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排斥写序,总觉得该写的都应在内文写明了。题外的话,说得多了,未免矫揉造作,招人烦。但这一部写完了,却是意犹未尽。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当你拿着显微镜去观察时,就会发现,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恩怨情仇,可以,也值得去诉说。于是乎,特立此序,权作读者了解内文的窗口。
言归正传。
我深知,写透互联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大框架下,将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IT企业和那些指点江山的大佬们,装进一个箩筐,用小说的形式去表达,更是极费脑子之事。这里面,有我认识的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尽力地在历史的洪流中,探索她的本质,摸清她的脉络。想要写透,首先要悟透。从互联网登上历史舞台至今,互联网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该用什么样的一个词,精准地概括互联网?
思索数日,我想到了“战争”这个词语。唯有战争,没有硝烟的战争,才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往下细分,大致有三种战争形式:第一种,同领域战争,比较典型的有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四大门户间的明争暗斗,盛大、网易和金山曾在网游领域的三足鼎立,阿里巴巴、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和当当网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攻占。百度和雅虎中国以及3721角力搜索引擎。第二种,不同领域间的混战,想象力有多大,互联网这块大蛋糕就有多大。在同领域获胜的指挥官们,为了扩张,更为了一统天下,势必会踩过界,蚕食不同领域的地盘。从腾讯插足门户网站,到盛大突袭新浪,再到3B、3Q,一直到如今上演的是阿里、腾讯和百度间的BAT大战。一场互联网界的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已点燃,爆发。第三种,多年前,我们在讨论全球化时,等同于美国化。无疑,现在的全球化,已经被贴上了中国化的标签。为此,众多的国际巨头也纷至沓来,抢滩中国市场,加入了战局。所以,“土洋”大战,亦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土洋”大战,几乎都遵循着一条规律,不可一世的洋巨头们,纷纷落败。百度将谷歌踢出局,阿里巴巴把eBay踩在脚下,还顺带着革了沃尔玛的命。究其原因,水土不服。所谓的水土不服,往往会经历四个阶段,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指挥官的用兵之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丁磊、陈天桥、张朝阳、周鸿祎、刘强东、李国庆等等,这些人皆是杰出的指挥官。江湖人曾有论调,说是陈天桥和马化腾代表了业界的两极,陈天桥“疾如风,侵略如火”,马化腾则是“徐如林,不动如山”。指挥官的个性决定了他的排兵布阵,听起来,略显狭隘,却也不无道理。一个人的个性,最为直接的表现,是说话的艺术。互联网这个大战场,有四位指挥官的说话风格尤为明显,自成一派。一是丁磊,你抛砖,他会往回缩。你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会反问:那你怎么看?言语间,丁磊是一团海绵,不吸干你不罢休,为了吸干你,他会诱敌深入,把你拽进他的话题周旋,直到彻底把你搞晕。二是陈天桥,你一抛砖,他就铺天盖地地侵略过来,非杀到老巢,否则决不罢休。三是马化腾,他和丁磊与陈天桥都不同。你一抛砖,他会接着。不过,不会反抛过来,而是扔在地上。你再抛,他再接,还是扔在地上。马化腾的风格,是维持住楚河汉界。他不过来,你也甭想过来。四是马云,你攻过去,他跳起来,云里雾里,声东击西。你再递上,三两下就被搞晕了。攻也没得攻,守也没得守。马云一玩起飘逸,没几个人能看得懂。丁磊退,马化腾守,陈天桥地面进攻,马云空中打击。某种程度上,马云和陈天桥是一派,天生领袖,气势大,煽动力强。虽不懂技术,做战略却是一流。丁磊和马化腾是另一派,技术出身,工程师思维,靠产品做大,属于沉潜型领袖。其他的指挥官,都可以对号入座,纳入这两大类别。
