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200000006

第6章 导言(1)

在过去的大约一百五十年里,“现代”、“现代性”连同更晚近的“现代主义”这类术语,以及大量的相关概念,一直被用在艺术或文学语境中,以表达一种日益强烈的历史相对主义意识。这种相对主义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一种批评。从现代性的角度看,一位艺术家,无论他喜欢与否,都脱离了规范性的过去及其固定标准,传统不具有提供范例供其模仿或给予指示令其遵行的合法权利。他顶多能创造一种私人的、本质上可修正的过去。他自身对于现时(present)的意识似乎是他灵感与创造性的主要来源,而这种意识受制于现时的当下性(immediacy)及其无法抗拒的瞬时性(transitoriness)。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对现代艺术家来说,过去模仿现时远甚于现时模仿放过去。我们在此要讨论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permanence)美学转变到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immanence)美学,前者是基于对不变的、超验的美之理想的信念,后者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变化和新奇。

甚至在十七和十八世纪期间,卷入著名的“古今之争”[3](或英语中的“书的战争”)的多数“现代人”都继续认为,美是一种超验的、永恒的典范,如果说他们认为自己比古代人高明,也仅仅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对于美的法则有了更好的、更理性的了解。但自十八世纪后期和十九世纪早期以来,或者更具体地说,自审美现代性在“浪漫主义”的外衣下将其历史合法性确定为对古典主义基本假设的反动以来,普遍可感知的、无时间性的美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消蚀的过程。这个过程最早在法国变得自觉起来。

在他的《意大利绘画史》(1823)中,司汤达对“古代的美的理想”和“现代的美的理想”做了明确的论战式区分,这一区分,特别还有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中提出的相对主义的浪漫主义定义,对于研究术语的学者来说,都构成意义极其重大的事件。司汤达认为,“浪漫主义”这个他借用自意大利语的词,不过是指“根据各国人民现今的风习与信仰,向他们提供能最大可能地给予他们快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早先的“哥特派”、“个性派”、“兴趣派”、“感伤派”理论家,或者甚至是同“古典”相对的“浪漫派”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斯塔尔夫人),从总体上说,在维护现代性方面远不那么好斗,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对于失落的古代美之理想不乏怀旧之情。司汤达丝毫没有这类感情。他的“浪漫主义”概念不仅含有明确信奉一种美学纲领的意思,而且含有对于现时性和当下性的感觉;这种感觉肯定是他的多数前辈不能拥有的,这些人在浪漫主义中看到的只是对于整个基督教的一种艺术表达,而基督教是同异教的古代世界观相对的。

随着传统美学威权的瓦解,在莱昂内尔·特里林曾经措辞贴切地说到的现代主义“敌对文化”中,时间、变化和对于现时的自觉日趋成为价值之源。波德莱尔是最早不仅将审美现代性同传统对立起来,而且将它同实际的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起来的艺术家之一;他历史性地表明,古老的共通美概念收缩了地盘,在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时刻,已经同与之相对的现代概念,即瞬时美,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在后面我将加以分析的一个著名段落中,这位《恶之花》的作者写道:“现代性是艺术昙花一现、难以捉摸、不可预料的一半,艺术的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可改变的……”

在波德莱尔之后,作为美的源泉,现代性转瞬即逝、变化不止的意识压倒并最终根除了艺术的“另一半”。传统遭到了日益粗暴的拒绝,艺术想象力开始以探索和测绘“未然”(not yet)之域为尚。现代性开启了走向反叛先锋派的门径。同时,现代性背弃其自身,通过视自己为“颓废”,加剧了其深刻的危机感。先锋派(avant-gardes)和颓废(decadence)这两个明显矛盾的概念几乎成了同义词,在某些情形下,甚至可以互换使用。

最广义的现代性,正如它在历史上所标榜的那样,反映在两套价值观念不可调和的对立之中,这两套价值观念对应于:(1)资本主义文明客观化的、社会性可测量的时间(时间作为一种多少有些珍贵的商品,在市场上买卖),(2)个人的、主观的、想象性的绵延(durée),亦即“自我”(self)的展开所创造的私人时间。后者将时间与自我等同,这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基础。从这一角度看,审美现代性暴露了造成其深刻危机意识及其同另一种现代性疏离的一些原因,而这另一种现代性尽管有其客观性与合理性,在宗教死亡之后,却缺乏任何令人信服的道德和形而上理由。然而,反映在现代主义文化中的时间意识也缺乏这类理由,它产生于孤立的自我,部分也是对社会活动中非神圣化(从而也是非人化)时间的反动。两种现代性的最终结果似乎都是不受约束的相对主义。

在过去的大约一百五十年里,两种现代性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这似乎导致了双方的筋疲力尽,至少就它们作为理知神话而言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众多思想家和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时期的概念,其中包括阿诺德·汤因比这样的历史与文化哲学家(他创造了“后现代”这个词),哈里·列文、欧文·豪、莱斯利·菲德勒、乔治·斯坦纳(按他的说法我们生活在“后文化”中)和伊哈布·哈桑等诸多文学与艺术批评家,以及某些激进无神论神学的宣扬者。当然,社会学家们迅速加入了一场由“大众社会”(如戴维·里斯曼1960年在其颇富影响的著作《孤独的人群》中定义的)、“消费者社会”、“大众”或“通俗文化”、“后工业社会”之类社会学概念与理论引发的论争。因此,毫不奇怪,对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最广泛、最深入的一次讨论,是在一位社会学家的著作中——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

