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6000000003

第3章 秦晋是花鸟画萌芽时期

中国花鸟画史是一部中国文人的历史。由于春秋战国诸子的哲学思想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中国独特的文人体系,才有了魏晋以后的绘画美学理论,从而奠定了中国花鸟画的审美基础。中国花鸟画的文化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古代花鸟画经过秦汉长时间的孕育之后,在魏晋才开始有了初步的萌芽。

(一)理论根源

中国花鸟画虽然到唐、五代时期才最终形成,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奠定了它的理论根源。

1.先秦时期的理论影响 在我国绘画史上,原始绘画在技巧方面或评对后世有影响,但在思想方面却与后来的中国画没有必然的联系。诸子思想是中国花鸟画的理论根源。

中国花鸟画有着它独特的审美观,这首先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成熟、系统的文化思想,特别是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成了历代文人所信守的思想准则。这种思想创造了中国独特的人文、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美术仍然处于自然主义的萌芽状态。同时期的文学似乎更超脱一些,虽然不像唐、宋那样辉煌灿烂,但已经超越了自然主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我国古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学的成就直接指导绘画的创作。这个时期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的思想极为成熟和系统,使中国的社会思想从此发生变化。

在诸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是孔子的儒和老子的道。孔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对抽象情景的细细品味、孜孜以求,成了历代文人赋诗作画所追求的境界,是后来形成的花鸟画所不可缺少的审美情趣,也成为文人们精神享受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家思想对中我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老子探讨世间万物的道,到庄子的虚无,把道上升到一种超凡于尘世的精神境界。

《庄子·田子方》中曾经描绘了一个解衣般礴的画家形象,从中表现出了道家理想中的画师形象,以及画家所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解衣般礴”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后来,解衣般礴成为了中国文人绘画的代名词。

中国花鸟画没有向自然主义绘画方向发展,而向独特的文人画方向发展,这与我国思想家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庄子对后来文人画家的影响更为深刻。

春秋战国思想家的思想对后来文人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中国花鸟画则是直接出自于中国文人之手。春秋战国思想家的那种人文思想深深植根于后世文人的观念中,给了他们创作思想和文化背景。

中国花鸟画的中心思想是托物言志,在技法上讲究骨法用笔,在形式上是诗画合一,从而描绘出鸟语花香的景象,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正是儒和道的思想导致了中国文人的这种绘画审美观和对美的表现形式。

2.魏晋艺术理论的影响 汉朝是中我国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封建王朝,而这几百年的绘画发展是缓慢的,直到魏晋,才有了大的飞跃。

东汉之后的数年战争使魏晋时期的文化发生了变化,玄学渐兴,文人们普遍高谈老庄,不再像汉代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佛学是外来的,但传入我国后也掺杂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佛学对我国的绘画文化有影响,但不能说其是根源。

汉末魏晋六朝是最混乱的时代,又是精神上最自由、最解放、最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因此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我国的艺术发展也就在这个时期进入自觉的时代,也是儒和道在文人心中摩擦出个性艺术火花的时代。

魏晋开始,有大批的文人、士大夫甚至帝王绘画,爱画成风。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大司马桓温,经常和画家顾恺之与书法家羊欣通宵论画。

文人开始充满诗意地论画,从而促使中国形成了系统的专门的绘画美学理论。这个时期成就最高的绘画理论大师有三位:顾恺之、谢赫和宗炳。三位理论家的主要理论思想都是关于神方面韵的。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善于诗赋、书法,尤善绘画。他提出以形写神,明确提出传神的重要性。顾恺之做过官,与帝王将相来往甚密,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画家,他的理论较能代表传统的文人画家,儒家思想在他身上的影响更为突出。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其中首推气韵生动,这与顾恺之的传神论是相同的,都是指绘画人物方面。第二是骨法用笔。虽然顾恺之很讲究用笔,但谢赫把用笔明确列出来,而且居第二,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此之后才有以书入画、书画同法等用笔讲究,这为后来的花鸟画定下了用笔规则。

由于谢赫对六法没有具体的解释,后来六法在每个朝代都各有其解,最终形成了多种中国画的审美标准。

宗炳不但是画家,而且是音乐家。他的理论著作有《画山水序》,主张畅神,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景象,以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

宗炳懂佛学,受禅境的启发,得出畅神论。宗炳又崇尚玄学,特别认同庄子,他还认真研究过儒家学说,他的很多言论跟儒家学说交叉重叠。

虽然宗炳画的是山水画,论的是山水画,但《画山水序》不是简单的画论,它同时在探讨人生哲学。这是一代文人在苦痛之中所要寻求的解脱,它的思想精华正是中国花鸟画所追求的境界,花鸟画并不是简单的画,它是文人们在托物言志,是文人画的境界。

上面三位画家论的是人物和山水,但后世的绘画审美几乎都沿用或发展了他们的思想。这是绘画史上的决定性时期,这些文人画家的文化土壤都源于春秋战国的诸子,是诸子思想在艺术上的表现。

魏晋时期还没有独立的花鸟画,但绘画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神韵和骨法用笔,宗炳的山水画理论更加显露出托物言志的艺术形式,这些正是后来花鸟画的主要创作思想。在这个艺术自觉的时代,由孔孟、老庄等思想培育出来的文人,开始对艺术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为中国花鸟画的诞生准备条件。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理论为后世的绘画审美方向奠定了基础。有了诸子文化,才有中国独特的文人,才有了魏晋南北朝的艺术风格。他们笔下写的是人生、是道,是俗物之外的意境。

历代对中国文人的磨练,以及孔孟、老庄思想培育出来的独特文人体系的特质,使我国的一大部分文人更加趋于厌世和避世。花鸟画的分科独立是必然的,反映了文人们托物言志的情怀。

