来了?”

华连诚于是把周顺章的事情说了,末了说:“没有管好部下,我这个连长也有责任。”

龚汝棠“哼”了一声:“原来那狗日的是你们连的。不过他是在医院犯的事,又不是在部队里,这事你摊不到责任。”又问:“你知道那个被欺负的护士是谁吗?”

华连诚问:“谁?”

龚汝棠说:“就是刘柳姑娘,你见过的。”

华连诚一怔,没想到受害者是那个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喃喃地说:“原来是她。”他顿时想起了安宁,不知道她现在干吗?他来到医院时,并没看到安宁和刘柳,也不知道安宁在这个医院工作。

龚汝棠心里一直在思念着安宁,这段时间他的部队与日军对峙,战况相对平静,只要有空,他就会悄悄地来到徐家祠堂医院,几次都想当面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但事到临头却又不敢开口。在战场上他是敢于冲锋陷阵的铁胆汉子,在爱情上却像个胆小的逃兵,害怕被她拒绝后连单相思的机会都没有了,因此每次都只在远处注视着她,而忙碌的安宁始终没有察觉到远处那双深情的眼睛。

今天,龚汝棠和往常一样来到医院,却没看到安宁,能抽空出来的机会很少,他不甘心地转到小河边,以前他曾在这里看见过她,但依然没见到她的人影,他有些失望,突然到沉闷的呼救声,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好,循声冲进芦苇丛,看到了令人发指的一幕,周顺章也就此被擒获。

龚汝棠眼望着夜色中的小河,缓缓地说:“连诚,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华连诚很为他高兴,问:“是谁?”

龚汝棠说:“她是这个医院的护士,让我想不到的是,她原是位富家小姐。这姑娘贤惠美丽,知书达理,家境又好,总之,女人的全部优点都集中在她身上了。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说到这里,嘴边露出了笑容。

华连诚问:“那她对你如何呢?”

龚汝棠说:“很好!”微微一顿,又说:“当然,还要时间培养感情。”

华连诚想了想,说:“汝棠,恕我直言,国难当头,对我们来说,活着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不知道哪一天,我们就会……现在不是谈儿女私情的时候。”

龚汝棠猛吸了几口烟,将手里的香烟屁股甩到地上,一脚踩灭,坚定地说:“不,我会和她最后走到一起,一起活到胜利那一天!一定会的!”

连日来,日军在飞机坦克支援下,不停地猛攻大场的中国军队阵地。26日,大场镇终于被日军攻占,防守该地的第9集团军第18师师长朱耀华自杀。大场的失守,使中央作战军的侧背受到严重威胁,退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同日,第三战区决心放弃北站至江湾间阵地,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一线转进,第87师也随之沿其美路退往苏州河南岸阵地。左翼作战军则仍与敌对峙于原线。

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第88师524团一营官兵在团附谢晋元指挥下,坚守闸北四行仓库,孤军奋战阻敌前进,予日军以重大杀伤,“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因而彪炳史册。

撤离时,由于好多天没有洗脸、理发和刮胡须,官兵们一个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身上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下了阵地后部队集中,相互之间几乎认不出来了。

隔着苏州河,一路上有不少外国人的洋楼,许多窗口打开了,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探出头来,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疲惫不堪的中国军队撤离这座大都市,有的还在拍照,一边还议论纷纷,对着中国兵指手画脚,脸上什么样的表情都有。

士兵们痛苦地把头低了下来,他们从淞沪会战的第一天开始直到现在,在血与火的炼狱中坚持了漫长的八十多天,无论敌人的火力多凶猛、牺牲有多大,他们都没有气馁、没有退缩,但是,现在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除了稀里糊涂的失落和悲痛,更有说不清的耻辱和不安。

一路上,繁华的街道被炸成瓦砾场,到处都是焦土和残砖,夹杂着炸成碎片压成血浆的尸块,马路上的电车也成了一具焦黑的铁壳。一处钢架的电线塔居然被烧化,变成一堆七扭八歪的烂铁,周围的人肉碎块、毛茸茸的头骨、灰黄色的脑浆和紫蓝色的肠肚一起喷溅到水泥墙上,其状惨不忍睹……

到处都是惊惶逃难的人群,看到本国的军队在撤退,人们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们,其中有痛惜、有愤慨、有不解、有失望……这些目光就像一把把锋利的锥子,令官兵们浑身不自在,又是惭愧又是痛心,人人都在扪心自问:这场仗打下来,怎么会是这么个结果?