按贝尔的看法,反资产阶级的现代主义文化的衰竭,要归因于它的被广泛接受以及随之而来的陈腐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现代主义想象的反律法主义和故意越轨的模式不仅在文化上获胜,而且被实际采纳,并被转化成一个日益庞大的知识少数派的生活方式。与这个过程相对应,传统的资产阶级生活理想,连同其对于冷静和理性的关切,已失去了它在文化上的拥护者,落到了压根不再被认真对待的境地。当前的形势显示出有可能爆发一场革命的某些征兆。贝尔写道:

同类推荐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新学术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博学强识,并世所稀,品行峻洁,如芳兰贞石,令人久敬不衰。《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收录的就是他的自述文、交游文、散记,以及为各类古籍和甲骨考据著述写的序跋等作品。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下卷)

    本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当冬夜渐暖2

    当冬夜渐暖2

    《当冬夜渐暖2》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情节,讲述了荀依江在经历了风雨过后,决定与一直照顾她的上司蒋易森在一起。然而当她即将对他付出所有交心时,却发现了蒋易森接近自己的秘密。原本开始起步的事业连连受挫,在此打击下她决定远走他乡,选择深造。两年后,她携幼女华丽归来,被重金邀请到郦江电视台做首席主播,此时已经升职为总监的蒋易森意外发现她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爱人,却又顶着陌生的名字与他竞争为敌。
  • 相逢只是有缘

    相逢只是有缘

    他站在窗前喊“我没有错。”她哭着说“那我做错了什么?”+++++++++++++++++++++++++她也不清楚这是不是爱情,或许只是悲伤来过了,又走了...小女儿,小情感,有快乐,有悲伤,有不安,有不舍...++++++++++++++++++++++++++更新:不急不急,慢慢耕耘,路还那么长...起点这块地方,来过,走过,又再来...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真武神帝

    真武神帝

    元夕大陆,以武为尊,传承无数年来,修炼有成者无一不是以修炼内功为开始,凡修外功者,终生不能踏入武师境。一个地球上的杀手之王,转世重生在元夕大陆,成为不能修炼内功,只能修炼外功的少年李牧。谁说修外功便不能踏入武师境?李牧便要做那个第一人。且看他如何打破元夕大陆传承无数年来的桎梏,修外功入先天,一路斩妖兽,灭仇敌,成就一代神帝!
  • 天降人鱼:总裁大人,请接招

    天降人鱼:总裁大人,请接招

    他不知道她是他要找的她,她也不知道他是她要找的他,这样的两个人,竟然因为一张协议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风律明,你要陪我去动物园,不然我掉进去被老虎咬死怎么办?”“风律明,你要陪我去吃饭,不然我被噎死了谁负责?”“风律明,你要陪我去爬山,不然我掉下来摔死怎么办?”……“沐小心,你三岁吗?!”书桌后的人冷着一张脸。沐小心眉眼弯弯:“不是啊,但是我现在是未成年嘛,这不都是你做为监护人的义务吗?”
  • 人间风致十二景

    人间风致十二景

    在哈尔滨这座城市,要想吃老口味的馄饨,只有到道外区去。道外区至今还顽固地保持着几家地方风味的小馆子。说实话,虽然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乎半个世纪,却极少到道外去。只是在处第一个女朋友的那段热恋期,几乎天天都去道外。女朋友的家在道外二十七道街上。当年,青年恋人囊中羞涩,又喜欢馄饨,只有去这种小馆子一乐。在“酱婶儿”的小馆吃馄饨的,自然都是一些小人物,工人、小干事、学生等等。这儿的馄饨搞得很纯粹,皮儿薄,馅儿嫩,个头不大不小,配有爽眼的清汤,且有蘑菇丁、干贝、紫菜、小海米、海菠菜、瘦肉丝儿和翠绿色的葱花、香菜一配合,再滴点儿香油,那叫一个香哟。
  • 佛说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佛说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人类历史 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它孕育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怎样以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呢?如果有一种简便的途径能让小朋友们轻松地学习“人类的故事”,那真是善莫大焉。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万千邪域

    万千邪域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神秘的女友,也没有绝世强者附体指导,有的只是无尽的坎坷、苦楚与挣扎。看万千邪域,悟世态炎凉。
  • 跨过千年来爱你

    跨过千年来爱你

    遇到容湛,江采觉得用尽了八辈子的霉运!刚穿越就被虐的体无完肤,横着虐,竖着虐,站着虐,躺着虐。生性寡淡如江采终于爆发,腹黑帝王却笑的一脸狐狸样,提出奇葩要求。“帮朕把江山败光了,朕便放你走。”从此江采踏上了再生妲己褒姒之路,终于熬到国之将亡时。她与皇帝一同被讨伐至边境,荒芜战乱之地,蹦出千军万马伏地高呼‘恭迎皇上皇后’。嘛个叽,她一脸懵比,到底发生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