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别人面前说话会紧张、自卑、恐惧。当在会议或公开场合需要发言时,原有的勇气就不翼而飞,大脑一片空白,畏畏缩缩无法开口。即使开了口,还是手心冒汗双手发抖、声音发颤、语无伦次。中断好几次自然是少不了的状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上这样解释,说话者由听者的表情、动作、及眼神中,自认为听者对自己的说话方式及内容感到不耐。
不过,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紧张!无论是谁,无论他经历了多少事情,其紧张情绪多少都会存在,所以说,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大家都会紧张,那还怕什么?
当然,仅仅了解别人也会紧张是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的。了解这些,是为了让你对自己、对别人有所认识。要想真正克服恐惧情绪,使自己在人前自然流畅地说话,最关键的是要多练习,先一个人自己多发声练习,接着多在人前练习说话,不要错过在人多的时候发言的机会,这样才能消除恐惧,自然地说话。
别把说话当成负担
“我总是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说话,那样的话,我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脑子里一片空白,说话哼哼唧唧、颠三倒四,老半天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很多人坦然承认自己害怕当众说话,而且为此感到苦恼。英国历史上有位名为狄斯瑞的首相曾说:“我宁愿率领一队骑兵去冲锋陷阵,也不愿在下院做一次演讲。”
大多数人都有害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即使是职业演说家都不会例外。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出现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
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以幽默的演讲才能闻名于世。然而,人们最多的是看到他的辉煌,很少有人知道,他20岁初到伦敦的时候,却羞于见人,胆子很小。遇上有人请他去做客,他总是会在人家门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许久,而不敢直接去敲门。一次,朋友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学术辩论会。在现场,他慢慢地站起身,紧张极了,然后开始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当众演讲。演讲完之后,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讥笑。会后,他感觉自己充当了一次十足的傻瓜,蒙受了奇耻大辱。为了洗雪这个耻辱,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周都要当众演说一次,人们在市场、教堂、学校、公园、码头,甚至在挤满三四千听众的大厅或者是只有寥寥数人的地下室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听见他的慷慨陈词。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在短短十二年的时间里,萧伯纳的演讲竟然达到了1000多次。
正像萧伯纳的第一次演讲一样,害怕当众讲话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许多大演说家的第一次讲演也并非都那样尽如人意,有的甚至还曾出现过非常难堪的场面。国际公认的杰出女活动家蔡特金第一次演讲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状况。虽然在演讲前她已经做了细致充分的准备,可是一上台,紧张得把要讲的话全部忘掉了,大脑一片空白。英迪拉·甘地夫人在初次登台演说时,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只是听到场下一名听众说到:“她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尖叫。”在哄堂大笑中,她的讲话结束了,然后窘迫地走下了讲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他自己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演说的时候,嘴里反复塞满了棉花,脉搏跳动快得像在争夺赛跑的奖杯。英国政治家路易·乔治说,自己第一次试着公开演说的时候,舌头抵在嘴的上膛,竟然一个字都无法说出来。美国前总统福特刚刚踏人政坛的时候,讲话也结结巴巴,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这样的人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然而他们在经过了第一次窘迫后逐渐地成长了起来,他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开始变得能言善辩,沉着机智,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家。
其实,当一个人害怕当众讲话的时候,往往认为只有自己怯场,而别人并不怯场,因此就总在想:“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呢?”其实,这并非是某个人特有的现象,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只不过别人对于怯场的现象不太注意罢了。
人们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谈吐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天生可以如此的。他们也一样有怯场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害怕当众讲话的情况,因此,害怕当众讲话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气色安定、谈吐自如,那他似乎才有些异常呢。所以不要把说话当成是自己的负担,要敢于说话,要勇于在大众面前锻炼自己的讲演能力,只有如此,才会练就好口才,才能成就好人生。
笑迎人类第一恐惧
1977年,一本名为《列表之书》的图书畅销全美。其中,有一章的标题是《人类的14种恐惧》。你知道排在第一的恐惧是什么吗?不是死亡(死亡排名第七),不是蛇虫虎豹,居然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
在一群人面前讲话真有这么恐怖吗?在一次聚会中,小袁对小高聊起了他对奥运会前后房地产与股票行情的走势预测,说得很有见地。聊着聊着,同桌那些三两捉对聊天的人逐渐都被其话语所吸引,都不再说话,安静地听着小袁一个人“演讲”。小袁开始没发觉时还能侃侃而谈,突然当他发现一桌人都在听他说话时,一下子就乱了方寸,说话也开始结巴,言辞也没有了原先的水准……本来能言善辩,但一到台上面对众人,或成为一群人关注的中心,语言表达能力就迅速下降。这是不少人身上的常态,相信类似的经历,在不少读者中有过,并且有些人还在延续着类似的故事。
如何克服“人类第一恐惧”呢?最近,某电视台的主持人告诉观众,其实在上大学前,他是一个不敢当众说话也不善说话的人,他成为主持人,除了苦练普通话外,还迈过了两个坎。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迈过的是哪两个坎?