不时有人问:“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赶走鬼子?”“你们撤退了叫我们怎么办?”老百姓的语言很浅白也很直率,但华连诚却无法回答他们:曾经说过要与上海共存亡的军队,为什么到头来还有所谓的“战略转进”?老百姓不会去理解什么“战略”什么“转进”,面对敌寇的入侵,他们需要保护,自己的军队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的家园毁了,亲人也亡了,民众们付出了重大牺牲,可是本国的军队却在撤退,这是眼睁睁的事实!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事实!有人开始嘲骂这些浴血奋战的士兵,甚至往他们身上扔石子瓦片。华连诚只好命令部队加快脚步。

曾几何时,抗日救亡的标语贴满街头,演说、集会、游行的人群堵塞了交通,爱国歌曲回响在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但这热血沸腾的一切都远去了!

别了,大上海!

部队经过一座残破的小学校时停下来短暂休整。学校墙壁上还依稀可见“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平民化、生产化”的标语。几个小男孩捧着他们平时节省下来的食物跑了过来,一双双脏兮兮的小手把烧饼和糖果塞到官兵们手里:“叔叔,你们吃吧,吃饱了好打日本鬼子。”“叔叔,你们去哪里?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这座小学已经改成了临时孤儿院,这些孩子是被收容的战争遗孤,他们根本不知道目前上海的战局,也不懂得中国军队正在撤退,他们小小的心灵依然在憧憬着胜利与和平。

对于军队,幼小的孩子们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熟悉,每天过往这里的军队络绎不绝,但孩子们并没有留意到,这些天军队开进的方向和以前是相反的。

“叔叔们累了,我给叔叔唱支歌吧。”一个小女孩背负着双手,站在路边的青石板上,唱起了那首近来广为流传的歌曲:“大上海不会降,大中华不会亡,我们有抗战的成城众志,我们有精神的铁壁铜墙。四万万国人四万万勇士,一寸寸河山一寸寸战场。雄踞东方大中华,五千年历史五千年荣光……”

听到这熟悉旋律,每个士兵心头都是一阵酸痛,早就疲惫不堪的心在稚嫩的童音中战栗不已,许多士兵忍不住落泪了,队伍中一片唏嘘之声。

歌声停住了,小女孩吃惊地看着这些军人叔叔们泪流满面,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孤儿院的几个工作人员赶紧将孩子们拉进屋子。

华连诚走在连队的前面,鼻管酸溜溜的,大声说:“弟兄们,打起精神来!咱们也来唱个歌吧!”清了清嗓子,带头唱起《中华民国陆军军歌》:“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革命壮士矢精忠……”

士兵们跟着唱了起来,歌声在深秋的暮气中微微颤抖着传向四方……

部队休息期间,华连信骑着自行车一路赶上第87师,一找到华连诚,什么也来不及说,就急忙掏出小本子:“昨天我发现江湾的一支鬼子部队正往南边过来,头盔上都罩着布套,而前两天那里的鬼子头盔都是光溜溜的,肯定是鬼子新增援的部队到了!增援部队的数目和装备我在本子上都记得清清楚楚。”

华连诚见弟弟满头大汗,心中百感交集,接过本子看了起来,里面的记录详细,从轻、重机枪到迫击炮乃至军马的数目都一目了然,他实在不忍心告诉弟弟这些情报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因形势所迫,中国军队将不得不放弃上海。

不料华连信倒先说了起来:“大哥,我知道咱们的军队正在撤退。不过,这些挫折都是暂时的。中国武术中的最高境界就是后发制人。后退一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能是进了一步。我们收缩拳头,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他说这话时充满了信心。

华连诚问:“‘我们收缩拳头,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这话说得不错,是谁教你的?”

