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3100000005

第5章 活着的波澜——鄞江水利文化(1)

它山歌诗

柯平

在我个人的文学字典里,鄞县这两个字具有魔力,这是年轻时读《越绝书》打下的基础。它的鲒崎亭、九经堂、佽飞庙、天童育王、梁祝故事,别说有机会看到,就是光听到名字,让人就有心动神摇之感。加上自己籍贯奉化,而按《元和郡县志》的说法,现在的奉化是开元二十六年从鄮县分出来的,而鄮县的前身又是鄞县,这样似又为自己的向往之情找到了精神方面的理由。这些年由于一直在研究运河,王深宁先生那几部大著,自然也就成了案头书,捎带着对建于唐代那座神奇的水利枢纽也兴趣盎然,这就是著名的它山堰了。此次稀里糊涂跟了省里一帮年轻作家到鄞州采风。尤其下车当天拿到行程表,一看上面有此景点,而且作为主打节目隆重推出,不由长长舒了口气。这不仅意味积压胸中的一桩心事可以了结,平时积累的想法和思考,在看的过程中,也有机会实地望作些印证。如果我有足够的诗情和浪漫,甚至还可想象与自己心仪的古人——它的现实建造者王元暐和精神建造者僧元亮,在鄞江岸边,或小溪舟上蓦然相逢,谈水利,谈稼穑,谈筑堰技术……尽管我心里最想知道的,实际上相当简单,就是他们两个人的真实姓名。

为什么这么说?现存文献告诉我们,这座号称中国水利史上奇迹,知名度与都江堰并擅的古堰,早在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就有郡人魏岘为此编过一部专志,叫做《它山水利备览》,洋洋洒洒,收括甚博。晚清时候又有姚夔《它山水利图志》问世,加上历代方志和笔记所记,资料方面不可谓不丰富。但说到它真正的历史,实际上只和这两个人有关,至少源头就在他们身上。前者在地方做父母官,兴修水利,急民所急,政绩斐然。后者于第一时间写诗纪事,将这一事迹以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然因相隔年代实在过于久远,或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两人的身世面目,至今尚显得相当模糊乃至神秘。我们知道古代最早的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时间一长材料霉烂,字体多一笔少一笔是常有的事。后来虽发明了纸墨,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这对后世的研究者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比如宁波一郡文献典籍之富甲于天下,但光绪五年为《校刻宋元四明志》写序的鄞人董沛却坦承:“我朝开四库馆,宋元郡县志著录仅二十家,吾郡实居其四。……诸家所藏,并系传钞,鲁鱼壶矢,伪谬相踵,从未有汇而刻之者。”古人向有无错不成书一说,我以为讲的应该是大实话,绝对不是谦虚。

先说前面的这位王元暐,在《它山水利备览》出来以前,情况就已经比较混乱了,尤其有关此人的存世年代,诸家聚讼纷纷,分岐着实不小。最初纪录见于苏为的《重修善政侯祠堂记》,时间为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说“善政侯琅琊王公,讳元暐,册封之典,图志载之备矣。按有唐太和年,出佩铜章,字人海徼。……自它山堰溉良田者,凡数千顷。”稍后是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明州鄮县条,时间为北宋嘉祐五年,说“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顷,开元中令王元暐置,民立祠祀之。”如果不是名字相同,你肯定不会以为说的是一个人。再后来是舒亶《西湖引水记》,时间为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说“按图经,鄞县南二里有小湖。唐贞观中令王君炤所修也,盖今俗语所谓细湖头,乃其故处也。……侯讳元暐,史不传,不知何许人也。”开元提前到贞观,元暐亦又成君炤。再后来是杨蒙的《重修它山堰引水记》,时间为北宋崇宁二年,说“唐人王元暐令鄞,始导它山之水,作堰江溪,约水势贯城以入,潴为平湖。”鄮令变成鄞令,江湖又成平湖,至于任职年代,则干脆避而不谈。再后来是宁波最早的郡志《乾道四明图经》,时间为南宋乾道五年,说“它山堰在县西南五十里。唐开元间,邑宰王元暐之所建也。累石为堤,江河分流,截然为二,若神工然。引它山之水自南门入城,潴为西湖,阖境取给,始无旱暵之忧,它山堰之为利溥矣。”人物重返开元,江湖又成西湖。且湖本在城外,此作城内。引水渠道总长,亦由二里变成五十里,增加二十五倍。

