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6400000002

第2章 曾侯乙墓的发掘

1978年春,在湖北省随县,即今随州市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在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即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曾侯乙墓葬不但出土了迄今为止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制曾侯乙编钟,还出土了其它乐器、礼器、漆器等随葬品共一万五千多件。文物保存良好,墓主人身份明确,下葬年代十分确切,文字资料非常丰富。墓葬全面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冶铁铸造水平、音乐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文明成果,是研究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因此,这个发现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一)神奇墓葬被发现

1977年9月底,随县城郊擂鼓墩驻军、驻军空军某部后勤雷达修理所进行扩建营房。一天上午,随县南郊擂鼓墩七组的二十多位村民和往常一样挖土,挖着挖着,有个民工在离地面两三米深的地方,忽然发现了二十余件古代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有的像罐子,上面有盖;有的像香炉,带三只脚;有的是长方形样子,带四只脚;还有的如灯座形状,带有箭头。大的几公斤重,小的只有几十克重。因为土质较松,他挖得很是小心,所以这些青铜器出土时基本上都完好无损。

收工后,这个民工把自己的棉布脱下,将挖出的东西分两大包包好,准备背回去。由于两包东西又大又沉,很是惹眼,被部队的监工人员看见了,忙叫他将东西放下来检查。监工人员看了看,见不是部队的东西也没有说些什么。

就这样,这个民工把东西背回了家,放在院子里,叫家人看着。

消息不胫而走,一些乡邻纷纷跑到他家来看稀奇。后来,这个民工意识到这些都是文物,应该上交国家。于是,他就把这些青铜器全部交给了部队。

不久,部队在东团坡山岗上开山平地时,又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时任驻军空军某部后勤雷达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于是,他立即向随县县委汇报了情况。

县里派了一位文化部分的人员去察看现场。这人由于缺乏考古常识而对此没有足够地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1978年2月,在开挖过程中,民工们突然挖出了大量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长方形青石板。

联想到前几个月挖出的文物,当时部队在此管基建的负责人解德敏猜想很有可能是古墓群。于是,他当即要求暂停爆破式开采,全部启用人工开挖。民工们越挖,青石板越多,解德敏感到,如果前面挖出的是第一批文物的话,那么这儿就是一个大古墓。

解德敏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县委汇报。此次县里派出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懂得考古学的王世振初步判定是座古墓,于是向原襄阳地区文化部门尽快作了报告。

同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迅速率领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有了初步的勘测结果后,立即向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

1978年5月,在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后,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开始。在铲除掉坚硬的地表皮和深厚的五花土后,一种柔软而粘性的泥土出现了,它的名字叫青膏泥,有着很好的密封作用,能部分地隔绝空气,保护有机物。青膏泥的下面还铺着六万余公斤木炭。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也曾经发现同样的青膏泥和木炭,有人猜测,正是靠了它们的防护,才使得墓主人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仍保持躯体不朽,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在清理完青膏泥和木炭后,现场露出了巨大的木质盖板。

(二)发掘曾侯乙墓

仅就椁室而言,曾侯乙墓比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大六倍。发掘这样一座巨大古墓,自然是一项工作量和难度都相当大的工程。

1.前期勘测 1978年3月,春寒料峭。风雨中考古队分秒必争,一个上午就弄清了墓坑的准确形状与椁室的深度。

3月21日,天气放晴了。大家集中精力查看有没有盗洞,因为这是判断墓内文物资料是否得到完好保存的关键。清除了墓坑内已被炸散的浮土,把坑内填土铲平后,南北两坑相交偏西处,一个被盗过的古墓赫然在目!

这个被盗墓斜着直插椁顶,将一块盖板的东段斩去了一节,使这块盖板的西段斜着塌进椁内,墓内淤泥中夹着几块石板,一片惊叹声随之而起。

勘测小组内的几位小伙子泄气地说:“别白干了,墓已被盗过,还有发掘价值吗?”

