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8800000008

第8章

中国孩子购买旅游纪念品出手特别阔绰。从北京飞赴上海,在登机前集合队伍时,日本团和韩国团都准时到齐,唯独中国团有几名学生迟到,原因是忙着在候机楼的商场里“抢购”。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说,日本孩子最懂礼貌,见到老师就鞠躬打招呼,而中国孩子唯恐躲避不及,即便擦肩而过也大多视而不见。至于日韩的女孩,区别于中国女孩的地方,那就是小淑女气质十足,更像“女孩”。当然,三国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弱项,就是都不太爱劳动,组委会发了几套t恤给他们,但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每天自己洗衣服。

俗话说:“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3岁看大,7岁看老。天下父母应当明白:能否成“龙”成“凤”,关键在于自幼的教育!

二、礼让的人领悟尊严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

纵观人类历史,无论什么社会,仁爱与礼仪都是社会安定的必需,越礼犯上从来都是违背和谐的行为。礼仪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状态,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风貌。

所以古代学者颜元有这样的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礼仪礼貌也是现代人进入主流社会的一张镀金名片,对他人没有足够的尊重或是对礼仪规范知之甚少,都会被人看作“不懂礼数”。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礼仪更不可忽视。

礼之用,仁为本;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核心其实是尊重的艺术,它包含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要素。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礼之用 和为贵

人类文化中,有的强调征服,有的强调和谐。事实上,“和”与“争”是相对的,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还是人与自然之间,既有对立相争的一面,又有统一相生的一面。

孔子曾经就“礼”的问题求教老子,老子强调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仁义礼乐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人情似水,礼法为堤。古人有言:“人人依礼仪,天下不设官。”

“礼”是调身,让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规矩,都符合自然的规律;“乐”是调心,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不能过分,过分就伤身体。从前中国的礼乐,主要意义在于教育,而不是娱乐,并且都守住了一个最高的指导原则:“思无邪。”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关雎》这首乐曲,快乐而不放纵,哀婉而不伤悲。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乐也是礼的一个部分,并且包含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孔子在齐国听到了舜时的古乐《韶》以后,“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的魅力,也可见孔子的修为。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仁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所以乐不可越礼,乐必须反映出人们对仁德的向往与赞颂。所以孔子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意思是要禁绝淫靡的郑国乐曲,疏远巧言佞色的小人。

现代音乐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与时俱进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那些类似淫靡的“郑声”的音乐,则会败坏人的心智。

因为现实已经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要求人通过强化内心的德性修养来恢复正常的秩序,实现文明的回归。

礼的实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秩序。当年的鲁国当政者屡屡出现违“礼”的事件,孔子对此极为愤慨,因为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

孔子认为礼节不是虚假虚伪的形式,和谐才是礼仪的最高境界。这种礼用思想,与老子的智慧相通。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就首先对当政者提出了道德要求,倘若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又怎能去治理社会治理国家呢?

礼节礼貌,不仅中国人看重,全世界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都是同样看重。

1953年1月,杜勒斯出任美国国务卿,一直推行反共政策。作为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团长,他在制定与会方针时,特别强调要孤立和打击中国代表团,不许跟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接触,包括不许跟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

会议期间,虽然难免有尖锐的交锋,但会里会外的礼节还是讲究的。杜勒斯在会议开始刚一个星期便打道回府,由副国务卿史密斯留下应付门面。7月18日会议休息期间,大家来到休息厅。这时,史密斯主动来到担任周恩来翻译的浦寿昌跟前交谈。周恩来看到后,走过来跟他打招呼,并向他伸过手去。史密斯碍于杜勒斯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的规定,没好作表示,这当然有失风度和外交礼仪。对此,史密斯感到非常难堪,于是在周恩来过去跟法国外长交谈时,很不好意思地凑上去,插话道:“每次我走近周恩来先生,记者就会说我和周恩来先生握手了。”周恩来答道:“我已经伸出手来了。”史密斯赶紧辩解:“我刚才一手拿香烟,一手拿杯子;下回我会伸得比您快。”周恩来淡淡一笑,没予理会。

第二天,日内瓦会议结束。各国代表团来到休息室相互道别,史密斯也来了。当周恩来走进休息室的时候,史密斯赶紧上来搭话,并伸出右手握住周恩来的左臂。这样,既没有破了杜勒斯不准跟中国人握手的规定,又弥补了昨天的失礼。

孔子告诫弟子:“恭敬而失礼,就会徒劳;谨慎而失礼,就会拘谨;勇猛而失礼,就会乱来;率直而失礼,就会尖刻。”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对当时的道德仪式规范的解释,就已经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他认为人人应该遵循礼仪。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有着深入的研究,认为后一个朝代对前一个朝代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绝非一成不变,所以孔子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该有所损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今天,“礼之用”自然也当与时俱进,但实质肯定是和谐。

行高者 名自高

庄子有一句话发人深省:“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意思是:看看眼前的空间吧!虚空的房间才会展现出光明,吉祥也将聚集于空虚之心。的确,一个房间若是装满了东西,再怎么增加照明设备也难免处处阴影;在一个虚空的房间,一根小小的蜡烛就可以大放光明。

《易经》的64卦,代表了64种人生的处境。64卦中,只有一卦是6爻皆吉。这一卦,就是第15卦——“谦卦”!