·说话紧张的坎
有些人在众人面前说话时,表情十分不自然,除了容易怯场之外,还常常说出几句自己也没想到的不合适的话或词汇,这令他们自己也大为吃惊。其实,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心理准备和实际训练,通过下列训练法完全可以克服。
第一,努力使自己放松。说话紧张的人大都是想要说话时呼吸紊乱,氧气的吸入量减少,头脑一时陷于痴呆状态,从而不能按照所想的词语说出来。
在某种意义上说,“呼吸”和“气息”是一个意思,因而调整呼吸就是“使气息安静下来”。
说话时发生不正常情况通常是这样的顺序:怯场——呼吸紊乱——头脑反应迟钝——说支离破碎的话。因此调整呼吸会使这些情况恢复正常。
说话时全身处于松弛状态,静静地进行深呼吸,在吐气时稍微加进一点力气。这样一来,心就踏实了。此外,笑对于缓和全身的紧张状态有很好的作用。微笑能调整呼吸,还能使头脑的反应灵活,话语集中。
第二,练习一些好的话题。在平时应酬中,我们可以随时注意观察人们的话题,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为什么?原因是什么?自己开口时,便自觉地练习讲一些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事情,同时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话题。
第三,训练回避不好的话题。哪些话题应该避免呢?从你自身来说,首先应该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地说一遍,不仅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反而给人留下虚浮的坏印象。若有人就这些对你发起提问而你又回答不出,则更为难堪。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兴趣的话题,试想连你对自己所谈的话题都不感兴趣,怎么能期望对方随你的话题而兴奋起来呢?如果强打精神故作昂扬,只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别人还可能看出你的不真诚。
第四,训练丰富话题内容。有了话题,还得有言谈下去的内容。内容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看出他丰富的内涵及对生活的炽烈感情。这样的人总是对周围的许多人和事物充满热情,很难想象一个冷漠而毫无情致的人会兴致勃勃地与你谈街上正流行的一种长裙。
第五,训练语言方式。词意是否委曲婉转?话题是否恰到好处?言谈是否中肯?是否把握要领?口齿是否清晰明白?说话是否不犯唠叨琐碎的毛病?说话音量大小适度?说话速度不急不缓?话中是否不带口头禅?说话是否简洁有力?措辞是否恰如其分、不卑不亢?话中带多余的连接词?说话是否真实具体?是否能充分表达说话目的?言谈时是否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说话是否心无旁骛、专心一致?话中是否含有自我吹嘘成分?是否自个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是否出口伤人?是否能真诚地与人寒暄客套?说话是否能参酌量情?是否能掌握说话技巧?是否能巧妙掌握说话契机?是否能专心一意地听人说话?