面对一片质疑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谭维四说出了继续发掘的三个理由:尽管有一个被盗墓,但规模小,属于早期的一种民间小型盗窃,不可能把文物全部盗走;考古不是“挖坟取宝”,比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文物,也非常有价值;根据政策规定,这么大规模的墓坑要发掘的。

在进一步勘察中发现,被盗墓底端墓室的淤泥中,发现一具尸骨和几件古代盗墓用的工具。据考古专家分析,这具尸骨是盗墓者留下的,盗墓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几个盗墓者乘着月黑风高,夜深人静,前来盗墓。

经过几个夜晚,盗墓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墓打通。可是不知是深深的墓室缺氧,还是墓中有什么暗器,一个盗墓者腰间系着绳子,刚进入墓室便一命呜呼。上边的同伙见此情景,都逃之夭夭。所幸的是,墓内文物并未丢失。

2.发掘情况 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1978年5月11日,发掘工作全面展开。按照显露椁盖板、取吊椁盖板及浮在水面的器物、排积水清淤泥、清椁室取文物、取棺拆椁回填墓坑五个程序,各发掘小组人员稳步推进发掘工作。

曾侯乙墓木椁顶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木炭之上夯实青膏泥、白膏泥,上面盖铺石板,再夯筑五花土直达墓口。

挖掘古墓的工程是巨大的,青膏泥、重石条、方梓木、黑木炭、重达成千上万吨的覆盖物,还有一件件珍贵文物,都需要从地下起运到地面上。为此,部队专门派出了一个连队人员配合考古队,锹挖镐刨,昼夜奋战,还特地抽调了一部吊车专门负责较重文物的起吊,确保了挖掘工作顺利地进行。

不知是由于千百年的自然渗漏,还是那个被盗墓所至,墓室打开后,发现里面充满了积水,水呈黑褐色,如同煤窑里流出的水一样,墓内所有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无一幸免。

考古发掘队完成现场清理工作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起吊墓室椁盖板的难度是考古队员始料不及的。47块椁盖板均由0.6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4吨。部队支援的5吨吊车在这些大家伙面前都束手无策。情急之下,临时调来的10吨大吊车上场应战,几经周折,才得以成功。

17日凌晨,巨型椁板被缓缓移开。这个墓的总面积达至220平方米,深13米。整个墓葬用巨型的椁板分割出4个空间。按照方位,它们被称为东室、北室、西室和中室。

最先浮出水面的那几具棺材,就是被放在墓葬西室的。考古人员在清理这些棺材时发现,里面的尸骨都是女性,一共有13具。后来在东室的墓主人身边又发现了8具女性尸骨。据推测,她们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最大的也不过26岁,最小的只有13岁。专家认为,她们是墓主人的陪葬者。

考古发掘还在继续。人们发现,这座墓葬与以前发掘的古墓不同,整个墓穴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这在以对称为美的我国古代墓葬中并不多见。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13米深的墓穴直上直下,找不到任何阶梯的痕迹。朝着太阳升起方向的东室,是墓主人安息的场所。

根据测量,人们发现主棺的规模令人吃惊,它有3.2米长,2.1米宽,2.19米高,分两层,在外棺里还放着内棺。工程师估计主棺可能重4吨左右。

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

和外棺相比,内棺显得无比精美,内外涂满了朱红的漆,两侧各画有一个窗户。在窗户的周围,布满了繁复而神秘的装饰画。它们既像人,又像动物,专家推测,它们其实是守护墓主人的神兽。

棺材出土时,旁边还站着这样一个青铜动物,它长着鹿一样美丽的角,却有鹤的长颈和翅膀。在我国古代,鹤和鹿都是吉祥的动物,神仙经常乘坐仙鹤飞翔。也许,这个鹿角立鹤就是准备驮着主人升天的神鸟。

然而,这位墓主人远远没有马王堆的墓主人那么幸运。这就是他留下来的全部遗骨。根据尸体的骸骨,还可以知道墓主人的身高大约1.63米。由于头骨保存比较完好,人们复原了墓主人的头部雕像。

这是一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男人,可是他的墓穴如此豪华,说明他曾经拥有至高的权势和无穷的财富,他的人生一定有着非凡的经历。

当时在把椁板揭开以后,墓穴里面都是水,西室的水面上浮起了八具棺材,东室浮起两具棺材。当工作人员清理出这些浮棺并往外抽水时,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浑浊的水面下看不清是何物,只好继续用抽水机慢慢抽水,清除淤泥。

