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100000008

第8章 第一套:胜战计(5)

这时,辟阳侯就派人去找朱健,欲面见朱健。朱健却回说:“他犯了死罪,我不敢见他。”可是,朱健却在暗中求见惠帝的宠臣闳孺。朱健说:“你得到皇帝宠幸的事,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现在辟阳侯被罢官,人们都认为你在惠帝面前说了坏话。如果辟阳侯被处死,吕太后一定会迁怒于你,而且肯定会设法杀害你。若要这般等死,不如脱去上衣,裸露身体去为辟阳侯求情,皇帝定会听从你的意见放了辟阳侯,那时,太后也定会非常感激你。此后,你就会得到两个人的宠幸,你的富贵也会倍增。”闳孺听此言后,心中十分惶恐,只好按朱健的计策去向皇帝求情,皇帝果真就放了辟阳侯。

朱健要救辟阳侯,不能自己亲自出面,如若自己去求情,很可能连自己也被杀头,别的大臣都恨辟阳侯,自然也不可能去找他们。但找闳孺,以朱健的地位,直接言明来意,即使苦苦哀求,闳孺也必然以不敢得罪别的大臣为由而拒绝。所以,朱健采用攻击他的办法,使他害怕,他宁可得罪别的大臣也不敢得罪吕太后。这样,不必求他,他也会主动去为辟阳侯求情。

这种在政治斗争中运用围攻第三者,从而使处于险境的人得以解救的办法,同样是“围魏救赵”之良策。

以迂为直卖保险

一位年轻的人寿保险业务员,听说某大学的一位讲哲学的老教授还没有参加人寿保险,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位教授对人寿保险推销员一向十分讨厌。同时这位老人又特别固执,多少位前来企图说服他的业务员们都被灰溜溜地赶走了。因此,大家对这位老教授都有点望而生畏。这时,一位年轻的人寿保险业务员却非要来碰碰运气。

这年夏天,老教授举办了一个哲学研究班。在众多的学员中,有一位青年学习特别认真,他聚精会神地听,详详细细地记,还经常举手提出一些颇有深度的问题,老教授感到这是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研究班结束后,青年人到老教授的家里拜访,对老教授说:“您的讲义,我已反复读了三遍,今天特地来请教几个仍旧弄不懂的地方。”老教授欣然帮他解答了问题,并随便问道:“你在哪里供职?”年轻人说:“我是人寿保险业务员。”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又来请教问题,并随身带来了礼品,当年轻人施礼告辞的时候,老教授说:“请等等。你给我说说,你们公司开办的人寿保险有哪几种。”年轻人详细地做了介绍,老教授当即办理了参加人寿保险的手续。

年轻的人寿保险业务员,知道直接说服老教授参加人寿保险是十分困难的,便采用以迂为直的计谋,从容易接近老教授,并从容易获得其好感的哲学研究方面入手。他通过自己虚心好学的行动,博取了老教授的好感。老教授爱屋及乌,自己便主动地改变了对人寿保险的看法。年轻的业务员虽然没有做任何推销方面的说服,但却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名医智拔断银针

中国元代有位叫程铭的先生患腿病。一位巴医生在为他针灸治疗时,不慎将银针折断,情势急迫,于是特请当时有名的针灸学家滑伯仁来解救。滑伯仁气喘吁吁地赶到程家。此刻,程铭疾首蹙额地在床上痛苦呻吟,右腿弓曲不敢动弹。巴医生神色不安,焦急万分,用手紧紧捏住尚留在皮外的一点点银针断头,生怕银针走入病人体内,导致生命危险。程家一家老小此时也急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滑伯仁来到病人床前,冷静地先告诫大家不要慌乱,并请围着的人全部出去,然后便镇定自若地诊断。他不是使用直接按摩取针的方法,而是沉吟片刻,采取了因势利导、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治法。因为他深深懂得,针刺治病取穴一般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头部的病却取足部的穴位,左侧的病却取右侧的穴位,内脏的病却取四肢的穴位。