以上诸种文献,成书时间都比魏岘要早。基本属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让后人不知该听哪位的高见好。而到了此人笔下,或许亦有感于此,觉得应该在说法方面有所统一,于是一个带有官方背景的新版本问世了:“唐太和七年,邑令琅琊王公元暐,度地之宜,迭石为堰,冶铁而锢之,截断江潮而溪之,清甘始得以贯城市,浇田畴。于是潴为二湖,筑为三堨,疏为百港,化七乡之泻卤,而为膏腴。”人物从盛唐开元直降中唐太和不说,还多出了冶铁锢之,筑为三堨,疏为百港等生动的细节。考其文献上的主要来源,应该就是依据上述苏为那篇祭文,再加上自己的部分研究成果。四库馆臣对他的版本看来相当欣赏,认为“至于以元暐为元纬,以太和七年为开元中,则此编所载诸碑记,及唐僧元亮诗,证佐显然,足以纠正唐志之谬,不得以史异文为疑矣。”

但问题恰恰在于苏为的这篇文字,疑点甚多,作为太和中一说的始作俑者,文中称“册封之典,图志载之备矣。”而一百年后舒亶写《西湖引水记》,还在为“侯讳元暐,史不传,不知何许人也”而苦恼。历代郡志也同样,除了知道此人水利上的贡献,别的根本说不上什么。其次明言祠主生前享有爵位,“呜嘑,侯之生也,以子男之位、能以善政被乎俗;其殁也,以正直之道、能以不朽留其神。”按唐制,子男爵号例封正五品官员,与王的知县身份明显不符。再其次文中有段甚为关键的话,好像被后人忽略了:“向若为唐巨僚,列爵重位,必能霖雨四海,舟航巨川,则贞观不为辽哉。”大意是以王的道德、才干及敬事态度,在当时如能进入国家高层,受惠的就不是一个地区,而是整个国家了。末句文义虽晦,或有脱讹,但时间上的概念相当明确,明言此人的作为或可影响国家对辽政策,那他就不可能是贞观以后人。包括它山堰的建造,也只能是在此之前。奇怪的是作者既有此一番议论和恭维,在同一篇文章里居然又会说王是两百年后的太和年间人,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后面的这位唐僧元亮,情况就更弄不清楚了。作为它山堰文献方面最早的纪录者,这么重要的一位人物,不管魏岘的专志,还是著名的明州宋元六志,还是后来成化、嘉靖等多部宁波府志,均无有关此人身世的任何信息。这里我想做一回抄书公,把他作品的全文列出来,以便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四库本魏志录其存世作品为诗一歌一,因以《它山歌诗》名之。其诗曰:“截断寒流叠石基,海潮从此作回期。行人自老青山路,涧急水声无绝时。”其歌曰:“它山堰,堰在四眀之鄞县。一条水出四明山,昼夜长流如白练。连接大江通海水,咸潮直到深潭里。淡水虽多无计停,半邑人民田种费。太和中有王侯令,清优为官立民政。昨因祈祷入山行,识得水源知利病。擢舟直到溪碞畔,极目江山波涛漫。略謼父老问来繇,便设机谋造其堰。叠山横铺两山嘴,截断咸潮积溪水。灌溉民田万顷余,此谓齐天功不毁。民间日用自不知,年年丰稔因阿谁。山边郄立它旦庙,不为长官兴一祠。本是长官治此水,却将饮食祭闲鬼。时人若解感此恩,年年祭拜王元暐。”

