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1100000004

第4章 古老的格斗兵器(3)

外国长矛

从公元前2700年起,在旧王朝和新王朝时期的古埃及,步兵都使用铜矛,后来则使用青铜矛。早于他们的苏美尔人,步兵和驾战车的将士都使用矛。矛也是古波斯人的主要武器,这一点可以从佩西波利斯王宫的石头浮雕上看出,那上面刻有波斯王大流士的手执长矛的私人卫士。

后来的希腊人也使用矛,掷标枪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一个比赛项目,它回答了怎样使用矛的问题。壁画上有个步兵手持马其顿矛,这种矛两头都是尖的,以防毁损。他显然是用这种矛来刺杀。矛在此时是骑兵和步兵的通用武器。荷马时代的英雄们常常是带着两支矛上战场,带着一支矛回来,这表明轻的一支矛是用来投掷的,重的一支矛是握在手里刺杀的。骑兵使用的长矛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最先开始使用的。他的骑兵穿着盔甲,带着剑、盾和长矛。从这个时候起,在罗马使用长矛的人已经很普遍了。在中世纪,欧洲为了提高武士们的作战技术,经常举办长矛投掷比武。长矛直到很晚的时候还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武器。

长柄斧

长柄斧是最古老的一种劈杀冷兵器,是一种斧背装在柯(长杆)上的半月形宽刃斧。有时斧背上带有钩子,步兵用它把骑兵钩下马。长柄斧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出现。随着铁器的产生,长柄斧在许多民族中得到推广。长柄斧的平均尺寸为:斧刃长20厘米至30厘米,连同斧背宽13厘米至18厘米,柄长80厘米至100厘米。九至十五世纪,长柄斧在俄国军队中广泛使用。到16世纪,在俄国长柄斧被钺代替,在西欧被戟代替。

钺是一种古代冷兵器,斧刃宽阔,称半月形(40厘米至100厘米)装在两米多长的长柄上,也作火枪的辅助武器使用。15世纪至17世纪,在俄国被用作步兵的武器,用皮带背在肩上,18世纪,钺和戟成为宫廷卫士和岗哨的仪仗武器。

狼牙棒

狼牙棒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打击或投掷冷兵器。远古时代起即为步兵和骑兵使用。古代俄罗斯军人使用的狼牙棒叫“长木棒”。狼牙棒用坚木制成,形似粗木棒,长1.2米,一端比另一端粗2倍到4倍。狼牙棒的粗端有时包金属或钉有粗大的钉子,细端为柄。狼牙棒重达12千克。后来,俄国的狼牙棒又发展出狼牙锤、短锤矛等,这些也用作指挥官权力的象征。属于狼牙棒一类的,还有南美洲、澳洲、非洲及大洋洲诸部落的几种骨制和石制冷兵器及礼仪性兵器。这些兵器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中叶。投掷狼牙棒后发展成为回旋飞镖,古埃及、澳洲诸部落、南印度、东南亚及墨西哥的多用于作战和狩猎。

声名远播的刀

刀在最为常见的冷兵器,样式也极其繁多。古代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自己最为称道的名刀,它们形制各异,各有所长。其中,能够称之为世界级名刃的,主要有三大类:一个是伊斯兰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俗称大马士革刀;另一个是马来诸族(新加坡、马六甲、爪洼、婆罗洲、菲律宾)的糙面焊接花纹刃,俗称马来克力士剑;再一个是日本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俗称日本武士刀。

从地理分布看,三大名刃出产地都在亚洲,而且距离中国不远。这是因为,这些良刃都是古代中国能工巧匠所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欲立万世基业,在焚书坑儒的同时,还推行销兵禁铸,严禁民间私自制造和持有兵器。一些兵器铸造行家,为避免罹难逃亡四方。逃到琉球、马来诸岛,以及匈奴、突厥、大月氏等等地,战争的需求和优良的矿石,为工匠的技术传播创新提供了可能。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界三大名刃终于脱颖而出,闪亮现身于古战场。

