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000000010

第10章 反应术(1)

反应术可以说是捭阖术的更进一层。捭阖篇多是谈到游说的种类和方法,简略地阐述了其适用的环境,而本篇的反应术则更为全面、辩证、历史地看问题,它需要运用者有更为灵活多变的头脑,要善于把握说话的技巧。明进退之道,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能直能屈,能进能退,刚柔并济,进退自如,这些都可以说是反应术中技巧性的方法。

本篇提及了说客在运用“反应术”中常用的几种技巧:知己(知己知彼)、钓语(设饵钓鱼)、张网(张网捕鱼)等等,具体说起来有投石问路、欲擒故纵、打草惊蛇等。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1]。反以观往,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2]。动静虚实之理[3],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释】

[1]大化者:教化、指导平民百姓的圣人,化是教化指导的意思。无形:没有形迹,指天下大道,即阴阳变化的法则。[2]反:返回,反复,与“复”的意思相同。句中的“往”与“古”均指过去。[3]动静:运动和静止,这里指世间一切事物。虚实:是真和伪的意思。

【译文】

古代用大道教化平民、指导万事的圣人,其作为都是与无形的自然之道(自然规律)相伴而生的。他们往往通过追溯既往的历史,然后再据此向前去推测未来;通过回首以往了解历史,然后再了解当今的形势;通过审视以了解他人,然后再据此反省自我。动静、虚实之理,若与当今的常规不符,出现异常,就需要追溯既往的历史,去寻找这种异常现象的规律。有很多事情,往往需要在反求于远古的探索中而得到成功的启示,这些都是圣人处理事情的见解,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观察和研究。

【原文】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1]。因其言,听其辞[2]。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3]。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4]。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5]。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6]。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7]。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8]。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9]。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10]。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11]。重之袭之[12],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1]人言者,动也:让对方讲话,使他处于动态之下。己默者,静也:自己沉默不语,使己处于静态之下。[2]因:顺着,依从。辞:主张,意图。[3]言有不合:所说的话不合理,前后矛盾。应:应答,反应。[4]象:法象,模仿,指在言谈中,以某类事物象征所要谈论的事物,使对方更易明白通晓。比:比类,类推。次:次策,下一步。[5]此句意为:根据无形状的道理来探求有声音的语言。声:言语。[6]钓语:如钓鱼投饵一般,在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合事:符合道理。得人实:得到对方的实情。[7]罝(jū):捕捉兔子等野兽的网。网:捕鱼等水产动物的工具。会:聚合、汇合,这里指野兽会聚之处。司:通“伺”,候望,等待。[8]钓人之网:这里比喻抓住对方的方法。[9]驱之:驱使对方。其言无比:如果对方发言不合。乃为之变:便改变方法来对付。[10]报:合。牧:驱使,驾驭。[11]己反往,彼复来:我方返回去,对方复过来。一来一往,就使得谈话得以继续下去。言有象比,因而定基:谈话中有了法象和举例,因此也就有了基础。[12]重:重复,再次。袭:也是重复、因袭的意思。

【译文】

(就动静而言)别人在侃侃而谈,是动态的;而自己缄默不语、静心聆听,则是静态的。此时就要在静态中根据别人的言谈,来观察和分析出对方的真正意图。若听出其言辞有自相矛盾和不合情理之处,可以反过来诘难他,追问究竟,那么对方必定会有对应之辞,自然就会吐露真情。凡是语言,都有其可以模拟的形象,而事物也都有其可以类比的规范;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考察出谈话者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意图,并从中预见对方下一步的言行。所谓“象”,就是表现事物本质的表征;所谓“比”,就是言谈举止中的同类共性。要用无形的规律促使有声的语言表露出来(借助无形的逻辑技巧让道理明白易懂)。首先要引导对方通过言词表露自己的想法,如果所言与事实相一致,也就可以从中得知对方的真实想法。这种方法就如同张开网诱捕野兽一样,要多设几处拉网的地点,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恢恢天网,才能捕获到野兽。如果将这个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引诱对方多说话,那么对方就会自投罗网,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钓人的网。我们应该经常用这种钓人的网去诱导对方,如果对方的言辞并不符合平常的规范,反映不了实际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应时而动,改变钓人的方法,要以形象的事物去感化对方,触动其感情,进而了解其真实思想,这样就可能使对方暴露出实情,从而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控制他的思维。我们向对方的言辞提出反诘,对方做出相应的回复,如此循环往复,就有了模拟和类比,依此类推,便有了继续交谈、了解对方的基础。再经过反复推敲琢磨,观察验证,抛却其中妄谬的成分,那么所有的事物都会通过对方的言谈有所反映,而不会因语言失实而导致失败。若像圣人这样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诱导智愚众人,所有的事情都会顺利通畅,这是毋庸置疑的。

