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4900000008

第8章 高屋建瓴,立意深刻(2)

(2)主题产生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概括

这是主题形成的第二条途径。作者获得的主题不是直接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而是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研究和概括、总结。通过这条途径获得的主题,最初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笼统的观念和朦胧的认识。但随着作者调查研究的深入,获得的感性材料越来越丰富,通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分析和比较,作者头脑中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原来那个抽象笼统的主题,逐渐形成深刻、鲜明、有血有肉的主题。一些典型的通讯报道和调查报告等文章的主题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主题的形成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灵感。在文章写作中,它是以主题确立的突发性为标志的。但灵感又不是来去无踪的幻觉,它实质上是作者积极思考的结果。有时表现为作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偶然发现了某种事物的新特点而突然产生的某种新的认识或见解;有时表现为作者长期深入生活,从事某项工作百思而不得其解,而由于某一偶然事件的刺激或启发,使大脑产生灵感,形成了文章的主题。由此可见,在灵感状态下产生的主题,它仍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主题的产生,没有生活的积累,也不可能产生灵感。现实生活是主题产生的惟一源泉。

4.主题的提炼要抓人

要使文章有个比较深刻的主题,往往也需要经过多次的提炼,才有可能使文章主题逐步深化、逐步提高。所谓提炼,就是要求作者对大量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经过作者的反复思考,找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找出一个足以统领全篇的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曾指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是文章主题提炼的一个重要原则。

那么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怎样来提炼文章的主题呢?

(1)要立足全部材料,进行全面分析

主题产生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材料是主题产生的基础。主题的提炼要立足于作者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全部材料。因为只有当人们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符合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来。

(2)要抓住事物本质,深入开掘主题

在认识过程中,要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要经过分析和概括,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表现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提炼文章的主题时,也必须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分析鉴别,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本质的意义。因为事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表象的背后,不进行认真的辨别就难以认识它和把握它;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更深入地开掘文章的主题。

提炼主题还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开掘事物的本质意义。能否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优劣的关键。要提炼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就要求作者跳出个人的生活小圈子和写作对象的狭窄范围,从全局出发,看到事物之间更广泛、更普遍的联系,做到这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意义,提炼出的主题才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提炼主题,还要考虑不同文章的表达功能,应注重从不同的侧面去开掘事物的本质。一般地说,记人的文章要注意开掘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来展现他的内心世界,着力寻求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的那种思想境界的制高点。这样才能使人物的个性鲜明地显示出来。叙事的文章要注意开掘事件的思想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情,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作者选准角度,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主题才能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把握住事件的本质和意义。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揭示景物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和那种熔铸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审美情趣。只有作者的审美情趣与客观景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谐统一,才能给读者以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论说性的文章,要注意剖析事物包含的矛盾。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立明确的中心。使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同时还要注意正确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说明性文章,要注意揭示说明对象的科学内涵。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来体现说明对象本身具有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3)要选取独特角度,提炼新颖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要不落俗套、呈现新意,就需要作者选取独特的角度,提炼出新颖的主题。打破认识的常规,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常常会出现崭新的视野,获得崭新的感受和体会,开掘出新的含义。正如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题的提炼正是这样,不同的角度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找到了新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主题就会在一般的意义上有新的突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多角度提炼文章主题的重要方法。它要求作者对写作对象进行各种不同的方向上的多维思考。这样的思考越多,也就越容易发现新的主题。

(4)要进行反复提炼,深化文章主题

一个正确认识的产生,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主题的提炼过程,也是人物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的过程。因此,主题的提炼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作者经过多次的反复,不断深化认识。实际上主题的提炼贯穿于文章写作的全过程。从文章的定题、收集资料时就开始酝酿主题,安排结构、选择材料时确立主题,执笔起草时不断地修正主题,即使在文章修改、润色时还在不断地提炼和深化主题,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或修改过程中完全变换原有的主题的情况也是有的。

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他的一种思想。”文章的主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客观材料。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只要作者热情地投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许多人许多事,掌握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材料,主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明确了。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主题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现实生活和作者心灵相撞击的产物,是提炼的结果。所谓提炼,就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改造制作”,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开掘出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

提炼主题要力求“深”、“新”。

(1)深,就是“发掘要深”

对客观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发掘出最本质的思想意义,探到最深处,见其底里。

所谓“本质”,是指存在于事物内部而,通过外部现象反映出来的根本性质,即事物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我们说提炼主题开掘要深,是比较而言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列宁语),难有穷尽。发掘事物的本质,一般地说,“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全力寻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举止的思想的“最高点”。“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的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那一点。“论理”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物“矛盾”的剖析,要善于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据此高屋建瓴,准确地揭示出事理的内核。

文章主题的深度与作者站立的高度是紧密相连的。提炼主题,必须善于总揽全局,应该站在社会、生活、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人事景物,表现对象。

