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9100000012

第12章 人物形象剖析(2)

如果说希斯克利夫是“魔鬼”,那么凯瑟琳就是“魔鬼”的制造者。从凯瑟琳答应嫁给埃德加,以此来帮助希斯克利夫的那时起,她已为自己的不理性决定埋下了祸根。她对希斯克利夫的背叛使他结束了呼啸山庄那段屈辱但也算做现实的“人”的生活,挟着仇恨、悲愤离开了这个世俗生活要将他摈弃在外的地方,决心在世上飞黄腾达后再回来娶凯瑟琳为妻。所以当消失三年后,在一个傍晚,衣冠楚楚、风度不凡的他走进画眉田庄时,凯瑟琳在一阵惊喜之后,迅速恢复冷静。她深知儿时的希斯克利夫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对她的过失希斯克利夫是不会原谅的。现在面对这位已经长得“高高的、强壮的、身材很好的人”(123),她明白他这次回来是要找回他过去所失去的一切的。顿时,看着这位怀着仇恨、嫉妒之心,拥有强壮高大身躯的往日情人,她感到不祥之兆已密布在居住的田庄上空。在随后的日子里,发生了一系列和希斯克利夫有关的事,使凯瑟琳已觉“魔头”端倪。正如她后来规劝伊莎贝拉离希斯克利夫远点所言:“他(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没有被驯服的人,没有教养,也不曾开化,简直是一片不毛的荒野,只有荆棘和砂石。我宁愿把那只小金丛雀放到园子里,也不能把你的心交给他!……他不是一颗粗糙的钻石——乡下人中的一个含珠之蚌。他是一个凶恶的、毫无怜悯之心的、豺狼一般的人。”(132)在心爱人的心里,希斯克利夫竟是一个凶残无情、像狼一样残忍的人,一个要吞噬一切的“魔鬼”!这种感觉在随后伊莎贝拉写给丁耐莉的信中得到了证实:“希斯克利夫先生是人吗?如果是的,那么他是不是疯了?如果不疯,那么他就是魔鬼了?”(177)

作为埃德加的妻子,凯瑟琳可以说是“不称职的”,虽然在婚后她试图做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但她内心总被一个嫉妒、凶猛的“魔头”所占据,正是这个恶魔,最终毁灭了埃德加,也毁灭了画眉田庄的安宁。对于希斯克利夫因她而成“魔”,凯瑟琳表示了悔恨,临死前她对希斯克利夫说:“如果我做错了事,我正为自己做错的事而死去。”(210)凯瑟琳的死亡加速了希斯克利夫彻底走向自己的反面,这时连他自己也感到“自己变得比魔鬼还坏”(438)。

但是因为希斯克利夫勇敢、健壮、豪放、自信自立,而且他生活中的唯一乐趣就是伴同凯瑟琳在荒原上漫游,所以凯瑟琳很快发现他是个理想的伴侣,合得上她那豪放不羁、不受安静的脾气。在和希斯克利夫的日常接触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爱的萌芽。这种不完全自知的爱令希斯克利夫完全能够默默地忍受来自辛德雷以及其他人的一系列折磨与歧视。正如凯瑟琳内心所感后对丁耐莉坦言:“我活着最强烈的思念就是他……我对他的爱就像下面那恒久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105)可见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是多么的深沉和强烈。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如同一个灵魂的两半,失去了另一半,各自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完整的自我灵魂。虽然她遇到埃德加而私下应婚,但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仍与日俱增。她对丁耐莉道出了真心话:“如果那边那个坏蛋没有把希斯克利夫贬到如此低的地步,我根本不会想到和林顿结婚。”(102) 但残酷的现实让她明白,这世俗的社会道德是容不下她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超越一切的灵魂之恋”的。所以她选择了死亡,以求得灵魂的自由,以便重回山庄,回到属于她和希斯克利夫的世界中去。

凯瑟琳明白是她让希斯克利夫附上了“魔性”,虽然她对他的“魔性”也感畏惧,但希斯克利夫那豪放、自立的品行已深深地烙在她的内心深处。所以,她死了,不愿按宗教的礼仪葬在教堂林顿家的墓群里,而埋在墓园一角的青草坡上,等待着希斯克利夫。