【原文】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1]。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2]。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3]。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4]。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5],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6]。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7]。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8]。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9],皆以先定为之法则[10]。以反求复,观其所托[11],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雌雄[12]。虽非其事,见微知类[13]。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14]。

【注释】

[1]反听:反复详审。鬼神:指死者的灵魂和山川的神明,此处意为隐秘不可测和玄妙神奇。[2]当:恰当,得当。牧:驾驭,这里是“诱导”。[3]定基:奠定的基础。[4]反辞:相反的言辞。陶弘景注曰:“谓言者于象比有变,必有反辞以难之。令其先说,我乃还静以听之。”[5]敛:收敛,收拢。[6]开情:敞开心怀叙述。同声相呼,实理同归:与对方心理契合发生呼应,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7]或因此,或因彼:从种种事情发端。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或者侍奉君主,或者观察民情。[8]情诈:本心虚伪。[9]动作言默:指言谈举止。式:模式,样式。[10]陶弘景注曰:“谓上六者,皆以先定于情,然后法则可为。”[11]托:寄托,依托。观其所托:分辨出主张的本意。[12]别雌雄:分辨高低强弱。[13]微:微小,细微。类:种类。见微知类:指从微小的事情上就可以推断出其发展趋向并认识问题的实质。[14]符应不失:如同合于符节一样来响应。螣蛇:传说中一种会飞的神蛇。羿:即后羿,传说中的神箭手。引矢:张弓射箭。

【译文】

所以,善于从反面听取对方言论的人,能通过鬼神般变幻莫测的方法诱导对方说出实情。如果能够随机变通谈话的方式,而且运用得当,就可以清楚地掌握实际情况,周详而有效地驾驭对方的思想,从而明察其真实含义。如果无法周详地掌握对方的情况,不能明察其言语的真实意图,那么得到的情况就不明确;得到的情况不明确,据以制订决策的基础也就不坚实、不周密。如果我们在谈话中改变了事物的表象和事理的类比,那么对方必定会有相应的诘难和辩驳的言辞,此时我们就应该平静地听取对方的言论,以观察其真实情况和意图。所以要想倾听对方的言论,自己就得先保持沉默;要想对方敞开心扉,吐露实情,反而需要先缄默、收敛;要想居高,反而需要先处于低势;要想从对方获取,反而需要先给予。由此而论,如果想让对方敞开情怀,吐露真言,就要先用形象的模拟和比喻去诱导他,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以产生共鸣,这样真情实理就会归我掌握,也能因相同的观点而彼此接纳。无论是从这件事发端,还是从那件事情谈起,无论是用来侍奉君上,还是用来统御臣下,只有根据以上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方可辨别真伪,比较异同,得到真实或者伪诈的情形。我方的行动、运作、言语、沉默,都要根据所掌握的情况作出反应,欢喜与愤怒的方式和程度应据此作出决定。总之,行动、运作、言语、沉默、欢喜、愤怒都应该根据之前所掌握的实情来确定实行的规则。用主动试探的方法求得对方的反应或答复,借以观察对方心理情感的依托。知人的关键在于了解其内心的情感,所以要运用这种策略,听取他人讲话的原则是,自己首先要平静下来,以便专心听取对方的言辞,进而分析事情的原委,论说万物的兴衰,辨别事物的真伪异同。即使所谈的内容并不是实际的信息,甚至无关紧要,但是仍可以从细微的征兆中探知重要的信息。这种做法就像为了探知对方的情况而深入其内部一样,首先要通过分析对方的能力,再进一步探测其行动意图。通过这种策略所得到的情况,就会像符契一样契合无误,像螣蛇预示祸福一样丝毫不爽,像后羿射箭一样百发百中。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1]。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2]。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3]。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4]。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5]。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6]。进退左右,以是司之[7]。己不先定,牧人不正[8]。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9]。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10]。

