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7400000003

第3章 昔日神童当了夏县父母官

山西夏县,古称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夏县虽历史悠久,却是个穷乡僻壤之地。

大唐天宝六年(747年),夏县百姓遭到一场灭顶之灾,蝗虫铺天盖地蜂拥而来,丰收在望的庄稼,一夜之间被蝗虫吞食得一干二净,田里的稻谷没了穗,剩下稻草一片,高粱没了头,叶子也未存一片,光秃秃的高粱秆犹如一把把利剑竖在地里,剑尖直指蓝天……庄稼人痛心疾首,欲哭无泪,不知今年这个冬天该怎么过,明年的春荒又如何度。

大地灰蒙蒙一片,田野了无生机,蝗虫将庄稼毁于一旦,将百姓一年的希望化为乌有,所有这一切,仿佛预示着大唐帝国兴盛的时代一去不返,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已是明日黄花。

晚年时期的李隆基,已经失去了早年的锐气,整日沉溺于声色之中不思进取,先后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宦官高力士得宠擅权,朝政混乱,吏治腐败,郡县之官吏,或经商,或放高利贷盘剥于人,天下百姓日益陷入贫困之中。

从夏县的城门里,走出一老两少三个人,走在前头的中年人三十开外,四十不到,头戴黑色幞头,身着一袭浅色长衫,外套一件深色马褂儿,一副商人的打扮,显得格外的精神;紧跟其后的老者五十开外,着一袭浅灰色长袍,一副老学究的模样,活脱脱一个账房先生;跟在后面的是一个小青年,上身穿一件深短褂,下着浅色长裤,肩上背着一个搭袋,一看就知道是个随从。三个人出了城门,似乎并不急于赶路,时而在大道上缓步而走,时而登高向四周张望,缓缓向东而行。

三人中的中年人可不是等闲之辈,他就是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泰山封禅、行在进敬《东封书》而名噪一时的神童刘晏,幼时入仕的刘晏,在京官的位置上平安地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天宝六年十月,刘晏外放到夏县任县令。风华正茂的刘晏,立志要当一个好官,刚到任,也不忙于处理政务,稍作安顿,便乔装成商人下乡巡察民情,随行的老者是前任留下的钱粮师爷姚缄,背搭袋的青年则是家人刘安。临行之前,他只对师爷说到乡下看看,其他的什么也没讲。

师爷姚缄对这位新县令充满了好奇,早年的神童之名如雷贯耳,如今,昔日的神童成了本县的县太爷。由于时间太短,他还摸不透刘晏的秉性,上宪叫他随同巡察乡里,他也不敢多问。前任县令在夏县刮得个钵满盆满,他这个师爷好处也没少得,换了县令,师爷的位子坐不坐得稳,他也没底,心里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刻也不能安定。新县令到任后,似乎不急于处理政务,除了了解县衙一些钱粮之数外,什么意见也不发表,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摸不透他的脉络,姚缄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暗暗地祈祷,但愿自己的预感是错的。正在这时,一阵歌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胥吏催赋呼声疾,农家粮缸已见底。

谁怜我等庄稼汉,何时才能不寒饥。

三人循声望去,不远处的山坡上,一头老黄牛正在山坡上啃草皮,一个牧童站在山坡上放声高唱,牧童的歌声刚停,旁边山林里又传来了一阵歌声:

樵夫砍柴已不烧,送到长街与人交。

换来升米半尺帛,一家老小难温饱。

歌声过后,林内便传来“咚!咚!”的砍柴声。

刘晏一行来到小孩的身边,他温和地对小孩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刚才唱的歌是谁教给你的?”

“我叫小狗子,刚才唱的歌是我们村的祁林大叔教的。”小孩随口回答。

“你家住在哪里?”刘晏继续问道。

小孩随手一指说:“就在那里,瑶台山脚下的瑶峰岭。”顺着小孩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的山脚下,散落着二三十户庄户人家,庄户人家的房子绝大部分是茅屋,也有少量的土砖瓦屋。阵阵炊烟正从村落中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冉冉升起。

“能带我们到祁先生家去看看吗?”刘晏继续说。

小孩机警地问:“你们是做什么的?”

刘晏回答说:“我们是过路的,只是听到你的歌唱得好,有些好奇。”

“村穷得很,没有什么好看的。”牧童边说边到山坡牵回牛,带着刘晏一行三人向村子里走去。

刚到村口,小孩就冲着一幢低矮的土坯屋喊道:“大婶,有客人来了。”

“谁来了?”随着话音,从屋里走出一位年约四十的村妇。

“大嫂,我们是过路的,刚才听小狗子说,他唱的歌是你家祁林先生创作的,我们挺好奇的,过来看看。”刘晏边走边对村妇讲。

农妇犹豫了一下说:“是吗?进屋里坐吧!”