华连信答道:“是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二十年前他在和德帝国主义签定《布列斯特和约》时说的,虽然苏俄蒙受了暂时的耻辱和失败,但保存了实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对了,大哥,你看看这个!”说着递给华连诚一张传单。

传单是上海朝鲜民族革命党发表的告中国同胞书,号召中韩两民族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华连信说:“朝鲜亡国了二十七年,可朝鲜的民心并没有亡,现在还有朝鲜人在上海散发抗日救国的传单,甚至到鬼子的阵地上去散发。五年前在虹口炸死白川大将的尹奉吉也是朝鲜人。朝鲜这么一个小小的民族都有这样的骨气,我们五千年文明史四万万人民的民族,更不可能屈服于日本!”

华连诚阴霾的心里射进了一缕阳光。

战局依然在不断恶化,继大场失陷后,11月5日晨,柳川平助率领的日本第10军(下辖第6、第18、第114师团和国崎支队),在浓雾中登陆杭州湾金山卫。柳川平助曾任陆军省次官,参加过日俄战争,他在登陆前的动员讲话中无情地煽动:“山川草木都是敌人!”日军登陆后,推进得异常凶猛,迅速向嘉定、吴江、昆山、太仓一线猛插,其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与北部越过苏州河的日军会师,形成南北夹击,从而对上海的中国军队形成一个大包围圈,进而围歼之。

已经控制杭州湾北岸的日军迅速调整指挥系统,编成“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大将统一指挥,此时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兵力已加强到二十多万人,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和重炮火力。

而淞沪地区的中国军队已经是师老力疲,丧失了开战初期的锐气,尤其是得知大场失陷和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后,许多部队军心浮动,士兵逃亡现象与日俱增,整个战线已开始动摇。面对日益紧迫的战场势态,11月8日,第三战区长官部仓促之间下达了全线撤退命令。

由于撤退的时机过晚,而命令下达的手段又极落后,有的部队接到命令时,部队已陷于极端混乱状态,长官已失去对队伍的掌控能力,有的部队并末接到撤退命令,只是看到友军撤退因而也随之自行撤退,完全没有计划和组织。

第87师的情况稍好一些,没有阵脚大乱,命令依然能有序地从上到下传达:向安亭转进。

华连诚所部负责殿后,他和许多弟兄们还指望着部队后撤到号称“东方马其诺”的苏福线(苏州至福山)和锡澄线(无锡至江阴),以此作为有力依托,阻击日军的挺进。当年第87师也参与了防线的修筑,尽管伤痕满身,他们心中的那团誓死报国的火焰还没熄灭,还有信心借助地利打一场阻击战。

可是,行进中汹涌败退的场面却冲淡了他们这种信心。

同类推荐
  •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关于婚姻的话题永远是说不完的,近来读庸人的《婚姻是这样炼成的》,竟发觉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婚姻观念,即重塑婚姻。庸人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命题:人的第一次婚姻都是盲目的!与我们的真正的婚姻需求相差甚远,所以在婚姻生活中寻找另一半,并非大逆不道的事。
  • 金砖之谜

    金砖之谜

    公元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仲春的哈尔滨,正是新叶绽绿、丁香吐紫的好时光。清晨时分,教化广场东一幢小巧的俄罗斯式砖房,房门一开,走出一个身材极高、面目清瘦的老人。看上去,他不过七十岁左右,可实际年龄已八十开外。附近这一带,人人知道他姓王,却很少有人叫得上他的全名王介夫。这对于一位早已退出社会生活的老人,本也不算什么。昨天,不远处的传呼电话找“王介夫”,人们忙了好一阵,才总算找到他。
  • 家谱学

    家谱学

    林一含在金屋宾馆成立了“我们的来历”工作室,专门为人编修家谱。随着业务拓展,需要招聘写手。招聘启事发出后,林一含没想到应聘者那么踊跃。其中以退休者居多,有退休中学教师,退居二线的行政干部,和从史志办退下来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林一含都不满意。教师文字功夫不错,但人古板。干部就不用说了,他们拎茶杯,翻报纸,还太计较待遇。而史志办的人又过度倚重考证,每个人和事,甚至一根发丝都要有出处。这些人林一含都不需要,他们没法工作。说穿了,林一含要的人必须擅长说谎,要把谎言编圆。它是工作室的原则,这么做,无非是让顾客高兴。
  • 老麦的秋天