在人魔之间,希斯克利夫最终选择了人的角色,他放弃了最后的复仇,把自己关进凯瑟琳住过的房间,绝食四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身附魔性,寻求复仇,运用残忍卑鄙的手段扭曲他人人性,甚至殃及无辜,来达到复仇的目的,这种魔性——冷酷和阴沉、残忍和好胜、嫉妒和凶猛的行为是值得批判的。但他的魔性是源于那个“魔鬼”无处不在的社会,“是受到社会习俗的压迫致使人格发生扭曲变形的结果”。在希斯克利夫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善恶倒错的种子:行恶不会受到惩罚。他怀着经历挫折永志难忘的苦恋之情复还,却由于爱依然无望而变得违背人性,魔性掩盖了人性。然而他那天生所具备的人性美——率直和奔放、善良和刚强、豪放和自立所闪现出耀眼的光芒以及永恒的爱和至深的恨所赋予的他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也是最丑的一面。善与恶同在,魔性与人性同在。人类只有抑制住自己的魔性,才能保证自己朝着更人性的方向阔步前进。

“艾米莉观察事物的方式不是从道德的是与非、善与恶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人和事物的自然属性来考虑问题的。”因此小说不是单纯的讲好人和坏人的故事,而是“竭力深入人类灵魂最深处,寻找人类内心的一切隐蔽秘密”,探讨真实的人性。借洛克伍德的眼、丁耐莉的口和凯瑟琳的心,女作家勾勒出了一幅希斯克利夫一生由人到魔,又由魔到人,又时而人性魔性交织的画面。其蜕变轨迹清晰,变化过程自然。终其一生,希斯克利夫的良心并未泯灭,在他的内心,人性的善与魔性的恶在不断地交织和斗争着。他的两面性在不时地引导着我们去面对这个世界,去认识和思考这个世界。

丁耐莉的身份解读

艾米莉借助不同身份对女管家丁耐莉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同时透过字里行间,女作家也倾注着对女管家的爱憎之情,从而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呼啸山庄》中虽然人物较少,仅限于恩肖和林顿两个家族自成的一个世界,主要歌颂两位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不朽的爱情,但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和积极参与者丁耐莉仍凭借自己非凡才能和特殊身份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眼球,占据着小说的重要地位。正是由于艾米莉对这一人物多重身份的成功塑造,小说情节才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丁耐莉的多重身份也使得她“成为这部小说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

小说刚一开始,从洛克伍德的描述中我们得知,丁耐莉当时是位“可以看做这幢房子附属物的管家婆”(8),她并不像一般的奴仆那样,“跪在地板上,身边是扫帚和煤斗”(8)。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服务业中,管家的地位高于侍女、保姆、洗衣工等。女管家一般是未婚女或寡妇,他们和自己的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和积极参与者,丁耐莉穿梭于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户人家三代人之间,她看到了一切,经历了一切,知道了一切。她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在不断变换的身份中,寻觅着自己理想的位置。

1.小侍女丁耐莉。丁耐莉从小和辛德雷、凯瑟琳一起长大,其母曾是恩肖家族的奴仆,因而她虽没有主人家孩子那样的社会地位,但也能和他们共同玩耍,甚至从主人那里领到同样的礼物。在恩肖夫人死后,丁耐莉“作为一个女人负起护理他们的职责”(45)。在丁耐莉的生活中,孩子们得病,她细心照料,对和她同龄的辛德雷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照。随着年龄的长大,身份的转换,使得丁耐莉意识到了她和他们的差别,也就是从这时起,她觉得自己应该安慰希斯克利夫,帮他忘记辛德雷对他的侮辱,鼓励他记住自己光荣的身世。在丁耐莉心中,希斯克利夫和她同处社会最低层。她并不像别的侍女那样担心小主人们长大后自己会失去工作,相反,丁耐莉随后成为了小姐的保姆。

