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000000006

第6章 周文(4)

【译文】

晋文公一直在寻找他们,但一直没找到,就把绵上的田作为介之推的祭田,说:“用这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用来表彰光明磊落的人。”

【评析】

全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叙事写人,着重记叙了介之推决定隐居时与母亲的一番对话,细致入微、系统完整地揭示了介之推不言禄、隐而死的前因后果,再现了他在仕与隐、进与退之间抉择、徘徊的心路历程。

文中的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藐视富贵,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是个大孝子,他那种不追逐名利、超脱物欲的处世态度,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年》

【题解】

晋、秦两国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危如累卵,于是派烛之武去瓦解离间两国。烛之武围绕“郑亡利秦还是利晋”展开论述,以有理有据的言辞打动了秦穆公,不费一兵以卒便解除了郑国的危难,他的胆识、才智为后人所赞叹。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注释】

[1]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2]贰:有二心,这里是依附的意思。

【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就因为郑文公曾经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背叛晋国的同时又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

【原文】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注释】

[1]佚之狐:郑国大夫。

【译文】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让烛之武去拜见秦穆公,一定会说服他们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却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更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如今到了危急关头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是郑国如果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于是烛之武不再推辞,答应了他。

【原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1],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4],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5],唯君图之。”

【注释】

[1]鄙:边疆,这里作动词用。远:偏远的地方(指郑国)。[2]陪:增厚,增强。[3]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宿食的主人。因为郑在秦东,所以这么说。[4]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5]阙:损害,侵害。

【译文】

夜晚,烛之武就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上坠下去。拜见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人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那么就烦劳您的军队了。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您知道其中肯定有一定的困难。您为何要灭掉郑国而去增强邻国的实力呢?增强了邻国的实力,等于是削弱了秦国的实力啊。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让它成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的使者来来往往,郑国也可以随时提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过晋国恩惠,晋公许诺把焦、瑕两座城池送给您,可是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您是知道的。晋国哪里会有知足的时候呢?等它把东边的疆界扩展到郑国,又会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害秦国,他又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请君王好好考虑这件事。”

【原文】

秦伯说[1],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因人之力而敝之[3],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4],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说:同“悦”,欢喜,高兴,此指赞同。[2]微:非,没有。[3]敝:败坏、损害之意。[4]乱:动乱,指关系破裂、互相攻战。整:友好和睦。

【译文】

秦穆公很高兴,随即与郑国结成联盟,并委派晋国大夫杞子、逢孙、杨孙帮助戍守郑国,自己率军回国去了。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秦国国君的力量,我们就到不了今天这地位。依靠别人的力量取得成功之后又反过来去侵犯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友好邻邦,这是不明智的;用战乱来代替和睦,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撤回去吧。”于是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评析】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一场三国两方大战——秦、晋伐郑一触即发之际,烛之武只身来到秦营,凭借对局势的洞悉和过人的辩才,说服秦穆公罢兵休战,顷刻间分化秦晋联盟,瓦解了这场战争。高度肯定了烛之武忠于国家、不畏艰险、化干戈为玉帛的大智大勇,塑造出了一位富有计谋的说客形象。

文中把其他人物也刻画得生动传神。郑文公,平时有眼无珠,把贤人投闲置散,危急时却又抱佛脚。秦穆公,过于贪图小便宜,轻易背盟毁约。晋文公,不忘秦穆公旧恩,不肯攻击盟国,有霸主风度。

蹇叔哭师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题解】

烛之武退秦军后,秦穆公派遣杞子等人驻扎在郑国。秦穆公轻信杞子从郑国送来的情报,兴师动众远袭郑国,结果消息泄露,无功而返。秦穆公出兵之前征求蹇叔的意见,却又不顾其劝阻,执意出师伐郑,导致了秦、晋崤之战和秦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惨败。

【原文】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2],若潜师以来[3],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注释】

[1]杞子:秦国大夫,留在郑国帮助戍守的将领。[2]管:钥匙,此指防守。[3]潜:秘密地。

【译文】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密告秦穆公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此时秦国秘密派军队前来攻打郑国,就定能占领郑国。”秦穆公为此事来征询蹇叔的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跋山涉水去进攻远方的国家,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事情。军队长途跋涉,到达郑国时必定是精疲力竭,而远方的郑国又有防备,这大概不可行吧?我们的军队如此兴师动众,郑国一定会察觉。让士兵们辛苦一场却一无所得,他们一定会有怨恨之心。况且,军队要远行千里,还有谁会不知道呢?”

【原文】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1],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2],尔墓之木拱矣[3]!”

【注释】

[1]孟子:即孟明。“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中寿:六七十岁。[3]拱:两手合抱。

【译文】

秦穆公却不听蹇叔的劝告。他召集孟明、西乞和白乙三位将领,命令他们率兵从东门出师。蹇叔为他们而哭,说:“孟明啊!我只能看着秦军出师,却看不到秦军回师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懂什么!你若是活到六七十岁的话,你坟墓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意思是你早该死了)!”

