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7800000002

第2章 考古发掘

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唐代大明宫遗址建筑群被称为我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纵观唐朝历史,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大明宫内。直至唐朝末年,这座宏伟的建筑群由于屡受战火破坏,才沦为废墟,前后历时达两百余年之久。

大明宫自唐高宗起,就是唐朝帝王们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它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随着考古学家们对大明宫遗址的考古挖掘,这座历史宫城的风采又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发现古城遗址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这个城市里处处古迹斑驳,文物丰富。

大明宫等遗址都是在很偶然的发现中开始的。据考古学者马德志先生回忆,大明宫的考古工作起初是因为发现了一个记载唐代打马球的石碑而开始的。

大明宫是地上建筑,千百年来虽然经过了人为的破坏和岁月的侵蚀,一千多年过去后,这座宫城的遗址仍然保存的十分完整,而且埋藏丰富。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以北,玄武路以南的范围内,包括现今西安市的部分城区和近郊。

唐末兵荒马乱,长安逐渐被毁坏,最终成为废墟。1949年之前曾有不少学者试图发掘这座唐代古城的遗址,但是苦于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如愿。

直至20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考古专家才开始了对大明宫遗址的专门田野考古工作,迄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明宫的考古发掘工作,和其它地方一样,目前一直还是在采取洛阳铲、地质锤、测量尺、水平仪、测绘版、毛刷等简单工具。在全面勘探的基础上,勘探人员重点发掘了麟德殿、含元殿、三清殿等殿堂遗址和重玄门、玄武门等宫门遗址。

近几年,在大明宫区域进行的考古研究中,出土了包括砖瓦、石雕构件、陶瓷器、金属器饰等在内的大批精美遗物,具体的数量和物品价值还有待于量化的确定。这也预示着今后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开发、保护工作还需要任重道远地进行下去。

(二)开展挖掘工作

如果详细划分,大明宫的考古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7年3月至1961年底,这一阶段考古工作者们着重搞清大明宫的规模,纠正了历史记载上的一系列错误,绘制成了大明宫的规模第一张测绘图。

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了规模较大的发掘工作。他们组织专门的唐城考古发掘队,经过四年多的辛勤劳动,遗址的概貌逐渐显露出来,从当时已经发掘的城市布局、宫殿、街道、坊里的遗迹,可以想象出当时这座城市中千门万户,车水马龙的盛况。

发掘探测的结果证明,唐代长安城的周围三十多公里内都是其遗址,比今天的西安旧城,也就是明清时代的西安城址大五倍以上。

全城分三个部分,最外是外郭城,中间的北部是皇城,皇城的北段正中是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外郭城垣上有12个城门,目前已经发掘出了8座城门的基址。

许多纵横的街道把除宫城和皇城以外的全部地区划分为108个长方形的坊里。整个大明宫是北京故宫的两倍多。其中,麟德殿是大明宫殿内雄伟的殿堂之一,建造在夯土筑成的台基之上。殿堂柱础有一百多个,可见规模之宏大。

大明宫考古工作的第二阶段为1962年至1994年,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大明宫区域主殿,即含元殿的深度挖掘,并出版发行《唐大明宫》专刊报告,全面向社会公布了大明宫的考古发现成果,逐步把工作重心转向遗址保护方面。

考古工作者在大明宫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精细的花砖和建筑用的石质雕刻品。长安遗址的发现与挖掘使当代的中国人得以了解盛唐的万千气象和宏伟气魄,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曾经达到的高度。

(三)遗址复原概貌

通过对大明宫建筑群的勘探和局部发掘,人们可以大体知道唐代大明宫的建筑概貌。

整个建筑群平面南宽北窄,近于梯形,相差两百多米,东墙不十分规则,总面积为三平方公里多。

宫南墙利用的是长安外郭的北墙东段,宫内布置自南而北大致分为四个区。最南端为长五百米左右的广场,北边的地势高起十五米左右,在高岗的前沿建有第一座宫殿即含元殿,南临广场。大殿东西是横亘全宫的第一道横墙。

含元殿后三百余米处建有宣政殿,东西横亘是全宫的第二道横墙。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三百余米的巨大殿庭。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朝廷官署。

含元殿是举行大朝会之殿,性质相当于太极宫的承天门。它左右的翔鸾、栖凤两阁实际是双阙,阙外有朝堂,也和承天门外的情况相同。宣政殿是皇帝每月召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太极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况也相同。

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宫中的朝区。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也是皇帝隔日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两仪殿,为寝区主殿。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的场所。

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名为蓬莱殿,殿后又有含凉殿,北临太液池。蓬莱、含凉两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宇,与之东西并列,自成院落。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形成宫中的寝区。