《易经》的卦象,处处是神来之笔。谦卦上坤下艮,即上为地下为山,厚德载物的大地覆盖着伟岸的山和连绵的谷。

把高山隐藏在大地之下,不追求陡峭的高度,不炫耀飞湍的喧哗,不希图百鸟的鸣唱,内敛,内化,内秀,于是就凝成了一种沉静的磅礴。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孔子不仅“问礼于老聃”,还“访乐于萇弘”,“学琴于师襄”,“学官制于郯子”,甚至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能得到有关这个国家的政事情况,是他求得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老师之所以能够深入了解到这些国家的政情,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是以“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来获得信赖、支持和帮助的。

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的时候,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于是有人在背后嘲笑他:“不是说孔子懂礼吗,为啥什么都还要问?”孔子听到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知礼数的表现啊!”

人本身就是知与无知的矛盾统一体。每个人有知的一面,更有无知的一面,所以我们不能不保持谦下与礼让。

谦下与礼让是一种品格,是对自身知识理性和伦理德性的双重缺陷的认知和怀疑。缺失了这种认知和怀疑,我们任何人都有可能生活在自我神化的幻觉中。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君子不会因为私利与别人相争。如果有竞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赛前相互作揖谦让然后才上场比赛,赛后相互作揖再退下来饮酒切磋。所以,君子之间即使有竞争,也不会失去礼让的风范。

孔子还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就是说,比赛射箭的技艺,胜败不在于能否射穿皮革靶子,因为各人的体力有所不同,这是古已有之的规矩。

周代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就是“射礼”。周武王建立天下后,以礼治国,朝廷举行射箭比赛时,废除了商朝的“贯革”,即射穿靶子的风气。比赛射箭,也要表现得文雅有礼,如果显示体力射穿靶子,不仅不是本事,而且是粗暴无礼,所以古人常常通过射箭来看一个人的仁德。周朝末年,各国崇尚武力,以强欺弱,“贯革”的风气又恢复了。这不仅仅是射礼的衰亡,更是仁德的衰亡。

1936年,希特勒面对10多万观众宣布柏林奥运会开始。他的目的是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所以要求德国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击败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为此,他亲临这一项目观战。

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杰西·欧文斯第一次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为了保险起见,他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很是满意,准备起身离场。

就在希特勒起身退场的同时,瘦削的、有着湛蓝眼睛的鲁兹·朗走近杰西·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因为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露齿的笑容,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很快松弛下来。

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情形,但用了一个小诀窍就解决了困难。鲁兹·朗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告诉杰西·欧文斯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杰西·欧文斯照做了,结果跳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而杰西·欧文斯随后竟然以些微的优势战胜了他。

当时,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而看台上情绪激昂的观众倏忽沉静。突然,场中的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面前,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一只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马上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也将鲁兹·朗的手举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随即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感动里。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在乎他的外貌是否出众;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他的真才实学,并不是因为他的言论惊人。自己有本领,不要自私,要肯用出来帮助别人;别人有本领,不要不服气,更不能说人家的坏话。这就是《弟子规》告诫的:“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苏格拉底说:“我的智慧仅在于我知道我的无知。”柏拉图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爱因斯坦说:“如果用一个圆圈来表示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关系,那么在圆圈里面是我们所知道的,在圆圈外面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知道得越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但是总有许多人,既认为自己的那个“圆圈”很大,又以为“圆圈”的外面自己全都知道。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向所有的同学炫耀:“我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

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他身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比,的确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他能找得到吗?当然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都没有。

于是,这个学生尴尬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找不到。”

原来,任何人拥有的一切,与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世人大多喜欢丰盛,那么丰盛就能带给人快乐吗?《易经》正好有一个丰卦,卦象是“雷火”。让人惊讶的是,丰卦的六爻中有四爻都提及“被遮蔽而有阴暗”。也就是说,拥有的越多,越容易出现遮蔽与阴暗。

个中缘由并不难解。西方存在主义就强调一种观念:“拥有即是被拥有。”一个人拥有大量财物,那么仅仅是照顾这些财物,就够我们疲于奔命了。

古今中外,大凡有高深修养的人,从不自觉高人一等。他们在成就了事业之后,态度上更加平易随和,言行上更加严于律己。

同类推荐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明清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明清卷

