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8800000003

第3章

唤醒,从《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是一本什么书?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一位叫李毓秀的开私塾的秀才,根据儒家经典《论语》的概要所作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弟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和学生;“规”,就是戒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来,《训蒙文》由清朝贾存仁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开篇就告诫我们:“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今天的儿女,就是明天的父母。

作为儿女,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都要谨慎,讲求信用;在外与人交往要怀有一颗爱心,平等和善,并懂得亲近有仁德的人。以上这些事情都必须身体力行。力行之余,就应努力学习文化经典和各种技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的成员从表面上看纷繁复杂,但无非是上下、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几大类关系,即所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如何处理这些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秩序,这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

为什么做人的首要是孝悌?为什么人们都信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因为从识人的角度看,对父母都不孝的人,别指望他对任何人忠诚。在现代社会,那些令人敬仰的真正的人民公仆,同时一定也是忠良忠厚的孝子。

两三百年来,《弟子规》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启蒙养正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

中国国学是一座大山。要进入这么一座大山,说不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也容易。如果本无基础,要想快速读遍中国文化的经典,很多人会感到力不从心。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诵读《弟子规》开始。

为什么呢?因为《弟子规》简明扼要,浅显易懂,说理透彻,循循善诱,押韵顺口,朴实无华,堪称进入国学这座大山最便捷的一扇大门或者一条路径。

今天,不仅孩子们重又开始诵读《弟子规》,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用《弟子规》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个现象,从一个方面来说,令人汗颜,因为少儿时代就应当明白的道理,成年人现在才开始补课;从另一方面来看,又让人十分欣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毕竟开始了向生命原点智慧的回归。

《弟子规》教给了我们做人与做事的最根本的智慧。这些智慧,说到底其实是常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常识比知识更为重要!

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人生感悟,从十个方面对《弟子规》的智慧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孝悌的人忠良忠厚,礼让的人领悟尊严,谨慎的人寡过无失,感恩的人无尤无怨,奉献的人福至心灵,淡定的人远离祸端,诚信的人坦荡自律,亲仁的人必有善缘,有志的人力行高飞,体道的人宝重经典。

无论是生活之家,还是企业之家乃至整个国家,要想血脉延续,不能不具备合于天道、人道的家道、家学、家法和家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家风,从而让家业不败,家业昌盛;而《弟子规》就是这样一部促进家道、家学、家法、家规、家风、家业优良的宝典!

《弟子规》是宝,分量非同一般。人性的唤醒,文化基因的唤醒,生命智慧的唤醒,让我们从《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原典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无悭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一、孝悌的人忠良忠厚

如果说家是人们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

孝是有层次的。奉养是最低的要求和层次。中等的层次是“弗辱”,就是说儿女不要给父母带来耻辱,一个人做了坏事,连累了父母,乃是最大的不孝。孔子说那种“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的人,凭一时气愤办坏了事情,甚至违法犯罪,不但自己受到惩处,还连累了父母,这正是最大的不孝。

最高层次的孝,是要对生命的整个链条负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更对得起国家和民族。这种层次的孝,不仅关乎家庭和家族,更关乎国家和民族。

所以,孝道是大道。孝作为人类的善根,具有永恒的本原的道德意义。

亲爱我 孝何难

早期的因纽特人有一个习俗:一旦孙辈出生,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就会默默无声地走向冰天雪地,在荒凉的深处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自然条件很严酷,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这是一种牺牲自我的悲壮的爱。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那些悲壮的习俗早已不存在了,但是,父母为儿女们牺牲自我的所作所为,依然是感天动地。

古今中外,慈母的故事数也数不清,讲也讲不完,无人不知母爱的无私、温暖与伟大;那么父爱呢?同样如山!

