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是教育的第三个要义。人的一生是生命自觉的过程,教育在生命自觉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没有教育,生命自觉就不完善。那么教育如何在生命自觉中,体现它的作用呢?这就涉及教育的第三个要义。夸美纽斯说:“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教给任何人,这是多么至高的教育原理。”比如,把微积分教给一个智障儿童在夸美纽斯看来是可行的,只不过作为老师的你暂时还未找到恰当的方式方法。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恰当的?那就是智障儿童能接受微积分的方式方法。这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即对不同的人教不同的内容,需要独特的、个性的、受用的方式方法。教育的第三要义是“唯美”,怎么才算“唯美”?方式方法适合个体需要并为个体所接受就是“唯美”。否则,无论教育者抱有多崇高的理想,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因方式方法不当而不能享受教育快乐的孩子,会渐渐远离老师、远离学校,这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第三要义就是教育手段、方法要遵循“唯美”的方法论原则。
教育对于人来讲,好像一个“三棱魔方”,“至善”是教育的方向,不朝“善”的方向走,是可怕的;“求真”是教育的载体,是“方舟”,它涉及教育的内容,所教的那些“天地人事”不过是“方舟”里的东西而已,知识多少类似船体大小,船体内在空间的承载量不是评判“方舟”优劣的唯一标准,船顺利航渡到理想的人生彼岸才是“求真”的旨趣所在;“唯美”是教育的手段,具体的方法不当,可能到不了“至善”的彼岸。
怎么才能把教育的“三棱魔方”运用好,是教育探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者需终身思考的命题。
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影响生活的方式
教育是人一生要经历的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但教育不是为了生活。在远古时代,青壮年要外出去狩猎,老人专门照顾小孩,传授生活经验,这成为教育的雏形。随着时代变迁,教育成了获取贵族身份,通往统治阶层的渠道,为此,西周时期,出现了“学在官府”的现象。再后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劳动者为了获取工作必须学习生存技能,学校才普遍化,教育的重心下移至民间。人类社会辗转发展,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到了今天,教育变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教育再也不是为了生活,而成为影响生活的一种方式。接受教育再也不是贵族的特权,而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好学校的想象与愿景
好学校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在于得到了多少奖牌,更不是自封的。它是在当下时代对好学校的期盼中形成的,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是经过时间的检验积淀而形成的。但每所好学校在最初的缔造者、引导者那里,早就被谋划、预设好了,且有自身发展的思想地图。
学校的思想地图
“学校”一词诞生于民国时期。清末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沿用至今。
最早的中国地图据说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于400多年前的1602年绘制的。地图的意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地图对于军事家而言是胸中的指南,对于旅行家而言是照路的灯塔,对于教育者而言是学校的发展方略与操作指南。学校的思想地图就是学校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学校教育行动的指南。学校的思想地图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办学目标与学校愿景。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确定的,它蕴含了办学愿景与发展目标。二是办学理念与设计,即目标确定了,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来实现目标。三是学校的发展与规划,它可以细化为学校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
好学校小目标:校园美、教师优、学生乐、质量高
好学校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一个校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好学校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把这种状态描画出来就是学校的目标。在我的想象中,校园应该是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一个能给孩子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那么学校应该是美丽的、温馨的、吸引学生的。所以,好学校首先要校园美,而且这种美必须是由外到内、内外兼修的。外在的是显性的视觉美,内在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行为之美。好学校的教育行为符合孩子的心性,在学校里孩子可以免受苦闷、压抑与控制,孩子的心性能够自然绽放,心灵可以自由舒展。教育行为之美是校园美的内在本质,是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之美。其次,教师优。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素养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品质,所以好学校的教师必须是优秀的。再次,学生乐。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在学校里是否体验到快乐,是否学得愉快,心理上是否产生幸福感。所以,学生乐也是好学校不可少的目标之一。最后,质量高。任何人为的事情都有一个效率问题,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础条件大致相同,很多发达地区学校完全按标准化设置,但问题是,同等配置的学校,其教育质量往往不尽相同,不一定所有的学校都有一样好的教学质量。因此,好学校必须是高质量的学校,是高效益、高产出、高效能的学校。
好学校要每个当事人都明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是可以看得见的小目标。校园美、教师优、学生乐、质量高就是清林小学追求的理想的好学校的小目标。
小学校大理念:“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
学校的教育理念本无大小之分,只有正误之分,或者立足点高下之分。这里说小学校也要有大理念,其实就是强调学校的理念要高远与正确。一个学校理念低下,教育眼界狭窄,教育眼光必然短浅,教育行为难免粗鄙,这样的学校是走不远的,更不可能成为优质的学校。我们清林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什么?几经酝酿、几番考量、几许论证,最后确定了三个关键项量: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小学六年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奠基性的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六年;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学校教育必须给每个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为此,学校把“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作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1.小学教育与人生基础
教育是将自然人教化成社会人的必要手段。教育从广义与狭义来看,分为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而就学校教育而言,现阶段的学制又分为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等。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小学阶段就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无论是从事教育的人还是非从事教育的人,大都认同此观点。
