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吴相对论·专注的幸福》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说道:
专注最重要的是能让你有幸福感,专注本身就是幸福的。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养老院里,把老人分成两组。一组老人养花,或者去关注孤儿,每天都有牵挂,每天都有事情做;另一组就只是吃饭、睡觉。一年多之后,发现两组老人的精神状态很不一样,甚至死亡比例相差50%。所以,专注是有回馈的,专注不是单向的。事情值不值得关注,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它对你有没有回馈。你专注一件事,把它越做越好,你就有成就感,同时体验一种幸福感,这就是专注本身的回报。
吴先生说得在理。我想,专注会产生幸福感这件事或许也可以倒过来,你做一件事,用是否有幸福感来验证你是否真的专注它了。从前有个小和尚问一位得道的高僧:“什么是佛?”高僧回答:“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小和尚感到非常奇怪,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谁做不到?难道这就是佛?高僧告诉他:“不。人们吃饭时其实不是在吃饭,睡觉时也不是在睡觉。”确实,你看今日的饭局,那是在吃饭吗?显然不是,那是在做另外的事情,吃饭只是名义,人们对吃饭这件事完全没有做到“专注”,因此他们也就得不到吃饭的真正幸福。睡觉也一样,人们梦中仍在钻营,睡眠名不副实,也谈不到专注,也就无法体会睡觉的真谛。李白有两句诗最精彩地描写了专注:“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当你真正专注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也在专注你,你们之间有交流和互动,这就是幸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这两句词,我估计是从李白上面的诗句脱胎而来的,含义是相同的。这就是专注,活灵活现,幸福感溢于言表。因此我们可以用这种境界检验自己是否专注了。作为教师,关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生,自以为已经达到了“专注”的程度,但对方毫无反应。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感觉,这是“对牛弹琴”,“好心当了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明白了专注的道理之后,我们也许能换一个角度思考:我的专注没有得到反馈,是否说明我并没有真正做到“专注”?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是“专注”,那我每天辛辛苦苦地干那么多事,算什么呢?恐怕就只能算是:关联,关联而已。你和对方有关联,并没有专注。就好像你和饭局有关联,但并没有专注于吃饭这件事,就好像夫妻之间每日有关联,其实谁也没有专注地对待谁。这类事情司空见惯,只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罢了。要真正做到专注,并非易事。
201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