这是一栋明三暗六的农舍,堂屋里摆着一张饭桌和几条木板凳,墙旮旯里靠着几样农具,除此之外,可谓是家徒四壁了。

“祁先生在家吗?”刘晏问道。

“什么先生呀,不就是一个种庄稼的吗,仗着他小时候读了几天书,就喜欢充当假斯文,上山砍柴还没回来,还先生呢。”农妇边说边给刘晏三人倒水。

站在门口的小狗子说:“我去叫。”话刚出口,人已去远了。

“出门喜鹊叫,就知有客到,是哪位贵客呀?”话音刚落,随着“啪”的一声响后,一个四十出头、五十不到的汉子已经走进屋里。他看到客人都不认识,只稍一愣神便说:“各位贵客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接着对妇人道:“烧火,做饭,留客人在家吃个便饭。”

师爷姚缄说:“不用了,我们带有干粮。”

大概是家里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祁林也不继续坚持,略有歉意地对妇人讲:“那就将蒸山药、咸菜端出来,同客人一块吃,咱们边吃边聊。”

刘安从搭袋里取出干粮,主客互相推让一番,便边吃边聊起来。

“你就是祁林先生吧?刚才路过此地,听小狗子唱的歌蛮好听的,在山上砍柴唱歌的也是你吧?都是你创作的?”刘晏边吃边说。

祁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也就是一时兴起,随便凑了几句而已,不想惊动了各位贵客。”

“祁先生读了不少书吧?”刘晏继续问。

“俺祖上有几亩薄田,祖父在的时候,坚持要供俺读书,指望考个功名能光宗耀祖,后来家道中落,仅仅参加了个乡试就中途辍学了。”说到这里,祁林眼里透出无限的失落,接着又说,“还没有请教各位呢!”

“我们是做生意的,”姚师爷用手指指刘晏说,“这是刘掌柜。”

刘晏接着说:“能说说你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歌吗?”

“不瞒客官,夏县今年遭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官府的赋税还是照收不误,庄户人家已没法活了,作几句顺口溜,聊解胸中之郁闷罢了,各位可别当真。”

“农业虽然遭了蝗灾歉收,我看瑶台山里的土特产十分丰富,大家上山去将山里的土特产收起来,再卖到外地去,应该能变出钱,这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吧?为什么不这样做?”刘晏询问。

“先生真是生意人,想得也周到。可是,官府可不这样想,你看,瑶台山满山都是宝,可是,只要我们一举斧子,一扬锄头,衙役们便闻风而至,说是要收山泽之税,你说说看,东西还没有收回来,更没有卖出去,哪来的钱交税呀?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好像我们夏县得了瘟疫似的,外地的商人也不到这里来,我们即使将山货收回来,加工好放在家里又有什么用?无人问津,卖不出去呀!”祁林无可奈何地说。

刘晏望着姚师爷说:“真的吗?”

“是有这么回事,这是前任县令定下的规矩。”师爷不知刘晏的真实意图,也就只好如实地回答。

“假如将山泽之税放在山货卖出之后征收,且减免一部分税额,能不能将乡亲们动员起来,采掘、加工山货,并想办法将外地商贾吸引过来,将夏县的山货贩运到外地去,你说这饥荒能度过去吗?”刘晏殷切地望着祁林说。

“如果能这样,肯定不至于饿死人吧。”祁林似乎看到了生的希望,随后又叹了口气说:“这怎么可能呢?县太爷只知道坐在县衙里发号施令搜刮民财,哪管咱老百姓的死活啊!该死的昏官。”

刘安听了祁林的骂声,正想说点什么,被刘晏用眼神制止了。

祁林近乎哀求地说:“刘掌柜,你是做生意的,我们这里的山货土特产很多,有祁家河的柿饼,中条山的蜂蜜,瑶台山的木耳、香菇、中药材,你能要吗?如果你能从外地运来粮食,换我们的山货,那可就救了夏县老百姓的命,成了这一方的活菩萨了。”

“好,真有你的,祁先生,你这可真是个金点子啊。”刘晏忘情地一拍祁林的肩膀,高兴地笑了起来。几天来,沉积于胸的郁闷之气,仿佛就在这“好”字声中全吐了出来,他笑得像个小孩一样。祁林也被刘晏这忘情之举弄得有点不知所措。

“老板,你的意思是?”姚缄试探地问。

“这还用问,将山货收起来,卖出去,这个生意一定得做。”

祁林惊喜地问:“刘老板愿意做这个生意?”