最早出现在墓室水面上的那根木柱,待到水落石出时,竟酿成了此次考古发掘中的千古遗憾。原来,这根木柱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乐器“建鼓”的支架,木柱贯穿鼓身垂直于地面。因此,人们看到水面上的木柱时,建鼓已在水中耸立了两千多年,当积水逐渐抽去时,由于巨大的鼓身脱离了水的浮力,受腐蚀的木柱再也无法支撑鼓身的重量,便折断倒地了。

因为担心脱水导致文物受损,在采取了防晒、喷水等保护措施后,继续实施发掘工作。

5月24日午夜,发掘现场又露出一层横梁,长短两根曲尺相交,梁体粗大。下面由3个佩剑铜人及一根铜圆柱顶托,梁下悬甬钟,应是33个。此前看见的3个小木架立于梁上。

3.编钟显露 25日午夜,露出第三层横梁,与第二层相近,有12个大甬钟及一个钟,或悬于梁下,或掉在梁旁。这两层有四根木梁,两端都有浮雕或透雕镂空龙首、凤鸟、花瓣的青铜套,梁身又以黑漆为地,朱黄色漆彩绘菱形几何花纹,乍一看去,真似蛟龙模样。

此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数量众多的一套青铜编钟已基本上显露出来。谁能在同一个古墓内见到这么多的编钟呢?谁曾见过这么雄伟的钟架逾千年而不倒呢?目睹这个奇迹,整个工地一片欢腾。

随后,这个地下文物宝藏露出了真面容。经考古工作指挥部与部队首长协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用军车运送到部队营房,摆放在师部宽大的俱乐部舞台上,逐一进行清点、擦拭、整理和测试。

曾侯乙墓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轰动了全国及海外。接下来的文物去留问题颇费了一番周折。随县人想留在当地保管,但专家认为当地不具备保管的条件,最后,还是送往了湖北省博物馆保管。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王蒙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他演讲不用讲稿,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时疾时缓,掌控得当。他的演讲生动、幽默,透出修养和智慧,让人额手称庆、交口赞好。王蒙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对中国文化始终进行着深入的思考,本书收录了王蒙先生近十年关于文化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对“传统文化”“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生”“文化自信”“文化梦”等,进行了充满王蒙特色的思考与分享。
  •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本书收入了世界著名的演说,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的演说、伽利略——在受审法庭上的演说、李大钊——在天安门集会上的演说等,这些演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让人们领略到了思想巨人的风采。
热门推荐
  • 公众及其问题

    公众及其问题

    《公众及其问题》作为杜威经典著作之一,是他在一个大众传播、政府官僚主义、社会复杂、多元主义的时代,对民主未来所做的最丰富和最系统的思考。作者以其独特的、振奋人心的风格阐释了“公众”“国家”“政府”与“政治民主”等意涵,并且论述了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展现了对公众运用自身智慧处理公共事务的强烈信念。本书有201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个版本,豆瓣评分7.4分,读者对翻译质量评价低。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星空一刹那之战神联盟

    星空一刹那之战神联盟

    小时之前威斯克把那个女孩换了一个女孩儿出生了同一天那个男孩也出生了。
  • First Principles

    First Princi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国民男神爱上我

    国民男神爱上我

    男神说,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护你周全。
  • 青春里的栀子花

    青春里的栀子花

    时光如梭,流年兜兜转转,青春的那份感性和念旧的性格却未曾改变,也让自己无限哀伤。人前的灿烂,人后的落寞,那些伪装的坚强,终究还是在暗黑的夜里溃不成军。青春的岁月里,那些经历的磨难,那些遇到的温暖的人,总在一直盘旋。
  •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聪明和愚蠢之间并不远隔千山万水,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向左转或向右转的一步距离。这一步就是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主观意识的差异。生活需要智慧,人生需要领悟。换换脑子,用另一种态度开始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是什么样的差异让一部分人被称为智者。另一部分人却被贴上愚笨的标签呢?
  • 让生命开出绚烂花(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让生命开出绚烂花(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根源之门

    根源之门

    一个不小心将一位传奇老魔法师坑了的土鳖骚年,带着他的梦想踏入了即将陷入乱世洪流的大陆,开创一代不朽的传说!金钱?权势?美女?这片大陆终将在老子的脚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