(二)开始萌芽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花鸟作为我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有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现在发掘出来较有代表性的有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都是人类早期爱美、爱装饰,并且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见证。

在河南发现的鹤鱼石斧陶瓮彩画,上面画了白色的鹤和勾线的鱼和斧,后人有的把它跟花鸟画的起源联系在一起。

1949年在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帛画《人物夔凤图》和《人物驭龙图》中画有臆想出来的夔、凤和龙,还有主体的人物,大概是墓主。后人有的据此说它们是中国花鸟画的起源。

其实,这些都与后来文人所讲的花鸟画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始美术出现后,其后的发展根据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工具原料的运用等,各自有所取向,发展成各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形式。

那个时代,人们描绘花鸟图形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艺术的形式只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不过,人类早期对花鸟的关注,至少是孕育花鸟画的温床。

据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花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顾景秀的《蝉雀图》、袁倩的《苍梧图》、丁光的《蝉雀图》、萧绎的《鹿图》等等,足可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虽然现在看不到这些原作,但是通过其它人物画的背景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花鸟画较多的是画一些禽鸟和动物,因为它们往往和神话有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神话中的主角。如为王母捣药的玉兔,太阳中的金乌,月宫中的蟾蜍,以及代表四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

六朝时期是花鸟画蓓蕾初萌的时期,到唐代薛稷画鹤,冯绍正画鸡,姜皎画鹰,都非常有名,大多用工笔设色的画法写生逼真,将花鸟画的萌芽更推进了一步。

同类推荐
  •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藏书札记、品书拾穗、读书撷英。毛乐耕的文学根基较深,语言功底也好,评说有一定的学理深度,行文则简要流畅,文中还穿插着一些掌故逸闻,读来有理有味,可读性强。
  • 老子答问录

    老子答问录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热门推荐
  • 魔法学院:妖女养成计划

    魔法学院:妖女养成计划

    【和心阙合写】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的炮灰女主角,被一个神、一个魔折腾过来蹂躏过去的故事。朱懒懒说:如果这也算桃花,那都是烂!桃!花!
  • 暮光深处烟暖城

    暮光深处烟暖城

    唐烟暖以为,自己在人间地狱已淬炼成钢,却不想与盛暮城的重逢,竟将她的伤口再度撕裂。心如钢铁不能再碎,却依旧有熔点。过去的五年,原来他们彼此谁都不曾好过。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西周国学的内容为“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孝放在首位的事。《开宗明义》云:“君子之视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亲,不但可以忠君,而且可以延伸到一切道德领域。孝,成了修身、事君、交友、为官、临战中一切道德的根本,是“至德要道”。几千年来,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陶冶了千万个杰出人物。本书节选了部分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
  •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回家乡小村庄,在学校当学霸,放假回家种种田,不忘挣些钱,总之,不枉青春重走一回。
  • 孤版苏小妹

    孤版苏小妹

    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寅,1098年),横州团练所里新来了一个编管人员,年纪约摸四十七八,因为讲的北方话,没几个能听懂,故而人们都私下称他为“老佬”。(这种民俗,910年后的今天也还稀稀落落地存在着。)但在当面的场合,人们都叫他秦七或秦哥。在城西高岭弄了间“浮槎馆”,孤零零地打发日子。这个“编管”制度,是当时对犯了错误而罪不至于砍头或监禁的官员的一种惩处,俗称“充军”。虽然不一定要提枪上马干苦力,也算是让你尝点苦头,知道世事艰难而变得老实一点。类似后来的“管制”。
  • 你是第八个(希区柯克精选集)

    你是第八个(希区柯克精选集)

    《希区柯克精选集》中所选的故事,都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其实都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别样演绎,它们又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正是这些东西,让你一口气读到最后,也让你体验到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仿佛一下从黑暗中跃入到碧海蓝天之中,让你想放声尖叫。
  • 老板的双面老婆

    老板的双面老婆

    啥?这年代也玩附体重生?不重生还好,这身体还有个未婚夫?Ohno!敢在本姑奶奶面前高傲?把我当玩具?丫的,好啊,看到最后谁玩谁!本小姐玩上了!玩玩还送了心,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她怎么办?姑娘重生后差点忘了自己最主要的任务了,复仇……啥,我自己的亲姐姐们是这男人的朋友们的未婚妻!
  • 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

    遇见楚岳之前,李想觉得作为一名律师,必须得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见楚岳之后,她顿悟,原来内心强大到能随时承受暴风雨般的毒舌打击才是最重要的。李想:“我还不想谈恋爱。”楚岳:“不是说好了要做彼此的天使吗?”李想沉默良久:“你有病吧?”楚岳同沉默:“你给治治。”
  • 七零年代小确幸

    七零年代小确幸

    21世纪生活安逸的小白领,穿越成了特殊年代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可怜,幸好老天给了她一个金手指,让她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混的如鱼得水,顺便撩汉子,生宝宝,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 买艳

    买艳

    当班车刚到村头,胡赛就下了车,他来到河边坐在草地上,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河南岸的麦子已收割完了,大部分地都种上了秋黄豆,在那些没有耕种的麦地里,牛和羊自由自在地吃草或休息。阳光下的河水泛着各种颜色,不时有野鸭子在河边的河柳丛里出没。胡赛想起了买艳,庆幸今天自己战胜了心魔,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错。我会把对买艳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里,他默默地对自己说。胡赛站了起来,眯着眼睛凝视着远方,他隐约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地里拣着什么。于是他想起了妻子,觉得自己对妻子亏欠很多,这几年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是妻子在操心,我呢,把自己当成了甩手掌柜,可她对我还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