    论述明清两朝初建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化;明代中叶市民道德兴起对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生活的作用;明代专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明清之际民族矛盾与社会道德生活;满族道德生活与中原道德生活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定型与民族融合中的道德生活,揭示这一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洞庭之上

    洞庭之上

    这个数以万计的候鸟家族们,从西伯利亚、从日本等地迁徙而来。冬季的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度假的乐园。它们热爱这个冬天里的春天,才从遥远的国度翩翩飞来,年复一年。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它们用飞翔的姿势写诗,发表在天空的纸张上,所到之处,留下不止一路的鸟语声,还有人类惊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抬起来,去翻译和阅读大自然如此美妙的诗篇!人类为俗世所累的心情,刹那间得到释放。这些年来,我时常迷恋洞庭湖的这块湿地,放牧被世俗压抑的心灵,把自己还原成自然人。我喜欢像牛羊一样欢喜这里,像鸟儿一样沉湎这里。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六角街灯

    六角街灯

    本书是一部极具哈尔滨情味的史诗性作品。十九世纪末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崛起于东北亚的心脏地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俄国爆发国内战争,哥萨克士兵谢苗退居哈尔滨。他解救了正处于饥饿濒死困境中的俄罗斯贵族之女薇拉,与之结为夫妇,在哈尔滨菅草岭开办牧场,饲养奶牛。他(她)们作为第一代哈尔滨俄侨,开创了哈尔滨乳业的先河。二人生活虽贫苦,但自由豪爽、优雅高贵的气质不改,为保存俄罗斯国宝受尽艰辛。六十年代初,二人再次漂泊,远赴澳大利亚,不幸感染登革出血热,双双身亡。
热门推荐
  • 恰有顾少甜蜜宠

    恰有顾少甜蜜宠

    “乖,迈开腿……”蛊惑人心的嗓音环绕耳中。接着:“马步扎好一点!”言晓可怜巴巴地望着面前俊美冷厉的男人:“可不可以不要罚站~~”言晓牢里重生,将前世所有伪善的人揭开恶毒真面目,打婊虐渣路上顺风顺水,唯独惹上他。——1V1,背景架空——
  • 重生之将门凰后

    重生之将门凰后

    重生异世,八岁为后。垂帘听政,深宫月冷。莫名互换,权谋四海。初心不复,谁舍谁收?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王世敬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科学家。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奖励。王世敬先生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价值高的论文,而且还写成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书——《历史的足迹》。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位科学家、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
  • 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

    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

    她可真是大胆,嫁不成太子就想嫁给他?哼,觉得他这个王爷配不起她吗?要知道他堂堂七王爷,从小到大都不是好欺负的主,他有的是时间陪她玩,就看她是不是玩得起!
  •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取得成功,每个人都企盼自己获得幸福。无论是成功还是幸福的获取,都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行动智慧的结果。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切成功与幸福,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行动,是到达成功与幸福彼岸的航船。然而,行动要顺利,行动要成功,就不能鲁莽,就不能乱来;就要遵循规律,就要有智慧。行动的智慧,包含四大环节:决策的诀窍、价值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方法的得当。而行动的智慧突出地反映在行动的方法上。主要的方法有:矛盾方法、统筹方法、重点方法、试点方法、协作方法、精神方法、中庸方法、扬弃方法、创新方法等。
  • 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小说来消遣,你也可以把它当作哲学,当作人生,当作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你会在胡可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胡可可就是你自己!是的,胡可可太普通了,可是她为什么能够成功?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把平凡的事情做一千遍,做好人,做好事,坚持到底。这就是凡女胡可可的成功秘诀。
  •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从下级员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员工如何“露脸”,阐述了如何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如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下级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下级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下级如何与领导合作等内容。因此可以说,本书是建立在上下级之间双向合作基础上的有益于职员事业发展的助推剂。
  • 帝出武侠

    帝出武侠

    自第一武神横空出世,统一人族,定鼎中域,平千年战乱后,这个时代被称之为武历新年。后面人族与妖族征战不休,历时百年,死伤无数,尸横遍野,终于休战。两百年和平后,人族与妖族摩擦愈发剧烈,大战一触即发,神秘的”神族“在一旁虎视眈眈。来自地球的柳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这个星球.........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是一个中年女人的自白,在委婉的叙述中,展现出国家的伤痕苦难、个人的爱恨嗔痴。一个四十五岁,操着蹩脚英文的中国女人,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出自己的过往。其中饱含着,她对父亲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只是治疗尚未结束,女人已飘然远引。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以及2000年的上海文学奖。她也成为了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台湾作家、出版人詹宏志评价说:“像这一篇委婉动人的小说,它有一个惊天动地的历史背景……但真正的故事是一个小女孩……直到她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直到她成了中年妇人,这场隐藏的爱恋未曾在生命中褪色,甚至成为她性格命运的基调。不要急着把小说当历史…… 像《西游记》的八十一劫数一样,我们就看到一个轻柔却刚强的女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