2.伪保姆丁耐莉。作为凯瑟琳儿时的玩伴、姐妹般的密友,在恩肖夫人死后,丁耐莉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小姐凯瑟琳的保护神。然而,她并未对小姐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和指责她。在丁耐莉的心中,这永远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凯瑟琳“野心勃勃,促使她在无意欺骗任何人的情况下采取了双重性格”(83),所以,她永远在为自己辩护,表白自己对主人的忠心。在丁耐莉的故事中,她总是忙于外事,很少像保姆那样做些家务,即使刚入厨房,也总有外事打扰。一次,埃德加拜访小姐凯瑟琳,丁耐莉走出厨房,选择现场“干活”,她对小姐说:“辛德雷先生吩咐过我,在林顿私下来访时,我得在场当个第三者。”(88)这是否真是辛德雷先生的命令不得而知,但至少成为了她监视小姐一举一动的诡谲辩解。对于小姐,丁耐莉从不谦恭和顺从,而总是在刺探和偷听,此时的她不像好保姆,更像阴谋家。她明知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情有独钟,但当凯瑟琳把她作为知心人向她坦白时,丁耐莉保持了沉默,正是她的沉默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在凯瑟琳嫁给埃德加后,她不失时机地在他们之间搞摩擦,常常出卖凯瑟琳,以换取埃德加对自己的偏爱。希斯克利夫消失三年后突然来访凯瑟琳,埃德加当时对此非常恼怒和妒忌,而丁耐莉却火上浇油地对他说:“嘘!你不能这样称呼他(希斯克利夫),主人,听见你这么说,她(凯瑟琳)会十分痛苦的。他跑走的时候,她难过得心都碎了。”(121)我们有理由承认,对于一个未婚妇女,丁耐莉无法体会到两个情敌间的嫉妒,但随后一系列事件再次证明了,她只想引起凯瑟琳和埃德加的家庭内乱,以至于凯瑟琳激动地叫道:“啊!丁耐莉做了奸细啦,丁耐莉是我隐蔽的敌人……”(168)凯瑟琳死后,丁耐莉成了名副其实的管家婆,承担起了照看小林顿和小凯蒂的责任,处理着两座庄园的各种事务。

3.代生母丁耐莉。随着辛德雷偕妻子回家,弗朗西斯的介入,丁耐莉想嫁给辛德雷而成为田庄女主人的梦想彻底破碎,她被驱赶到厨房和约瑟夫在一起。但幸运的是,辛德雷夫人死后,所生儿子哈里顿再次给她带来了希望,丁耐莉再次扮演了代生母亲的角色。在画眉田庄,她曾对洛克伍德说:“我的主人在他的房间里,我就占据了这冷冷清清的客厅,把它转换成个婴儿房。我就坐在那儿,膝上放着洋娃娃似的正在啼哭的婴儿,把她摇来摇去。”(221)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母亲安慰哭闹孩子的场景呀!尤其当凯瑟琳死后,丁耐莉成了小凯蒂的代生母亲时,她异常兴奋地说这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她已把自己抬高到了女主人的地位。后来,丁耐莉得知小凯蒂和小林顿有秘密信件来往时,小凯蒂“跪在地上”(295),哀求她不要把此事告诉她爸爸,而丁耐莉脸上却是“一副极严肃的表情,吩咐她站起来”(295)。如此生动的描写,不明她俩关系的人,会误认为她们是一对母女,或至少是一双姐妹。此时的丁耐莉,只沉浸在她的故事中,对她究竟是谁,已忘乎所以。她已超越自己的权限,错误地将自己当成了女主人,而忽视了她真正的职责——一个尽心尽力照看小凯蒂的奴仆。的确,丁耐莉的作用在山庄和田庄是无人代替的。失去丁耐莉的帮助,哈里顿成了文盲;得到丁耐莉的呵护,小凯蒂变为天使。在故事的结尾,丁耐莉告诉洛克伍德说自己将前往画眉田庄和新的一代人去生活,而老约瑟夫仍将留守冷峻的呼啸山庄。看来,这时的丁耐莉似乎已成功地超越了奴仆的身份,而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受人尊敬的老者位置。

艾米莉借助不同身份对女管家丁耐莉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使得小说中的“狂暴激情被置于一种充满了家常细节的现实主义框架中,显得真实可信”,同时透过字里行间,女作家也倾注着对女管家的爱憎之情,让读者进一步去感受丁耐莉那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

1.天生编剧家。为了确保故事的连贯性,丁耐莉常常对其情节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她只讲述自己认为值得赞扬的,舍弃自己认为应该批判的。一旦情节安排挑选妥当,丁耐莉绝不允许外人介入而打破自己已定的和谐和平衡,因而“她的叙述有着明显的利益倾向”。透过她那智慧的双眼,按照她对事物确定的标准和尺度,丁耐莉引领着大家一步步进入风吹雨淋的呼啸山庄和和煦荫蔽的画眉田庄。丁耐莉不喜欢凯瑟琳,所以在讲述凯瑟琳时,丁耐莉往往会选用自己的颜料,给所发生的一切涂上重重的一笔。与其说《呼啸山庄》是恩肖和林顿两个家族的一段历史,倒不如说它就是一位老妪的一段回忆录。丁耐莉用自己喜爱的色料,不辞劳苦地为读者绘制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对希斯克利夫离家三年期间,凯瑟琳过着痛苦的生活,丁耐莉只字未提,在她眼里,凯瑟琳的爱情一文不值,她更应该让凯瑟琳在此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凯瑟琳这三年间到底承受了多大的感情折磨,读者也只能自己用心揣摩了。经过取舍,最终保留的情节,丁耐莉肯定会亲自登台亮相,她只想告诉读者自己对山庄和田庄的贡献是巨大的,别人只是她手中操纵的木偶而已。凯瑟琳生前和希斯克利夫的最后一面由她一手精心编排,当演出场面失控时,丁耐莉变得歇斯底里,希望凯瑟琳当场死掉。往往一些平淡的场面,丁耐莉会用自己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其瞬间一波三折,这让我们不得不钦佩这位天才编剧家的卓越才能。