“怎么不愿意,这个生意做定了。”刘晏斩钉截铁地说。

“唉!县太爷要像你这样说就好了。”祁林轻轻地叹了一声。

“这个不是问题,我自有办法,你马上动员乡亲们上山收山货,过几天到县城去看看,一定会有好消息的。”

同类推荐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恩格斯传

    恩格斯传

    本书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恩格斯生平传记,紧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以恩格斯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论著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该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不掷骰子的上帝:“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本书分为哈利勒·纪伯伦、托马斯·艾略特、米勒·海明威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原来我是一个天道

    原来我是一个天道

    成了游戏三国的天道,然后在诸天万界中不断偷家很愉快,这么愉快不能自己玩,于是地球上出现了一款游戏
  • 娇妻在上:总裁老公太强势

    娇妻在上:总裁老公太强势

    婚后,她受尽羞辱,终于盼到了净身出户机会。就在她以为自己真的能结束那荒唐的生活时候,那个男人却紧追不舍的粘了上来。她费尽心思的反抗,却又忍不住一步步走向他强势的牢笼里。这种感情让她仓皇而逃,但还未等她挣脱他的束缚,男人阴沉的嗓音就在她耳边呢喃:“除非我死了,不然这辈子你都别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族小少欠调教

    魔族小少欠调教

    一朝穿越,遇到萌娃,好吧,她就勉强接受了吧!带着娃儿捉妖升级,同时,娃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哦,可是有朝一日,竟遇到了心心念念的暗念之人,所以放下娃,去追帅哥吧,可是某娃不干了,你是我的娘亲,要一辈子都和我再一起,至于某帅哥,哼,去死!本尊其实也是极品帅哥一枚哦!
  • 宙宛

    宙宛

    星际时期的大冒险时代文明间的碰撞对未知的探索探寻宇宙的奥秘建造自己的家园看常云有怎样的机遇,才能在这宇宙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 一千零一则经商智典

    一千零一则经商智典

    懂得经商的人,气定神闲,就可以腰缠万贯;而不懂经商的人,即便是整日忙得焦头烂额,也有可能负债累累。在许多成功商人的眼里,经商是世界上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们认为,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学会应时而动,掌握其中的技巧,成就财富的梦想就会水到渠成。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经营故事,寓深于浅,通俗易懂,内容既有经典的哲理故事,也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经商智典。这些经商的哲理曾经并且正在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从商的创业人士。
  • 乱世仙侠

    乱世仙侠

    张山峰是川北民间一个广为流传的仙侠,《乱世仙侠》就是刻画一个以张山峰为首的仙侠集团。通过对张山峰为首仙侠集团的生动细腻,而又情节离奇曲折的描写,真是达到写人写妖写鬼写出人间苦乐辛酸,刺官刺贪刺恶刺尽官场污浊黑暗。
  •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藏书札记、品书拾穗、读书撷英。毛乐耕的文学根基较深,语言功底也好,评说有一定的学理深度,行文则简要流畅,文中还穿插着一些掌故逸闻,读来有理有味,可读性强。
  • 国师请下轿

    国师请下轿

    (齁甜,双洁,双强,双宠,双黑)本文原名《公主在上,国师请下轿》,同名漫画已上线。 朔方王朝九皇子萧怜,号云极,女扮男装位至储君,乃京城的纨绔之首,旁人口中的九爷,眼中的祖宗,心中的阎王。这一世,她只想带着府中的成群妻妾,过着杀人放火、欺男霸女的奢侈糜烂生活,顺便将女儿拉扯大。可没想到竟然被那来路不明的妖魔国师给盯上了。抢她也就罢了,还敢抢她的娃!好不容易,祸世妖颜的国师大人终于滚了,东煌帝国却来了一纸国书,“吾皇太华帝君,愿倾国为聘,千里红妆,迎娶朔方王朝九公主为后。”萧怜一手拉着包子,一手捂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怎么办?要是被那魔头知道她敢怀着他的崽子嫁给他家亲戚,还不把这天下给拆了!
  • 妖夫霸宠:总裁大人不是人

    妖夫霸宠:总裁大人不是人

    第一次看到他,她就觉得那家伙不是人,人类怎么可能有这么完美的存在!再一次看到他,她撞破了他的秘密,那家伙果然不是人,而是一只千年狐妖,好吧,他自己说是狐仙。“你只有一个选择:成为我的禁脔!”他邪魅一笑,将她高压咚在墙上,霸道地宣布着她的未来。本以为那只是个意外,后来她才发现她这辈子走得最长的路就是那个妖孽总裁的套路!
  • 蚀骨甜妻:仙尊太撩人

    蚀骨甜妻:仙尊太撩人

    白萧重新回七岁,一切悲惨还没有发生,她决定阻止一切,保护师尊,远离渣男。人称谪仙寒冰小仙尊的安钰,长生宗第一强者,无数少年少女心中的冰莲花,不解风情没有感情,自从遇到小徒儿后立马变了。“阿萧,为师告诉你多少遍了,打架一定不能亲自动手,打不过喊为师。”“师尊,宗门戒律有友好爱护同门,不能打架。”某无良师尊带偏小徒儿,无限宠溺,直到渣男来“滚,本宝宝心中已有人,师尊快来救徒儿,这里有人要抢你家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