另外,中国唐朝的唐刀,也以其种类多、装饰美、实战性强而著称,它不仅对中国后来的战刀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随着文化传播被周边的国家民族吸收借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马士革刀、马来克力士剑、日本武士刀

大马士革刀用乌兹钢锭制造,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马士革刀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被波斯人视为秘密,不为外界所知。

大马士革刀呈长弯月形,有的弯成弓背状。此刀虽然是单手所持,但刀身长而宽,重量大,劈砍时的威力强劲,可将敌人连人带甲一同劈开。伊斯兰部落的骑士们杀敌时不是用刀砍劈,而是策马疾驰将刀平持手中,使刀锋平划切抹敌人头部或身体。十字军东征期间,当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萨拉丁与英国国王、“狮心王”查理一世在耶路撒冷决战时,萨拉丁跃马扬鞭来到十字军阵前,将一方手帕抛到空中,然后猛地抽出大马士革弯刀凌空一劈,手帕顿时断为两节,刀锋之利可见一斑。如今一些被作为藏品收藏的大马士革刀,仍可以轻松将抛在空中的蚕丝斩断。

大马士革刀身上有手工纹饰,嵌黄金宝石,有的还饰有珐琅彩工艺,可谓珠联璧合,精美绝伦。1798年,法国拿破仑远征埃及,与土耳其、阿拉伯、埃及联军骑兵相遇,法军一阵枪击将敌击退,但敌军死士身上佩戴的弯刀,让法军士兵叹为观止,于是争相抢夺,场面大乱。就连素以制军严明著称的拿破仑,也禁不住心生好奇,选择了一件刀具,作为战胜品带回。如今,这把刀陈列于巴黎东方兵器博物馆。

马来克力士剑兴盛于13世纪的满者伯夷(今印尼泗水市西南)王国,刀体取材于陨石铁,锤锻入火500次左右,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之多。早期人们对马来克力士并不在意,直到白人与马来人几次作战后,马来克力士的优良表现才使世人大为震惊。当时,荷兰枪手的火枪钢管经常被马来刀剑一劈而断,刀刃轻轻推送就可刺入敌身。根据在剑身糙面花纹孔隙里浸入的液体不同,该剑可分为香刃和毒刃两种,其功效发挥可持续上百年。这使得马来刃变得更为神奇。

马来克力士剑也非常注重装饰,有的将糙面刃纹铸成浮雕造型,有的用象牙、金银装饰柄和鞘,并且镌刻花鸟兽形。在马来旧俗中,男子腰插3件克力士剑,一件家传,一件自购,另一件是结婚时妻子所赠。作为结婚纪念品的那一把,往往造型最为精美。白种人统治以后,禁止马来人佩戴克力士剑,制刃业随之衰落。

日本武士刀由中国唐刀改良而成,依据形状、尺寸分为太刀、打刀、胁指、短刀,广义上还包括剑和枪。武士刀刀体呈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常见的有边花、腹花、小暗斑、粗暗斑等。与众不同的是,这种刀不仅具备武器应有的锋利,同时还以造型优美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的象征意义。

一般武士刀刀柄与刀刃的比例是1:4,刀柄双手持握,劈杀有力,其弯曲程度控制在锋尖下16.7毫米处,砍劈时此处力量最大,十分符合力学原理。刀背称“栋”或“脊”,用以抵挡攻击,有平、庵、三、丸四种。在制法上,武士刀集合了很高的技术,总体来说需要经过刀工制刃、淬火、打磨之后,由刀工配白木柄鞘以保存刀刃,而刀柄、鞘、镡等刀装为另一行当,由专门的刀工装饰。

《明史》曾记载,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的部队与倭寇作战时,兵士刀剑常被日本刀削断。日本刀创造了世界刀剑史的神话,它的影响波及整个世界。从12世纪起,成千上万把钢刀出口远东市场,销售量与其他两种名刀相比毫不逊色。

大马士革弯刀缔造传奇

1260年8月,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都思率领12万大军,在艾因贾鲁特附近山谷同2.5万蒙古军队决战。