2.谎言编造者。丁耐莉喜欢编造谎言,想借此引起生活在腥风血雨的呼啸山庄和文明理性的画眉田庄中的人们的种种冲突。作为冲突的始作俑者,每当危机发生时,她却退避三舍,作壁上观。她只喜欢教唆、怂恿他人,从不愿去面对、解决由此引起的矛盾。她是位胆小的谎言编造者,但是“她审时度势的沉默、貌似天真的追问却有着比谎言更有效的力量”。她故意向埃德加泄露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隐情,使得埃德加和希斯克利夫有了一场酣战,而这场战斗导致了凯瑟琳绝食三天,最终生命垂危。这场由丁耐莉一手引起的冲突,她本人却佯装一无所知,心里暗想:“她(凯瑟琳)不知道我在这场纠纷中起了一份作用,我自然竭力不让她知道。”(151)这让我们又进一步认清了丁耐莉既狡诈又胆小、遇事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丁耐莉的谎言拆散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这对鸳鸯;误导了凯瑟琳,使她在婚姻的危机中进退两难;驱使纯洁的伊莎贝拉走上了一条艰辛的不归路;逼迫幼稚的小凯蒂抛开了亲爱的父亲,而去和林顿·希斯克利夫遭受一场阴谋的情感,等等。丁耐莉她从不为自己的谎言而,她编造谎言的威力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3.大伙的知心人。在令人窒息的呼啸山庄和阳光明媚的画眉田庄,丁耐莉都是大伙的知心人,大家都愿和她拉拉家常,交流感情,内心的话儿说给她,一吐为快。凯瑟琳把她当亲姐妹,小凯蒂认她为亲母亲,一向很是挑剔的洛克伍德也愿在她身旁洗耳恭听,伊莎贝拉在外漂泊也不忘给她写信,就连冷酷无情的复仇者希斯克里夫临终前也对她心存感激。一方面是因为她在狂风怒吼的山庄和和风徐徐的田庄生活多年,树立起了自己崇高的威望,另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本身由她娓娓道来,让她变为众人的贴心朋友,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位可靠的、善良的、值得信赖的一朝老臣。但在随后的故事中,她不断对主人背叛、不忠,对下属讥讽、鄙视,对邻居说长道短,使得她为自己树立的光辉形象颇具讽刺意味。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故事中人物的内心秘密,并非大家情愿向她倾吐,是她有意安排这样窃取,万不得已,她就偷听,以便做事游刃有余,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

    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

    本书是以辽宁地区作家为评论和研究对象的专题著作。本书既不同于一般的作品评论集,也不同于一般的文艺理论专著,而是使评论跃升到审美研究层次的一种给创作以理论评量与推动的专题论著。本书多视角、全领域地扫描了辽宁文坛近年的创作现状,涉及的作家达30余人,主要有王充闾、王向锋、女真等人,是研究辽宁作家的读者和评论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 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这位老人,这位老兵,叫徐钦林,是1949年10月参加过金门战役的老战士。现住在故乡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村。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唯一打败了的一场战役。我军出动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350人),其中牺牲5000多人,被俘3000多人。国民党军阵亡(一说伤亡)9000多人。徐钦林是这场战斗之后唯一逃回大陆的战士。他的右小腿受伤后,靠身上穿的国民党军装才幸免被俘被杀害,并“混入”了国军。1950年2月,他随国民党部队去了舟山群岛。5月份在敌军撤退时,他乘机跑到了山里,后找到了攻岛的我军部队,才返回了大陆,返回了部队。先介绍一下金门战役。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老春水

    老春水

    《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每读这段,都确信自己亦难脱情之所钟范畴。流行歌曲里的“忘情水”,是不可能取来的,即便有,我也不会喝。在春光春色春水里,让我的情感涟漪至老不绝吧!写文章,需要用情,但最忌滥情。为文时,控制感情,少用形容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春水可以晃动荡漾,但不能泛滥,泛滥即成灾害。文字亦然。那么,就认认真真听天由命地生活,小小心心克制冷静地用情。春水无尽,长流到老。
热门推荐
  • 你是我藏在云朵里的浪漫