几年前的农历正月,武汉发生了一起汽车与火车相撞的惨烈事故。

清晨,一辆公共汽车在经过一个无人看守的道口时突然熄火,于是驾驶员下车找水去了。天寒地冻,十几名乘客都舒舒服服地待在还算暖和的车厢里,谁也没有想到大祸将临。

没人留意到火车是几时来的,从远远的岔道。只能说,是呵气成霜的车玻璃模糊了众人的视线,而马达的轰鸣和紧闭的门窗又隔绝了汽笛的鸣响。当发觉的时候,已是一声巨响,顷刻之间,公共汽车内的所有生命全部停止了。

然而,突然间,路旁爆发出孩子的哭声。

那是一个大概两三岁的小孩子,就躺在路基旁边一点点远的地方,他身穿整洁的红棉袄,小手揉着惺忪的眼睛,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一味哭叫:“爸爸,爸爸……”

孩子为何躺在路旁?有目击者说,在公共汽车与火车相撞的刹那,有一双手伸出窗外,把这个孩子抛了出来……

孩子的父亲后来找到了。他的座位正对着火车头的那一面,所以应该是第一个被撞上的人。这位父亲身体上所有的骨头都被撞断,头颅被挤扁,满是血污与脑浆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与质地……

那么,人们是怎么认出他的呢?

因为他的双手,仍对着窗外,保持着抛送的姿势!

好几年前的事了,早没人记得他的名字,只是在经过这个道口的时候,还会有人指着那个地方说:“曾经有一个父亲……”

成都市近年发生的一起车祸,那情那景同样让人感慨万分。驾车的父亲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卡车的瞬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这一边撞了上去,保全了坐在副驾位置上的妻儿,而自己当场死亡。

父母对儿女的爱为何无私?因为儿女是他们的血脉,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在国外,有一位父亲的故事同样是泣鬼神、惊天地。

1948年,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削苹果,船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刀尖直刺他的心脏。男人跌坐在地,全身颤抖,嘴唇乌白。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3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早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

抵达目的地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轻轻说道:“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于是大喊:“妈妈……”

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她的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一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然而,他却多活了3天,而且不被任何人觉知!

从生理学上解释,唯一可能的原因是创口不大,但在医学会议上,人们更认为这是大西洋上发生的奇迹。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他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做父亲!”

《弟子规》告诫我们:“亲爱我,孝何难。”父母总是将自己的儿女视为生命,为人儿女,怎能不用心体会用心回报?孝顺父母,敬爱父母,真真是天经地义。

“孝”字由“老”字和“子”字构成,意即子辈对父辈的尊敬爱戴,延伸下去,就是对人类生命智慧、生存理念、事业技能、经验情感的主动效仿、效法、接替和传承。

在古人眼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孔子的弟子曾子在病逝之前,把自己的弟子召集到身边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身体完整无损吧!我一生遵守孝道,不负父母所望,遵守《诗经》上的谕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就要心安理得地去见父母了,懂了吗?小子们!”这是两千多年前典型的孝子心态。

孝顺的人们深知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儿女的健康与安全,自己的身体如果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自己的品德如果有缺失,一定会让父母感到羞辱而没有脸面。这就是《弟子规》中告诫我们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有一位名叫开方的贵族,在齐国做了大官,10年都没有回去。工作算是勤奋吧?然而,管仲却把他开除了,理由就是他在齐国10年了,从来没有请假回去看看父母。

在管仲眼里,像这样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又怎么会忠于自己的君主呢?所以不可以为官。

那么,儿女的孝心应该如何体现呢?

《弟子规》告诫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回答,不要慢慢吞吞地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偷懒不做。父母教导我们时,要恭敬而不可随便,将他们的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切不可忤逆,让他们伤心。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那么儿女们应当怎样面对父母的疾病与离世呢?