【注释】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假如你想要了解别人,就必须先了解自己。[2]相知:指彼此双方互相了解。比目之鱼:比喻并列,挨着。伺言:窥伺对方的言辞。见形:即现形。[3]燔骨:烧烤骨头上所带的肉。[4]微:细微,不见形色。疾:敏捷。此句意为:圣人结交人很微妙,但洞察真情很迅速。[5]圆:圆滑、周密、灵活。方:正直、方正、严肃、原则性。[6]未见形圆以道之:形貌未显时以圆融的方法引导他;道,通“导”,引导。既见形方以事之:形貌已显就以方正的法则对待他。[7]进退左右:指用人升迁、黜退、左贬、右升。司,管理。[8]牧人不正:不能公正地驾驭人。[9]事用不巧:指处理事情不灵活。忘情失道:指忘却真情失去方法。[10]形容:踪影。天神:指达到了神鬼莫测,了无痕迹的最高境界。

【译文】

由此可见,要了解别人要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先认识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内心的想法。若能如此,那么与对方的相互了解,如同比目鱼的两目一般没有距离,彼此明晰可见;窥伺对方的言辞,如同声音和回响一样契合无误;从外形观察对方的内心深处,如同光和影子一样准确细致;侦查对方的言论中的真意,就如同磁石吸针一样没有差失,如同舌头吸取骨汁一样游刃有余,万无一失。这样与对方交谈,不用过多的言辞,暴露给对方的东西微乎其微,就可以非常迅速地洞悉对方的真实意图,就如同阴阳转换一样彼此渗透,方圆交替一样运用自如,相辅相成。在对方的基本情况尚未明晰之前,就应该用圆融的道理诱导对方;待一切明朗之后,就应该用方正的道理去劝服对方,助其成就大事。用人之道,不论提升或罢免,都应该灵活运用上述规则。如果不首先确定方圆进退的策略,那么就无法掌控全局,管理别人。做事不掌握法则技巧,这就叫作“忘情失道”(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自己首先确定周密详细的行动策略,再依此驾驭对方,就能在不暴露意图的前提下,于无形之中驱策众人以致成功,而对方尚不知其门道所在,这样方可称为“天神”。

智慧运用

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

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

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史例解读】

巧言应变留楚国

战国时期,张仪以客卿的身份居留在楚国。起初楚王对他非常友好,但后来对他越来越冷淡。张仪心想:这样下去,恐怕自己有朝一日在楚国就没有立锥之地了。不久,张仪想出了一个计谋,于是他满怀信心地去拜见楚王。

张仪毕恭毕敬地对楚王说:“最近,我在这儿没有什么用处,只是白白地浪费您赐予我的俸禄,我想到魏国去,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听后,漫不经心地说:“既然你主意已定,我也就不苦留你了。”

同类推荐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本色中国人

    本色中国人

    全面、客观地描绘中国人的性格、品质,既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缺陷和不足纠缠在一起,相映成趣。理论分析,与场景描述和故事记录相融合。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味道之人民公社

    味道之人民公社

    这是梁文道笔下的“饮食社会学”——“吃”是联结社会的纽带,是构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热门推荐
  • 反网游杂货店

    反网游杂货店

    以下,就是关于本书的简介。姜渐离被强大的老爹以“度假”的理由送到了异世界。他在那里得到了一间厉害的店铺——同时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他发现这个世界正面临危机——似乎这个世界正被一位强者改造,要被改造成一个类似网游的世界。他决定试着去解决掉这个影响世界安危的事件。而后随着接触,随着他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身边的“熟悉”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也对这个世界生出了越加深厚的感情……(ps:在作品相关里发布了个九千字的类似本书前记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起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不看也不会影响任何的阅读体验。)最后,关于书名,如果实在觉得不怎么样的,那你就当小作者是随便取取的吧!
  • 嗜血傲妃

    嗜血傲妃

    她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心狠手辣,嗜杀成性的绝色妖姬。人人谈之而色变,不过在此之前,她只是当今圣上送给最宠爱的三殿下的玩物之一。当任人宰割的小玩物遭遇烈火重生,神圣华丽的绝美篇章就此掀开。“姓沐的,你听着:过去的芊墨被你们兄弟二人耍得团团转,一国公主沦为最低贱的玩物。可是现在的芊墨,不是你们能够随意玩弄的。”“呵,你只不过是本王的一个玩物!本王要你生,你便生;本王要你死,你便不能活!”“玩物?生死随你?你错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何况是你?哼!”霸气女王重生,翻云覆雨,执掌乾坤,天下之大,尽皆掌中。舍我其谁,嗜血傲妃。
  • 问天箫