考虑到断针是在程铭先生的足少阴经脉的穴位——阳陵泉穴,滑伯仁便沿着这条经络循行着,在离阳陵泉穴很远的风市穴扎下一根又长又粗的银针,并用力捻动起来。病人忍受不住这个强烈的刺激,痛得大喊大叫,汗流如注。这时风市穴旁的肌肉猛烈地抽搐着,而阳陵泉穴部位的肌肉却逐渐松弛下来。滑伯仁瞅见时机已到,忙向巴医生丢了一个快拔断针的眼色,巴医生心领神会,果断地将断针头十分顺利地拔出,接着,滑伯仁也在病人稍缓之时,拔出粗的银针。

由于滑伯仁成功地运用了“围魏救赵”之策,一场关系到病人生死的医疗事故便化险为夷。大家不但心悦诚服,而且不约而同地都向滑伯仁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第三计 借刀杀人[1]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2],引友杀敌[3],不自出力。以《损》[4]推演。

【注释】

[1]借刀杀人:自己实力不够战胜敌方,通过人为措施,凭借第三方面的强大力量战胜敌方的手段。《兵法圆机》所云“己所难措,假手于人”,就是这个意思。[2]敌已明,友未定:指打击的敌对目标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却一时尚未确定。[3]引友杀敌:引,引诱。引友杀敌,即引诱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4]《损》:《周易》损卦云:“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此以卦象明卦义。乾减损一阳为兑,坤增益一阳而为艮,损卦兑下艮上。这里的“损”是指:友军因攻击敌人可能受到一些损失。

【译文】

敌方的情况已经清楚明了,而友军还在犹豫未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设法诱使友军去攻击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按照《周易》中“损卦”的易理加以衡量和推广。

【评析】

借刀杀人之计,就是利用间接的方法去伤害别人,自己却不抛头露面,借他人之手来除掉某个对手。“借”,意即利用、借用。作为一种谋略,其核心就是要制造矛盾、利用矛盾。

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而“借刀杀人”一语,则见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一语中。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企图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人李元昊,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

此计原本为封建官僚间相互离间、尔虞我诈的骗术。用在军事上,则是强调要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包括制造和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所谓“借”,就是借用外部的、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在两军对垒设谋定计、敌我双方相互斗争之时,若能学会使用此法,就可取得不用自己出力便能获利的效果。

自己的力量不够,就要借用敌人的力量;直接杀敌有困难,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刀枪;资金不足,就要想法借用他人的金钱;缺乏物资,就千方百计借用别人的物质;自己缺兵少将,就设法借用敌人的兵将;自己的谋略行不通,就要借用敌人的智谋(将计就计)。这就是说,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设法引诱敌人替自己去做,也就等于借用敌人的力量;占用敌人之财物,也就等于借用了敌人的金钱;夺得敌人的储备,也就等于借用了敌人的物资;设法用计使敌人内部发生矛盾进行争斗而削弱其力量,也就等于借用了敌人的兵将;把敌人的举措转过来为我所用,利用敌人的计谋完成自己的设想,也就等于借用了敌人的计谋。

总之,自己难于做到的事情,可以借助敌人的手去做,无需自己亲自动手,便可坐得其利,甚至还可驱使敌人利用另一方敌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借用敌人利用自己的机会反过来加以利用而完成自己的设想,使敌人在不知不觉中为我所用,即使敌人发觉,也不得不为我所借用。这便是借刀杀人之计的妙用。

借刀,既有明借和暗借之分,又有诱借和强借之别。可见,要讲究借刀的方法和艺术,不能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所借之“刀”一定要锋利,否则杀人不成,还会殃及自身。

“借刀”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借人力、借财物、借条件、借谋略、借媒介、借舆论、借势力。

借刀杀人之计属阴谋而非阳谋。平常之时,不可不防;非常之时,不可不用。

【军事谋略例说】

子贡巧解鲁国危

早在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讨伐鲁国。鲁国的实力抵不上齐国,形势危急。

这时,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贡分析了形势之后,认为只有吴国能与齐国抗衡。于是子贡就设计,欲借用吴国的兵力击败齐国的军队。于是,子贡便去游说齐国国相田常。田常当时正蓄意篡位,急欲除掉异己。子贡则用“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之理,劝田常不要让异己在攻打弱国鲁国时扩大势力,而应在攻打吴国中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动心了,可又因齐国已经作好了攻打鲁国的准备,突然改攻吴国,唯恐出师无因。子贡说:“这好办。我马上就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就有理由讨伐吴国了吗?”田常愉快地应允了。