《弟子规》告诫我们:“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当父母身患疾病时,熬好的汤药,我们做儿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者太热,不论白天夜晚,都应该侍奉照顾。父母病重时,自己的儿女能在身边陪伴,最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满足。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从三国文化的表情、三国人的背影、三国人的习俗、三国人的民族性以及三国的未来等方面来比较和认识了中日韩三国人的文化风貌。
  • 中华礼仪学

    中华礼仪学

    这本《中华礼仪学》从起草到出版已经四易其稿了。现在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师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些关怀和鼓励使得作者增加了勇气和信心,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完成了编写任务。宁夏大学党政领导,包括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热门推荐
  •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外国名言说:“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古老的传说中,利用智慧,会让一块石头说话,现代生活中,拥有智慧,会让人生处处柳暗花明,获得成功。本书汇集了几百个令人不忍掩卷的智慧故事,以智慧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顿悟,有所启发,进而用机智聪明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开创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
  • 罗莉凶猛

    罗莉凶猛

    这是个很阴险的男人的轰杀之旅……故事很搞笑。有可爱的萝莉,有贱人,有财迷。另,《打造盖世英雄》已经完结,欢迎大家去踩订阅。嘿嘿。本书一群:14407161(已解散,留此纪念)本书二群:37571441(基本满)本书三群:10624016(未满)本书四群:3103331(未满)本书五群:31202864(未满)
  • 修行无岁月

    修行无岁月

    百转千回皆是人生,唯有信仰亘古不变。。。
  • 猎爱0℃王子

    猎爱0℃王子

    身为打工女皇、Suprise公司第一外援的平凡少女乐甜甜咸鱼大翻身啦!原来她竟然是超级有名、超级有钱的晴天财团董事长乐理安流落在外的亲孙女!于是,赤贫少女过上了她从来不敢想象的生活:别墅、漂亮的衣服、精美的首饰,还有一大群前呼后拥的仆人!但是,为什么她会在转学的贵族高中碰到那个差点害她Suprise不保,还赔上她初吻的冷淡王子啊!这个家伙的脸是用南极冰川雕出来的吗?还有刻板的爷爷给她请的那个自诩为名门贵公子的礼仪指导——宿海,明明就是只腹黑讨厌的狐狸啊!哼哼,她可不相信凭借她的魅力融化不了冰山、打不败妖孽的狐狸!接招吧!她可是让你的人生“惊喜”不断的美少女!
  • 养生三要

    养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侠奇缘之巫女凌霄

    仙侠奇缘之巫女凌霄

    她本是灵氏神族的后人,为拯救苍生而生。只可惜,从小不学术,是大家眼中的女吊丝!被人嘲笑,被人讥讽~~她愤怒中燃烧~~谁也没想到,女吊丝也有华丽大翻身的时候。★长安城第一美男?你不是偶的菜,哪儿凉快哪呆着去,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 春风十里不如你:古典诗词中的女神手笔

    春风十里不如你:古典诗词中的女神手笔

    说起唐诗宋词,总是让人齿颊生香。本书以唯美的意境、细腻的笔触解析唐诗宋词,并以诚挚的心灵、深沉的刻画,将唐诗宋词中蕴含的若干段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经典情感故事和与之相关的那些著名诗人词人的生平,纷纷以美文形式呈现,为读者奉献一席华美的以诗词串起的文艺大餐。
  • 爷的倾城妃

    爷的倾城妃

    她说:我不喜欢别人触碰。他笑着说:“不喜欢别人触碰,那就当我的媳妇,那我就不是别人了”“月儿我冷,要抱抱”他勾起唇角诱惑着她说。冷月双唇抿了抿,脱下自己的外套丢给他。“冷自己穿”他抽抽嘴角,这个月丫头怎么不懂情趣呢。应该好好调教了。她冰冷,普通,在他的面前才能得到温暖;他冰冷,才貌双全,看上她,他才知道心跳的感觉;她普通的容貌被人嘲笑,讽刺,去不知普通的容貌下隐藏着怎么样的容貌;原本他们可以一起生活在一起,可是大陆却夺走了最爱她的父母,为了报仇,她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却知道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答案…………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The Light That Failed

    The Light That Fail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