    问天箫

    烧了几张纸钱,张屠夫就冻得鼻涕流了几串,眼泪也哗啦啦流了下来。就在这时,张屠夫听到旁边传来一阵哭声。天正是擦黑的时候,这荒坡上,本来只有他婆娘一个人的坟头,不知哪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让人心里不由得有点发毛——他慌张抬头四处搜寻,只见不远处有个人影儿,看不到脚。听说鬼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脚……张屠夫看着那干净的背影,连滚带爬往回赶。一口气跑出了半里路,远远看到张家村做晚饭的炊烟了,张屠夫的心才定下来,朦胧的视线里有人迎面走来。
  • 我在异界做刑警

    我在异界做刑警

    我们游走于光明之后,黑暗之前!我们没有神灵的庇佑,不被恶魔所承认!圣歌属于骑士,鲜血归于恶魔!而我们,以人类的名义,恪守手中之枪刃!——恶魔刑警
  • 神秘总裁的傲娇妻

    神秘总裁的傲娇妻

    闺蜜抢钱,顺带拐走未婚夫。奶奶大伯夺遗产,处心积虑把她嫁给渣男。哼!当她顾嘉是吃草长大的吗?不让你们看看食肉动物的霸气,我名字倒过来写!闺蜜骗钱是吧!把你踢进监狱好好反省。渣男出轨是吧!把你出轨艳照放婚礼大银幕上欣赏欣赏。奶奶大伯夺遗产是吧!把你家股份拿到手再甩手丢掉。可当气势汹汹,干掉这些不怀好意的渣渣们时……一个男人却没有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出现。“苏曜恒你到底要干什么?!”“看不出来吗?我在为民除害!”他霸气地扛起穿着婚纱的新娘——其实,他是来抢婚的!
  • 浮云半书.2

    浮云半书.2

    大唐开元盛世,张九龄的学生裴昀进士及第,被天子钦点为探花郎。春风得意的题名宴,他却见证一幕幕离奇之事接连发生——能障目的紫檀琴,能续命的菊花酒,能看到过去的风声木……从朝堂宰相到市井琴师,从温雅进士到冷峻金吾卫,玄妙的草木之物牵绊着各色人心,更隐藏着少年裴昀的身世之谜。
  • 不周仙尊

    不周仙尊

    一个弑神灭仙的故事。(书一般,这是一本读者很少的书,因此简介也很少。)
  • 教你学滑冰(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滑冰(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战友

    战友

    我和朱俊玲认识四十多年了,当时她正和我的战友贺会利在热恋中。他们结婚后她成为一名军嫂,都在一个部队生活,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因此,对她有所了解。她的原籍是河北,在宁夏长大,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国家干部,从基层到自治区机关的部门的领导,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靠自我奋斗,走自己的路,确实不易。她聪明好学,大胆泼辣,敢作敢为,具有男子汉的性格,是我认识的女性中的佼佼者。
  • 惹火娇妻很羞涩

    惹火娇妻很羞涩

    他光芒四溢却不近女色,不近女色却又独宠一人,将她护于心尖之上;人说,你得罪他可以判个缓刑,得罪她——杀无赦。但是却没人知道那个被人护在心尖上的女人是谁;她是沈家的“外人”,不吵不闹安安分分的做着自己,有一个相恋三年自认感情十分稳定的男朋友;却不想不过只是陪人过了一个生日,这个感情十分稳定的男朋友便轻轻松松的被人挖走了;话说能挖走的墙角那就一定不是好墙角;没有心痛,没有落泪,只是静静悄悄的退出,离开之际还很好心的帮着他们关好了房门。【纵宠】:失恋后的某一天夜晚,某个被人护在心尖上却不自知的女人,光着两脚晃荡着泳池里的水,仰天轻叹:“如果睁眼就能看到流星雨多好。”次日睁开,“流星”划过天花板。【求婚】:在众人的拥簇及唆使怂恿下,南晚鸽抱着一大束天堂鸟鼓足了吃奶的力气,一手将花往他面前一送,一手指着两旁的树,大言而出:“此树是我栽,此花是我采,男人是我爱,若要相互爱,把你留下来!我要嫁给你,你娶是不娶?!”一片沉寂…*我不要短暂的温存,只要你一世的相伴。——沈立言*这是一个“妻要从小养成”的故事,这里没有要死要活的虐,这里只有甜蜜蜜的宠。好吧,我坦白,虐是真的有,但素…,乃们懂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