譬如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从“夏瑜”“秋瑾”名字的类似,从秋瑾被杀害于绍兴古轩亭口,从秋瑾“死于告密”等等,可以推想夏瑜艺术形象的创造是以秋瑾的若干生活经历为素材的。但是,鲁迅在构思这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小说的时候,视野是开阔的,思索是深沉的。对于秋瑾等革命家的失败和牺牲,鲁迅不停留于为之悲哀和忿慨,而是探究他们失败的原因。他认识到:“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子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他针对中国的现实指出:“新主义宣传者是施火人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需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很不像,所以不会相干。”鲁迅同时注意到“放火人”和“精神燃料”,“弹琴人”和“心上的弦索”这两个侧面,深刻地思考着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因此,《药》不是单一地歌颂革命者的悲壮牺牲,或表现群众的麻木落后,或揭露反动统治者的凶残,而是通过对主人公的悲剧的具体描绘,指出革命者只有唤起民众,民众起来支持革命,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能得救。在新的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鲁迅把这样一个关系革命成败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其洞察力是惊人的。作品的主题在当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药》发表以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2)新,就是要有“新意”

“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或者“袭故而弥新,沿浊而更清”,总之要标新立异,不能拾人牙慧,落于俗套。

主题要新颖,首先必须注意主题的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情绪、愿望,推动时代前进的思想、意志。怎样才能使主题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呢?穆青在介绍自己采写人物通讯的体会时说:“提炼和确定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十分重要的是要解决一个‘针对性’的问题,也就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考察同当前斗争关系最密切、群众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课题是什么;另一方面要考察人物本身具有哪些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

譬如写红叶,陈毅诗《题西山红叶》,托物言志,抒发革命家的情怀:“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杨朔散文《香山红叶》,以物喻人,借红叶赞颂老向导:“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陈诗、杨文所咏都是艳艳红叶,但由于对人生的感受各异,取意各有角度,因而都有新意,并不雷同。有一位少数民族同学,从香山红叶却悟出了另一番生活哲理,双立新意:“美的、坚实的神韵,存在于一个整体,不是一片叶子就能代表的,也不是一棵树所能概括的。苛求个别的缺陷,就等于在苛求自然。——每一片叶子都带着一缕伤痕、一滴泪滴,溶身在这坚毅的火海中,这才汇成了无边无际的殷红。”这篇散文写于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之时,所揭示的生活真谛,给读者多么有益的启示和联想!

求新颖,还要有识有胆。“那就是从党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矛盾。即使这种矛盾一时还是人们噤若寒蝉,莫敢问津的‘禁区’,也要敢于闯!”

主题设计解决了体制问题,接下来是要解决主题的内在涵义,即主题的思想意义的问题。

主题有高下之分。内在涵义丰富,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指导性,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审美感受,谓之“高”;反之,则为“下”。写作诗文作品,都要力求避免平庸化的主题。要赋予主题以较高的内在品格,就要像从矿沙中淘金一样,认真提炼。

提炼主题常用的技法是:

①比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运用比较的方法提炼主题,既可以在划分同一事物不同侧面所体现的主题的基础上,选择出最有价值的那个侧面的主题,避免由于面面俱到使主题内涵杂乱和选择不当以致主题黯然失色的后果;又可以在与过去同类主题的比较中,把握自己笔下诗文作品的新颖、深刻程度,推出崭新而有更大深度的主题,避免主题的重复和平庸。

在比较中提炼主题,背景应是广阔的现实社会。只有深刻把握时代特点、时代精神,才能提炼出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比如,新华社社长穆青等同志采写的著名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说的是潘从正老人坚持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从主人公的本身事迹看,他热爱植树造林的“入迷劲儿”;干工作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干好的“坚决劲儿”;任劳任怨,孜孜不倦的“缀网劳蛛”精神,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本质特点,都可以作为主题。

运用比较方法提炼主题,常用的是纵比、横比和纵、横交叉比。在具体的比较中,又有着不同的情形:

把所报道事物的新发展与其原有状况相比较,可以选择到新的主题。

把变换角度获得的主题与原有主题相比较,可以选择到新的主题。

把运用“反思法”唱的“反调”与正面唱的“赞歌”相比较,可以选择到新的主题。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有心机,就能在人生长河中腾空踏浪,左右逢源,做事有心计,就能把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事事如愿,做人没有心机,清澈如水看似美好,却食之无味,做事没有心计,自视清高看似骨气,却四处碰壁。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每个人都会做“人”,却有巧拙的不同。因为人都是自我的、爱表现的,不过聪明人常常懂得收敛自己,把风头让给别人出。“为人作嫁”、“甘当绿叶”、“和光同尘”的处世技巧,不但是“爱现”的年轻人该学的,恐怕连活过大半辈子的中年人。都该好好想一想。这世上,做什么事都应该掌握好分寸,记得留三分地给别人走。当你把“机关算尽”,占尽便宜的时候,吃亏的可能是你自己。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明白世界上的这些事情。
  • 挺起精神脊梁(人生高起点)