寝殿区之北为宫中湖泊太液池,池中有岛。池东、西、北三面各建有若干殿宇。

池西有麟德殿、大福殿,都是巨大的建筑群,麟德殿是非正式接见和宴会之处;池东有太和殿、清思殿等,是唐朝皇帝游乐之场所。

池北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庙、三清殿等,都是道观,因唐朝信崇道教,所以殿宫中多建道教建筑。

三清殿等的北面即宫北墙,正中为北面正门玄武门。自殿寝区以北,包括太液池及其周围诸殿宇,是宫内苑囿区。

大明宫各殿都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砖石,绕以石栏杆。

初期建的含元殿殿身东、北、西三面用夯土建承重墙,麟德殿三面各有一处用夯土填充,表现出北朝和隋代惯用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残迹,以后所建各殿宇即为全木构架建筑,但房屋的墙壁仍为土筑,不用砖,表面粉刷红或白色。

大殿的地面也铺着砖或石头,踏道或坡道铺模压花纹砖。建筑的木构部分以土红色为主,上部斗拱用暖色调彩画,门用朱红色,窗棂用绿色,屋顶用黑色渗炭灰瓦,脊及檐口有时用着绿色的琉璃。

晚期大明宫建筑遗址曾出土黄、蓝、绿三色琉璃瓦,显示出唐代中晚期建筑色彩由简朴凝重向绚丽多彩发展的趋势。

总之,唐代大明宫遗址复原后,对人们了解历史提供了更多、更宝贵、更直观的资料,可谓意义深远。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以专题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内涵。它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生动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也能以古鉴今,对自己的行动有所启示,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中国文化史经典读物,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说明书。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谚语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共收集了广泛流传在回族民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的一千余条谚语,内容丰富翔实,涉猎面广,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广大回族群众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生活实践赋予他们的高超的艺术天才。其中有些谚语看起来似乎和其他民族的相同,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一省、市、区往往聚居着好几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影响、互相渗透,于是出现了这一情况。
  • 古迹:还原古迹的真相

    古迹:还原古迹的真相

    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位于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那里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堡,看起来和月球表面很相似。这里的火山沉积物上矗立的石堡,是火山熔岩硬化后,经风蚀雨浸而最终形成的。早在8世纪至9世纪,这里的居民就开始凿空石堡,将其改装成居室。人们甚至在凝灰岩体上凿出富丽堂皇的教堂,在其中供奉色彩绚丽的圣像。
  •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

    《欧洲常识》共分为12个章节,从地理、风俗物产、历史、旅游、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社会等12个方面,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欧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呈现出一个独具性格的欧洲以及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欧洲。
热门推荐
  • 道战无敌

    道战无敌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新书《地书之主》终于上线了,兄弟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觉得还行的话,支持一下!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江湖大义

    江湖大义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所谓正义,不过是强势一方的一切行为,并非绝对。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吕布是我

    吕布是我

    三国梦,梦三国,梦醒来,一片迷茫。岁月流逝,匆匆几何,问谁雄霸天下,最终化作尘土。江山美人,豪情壮志,纵然风光无限,也被历史掩埋。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转瞬身首异处,生命廉如草芥。划过历史长空,若是重新来过,问君何为。
  • 男人要懂交际学

    男人要懂交际学

    《男人要懂交际学》(作者墨墨)是“魅力倍增丛书”之一。《男人要懂交际学》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交际法则。这些法则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交际法则的高手,他们善于运用这些法则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
  • 六合白水阵

    六合白水阵

    白云苍狗,不若相思久。三春迷醉犹空守,豆蔻谁配佳偶。情骨早埋伽山,龙溪裂水潺潺。梦里青锋银甲,相望血海狼烟...石苇在虚灵天的命运早已被兽语者卜算出来,细细想过,不禁有些悲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山村牧童,懵懂修仙,以水为器,倔强成长。
  • 外戚攻略

    外戚攻略

    洪萱在边塞苦寒之地生活了十来年,才知道自己有个当贵妃的姐姐,当皇帝的姐夫,当国公的叔父。一朝罪官变外戚,麻雀变凤凰。面对接踵而来的巴结和奉承,阴谋与算计洪萱表示,她要习惯的还有很多。
  • 日本作家三题

    日本作家三题

    春名先生文质彬彬,不苟言笑,就像一个听话而腼腆的大孩子。但他的夫人、作家入江曜子女士却与他相反,开朗而健谈。她告诉我,去年发表了一部以(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之妻的生涯》,不到两年,再版十次,并获得了第八届新田次郎文学奖。现在正着手准备写一部关于溥仪的第四个妻子李玉琴的长篇,计划到长春实地采访,希望能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协助。
  • 匈奴古堡

    匈奴古堡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匈奴古堡》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惊悚恐怖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惊悚恐怖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气氛紧张刺激,让热爱惊悚恐怖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