既然是战争,就存在着盟友,也存在着敌人。互联网归根到底是生意场,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利益,盟友可以变成敌人,反之亦然。雅虎一手培养大了谷歌,日后,谷歌却成了雅虎在美国最大的敌人。百度曾把谷歌踢出中国市场,在上市时,又寻求谷歌的资助。雅虎从阿里巴巴的口中抢走了3721网,后来,杨致远和马云又实现了“联姻”。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人说,眼下的互联网格局像极了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也有人说酷似三国,真正有实力一统江山的是阿里、腾讯和百度。剩余的,不足挂齿。在我看来,更像是“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和同盟国间的对峙。轴心国以阿里巴巴、奇虎360和新浪为核心,同盟国则是腾讯加百度再加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是德国,近两年,一口吞下了高德地图和UC等优质资产,快如闪电,神似当年德军闪电战拿下欧洲诸多小国。趁着整体上市,马云的实力,达到了顶峰。奇虎360是日本,你可以痛恨周鸿祎,但不可否认,奇虎360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但周鸿祎好剑走偏锋,有点当初日本的意思。至于日趋式微的新浪,玩资本运作有一套,玩产品却不行。如同当年的意大利,充其量只能算是凑数,影响不了大局。说完了轴心国,再来侃侃同盟国。毋庸置疑,偏居深圳一隅的腾讯,是业界布局最广,构架最完善的企业。因地理位置优势,一直闷声发大财,手法和“一战”以及“二战”时的美国如出一辙。直到周鸿祎的360安全卫士进攻腾讯的电脑管家,马化腾才不得不参战。李彦宏的百度,战略意义重要,双线作战——西线浏览器和阿里的UC,东线搜索引擎应战奇虎360。当初的苏联,亦是如此,饱受同时陷入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之苦。京东在电商领域和阿里巴巴是宿敌,如同“二战”时期丘吉尔带着英军正面对抗德军一般,关系到欧洲战场的战局。剩余的各国,有些在私下观望,有些正在秘密结盟,还有保持中立者。不过,战争格局像“二战”,战果却未必。至少从目前来看,BAT三家的构架,不分伯仲,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局部战争也好,全面战争爆发在即也罢。各家的手法,却是大同小异,兼并收购。正如思科的一位高管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思科往后二十年的战略,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并购,并购,再并购!但并购也要看缘分和时机,早在多年前,微软就报价近500亿美元收购雅虎,结果被杨致远拒绝。也因此,杨致远黯然退场。如今的雅虎早已江河日下。阿里巴巴迎娶雅虎中国时,也曾引起过轰动。杨致远的10亿美元,换来了马云40%左右的股份。如今,阿里巴巴成了雅虎最为赚钱的板块,而马云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盛大一度成为新浪的大股东,后来受到新浪毒丸计划的抵制。谷歌欲占领百度大本营,李彦宏却启动了牛卡计划,保住了百度的中国血统。兼并收购,说穿了,就像联姻,从有好感到喜欢,需要一个过程,从喜欢到谈婚论嫁,又是一个过程。谁也不能保证,在漫长的过程中,一方会不会“变心”。从表面上看,每一场战争,每一起并购,都是各路掌门人在过招。实际上,他们的背后却有着一只只无形地手,幕后推手。软银的孙正义,IDG的熊晓鸽等,是不能不提到的大佬中的大佬。没有他们的投资,中国的互联网也不可能进入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时代。或者说,时间会往后推迟很多年。再往深处,战争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弱肉强食,开疆拓土,确定版图。
有了版图,就有了一切。
当互联网进入全盛期时,我们所讨论的焦点,是互联网如何撼动传统行业,甚至取代传统行业。时至今日,答案已有,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可传统行业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说白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是新旧价值观间的博弈。谁的价值观能被大众所接受,谁就能笑到最后。单从账面上来看,笑到最后的似乎是互联网,但果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互联网可以让传统行业臣服,将来,肯定也会有新的产业,让互联网屈膝。大数据的出现,已经在打破现有格局,从IT到BT转型,更是绕不开的弯。
马云曾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这番话,值得细细品味。
你想赢?靠什么去赢?能不能赢?
许多时候,问题越大,答案越简单。问题越小,答案越复杂。希望这本书能让从业者和旁观者得到启发。哪怕是细微处,也足以令我欣慰。
老鱼儿
2015年1月29日 于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