    挺起精神脊梁(人生高起点)

    天地万物均有脊梁,大地以高山为脊梁,所以壮丽不已;苍穹以日月为脊梁,所以光普宇内;国家以士人为脊梁,所以立于世界之林,而士人以精神为脊梁,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书介绍了信仰、志向、信念、自信、斗志、追求、自立这些精神脊梁。信仰是生命的崇高亮色、志向是人生蓝图的绘制者、信念是强者的人生法则、自信是成就卓越的阳光、斗志是永不褪色的生命彩虹、追求是滋润生命的雨露,而自立是成功者的精神支柱。
  • 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你是否丢了自己的幸福? 丢到哪里去了?是谁绑架了你的幸福,他人,社会,还是你自己?马银文编著的《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告诉你,你的幸福失落在了哪里,去向何处寻,打开你的幸福之门……《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总结了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谈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几大方面,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归结到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保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充实而宁静的心,把握当下,珍惜所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年轻时就要胆大一些,在多变的世界面前,勇敢地打出自己的牌,展示出闪亮的自己!人生所有的完美演出,都是来自日积月累的准备;把握住当下,不怕输,执着追求梦想,你的生命会因此而精彩!年轻是最大的优势,绝不能作为浪费的资本;在“拼搏”的征途上,别让行动毁在口号上,你要做的除了行动,还是行动!
热门推荐
  • 江城秋霁

    江城秋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常也无常

    无常也无常

    如也说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所以她拖着病重的自己逃到了M国……帝夙憾说他错了,如梦初醒,他爱的还是那个把他救回家的“小骗子”自此以后一直在找如也。可是错误哪有那么容易被原谅。病重的如也哪有那么容易治愈……
  • 小花仙之暗戮狂潮

    小花仙之暗戮狂潮

    在大姐温柔体贴的外表下,却掩饰着深沉的内心,她为何要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看似天真无邪的二姐,却是下一任的黑暗魔神,笫二任的恶魔之子,被死神眷顾着。天真懵懂的弟弟,却被痛苦的梦魔追赶着。在这漫无边际的黑夜里,你们究竟是我的劫难?还是光明?
  • 重生之夫妻双双把仙修

    重生之夫妻双双把仙修

    一生一世哪够,生生世世才够。一个是军人世家出身,冷酷无情。一个是医学怪才,从不心软。这样的两个人撞到了一起一个褪下了冷酷唯爱温柔,一个娇俏可爱,夫妻相互扶持一生到老。原以为俩人的缘分就这么一辈子,约好的下辈子只是承诺谁知道经历过死亡后夫妻两人在异界重生。他是闵家长子嫡孙,天赋极佳受万千宠爱。她是秋家三房妾室之女,身体虚弱修仙难。这一世两人将如何共叙前缘如何才能天长地久……诶诶诶,怎么会忽然出现了个空间啊?!这是要开挂的模式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辟妄救略说

    辟妄救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绯闻校草:甜心抱一抱

    绯闻校草:甜心抱一抱

    张小甜在湖边看到一个装逼的人,一脚踢开了那个人。结果她摊上了大事,惹上了周斗远这个绯闻校草。开学第一天,就被周斗远欺负。从此以后他们两个扛上了。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 家有太子

    家有太子

    李芸一生有诸多遗憾,为救小孩丧命于车轮之下。本以为重生是为了弥补遗憾,却发现竟然遇到一名穿越者。胤礽的一生是悲催的,被兄弟们陷害,被父亲废弃圈禁。本以为命落黄泉,死后竟然穿越到二百六十多年后。李芸一时好心,招来胤礽报恩,最终相互养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

    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

    【本书以完结,请放心大胆的跳坑吧】 片段一:“少爷,默小姐打人,让警察给抓了,默小姐让你去保释她!”他火冒三丈,丢下一会议室的高管人员就往外跑:“妈的,是哪个不长眼的,连我的女人也敢抓!”片段二:“少爷,默小姐在商场里买衣服,最近你的绯闻女友安以沫跟她看上了同一款,非要跟默小姐抢!”他生气的说:“你笨啊!把同款的全部给我买来,另外把那个女人的戏份全给我删了,让她跟我女人抢东西,也不看看是谁的女人!”七七小小声的问:“少爷,你怎么就那么宠默小姐呢?”他极其不耐烦的说:“我的女人我不宠,难道让你宠?”哎呀妈呀,少爷的气场太强大了,七七有点受不住了,还是快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