    老麦的秋天

    早上九点多钟,变天了。先是太阳变黄了,光线薄薄的,再就是起风了,风从郊外过来,一路攻城掠地。马路两边的行道树,全往一个方向狂摆。树叶死鸟一般哗哗坠地,又和着地上的灰尘扬起来,一起直扑过来。老麦正上坎,因此他感受到了双重的压力。老麦的三轮车,堆得满满的。先是一张板,两张桌面那么大,横盖在车厢上。板下面码了一车厢的书报杂志。板上面压着两条钢筋焊的支架,担板用的。一张小马扎,一把靠背椅。另外还有一把硕大的“可口可乐”遮阳伞,颜色已经发白,撑开了能罩住一张床。除此而外,老麦的三轮车把上,还挂了另外两样物事:一把旧二胡,和一把崭新的,装在琴盒里的小提琴。
  • 回门礼

    回门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感谢我们的对手

    感谢我们的对手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需要对手。因为对手是我们成功的标尺。我们也应当感谢对手,因为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他们自身的努力,迫使我们更快地成长。由于对手的存在,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更多的激情,会领略到更多美丽的风景,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闪耀出更加动人的光辉!我们和对手因为各自的理想和憧憬而相互了解,又因为各自的目标和追求而彼此竞争。对手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和飞跃。对手与我们一起被放在生活天平的两端,互相验证着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了对手,天平就会失去平衡,而我们自身生命的重量也失去了凭据和依靠。
  • 暖婚蜜意

    暖婚蜜意

    "你拥有的,我深知遥不可及。经济,权力。我能永远爱你,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珍爱的,你不明它的意义。珍馐,美玉。我能舍弃一切,但我唯独不能没有你。他是身份神秘的商界巨鳄,也是背景军政商三界的家族独子。她是普通百姓,本科毕业,成天为了过日子累死累活的程序员。他冷酷无情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对她的义无反顾和趋之若鹜。那年杏花雨下,她笑的灿烂,他爱的深沉。两个看似生活不会有交集的人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爱情的风花雪月又有着如何的起伏波澜,这一切,就等你自己在书里寻找答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上她的眼睛

    带上她的眼睛

    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
  • 旧日在上

    旧日在上

    二十年前,天灾降临,文明的秩序轰然崩塌。二十年后,废土之上,人类仍旧在艰难求生……一次偶然的情况,杨昭成了异界的神灵,往来穿梭于废土和异界两个世界,逐渐成为了撬动世界的幕后黑手。
  •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男子汉们,也许你正在独自面临这个社会中的种种挑战,也许你正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也许你正苦于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12堂人生必修课让你体会到希望、自信、快乐和坚强……增长才干,找回曾失去的自信,告别平庸,告别人生的茫然。
  • 楚氏昭华

    楚氏昭华

    老话说的好,吃亏是福。上辈子楚蝉也这么认为,她性子温吞,老好人一个,受人挤兑也不会反抗。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让她死了又活了,还附带给她一颗聪明脑袋。
  • 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

    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

    古典音乐入门指南,30年教学经验凝结而成的经典著作。此书是台湾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彭广林撰写的关于古典音乐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通过对音乐知识、乐器和音乐家的全景介绍,让读者爱上古典音乐。当然,书中更是讲述了音乐家的趣闻轶事:据载,莫扎特当红时,演出一场音乐会的酬劳,大概可购买五至六台奔驰汽车,而他一天要演出三场!法拉利引擎装配完成以后,质检员们竟然是以小锤子轻敲引擎汽缸,再根据敲出来的音高,决定是否达到制造标准……看完这40堂彭广林富有个人特色的音乐课,你会发现,你以为很有“气质”、很难亲近的古典音乐,其实很有趣!让孩子爱上古典音乐一点都不难,你也会跟孩子一起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 仙路至尊

    仙路至尊

    仙路通长生,至尊能逍遥,当长生不再逍遥,众生皆为囚徒,于是阴谋丛生,内乱迭起,外族入侵,……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有这样一位少年,他逆流而上,踏血而行,斗枭雄,灭诸王,于百族之中横行无忌,杀出一条通往至尊宝座的长生仙路!仙路无尽,至尊有期,他用鲜血铸就了一段自己的不朽传奇!
  • 古代军事典籍

    古代军事典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典籍》生动介绍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尉缭子》、《三略》七部经典军事古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好东西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相信,更多无缘踏入北大校门学习、也没有时间到北大听讲座的读者朋友,同样需要北大文化的滋养和启发。《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