子贡来到吴国,对吴王夫差道:“假如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增强,必定伐吴。大王还不如提早下手,与鲁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这样一来,吴国不就可以与强敌晋国抗衡,而成就霸业了吗?”子贡接着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国攻打齐国,解除了吴王的后顾之忧。

子贡马不停蹄地游说于齐、吴、赵三国之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他又担心,如果吴国战胜了齐国,必定要挟鲁国,鲁国还不能彻底解除危险。于是,他便悄悄地跑到晋国,向晋定公述说利害:如若吴国讨伐鲁国成功的话,定会转而攻打晋国,以争霸中原。他力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范吴国的进攻。

在子贡游说几国之时,吴王夫差早已亲自出马,率领精兵10万和越兵3000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相助。不久齐军就中了吴军的诱敌之计,大败,主帅国书以及几员大将均死于乱军之中。这时,齐国只好请罪求和。吴王夫差大获全胜,因而骄狂自傲,并立即出兵攻打晋国。晋国因为早已作好了部署,一举击退了吴军。

就这样,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赵、晋四国之间的矛盾,巧妙地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使力量薄弱的鲁国损失极小,并从危难之中得以解脱。

诱骗敌军自相残杀

一天,蜀国探马飞报诸葛亮:孟获起蛮兵10万,犯境侵掠。边境上新降的两位太守雍闿、高定兵分两路偷袭蜀营时,被蜀军杀得大败,许多雍、高将士被蜀军生擒活捉。诸葛亮在这些战俘身上打起了主意。他想到了“借刀杀人”之计。

诸葛亮把雍、高被俘的将士分别囚禁,然后暗地叫本部军将撒谎造谣说:“高定的人免死,雍闿的人尽杀。”接着诸葛亮传令提取雍闿方面的战俘到帐前问话,人人都怕杀头,都谎称自己是高定的部下,而不敢说是雍闿的人马。

这本是一查就明的事,可诸葛亮听说这些将士多冒称自己是高定的人,高兴得不得了,证明他们相信诸葛亮传出的谣言谎话。诸葛亮命令部下佯装糊涂,均按高定部下对待,并“与酒食赏劳,令人送出界首”,全部放归。这些“送出界首”的人跑回雍闿部队后,都说高定暗中背叛了雍闿,投靠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营内又投宴招待高定的真正部下,并编造谎言说,雍闿已派人前来联络投诚,欲献高定、朱褒二人“首级”。

诸葛亮为了进一步让双方猜疑,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他把所有的战俘都释放了。战俘回去后,以讹传讹,替诸葛亮当“小广播”。于是诸葛亮利用放回去的俘虏在雍、高中间播下了互相猜疑的种子。紧接着,诸葛亮又把捕获的高定派遣的密探,故意错认为是雍闿的部下,“修书一封”,信中密令雍闿“早早下手,休得误事”,交给“密探”带回送给雍闿。“密探”回去把信交给高定后,高定信以为真,拍案而起,大骂雍闿是个忘义之徒,决心先下手为强,率领精兵连夜偷袭雍闿营寨,割了雍闿的脑袋,直驰诸葛亮营部,向蜀国投诚。诸葛亮知道高定是真心诚意来投诚的,却谎称高定是诈降而来,喝令左右推出斩首,并对高定谎称:“朱褒已使人密献降书,说他与雍闿结生死之交,岂肯轻易反目杀掉他,我知道高定是借人头诈降的。”

这番谎话又激得高定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誓擒朱褒来见丞相。”诸葛亮佯装给他立功赎罪以表真心投诚的机会,准予前去。果然,高定乘朱褒不备,偷袭了朱的营寨,杀了朱褒,提着朱的头,带领全部叛军投降了蜀营。

诸葛亮此一连串的挑拨离间,挑起敌军内部矛盾,便是借敌人之力量,借敌人之口,借敌人之刀剑,借敌人之将士,诱骗敌人自相残杀,而实现了杀掉自己想杀的人,达到“不必亲行,坐享其利”的目的。