这位神秘的唐代和尚,署名虽有几分怪异,诗才却绝对是一流的。他对鄞州的意义在于,借用诗歌形式,以极其高明的形象手法,为后世描绘了一幅它山堰的水利全景图,包括基础、结构、材料、功能、工程主管领导和周边的地理态势,应有尽有。其中“叠山横铺两山嘴,截断咸潮积溪水”这两句,可谓全诗最关键的部分。在我看来,这十四个字的意义,要超过整整一部《它山水利备览》,晚清姚燮的《四明它山图经》就更不用说了。舒亶《题它山善政侯兼简鄞令》也称:“呜呼王封君,心事鬼出没。驱山截长江,化作云水窟。”前后描写一致。而他的另一首诗《游承天望广德湖》结尾称:“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觜。”此湖城南可望而见之,与欧阳修《新唐书》所记小江湖的位置相合,而山嘴的特征,在形象上与它山堰又有重叠关系。也就是说,小江湖,广德湖,它山堰,西湖、细湖头,名目虽然有异,实际上却可能只是一回事,不过年代不同,称呼有别罢了。于是重又翻出曾南丰那篇著名的《广德湖记》来看,这一信息,居然也早有透露,只是自己以前不注意罢了。如云“凡鄞之乡十有四,其东七乡之田,钱湖溉之。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又云“山之上为庙,一以祠神之主此湖者,一以祠吏之有功于此湖者。”又云“大历之间溉田四百顷,大中八百顷,而今二千顷矣。”这些观点,都是魏岘在自己书里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注明这是《广德湖记》里说的,准保你会以为看的就是《它山水利备览》。尤其溉西七乡之田八百项,更是它山堰最主要的功能。此外据《皇庆四明志》,小江湖又名竞渡湖,广德湖又名莺脰湖。据王应麟《玉海》,西湖又是东钱湖,这样加起来,马甲至少已经有七个了。

至于作品文字方面的差异和脱讹,诗各本均同,应该没什么问题。歌相对显得要复杂一些,即以后面“山边郄立它旦庙”一句为例,郄是隙的异体字,《说文》,“隙,壁际孔也。”《玉篇》:“穿穴也,裂也。”旦是神的古字,清金山钱氏守山阁本“它旦”作“佗神”,可证。四库官本将书里几百个神字都改作旦字,颇费一番功夫,以我这些年的读书心得,这么做自然有其目的和意图在,不会仅仅为了显示古文水平高明那么简单。考舒亶《西湖引水记》有云:“建中靖国改元之夏,秋不雨,湖又涸,民渇甚,至穴窊下滤濊滓以饮。”又云:“独距城十数里,河赤地裂,深尺余。……君谓:审如是,岂人力所能及哉?颇闻善政王侯实始作堰,以兹水赐其邦人,庙貌固在也,其能漠然乎?即为民致祷焉。”这个所谓的“穴窊”或“河赤地裂,深尺余”的玩意,应该是天然沟槽之类,也就是诗里说的“隙”。在它旁边当为它山庙的原始位置。虽然效果很灵,“一昔而水輙薄城下,不数日湖流漫然,至清洌可食。”但宋初苏为文中已明言“迁祠之基止堰之上。使泛舟者赖其徳,力农者懐其恩。”就是说庙咸平四年已迁走,不在原来地方了。而北宋末年唐意致祷的,自然就不可能是善政王侯庙,而只能是原始的它山神了。魏岘书里自己也说过:“耆老相传,谓堰先贤灵迹,功与旦(神)侔,不可妄加增损。后人有增损者,輙有祸罚。”但这个神到底是谁,无从得知,难怪元亮诗里要骂它是闲鬼了。凡此种种,皆令人不由生疑焉。

唐僧元亮的生平事迹没人告诉我们,好在《开庆四明续志》在存录他的它山诗时,在作者一栏署名亮阇黎,这对如我这样对此有兴趣的人来说,好比行走黑暗之中,意外获得一条有可能通往真相的途径。检《皇庆四明志》寺庙卷五台开元寺条:“在东南隅,唐开元二十八年建,以纪年名。会昌五年毁佛祠,寺亦废。大中初刺史李敬方请于朝,诏复开元寺,乃即国宁寺旧址建焉。寺西南高原有棠阴亭,郡守殷僧辨废亭,以其材增建千佛殿。寺之三门,亮阇梨建。亮号月山,能文善谈论,道行高洁,邦人敬之。日阅藏经,绩施利为之。”然后顺藤摸瓜,在道宣的《宋高僧传》里找到那篇《唐明州国宁寺宗亮》,事情就比较清楚了。这个会写诗的大和尚,原来当年就躲在里面,一边修身养性,一边广行善事。而《它山水利备览》造堰协谋之人条下又称:“堰之造也,采公阇黎实佐经营。今有祠像,在侯之左。今俗称悬慈法师。”好家伙,这就不仅写诗,而且还是工程的实际参与者。断采公阇黎即为亮阇黎,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如果不是公后漏一亮字,就是提前用上鲁迅写《阿Q正传》的手法,隐亮为光,隐光为采而已。因此这四个人,即唐僧元亮、亮阇黎、采公阇黎、宗亮,在我眼里实际上就是同一个人。至于为什么要弄成现在这样子,是诸书原本如此,还是四库馆臣所为,这个秘密,或许已经永远无法破译了。

