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玲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前不久,她和学长伟生相恋了。伟生信誓旦旦地说,他要爱阿玲到地老天荒,阿玲则死心塌地把自己的一切给了伟生。
可没多久,伟生就到英国留学去了。阿玲天真地天天翻着日历,算着伟生学成毕业回来的幸福一刻快快到来,可谁知最后盼来的却是伟生和一个英国女孩订婚的消息。
阿玲伤心欲绝!
这年放暑假,阿玲没有回农村老家,她想利用假期出外打工,一是为新学期挣点生活费,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机会尽量排遣自己心中的忧伤。她要应聘去一户人家,替他们做家务活。
这是一户有钱人家,住在一个环境幽雅的高档花园小区里。阿玲按响门铃,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来开的门,阿玲说她是来应聘的,女人便让她进了屋。
女人给阿玲端上茶,说:“姑娘,请坐,先喝口茶。”
阿玲道声谢,端起杯子,小口抿着。
女人打量着阿玲,脸上微微含着笑,忽然,她嘴里发出一声惊叹:“多么好看的戒指!”
阿玲抬起头来,发现女人的目光落在她手指上戴的那枚红宝石戒指上。
阿玲下意识地想把戴戒指的手藏到身后去,女人却说:“姑娘,这枚戒指能让我看看吗?”
阿玲当然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就把戒指从手指上取下来,递给女人。
女人把戒指拿在手里欣赏着,嘴里不住地发出“啧啧”的感叹声。然后,她将戒指还给阿玲,开玩笑地问道:“这么好看的戒指,一定是男朋友送的吧?”
一听到女人提男朋友,阿玲一下子就黯然神伤起来。
的确,这个戒指是伟生送给阿玲的,现在虽然伟生背叛了阿玲,但阿玲却一直忘不了那段令她心醉的日子,所以就仍然一直把它戴在手上。
可能是女人注意到了阿玲神情的变化,马上就住了口,转移话题和她谈起了关于招聘的事。送她出门的时候,女人说:“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以后,你就叫我兰姨吧。”
第二天,阿玲准时来到兰姨家,正式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活。阿玲从小在家里就劳动惯了,所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样样事情都做得很像样。看得出,兰姨对阿玲非常满意。
一转眼,大半个月过去了。阿玲发现,这户人家平时就兰姨一个人,她很少出门,老呆在家里,看看书或者浇浇花什么的,据说,她丈夫是在国外经商的。而阿玲呢,因为家务活并不很多,有时候空闲下来实在没什么事可做的时候,她还是会忍不住地想起伟生,盯着手上的红宝石戒指出神。
这天,阿玲忙完活,一个人偷偷地在厨房里流泪。兰姨看到了,怜爱地说:“姑娘,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一定受过感情的创伤吧?”
阿玲点点头,长叹了口气,忍不住含着眼泪把伤心事对兰姨讲了。
兰姨听后,抓着阿玲的手安慰说:“振作点,姑娘,相信你的男朋友也许是一时糊涂,等他清醒了,一定还会来找你的。你如果信得过我,就把他叫来,我帮你开导开导他。”
阿玲抹去泪水,感激地看着兰姨。她多么希望能再见到伟生,两个人重归于好,但伟生能像兰姨说的那样,再回到自己身边吗?
然而,大大出乎阿玲的意料!过了没几天,阿玲竟接到伟生的电话。伟生在电话里先是向阿玲说了一些表示歉意的话,然后说他回国了,希望能见阿玲一面。
阿玲捧着手机,激动得一阵眩晕。
当天晚上,阿玲就和伟生在一家名叫“昔日重来”的咖啡屋里见面了。他们面对面坐着,伟生一脸愧色,把先前在电话里说过的话又对阿玲说了一遍。
阿玲却沉默着,时不时侧头瞥一眼咖啡屋的门口。她是在等兰姨,因为兰姨答应要帮阿玲的忙,好好教育伟生。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阿玲终于看见兰姨走进咖啡屋来,她高兴地向兰姨招手。可没想到,伟生看到兰姨,却是一脸的恐慌,阿玲觉得十分奇怪。
“你也认识兰姨?”阿玲惊讶极了。
这时候,兰姨已经走近了伟生,她冷冷地对伟生说:“年轻人,是到了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时候了!”她话音刚落,突然从两边闪出两个警察,“喀嚓”一声给伟生的手腕套上了一副明晃晃的手铐。
阿玲惊得目瞪口呆。
事后,阿玲才知道:原来伟生当初也在兰姨家打过工,趁兰姨不注意,偷走了她家十万元现金和许多昂贵的首饰。后来,当警方确定伟生是作案嫌疑人的时候,伟生已经去了国外。巧的是,伟生给阿玲的那枚红宝石戒指,就是从兰姨家偷去的,所以兰姨一看到这枚戒指,就把阿玲的情况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后来通过与阿玲的交谈,又知道了伟生更多的情况。而且更巧的是,伟生游走国外之地,竟是兰姨丈夫的经商之处,兰姨于是便让她丈夫进一步了解伟生在那儿的所作所为,并设计使他自投罗网。
兰姨对阿玲说:“姑娘,你是不是恨我,责怪我利用了你?”
阿玲摇摇头,坚决地说:“不,兰姨,我怎么会责怪你呢?我真的从心里感激你,是你救了我呀!”原来,阿玲从警方那里了解到,伟生这次回国来找阿玲,根本不是来向她道歉的,而是企图取得她的谅解,然后把她骗到国外去,贩卖给一个国际卖淫组织。阿玲做梦也没有想到,伟生在国外早已沦落为贩卖妇女的罪犯了。一想到这,阿玲就不寒而栗。
暑期结束时,阿玲恋恋不舍地从兰姨家告别。兰姨拿出那枚已物归原主的红宝石戒指,郑重地递给阿玲,说:“姑娘,兰姨把这枚戒指送给你留个纪念,希望你别忘了兰姨。”
这时,阿玲的感情再也无法控制,含着热泪,深情地说:“兰姨,谢谢你……”
(李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