马木留克骑兵全是重骑兵,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锁子甲,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马木留克强弓射程远,穿透力强,但射速稍慢。马木留克骑兵的坐骑是阿拉伯纯种马,速度、耐力都可圈可点。马木留克骑兵的刀法出色,享誉世界的大马士革弯刀更使其如虎添翼。

蒙古大将怯的不花领军率先发动进攻,埃及军团佯装退却,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5万马木留克骑兵排成6千米长的阵线,而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7万北非轻骑兵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怯的不花立刻命令两个万人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留克阵营两翼突击,重骑兵以马刀左劈右砍,轻骑兵以箭矢袭敌,马木留克阵营开始后退。

千钧一发之际,忽都思亲自冲进蒙古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他的行为极大鼓舞了马木留克骑兵,他们狂呼着冲锋。良马,利刃,猛士,人与武器配合产生的效用,在激烈搏斗中发挥到极致。

蒙古轻骑兵历来以机动攻防见长,不擅于近距离格斗,所以当两军处于胶着状态时,蒙古军队明显处于劣势。这场混战一直从清晨持续到下午,蒙古军队伤亡渐增,渐显败象。怯的不花拒绝撤退,亲率卫队发动反冲锋,因战马跌倒而被俘,很快被杀。失去主帅的蒙古军队军心涣散,夺路而逃。

马木留克骑兵追击至一个名叫贝珊的地方,将蒙古残军合围。又一场厮杀开始,可怜的蒙古士兵全部成为埃及军团的刀下之鬼。

中国唐刀,刀具曾经的巅峰

中国唐朝初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中,都出现了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

唐刀具有礼仪和战斗两大功能,分为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四种样式。陌刀即长刀,为步兵所用,是军队重要的装备,用于击杀对手骑兵,唐中期被作为军队专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私藏。陌刀是传承汉之长剑“断马剑”,现在出土的汉长剑有的长达140多厘米,唐朝人在汉长剑其原有形制基础上,改进为双手所持并加长手柄的两刃长刀,即陌刀。仪刀是羽仪所执,在晋宋时称御刀,后魏称长刀,到隋朝时称为仪刀。作为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仪刀往往“施龙凤环”,“装以金银”,极尽奢华。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蹂躏,唐朝仪刀也逐渐消失了。横刀是卫府官兵佩带的主要兵器,此刀没有环手,比仪刀短,柄头由一个金属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间收腰,有穿绳孔。手绳由环部挪到刀柄中间,可有效防止刀具脱手,此工艺一直流传到明清。障刀为护身刀,用以御敌和自卫。

唐刀见证了大唐帝国的强盛,也对兵器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各国使臣的往来,仪刀流向高丽、日本和吐蕃等民族,这些民族所制刀皆留有仪刀的意蕴。中国的藏刀继承并保留了唐刀的直刃、单锋、圆弧刀尖、刀背起脊线、复合锻造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在日本刀上也有体现,所以唐刀是中国藏刀和日本刀共同的鼻祖。宋朝出现的绰刀、三尖两刃刀,也是唐代陌刀的直接继承者。仪刀和横刀在唐以后发展为佩刀,成为广泛使用的自卫刀具。

同类推荐
  •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

    本书是关于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作品。少年丧父的铁木真是怎么率领弱小的游牧民族,力克群雄,统一蒙古?他及他的继承者又是如何不断西征,从而创造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民族兴替发展为线索,勾勒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南征北战的历史。除贯穿全书的蒙古族征战史以外,书中更有狡诈和无奈、残忍与冷酷、情谊与背叛相互交错的人性,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精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史画卷。
  • 三国之孙氏强敌

    三国之孙氏强敌

    三国,穿越+系统流,孙策主,会有许多历史武将出来,但并不是无脑出。世界观不局限与华夏,但也不会写到欧洲那么远。感情线不会很多。谋略和战争是主线,不会有热武器(包括土炸弹)。有一些阴谋论。炼钢什么的作者不懂,不会去写。且看且论吧(特别叮嘱:本书不适合十八周岁以下、只看三国演义、想看爽文的) Ps,感觉前面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小白,往后四五十章会好点,前面过剧情和框架就行了
  •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一个奴隶的崛起有的太多的阻碍,最大的就是士人的蔑视,世家的垄断,豪门的欺压。。。但我们有最大的劳动集体,最重的心理共鸣。。。。我们就是三国中的共产国际。。。
  • 史上第一绝境