同类推荐
  • 五味书

    五味书

    《五味书》关于书评,专家们有许多讲究,因而也有很多慨叹,以为真正的书评几乎没有或很少,支撑着书评版面的大量文字,或为人情,或为钞票。这种激愤之言我们姑妄听之,自当警惕,但何为真正的书评?从来没有人贡献过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不是不想,是真的没有。
  • 孟子(全集)

    孟子(全集)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史例解读的体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领悟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热门推荐
  • 调皮的孩子是块宝

    调皮的孩子是块宝

    亨利·福特在晚年回忆录中写道:“小时候,由于调皮,没少让父母担忧,可是,他们从来不给我压力。我今天的成就与他们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只要孩子不是经常有出自愤怒、残忍或怀有恶意的、会使人身体受到伤害的调皮行为,家长都应当大度一些、宽容一些。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看,调皮是孩子不断走向成熟的必要“演出”。如果每一位家长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调皮行为,并辅之以科学的指导,那么你那调皮的孩子没准就是下一个亨利·福特!
  • The Rise of Germany, 1939-1941

    The Rise of Germany, 1939-1941

    The Second World War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flicts in history, but for seven decad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r has remained mostly fixed, framed by the accounts of participants and an early generation of historians. James Holland, one of the leading young historians of World War II, has spent over a decade conducting new research, interviewing survivors, and exploring archives that have never before been so accessible to unearth forgotten memoirs, letters, and official records. In The Rise of Germany, Holland draws on this research to reconsider the strategy, tactics, and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the war. The Rise of Germany is a masterful book that redefin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ning years of World War II. Beginning with the lead-up to the outbreak of war in 1939 and ending in the middle of 1941 on the eve of Operation Barbarossa, the Nazi invasion of Russia, The Rise of Germany is a landmark history of the war on land, in the air, and at sea.
  •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终灵主

    最终灵主

    纵使没有任何背景,我依然笑傲苍穹,纵使天生无法修炼,我依然执掌乾坤,天若不容我,我便与天争斗,天要灭我,我必逆天……
  • 苍天在上

    苍天在上

    《苍天在上》为陆天明创作的反腐倡廉长篇小说。章台市的女市长和公安局长,因为涉嫌贪污案件,先后死于非命,并且,凶案现场被他人伪造。究竟谁是幕后黑手?高级工程师黄江北临危受命,出任章台市代理市长,他面对的是扑朔迷离、真假难分的困难局面。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新任代理市长黄江北励精图治、市委书记沉着应对,使得章台市一起千万元公款挪用大案终于被侦破,副省长的问题被揭开。小说主题积极向上,宣扬了人间正气,抒发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我的老公是杀手

    我的老公是杀手

    他是闻名世界的杀手,冷酷,漠然!一次意外的任务,他把在孤儿院帮忙的她掳走!双双落难的他们,在绝境中生出了怎样欲罢不能的爱情?这个世界第一的杀手男人,又带她领略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东西?丛林的生存,小村寨的了解,泰国毒品三角洲的交易……杀手世界的花样纷繁复杂,随时都有性命危险……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捡个王爷闯天下

    捡个王爷闯天下

    时而搞笑,时而正常,虽然正常的时候少...温馨,宠溺,1V1。北冥曜重生了,这一世,他欠了寂樊玥熙的,他都会还回来,上一世杀了他的人,他也不会放过,可是...怎么这一世的寂樊玥熙和上一世不一样了...韩玥熙穿越了,成了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这是怎么回事,自己的本体呢,爸爸呢?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但是这个粘人的臭男人是怎么回事!
  • 自杀的诱惑

    自杀的诱惑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自杀的诱惑》《一个疯子的自白》《邮车惊魂》等八篇短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 祛蔽

    祛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