    你是我藏在云朵里的浪漫

    他们由相识到相爱,万千星辰她只爱他在他的回校巡演上他说:“一一,我爱你,嫁给我吧”他们经历许许多多,在他的生命里她是他的唯一.
  • 女神照耀荒芜星球

    女神照耀荒芜星球

    遥远的宇宙里镶嵌着一颗荒芜星球,这里的一年只相当于外面的一天,更因为极端恶劣的环境,被星际文明用作竞技场。女神一般的存在,第一战力,拥有不老不死之身的她却因为实力太强被逐出竞技场,流落到一个废墟之后,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之旅。这大概是一个怼系统的故事,全程泥石流。重置作:《抗外星神剧》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冰雪传说

    冰雪传说

    末小末是一个总是受人欺负的小女孩。有一天,她来到了小河边,哭诉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好被月亮女神听到了,月亮女神赐给她一只小鹅,小末欢天喜地,似乎生活从此改变。可是命运捉弄了小末,让她心爱的小鹅突然死去。月亮女神知道后再次产生了同情之心,告诉她,如果去往阿伯利亚找到复活之水,小鹅就能复活。尽管前往西伯利亚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小女孩为了救活小鹅,毅然前往。一个柔弱的女孩末小末穿越雪地,去寻找复活之水拯救她心爱的小鹅的故事。途中,她遇到了狼、野孩子、树精、小王子、风神等,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能让你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不一样的“冰雪盛宴”,将为你带来震撼与感动!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延春堂

    延春堂

    陈志宏的短篇小说《延春堂》讲述的是一个已婚男人的“婚外情”,主人公林志所要面对的是道德的压力和对妻子的愧疚,然而却在冥冥之中,鬼斧神差般的踏向了这条不归路,当他最终下定决心摆脱一切的一切,奔向他的真爱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没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 危险关系(昆汀电影《危险关系》原著)

    危险关系(昆汀电影《危险关系》原著)

    同名电影《危险关系》由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执导,是昆汀电影中风格最独特,最与众不同的一部。我飞过七百万英里,嫁过两个酒鬼和一个毒虫。我觉得我永远在一次次从头再来,不知不觉我就没得选了。但是,你知道我最厌倦的是什么吗?微笑。假装愉快。杰姬·布朗,空姐,飞行了十九年,今年四十四岁。某天下飞机后,她被捕了,她的行李箱里藏匿了大量现金和一包毒品,她过的从来不是四平八稳的人生。
  • 你似人间四月天

    你似人间四月天

    我很遗憾,你不是我十八岁时爱上的男孩,我遗憾错过了你整个青春。但你却是我用一颗十八岁时那般炙热的心爱上的男孩。寻找初恋的感觉并不需要重回校园,而只需要遇见一个最美好的人,并在他眼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类型简介:高冷三观正二线小明星vs草根欢脱三流小言作家
  • The Cure for Dreaming

    The Cure for Dreaming

    Winters breathes new life into history once again with an atmospheric, vividly real story that includes archival photos and art from the period. Olivia Mead is a headstrong, independent girl -a suffragist -in an age that prefers its females to be docile. It's 1900 in Oregon, and Olivia's father, concerned that she's headed for trouble, convinces a stage mesmerist to try to hypnotize the rebellion out of her. But the hypnotist, an intriguing young man named Henri Reverie, gives her a terrible gift instead: she's able to see people's true natures, manifesting as visions of darkness and goodness, while also unable to speak her true thoughts out loud. These supernatural challenges only make Olivia more determined to speak her mind, and so she's drawn into a danger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hypnotist and his mysterious motives, all while secretly fighting for the rights of women.
  • 今夜我们同醉

    今夜我们同醉

    又是将近午夜,办公室大门砰一声大开,然后听到一阵嗵嗵的脚步声走进来,左右两脚轻重不同,快慢有异。我知道又是公司大老板麦克·奥尼尔先生来了,而且他又已经喝了不少。这不是奥尼尔先生头一次半夜三更到办公室来,我才到公司上班几个月,已经碰见过三次,这是第四次。我赶紧弯腰把办公桌右手最底层的抽屉拉开,从里面取出一瓶没有开封的五粮液。“你好,派特!”奥尼尔先生向我的小格子走过来,大声招呼。我到美国念大学,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字叫作派特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