罗荣桓借力打力除奸细

1942年,侵华日军驻山东济南高级特务机关为刺探新四军的情报,采取释放俘虏的办法,派奸细打入抗日根据地,进行谍报活动。具体做法是:让看守故作疏忽,以便使俘虏三五成群地逃跑,有时放跑的纯粹是新四军被俘人员,有时放跑的是伪装成被俘人员的奸细。

这一次,新四军侦讯科又审查了一批由敌占区逃回来的被俘人员。经严格审查,最终有五个人来路不明。在侦讯科同志的耐心说服教育下,五个人中有两个人承认自己新当了特务,而另外三个人坚决不承认自己是特务。其实,侦讯科已掌握了这三人当特务的材料,其中一个外号叫“催命鬼”的人原来就当过国民党特务。

同类推荐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本书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散文杂文奖项,背负着生命困惑,为文化灵魂的回归导航;剖析千年中华文明,探索人性的自我救赎。本书在原《山居笔记》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照片、插图近70幅,且用料装帧均较考究。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作者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引用清代《弟子规》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了这部便于诵读和修习的美德书。全书分“美德三字经”原文、“美德三字经”义解等三部分。文字凝炼,意蕴深厚。在义解部分,作者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读者分享美德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壮大、结果,寄意于每个青少年朋友都能崇德向善,增智生慧,“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有益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弘扬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美德读本。
热门推荐
  • 阿毗达磨发智论

    阿毗达磨发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何曾相忆烽火路(全集)

    何曾相忆烽火路(全集)

    叶棠眼中的苏锦瑞:叶棠眼中的苏锦瑞就如大多数的闺阁小姐一样,有着精致琉璃般的姣好面貌,仗着富足的家世娇蛮无状,明明肤浅无知,骨子里还透着自以为是的傲慢,眼睛里看人先分三六九等。然而,偏生就是这个女子,思维敏捷、伶牙俐齿,能在做错事的时候勇于弥补过错,能在受屈辱时豁出去反击,更能在受难时斗智斗勇,救下自己的性命。他忽然就佩服欣赏起她来,这个苏家头一个抛头露面,标新立异的奇女子。苏锦瑞眼中的叶棠:剥除偏见与针锋相对,苏锦瑞渐渐发现了叶棠的另外一面。
  • 他生而耀眼

    他生而耀眼

    有一种人,生而耀眼。在别人眼里,江寂辞高冷在林妩眼里,没有人能比他更温柔。那个只对她笑,只对她露出虎牙,会摸她脑袋的男人,只有江寂辞。“江寂辞,我依旧……”喜欢你江寂辞:“很巧,我也是。”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请你记住我说过的,“如果有一天,我的放手可以过得更好,哪怕会很痛,我可以放手成全你。”
  • 甜宠101式:恶魔在身边

    甜宠101式:恶魔在身边

    新文已发《宠婚撩人:小娇妻,有点甜》,男主超宠女主的文文~求个收藏求票票~(砂糖文!甜宠!)一朝重生,席柚从退伍特种兵变成了女高中生。花痴,智商低,学渣,是女高中生被贴上的标签。席柚低哂,没关系,她会用实力告诉这群人什么叫女神高不可攀,智商碾压弱鸡,学渣逆袭学霸。重要的是,她会一点一点教会他们怎么做人!最后,席柚成功教会了其他人怎么做人,而陆霁,也成功教会了席柚怎么造人。
  • 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为了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学名著,我们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了此书。为了适应孩子们的记忆特点,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本书在语言叙述上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并且采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方式安排内容板块,力求做到让孩子更轻松地阅读本书。希望本书能够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的志向。
  • 斗行世界

    斗行世界

    帅林,斗气大陆一名蝼蚁!但是蝼蚁却有蝼蚁的梦、他只想以自己看似弱小的身躯撑起一片天……让爱他的和他爱的人、关心他的和他关心的人不受一丝伤害。让温情与和谐充满整个大陆、以灵魂和斗气实现梦想。激情与温情,亲情与友情并存……一起来见证帅林的激情励志之旅斗行世界!
  •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需要秒回

    不需要秒回

    本书收录了26个鲜活的段子,曰“把日子过得特二”;10篇逗哏的个人博客,曰“起哄架秧子”;还有31则“妖蛾子世界杯”,看准球盲王小柔如何施展她的“妖蛾子大法”,演绎2006年世界杯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