2.每个学生与最佳基础
自教育家出现,他们就关注教育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关系。心理学研究发现95%的人的智力都差不多,那也就是说95%的人受教育前的差异是不大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差异的。那么,人成年以后差异为什么这样大呢?难道是教育惹的祸?是教育让他们产生了差异?此理论恐难成立。我国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同一老师所教的内容相同,为何学生渐显差异?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只能重提那句名言:“森林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正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每个人的教育也应是独特的;最好的教育是满足个体差异存在的个别教育,一对一的个别教育方案是最好的教育方案。但是,学校教育做不到绝对的个体化,个体化教育也只是教育的理想模式。鉴于此,学校教育就要尽其所能为每个个体奠定基础。为个体奠定基础不是机械加工、批量生产,而是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个别化的夯实基础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针对每个学生的,才能为他们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
3.最佳基础与内容具体化
明白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佳基础的内容才能具体化。但关键是什么样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堪称是最好的教育?这要求我们充分理解前面谈到的教育的“三棱魔方”——“唯善”“唯真”“唯美”的本质内涵,即“唯善”是教育的德性方向,“唯真”是智识教育的圭臬,“唯美”是教育的艺术手段。通过此“三唯”办学思路,将教育行为具体落实在受教育的个体身上,并让每个个体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最佳的基础。于是,最佳基础具体化的内容可以表述为:道德教育臻于至善,知识教育诚明求真,教育过程优雅唯美。“三唯”教育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受教育个体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灵,否则,最佳基础就没有承载的机体。因此,最佳基础具体化的内容又可以描述为:道德为原本丰其感情,知识极诚明浚其智慧,艺术至优雅增其意志,身心唯健康强其体魄。
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定是校长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发挥自己的智慧而提出的,非教育理论著作中所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蔡元培之于北大,陶行知之于晓庄,蒋梦麟之于清华,张伯苓之于南开,他们无不是以个人的教育主张引领学校的发展。学校不论大小,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风向标。清林小学自筹办之日起,就以“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的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它也成为学校思想地图的图标。
有了思想图标之后,清林小学又制定了《学校发展方略》《办学章程》《学校管理方略》等一系列思想蓝图。绘制这些思想蓝图的目的是希望学校从开办之日起,就能有序、正常地发展。从第一个“五年发展方略”《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办一流示范小学》与第二个“五年发展方略”《专业化成长,示范性引领》来看,学校明显有很多变化,体现了学校理念的重要性与前瞻性。
走出迷失的现象
确定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愿景后,接下来就要绘制发展的导航图,否则学校就会在教育的乱象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盲目地左冲右闯。学校没有思路清晰的办学导航图,没有指明学校办学思路的“智慧”灯塔,发展将是缓慢的,甚至走不出迷茫的教育乱象。
学校的思想蓝图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集萃,它既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包括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好比建筑的施工图的设计风格,办学思路即用什么样的标准(也即施工方案)去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用什么样的原则与标准去统领教育实践行为,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弄清楚这一问题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教育实践行为的落实与统一。清林小学的办学思路是“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艺术至优雅”。这一思路何以形成?又缘起何端?这不得不从教育认同的原点论起。
1.道德为原本
1902年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在该学堂先后主持过学校校务的有著名学者缪荃孙、陈三立、李瑞清等人。李瑞清主持学校校务时,为学子留下了“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的做人规范,并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这种以人格规约的人性教育对今天的现代教育仍有启迪意义。
在“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借用“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提出了“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艺术至优雅”的办学思路。道德何以为原本?这就需要厘清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过程与活动,这种过程与活动就是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或影响由一个人传授、传递给另外一个人。但这样定义教育总觉得缺少什么,那就是在传授、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或影响的时候,一定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进行,也即以道德的方式来进行。只有在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或影响时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叫做教育。否则,那只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人也只能被称为“教书匠”了。教育本身应该是道德的,不但内容应是道德的,方式也应是道德的。道德为原本规定了教育的方向——“至善”。
既然教育应是道德的,那么教师也应是道德的。教师的精神成长,必须回到理性信仰的轨道,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有道德的教师。
无论教哪一学科,都是一种学科专业身份。仅有这种学科专业身份是不够的,还要拥有道德教师的身份。所谓道德教师,就是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还担负着道德教育的任务,即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与影响,树立“教以师为先,师以德为重”的职业观。道德是一种方向,它决定了教师要把孩子带到何处去;道德是一种思考,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行动;道德是一种动力,它引领着我们自觉地追寻人生的目标。
学校以道德为原本,引导教师信奉道德,这样一来,传递给学生的教育影响自然也是道德的。学校的教育是道德的,教师也会是道德的教师。不以道德为原本的教育是缺乏方向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