    史上第一绝境

    殷诚穿越了穿越到一个马上就要被废掉的太子已经更悲催了正当他刚刚稳固地位绝地反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皇帝爹好像也是穿越来的朝堂上的文官大佬们好像也被历史上的名臣奸臣们魂穿了边疆的武将好像也被历史上的名将魂穿了偶然认识一个美女不是魂穿,却自称妾身李秀宁。史上第一绝境,生还是死,这还是一个问题么?水友群:929982752
  • 锦衣卫

    锦衣卫

    如果在明朝的历史中选取关键词,“锦衣卫”是为必选。 这是中国最早的特务机构,从建立之初。其触角就遍及了王朝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是钦差大臣,但却有着比钦差大臣更为恐怖的力量。他们是专属于皇帝的监察机构、侦察机构,以及最为有效的行动队伍。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锦衣卫成了秘密审查与特别行动的代名词,而它与东西两厂之间的权力斗争更让人触目惊心……
热门推荐
  • 一错成婚:前夫惹不得

    一错成婚:前夫惹不得

    “离婚就离婚,谁不离谁就孙子”一对男女站在犹如废墟一般的家里,愤怒的对峙。然而不知道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姻缘未了,五年后再次遇到。这才发现原来离婚并不是结束,而且缘分的另一种开始。再次接触,他一次次的破坏她各种桃花,各种嫌弃,各种鄙视,并且霸道的宣布:“即使离婚了,你也是我的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该死的男人,你只是前夫,请你注意你的身份。”
  •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步履艰辛?个中原由不尽言说,但唯有一点却可概括,那就是女人的聪明与否。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与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份优雅的心情,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华夏太学

    华夏太学

    上古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的嫡传后人掌握着华夏大地的权力,其中有八大顶级高校,为首的两个是华夏太学和乾坤大学,两所学校即是两个门派,多年交恶纷争不断。华夏太学的校长之位空缺多年,此时大家发现了一个清洁工的秘密,使他成为校长,等待他的是来自整个华夏的挑战。
  • 少奶奶她总想翻墙

    少奶奶她总想翻墙

    一场梦醒来,他成了她的临时家长。他们是青梅竹马,也是最好的坑人搭档。她放火,他浇油;她掀房,他扶梯。险些成了他的嫂子,季繁星表示还好有惊无险。“你是不是对我早有企图?”有一天她问,他听后对此供认不讳。她心乱如丝,面上装着淡定,“哼,你居然觊觎你未来嫂子!”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在你不是我未来嫂子的时候,我就对你有企图了。”“要比你所知道的,早很多很多。”[因为喜欢你,所以小心翼翼,连在黑暗中都不敢告知你姓名。——秦暮]
  • 全职天神

    全职天神

    穿越了!我是个现代都市的地球人!做为穿越者,我很不情愿,所以无奈的我只能做点什么!所以在我的实力和智慧下,那片大陆很快就成了另一个地球,不过比地球要好哦!
  • 二手男人

    二手男人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高,二手男人成为了“热点”。二手男人择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有人说二手男人是“贵族”,有人说二手男人是“弃族”,买过二手货,住过二手房,连人都是二手的主人公付艾里说:一旦进入二手货架,既要做好被疯狂抢购的准备,也要做好被弃之一角的准备。这就是二手男人的生活法则: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快穿:有你,已足矣

    快穿:有你,已足矣

    唐雨霏是唐家的千金大小姐,为了家族,她将会与另一个世家少爷联姻,她可以拥有权利与财富,可她却有一个愿望: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度一生。可惜,这个愿望是天方夜谭。但是,就在那天,她与一个自称是“岚”的系统绑定,收集积分,实现愿望。“从我遇见你的那刻起,我就知道我这辈子都是幸福的,因为,我的生命中有你。”——唐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