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出色的园丁必然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同理,一个优秀的家长也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其前提是开放、开明、善于学习。
家长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谈起角色的扮演,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舞台、电影、电视里的那些演员,认为只有演员才有角色扮演一说,家长就是家长,哪里需要扮演什么角色呢?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
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样也有“角色”的概念。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群体(包括家庭)中,所处的地位、身份和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表现。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只有扮演好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才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和谐、事业顺利。
比如,作为子女,对父母和长辈要尊重,否则就是没大没小、不懂礼貌;作为下属,就不能表现得像个领导,那就犯了职场中“越位”的错误……同理,作为家长,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那么,一位成功的家长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专家以为,一个成功、合格的家长一定会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家长是孩子的长辈,不是孩子的领导者
作为家长,我们抚育着孩子成长,确定了各自的不同身份,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处于绝对服从和被支配的位置。如果家长总以一种领导者的绝对优势俯视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这对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无益的,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因此,家长与孩子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才能实现思想上的交流、感情上的交融,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2.家长是孩子的朋友,不是孩子的监视者
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家长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监视者的角色,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监视、过问,不准孩子做这个,不准孩子干那个……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监控下,与家长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养成了“明里一套,暗里又一套”的不良习性。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与良好品格的养成是不利的。
其实,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学会做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心里,在生活上关心孩子,在心灵上感应孩子。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乐于与自己交流,有利于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心理、生活乃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3.家长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者、行为的引导者
这里所说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既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如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与人交往、承受挫折、聪明理财、心理调节等。
家长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者,这就意味着要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家长必须根据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孩子的成长特点,给予孩子知识的启蒙、行为的引导、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指导,都不能算是称职的家长。
要想做好知识的启蒙者,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做好衣食住行的各项供给工作,还应该在学习上给孩子以信心、给孩子以激励、给孩子以方式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孩子做他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
4.家长是孩子心理的保健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园地,它更广泛地影响孩子心理的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不仅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还要懂得相关的心理保健知识,以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孩子矫正心理上的各种异常,问题严重的则要求助于心理医生。
唯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有健康的未来!因此,家长一定要扮演好孩子心理的保健师这一重要角色。
5.家长还应该是孩子成功时的喜悦分享者
每个孩子在获得成功的时候,都渴望有人与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家长是他们最尊敬的人,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能做到让孩子享受成功的乐趣,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小莉与妈妈一起玩搭积木的游戏,孩子心灵手巧,可以搭出很多形状各异的东西来。妈妈非常高兴,总在孩子搭好一个形状以后高兴地叫起来:“天那,太厉害了,这么难的都能搭得出来!”
小莉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欢呼声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与行为的动力,她搭得更欢了。
总之,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不仅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与你一起享受亲情与幸福的时刻,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有动力、有激情!更渴望成功!
另外,父亲和母亲由于性别不同,在教养孩子的角色任务上有一定的差异,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早期时,母亲作为生活的照料者,往往扮演着养育、保护、抚爱孩子的角色,构成孩子的母爱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缺少母爱,将来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孩子六七岁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这时,父亲的角色往往代表这个新世界的道德规范、信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准则,成为孩子认识、适应母爱之外世界的指导者。这时,孩子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更容易受父亲影响。
同时,家长的角色分工,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也很重要。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成长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男孩容易模仿和参与男性角色的各种活动,显示“物体定向”,就是倾向于物质世界的意向;女孩偏于模仿和参与女性角色活动,显示“人物定向”,也就是倾向于情感世界的意向。这两种倾向不仅由生理特征决定,也由社会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所形成。而父母角色的分工,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别做越位的家长
“妈妈总喜欢什么都给我安排好:衣服应该这么穿,出去玩应该带什么吃的,每天应该几点睡觉……总之,我做的好像都不对,要是没有按她的做,她就会很生气”。
12岁的刘东怎么都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老爱替自己做决定,并且一切还得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家长喜欢给孩子安排一切,初衷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教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是一种保护心理使然。在家长眼里,孩子总是弱小的,而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可以间接减少孩子在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对孩子来说,他们有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得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这里就有这么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2岁多的小男孩,走到一处多级台阶下面。父亲放下孩子,想休息一会儿。男孩好奇地顺着台阶向上爬,每爬一级都特别费劲,要吭哧老半天。父亲看着孩子爬了两级,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噌噌几步走到了最高处。孩子又哭又闹,父亲一脸茫然,骂道:“臭小子,你不是要上去吗?我把你抱上来,你哭个啥?”
