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2014年初视察北京工作又提出了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尽快实现这个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2015年4月底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这里明确指出了要优化空间结构,这就使得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优化管理问题显得异常紧迫。
所谓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一般是指由公共权力创造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载了城市形象表达,还集合了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及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作用,它跨越了单纯的建成环境的范畴,体现出微妙但重要的实体环境同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人文价值,成为东西方学术界关注重点议题。
在国外,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了“公共空间”的概念;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则对公共空间的认知理论进行了揭示:一方面,它突破了以往对环境认识仅仅建立在研究者和专业人员主观审美基础之上,指出对环境的认知是环境中的人的普遍存在的体验;另一方面,它使本来单一的以客观实体环境作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研究拓展到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扬·盖尔在其代表作《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步行交通和公共生活,为城市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切实地以“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集中研究阐释公共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国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布局的调整,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方面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代表性成果有:罗巧灵等:《宜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新思路》、杨震、徐苗:《创造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实践价值观,和谐城市规划》、重庆大学孟侠的《人性化空间环境的创造——关于城市外部空间》、重庆大学徐煌辉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李晓琼:《和谐理念下的城市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微视角》、陈水生:《失落与再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总体来看,国外和国内学术界重点侧重于研究公共空间中的视觉景观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设计层面,较少侧重于生态文明视角把公共空间作为有意义的场所、人们活动和交往平台、维系社会文化意识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空间媒介等方面进行研究,即使有个别学者侧重生态文明角度,也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管理是指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从其健康和持续发展意义上,摒弃工业文明时期粗放式发展,唯效益至上的错误影响,着眼于城市结构中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在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优化角度,从人与环境和谐和长远发展角度上,从政策到意识,从社会群体到个人,对城市公共空间强化生态优化管理理念以及监督实施,以保证真个城市有机体和城市中的每个人的绿色健康发展,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共荣。
本研究将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管理问题。由于篇幅和精力所限,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我们在研究中重点选取的公共空间类型有博物馆、公园、广场、地铁、车站以及过街天桥等作为研究和调查的对象,希望以点到面借助生态文明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全面分析和解决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管理问题,为美丽北京与和谐北京建设提供参考和决策建议。
(三)创新之处
第一,选题角度:本课题突破工业文明时期经济效益之上,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解读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管理问题,学术视角新颖而独特。
第二,研究方法:突破了单纯的文献史学研究的框架,采用了案例法、社会调查法,同时也运用管理学、城市规划学理论加以分析,从而实现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
研究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对策,适应生态北京发展需要;探索用生态理论解决北京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管理问题的现实路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研究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存在问题及管理现状,北京作为首都就有特殊重要地位,近年来北京城市发展迅猛,城区面积急剧扩大,常住人口突破两千多万,再加上一千多万的流动人口,使得作为城市流通的重要的北京公共空间在发展与管理过程中更加凸显了以前的许多老问题以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此本研究重点解析北京公共空间优化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研究目前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法方案。
第二,将生态理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与管理。生态文明作为后工业文明的一个必然趋向,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对于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每个人的生存空间的重要意义,而近年来的城镇化不断扩展,大量人口不断涌现城市,北京作为首都,其独特的位置,成为人口涌向的主要地段,作为城市脉络和主要场所的公共空间在管理上能否更加优化,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北京作为一个巨大有机体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本课题研究生态文明理论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与管理的价值,探讨城市空间的生态建设内涵,即生态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遗产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生态文化构建等理念等。
第三,研究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管理问题的现实路径。一是理念层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生态优化对公共空间管理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在行动中践行生态文明优化管理的要求,从而从单纯追求抑制环境污染的发展途径转向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二是政策层面,探讨政治生态化,如何通过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制定生态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起到硬性指导作用一个杠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对于公共空间的生态化发展起到坚强的壁垒作用,所以本课题从管理角度结合北京发展,从政策层面提出生态优化的具体路径;三是社会层面,北京是一个大社会,由许多社区、单位组成,是一个群体的空间,因此从社会层面上来说,社会整体能否注重生态理念的贯彻,能否真正遵循生态优化管理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本课题侧重研究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行为符合生态平衡原理,体现公共空间管理和利用的真正的公正和可持续性;四是从个体层面,群体是由个体组成,只有真正把群体的意志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才能使得生态文明理念在公共空间管理中真正落实,因此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培育市民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素质以及生态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