虽然,我们在和人应酬交谈当中,不可能时时都能使对方感到既愉快又有趣,但是训练有素的谈话方法的确能帮你赢得社交中给人留下的好印象。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是一种社会行为,像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谈话也有一定的规矩,要做个谈话高手,都应该遵从。与人谈话,哪些可说,哪些不可说,也都有很多讲究。
关于这些,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项:不谈对方深以为憾的缺点和弱点;不谈上司、同事以及一些朋友们的坏话;不谈人家的秘密;不谈不景气、手头紧之类的话;不谈一些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事情;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家庭财产等事情;不诉个人恩怨和牢骚;不述一些尚未明辨的隐衷是非;避开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详情;忌夸自己的成就和得意之处。
·羞怯怕丑的坎
一说话就脸红、一笑就捂嘴、一出门就低头,这是那些天性羞怯者的共同表现。虽然屡下决心总是不能大见成效,怎么办呢?这里有一张专治羞怯心理的社交处方,可作参考。
想象自己是完美的化身。这是许多名模、影星在表演之前惯用的技巧,这也同样适用于工作职场,面对大客户或提案前,先静坐,心中默想曾有的愉悦感受,回想曾经聆听的悠扬乐章,愈具体效果愈好。以拥有者的态度走入每间屋子。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仿佛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学习你所仰慕的人所有的美好特质,只要她(他)具备你所希望拥有的特质,都无妨模仿。
大胆表现自我,把自信心视为肌肉,需要定时持之以恒地锻炼,如果稍有懈怠,它很快会松弛。改善外表,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去理发店吹个发型,这些办法会使你觉得焕然一新,因而增强自信。
进行想象练习。想象自己正处在最感羞怯的场合,然后设想自己该如何应付。这样在脑海里把自己害怕的场合先练习一下,有助于临场表现。
逐渐接近目标,可以减少焦虑。掌握害怕的根源和知道害怕时会有的生理反应,如冒冷汗或呼吸急促,当它们出现时你就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小技巧克服它。说话时语气要坚定。没有自信的人都有说话过于急促、细声细气的毛病。说话的诀窍在于音量适中、语调平稳,速度不缓不急,此举显示你对说话的内容信心十足,利用呼吸换气时断句,内容则显得流畅有条理,切忌以疑问句结束陈述事实的语句,以免影响语气的坚定。
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例如在轮到你讲话之前,先专心听别人怎么讲。一来可以分心,不再一心挂念自己;二是当你讲话时,别人也会专心听你的。
多提“问答题”少提“是非题”,可以使你处于主宰的地位。技巧多加演练,如要出席一个舞会,就在事前先练习一下当前流行的舞步,可以减少到时出现的尴尬。
要避免不利的字眼,如与其自己对自己说“我感到很紧张”,不如说“我感到很兴奋”。
确信一个事实,其实在别人的心目中,你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害羞。设法避免紧张时的动作,例如你演讲时手会发抖,就把讲演稿放在讲台上。
事情做好了,不忘自己庆祝一番,这样有助于增加自信。
平常要多多参与,不要拘泥,多参加活动,多与人接触,对克服羞怯心理很有帮助。确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摒弃一切不利的想法。要知道,人无完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弱点而自怨自艾。
轻松战胜自卑心理
除了因为害羞、胆怯不敢说话以外,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自卑而不敢说话。
所谓自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严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无法胜任自身角色的一种异常心理。生活中,常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导致消极的自我评价,形成自卑心理;还有一些生性敏感的人总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所以办事畏缩、回避交往、害怕交往、同样也形成自卑心理;更有一些人因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遭受过挫折,以致自卑,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总之,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自卑心理是由于后天长期对自我的不当评价而逐渐形成的。从客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因为个人的某些生理缺陷或者长期遭受失败体验而造成的。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自卑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在别人说话优势面前的自卑。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口齿伶俐,说起话来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在这些强势的说话者面前,那些内心有自卑感的人往往会觉得很有压力。他们可能会想:我说话不流利,声音也不好听,如果我发言了,一定会被其旁人笑话的,还是不说为好,免得丢人现眼。这样,他在心理上被别人的说话优势“吓”倒了,因此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