一位老人走过去,对那位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让他重新爬,他就不哭了。”
父亲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孩子在哭,没办法,只好照做了。他把孩子抱到台阶下面时,孩子马上止住了哭声,开始重新爬台阶。这位年轻的父亲感觉很奇怪。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呢?两岁的孩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爬行来获得生活的体验,更何况是一些大孩子呢。作为家长,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剥夺了孩子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孩子非但没有帮助,还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有甚者,会因为家长的越位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能力。黄宁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黄宁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个子长得也高,俨然像个小大人,但是他做作业却从不认真、不细心。黄宁完成作业后情景经常是这样的:匆匆忙忙飞快地将作业写完,不管对错,将铅笔往桌上一扔,就急急忙忙跑向电视机前或者是奔向门外。
书桌上满摊着他的作业本、练习册、课本以及铅笔、橡皮。通常是黄宁的妈妈,先将书桌整理整齐,把他的课本、铅笔盒等一一放入书包,然后再将他的作业从头至尾检查一遍,用铅笔将错误的地方勾画出来(通常总会有错误,而且不会太少),再将孩子叫回来改正。
对于妈妈指出的错误,黄宁连想都不想,也不问为什么错了,拿过来就改。时常,改过的作业还是错的。当他再被叫来改错时,他就会不耐烦,大声地嚷着说:“你说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的代劳非但没有让黄宁改掉自己不认真、马虎的学习习惯,还助长了黄宁的依赖心理,抹煞了孩子原本应该有的责任心。一个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事情毫不在意的孩子,今后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呢?因此,要想让孩子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并能相信自己,悦纳自己,家长就应该给孩子自己体验生活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作为家长,只要守好自己的“位置”就可。
孩子的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是通过锻炼形成的。锻炼就意味着孩子独立参与活动,并且明确活动的目的、步骤以及要求等。这种锻炼机会最初应该由家长来提供,并提出恰当的要求,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活动或者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总是乐意承担,并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孩子在能力、意志、意识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当孩子入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学生角色相对应的角色行为。这些角色不仅使孩子有一种角色感,而且能使他更好地完成角色形象。
孩子渴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出色的学生。但是家长剥夺了孩子成为一名独立学生的某些权利和义务。
1.家长剥夺孩子某些权利和义务的主要方式
(1)担心孩子检查作业不认真,整理书包不整齐,于是替孩子完成。
(2)过于关心,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主动代替孩子做这些事情。这种做法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家长不是能干好吗?干脆让家长干好了。这样,孩子就不会把这些工作再纳入自己的范围。
2.家长这样做的原因
无论是哪种做法,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造成孩子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缺失,丧失了自主活动的信心与能力。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1)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只是对孩子可以看得见的分数进行要求。
(2)家长为孩子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保证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3)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地苛求,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总不满意。
(4)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出色,为父母争光。
(5)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是各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6)没有意识到知识学习只是孩子成长中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学会从事其他活动的能力。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位母亲,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孩子对学习越来越不上心,作业越来越马虎,家长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孩子越来越不听家长的话。
3.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该怎么办
(1)提议孩子与家长一起检查作业。
(2)就某些作业问题,让孩子说明是否正确以及他自己的理由。
(3)逐渐表现出对孩子的教学内容不太熟悉的样子。
(4)对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不要表达自己的修正意见,建议孩子自己重新思考。
(5)放手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6)至于整理书包,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会丢三落四。即使他可能忘了装一本书或忘了带橡皮,也不会太影响他的学习。而且,从此他就有可能会细心、认真检查自己的每一样东西,对自己的事情认真负责起来。
只有家长不越位,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优秀的人!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有这么一个典故:
有一农妇老来得子,对儿子百般宠爱,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做母亲的都会大加“赞赏”、积极“鼓励”。
有一次,儿子从邻居偷了一根针回来。母亲一看非常高兴,称赞她的儿子很聪明、很有出息。儿子得到母亲的认可,就把“偷”当做一件乐事,经常从外面偷东西回家。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为偷东西被官府抓到,因为案情严重,儿子被当场判斩。
行刑时,监斩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儿子泪流满面,他要求再吸妈妈的一次奶。
母亲走上刑台,将奶头放入儿子嘴中时,儿子一口将妈妈的奶头咬下,并说:“妈妈,我是吃你的奶长大的,如果在我开始偷东西时,你好好的教育我,哪怕就是打我,我也不至于今天落得被杀头的下场!”
母亲一听此话,悔恨交加,痛哭不止。
这个典故对我们每位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家长是孩子言行的示范者,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举手投足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品德的形成。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自我教育,这样才能当好孩子的榜样。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第一个镜头,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年迈的婆婆端来洗脚水,为婆婆洗脚。
跳过镜头,则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端着一盆水,很费力、却很开心地朝自己年轻的妈妈走去。然后是从幕后传来的话外音: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广告中的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怎样对待父母,该如何尊敬老人;孩子也就立即从妈妈的行动中,学到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庭教育的好坏,就如这春雨一般,都是“润物细无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