【原文】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殳>。<肴殳>有二陵焉[1];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注释】

[1]<肴殳>:同“崤”,山名。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五里,地势险要。

【译文】

蹇叔的儿子也在出征的队伍中。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军必定在崤山狙截我们的军队。崤山共有两座山峰:南面那座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那座是周文王当年避雨之地。你们必定会在这两峰之间丧命,到时候我就去到那里给你收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就向东出发了。

【评析】

本文记叙了秦、晋崤之战前,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事。

文中秦穆公执迷不悟,不听蹇叔的劝阻,一意孤行,劳师攻郑,最终招致惨败。蹇叔三次痛哭:一是为国家,既慨叹秦师的有去无回,又是提醒统帅要高度谨慎,高度肯定了他的忠君爱国、料事如神、深谋远虑;二是为自己的家,为儿子上战场送死而满腔悲痛;三是哭“谏”,一心希望秦穆公早日醒悟,来停止这三军之行。一句“余收尔骨”,更是将其因诀别爱儿而无比痛楚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讥讽和批判了秦穆公的贪功心切、粗陋浅薄、刚愎自用。

同类推荐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韩国民族文化性格探究

    韩国民族文化性格探究

    也许你正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看着韩剧,为其中的主人中流泪心碎;也许你现在正用三星的手机和家人好友愉快的通话,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也许你正在一边走路一边欣赏mp3的韩国流行音乐,酷龙的动感节奏让你充满活力。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热门推荐
  • 通幽诀

    通幽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英里的阳光

    半英里的阳光

    阔别已久的恋爱,你回来时,他正好在等你。褪尽繁华,他依然在彼岸守护着她(简介无能(?????)っ)
  • 废材倾城:坏坏小王妃

    废材倾城:坏坏小王妃

    将军府痴傻丑陋的十三小姐风萧萧,午夜被害重生,灵魂成为狠辣果决的大姐大,她拥有逆天神宝青莲空间,藉此变美变强!他是不可一世的暗黑帝王,俊美冷酷,身份神秘莫测,纵横纵横古商,朝堂,武林于指掌间,却恋上她狡黠的笑……一个现代强悍女穿越古代废材庶女,自强不息的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茶花女饮酒歌

    茶花女饮酒歌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撩神快穿,大佬我错了

    撩神快穿,大佬我错了

    【1v1双洁】沉迷于游戏的沈鱼被一个可爱的系统绑定了。狗子,你是不是传错了?这么难的位面????确定让我一个新手做这个???【系统】掐着手指,弱弱的说:“这只是个意外,”沈鱼:………这都多少个意外了????沈鱼经历几个位面之后,她发现总有人莫名其妙爱上朕。
  • 穿越未来之男人不好当

    穿越未来之男人不好当

    为了继承父亲的军功,开始了其悲催的生长史。好不容易熬到成年,可以自由选择未来嫁人的她又被死而复活的老爸丢进了联邦第一男子军校。阴差阳错,凌蘭就这样朝着冷酷狂霸跩的不归路上渐行渐远……建了几个群,蘭少VIP群:392111243(只收正版订阅读者),蘭少3群(新开):542465674。
  • 佛说宝网经

    佛说宝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八岁的大海

    十八岁的大海

    基地家属招待所就在海边。由于舰艇部队多,招待所一年四季总是爆满,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紧张。冬季农闲了,家在农村的老婆孩子都赶在这个时候来队探亲,所以家属住招待所都得提前排队,有的来队了,却住不进去,只好先住大通铺,那个年代不似眼下,满街都是宾馆饭店,还有家庭旅馆,那个年代别说是宾馆,就是饭店,整个城市也是数得过来的。舰长三天前才接到嫂子来队电报,拿着电报去排了个号,可是要到十天后才有单人房间,因此我将嫂子接到招待所,就安排母子俩在一个摆满大通铺的房间里住了下来,随后就骑着自行车赶回码头。
  • 乾坤九环珠

    乾坤九环珠

    自小深重天虫蚀心草剧毒,无缘习武,却在无意之间找齐了神奇的乾坤九环珠,并因此领悟了玄风冰魄掌以及醉里踏云的轻身功法,又在日后逐渐领悟灵魂四绝技——聪耳,魄瞳,梵音,灵鼻。但…天上会掉馅饼吗?掉下来的只会是陷阱吧!
  •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瘦身女人最优雅:不管生的漂不漂亮,都要活得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人也不例外。肥胖是美丽的头号杀手,人们迫切希望甩掉多余的赘肉,因为臃肿的体型不但影响外在的形体美,还对内在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使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致使体内垃圾贮存造成色斑等“面子”问题。脂肪堆积造成各种疾病隐患的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衣服难买,的士难打,甚至毫不相干的路人也会投来鄙夷的目光。有些肥胖者由于无法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进而形成自闭自卑消极的人生态度。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造成职场碰壁、情场失意的局面。因此,人们大都谈“肥”色变,稍有脂肪堆积的情况出现便马上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