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
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史例解读】
苏代说公仲侈
战国后期,楚国谋划出兵攻韩,韩国十分紧张,忙向已附属于自己的东周征调兵丁、粮草、武器。但东周此时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支援韩国?再说,又怕这样一来,激怒了邻国楚国,楚国一怒之下会把自己灭掉。故而,东周王接连好几日忧心忡忡。苏代见状,忙问原因。听东周王讲了前因后果之后,他笑了笑说:“不必担忧。我到韩国走一趟,不但可使他们不再向我们征兵征粮,还可让他们白送我们一块地盘。”东周王半信半疑地把苏代送走了。
苏代到了韩国,对韩相国公仲侈说:“我来之前,曾听说楚国的大臣向楚王说:‘韩国久战,已十分疲惫,国空民乏,粮食奇缺,无力持久坚守。我们出兵,不出一个月,定能攻下韩国都城。’但楚王没抓到真凭实据,对这些话将信将疑,没敢发令攻打。但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您却向东周征兵征粮,不是正把自己的弊端暴露给敌人,让楚王下决心猛攻韩国吗?”公仲侈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您说该怎么办?”苏代说:“我为您打算,倒不如这么办,马上停止向东周征调兵丁粮饷,再把高都之地送给东周,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强大。”公仲侈说:“我不向东周征兵征粮,已够仁义了,岂能白白将高都奉送给东周?”苏代说:“将高都送给东周,东周必然死心塌地跟随韩国。楚国知道后,必与东周断交。以高都作代价,取得一个死心塌地的邻国,为什么不办呢?”公仲侈一听,连声叫好,依计而行。楚王见韩国这番举动,以为韩国国力强盛,难以攻下,也没敢发兵。而东周不仅没有被征调兵丁、粮草和武器,反而白白得到高都,成为最大的赢家。
【点评】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就是说圣人对对方的实力和计谋作出测度和分析,假如这些分析有失轻重之理、不合度量之数,那么圣人也只好舍弃不用,另谋良策了。苏代从东周的立场出发,反对韩国向已附属于它的东周征调兵丁、粮草、武器,因此表面上是在为韩国(为人)谋划,实际却是在为东周(为己)效力。
【现代活用】
迟半步捭阴为阳
在商战中,“迟人半步”的方法往往会收到奇妙的效果,其关键在于这条妙计将强大的进攻融入看似平静的防守之中了。
新产品的开发,国外许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独到的手段,但“迟人半步”的方法更受人青睐,使采用者受益颇大,被奉为新产品开发的良策。
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为了开发生产“SANI”汽车,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公开征求车牌,花大钱搞推销宜传,获得了极大成功。这一成功也使得丰田公司欣喜若狂。原因何在?因为“SANI”汽车的大宣传在日本全国激起了人们对汽车的兴趣。这对丰田公司来说,无异于为它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借着人们对汽车着迷的热潮,丰田公司充分研究了“SANI”汽车的优缺点,制造了比这种车更好的“科罗娜”车。“科罗娜”投入市场后,使丰田公司获得比日产公司更佳的经济效益。
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也是“迟人半步”方法的得益者。有人称它是一家模仿公司,对此,松下公司毫不介意,因为它从这种做法中得到了极大的益处。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几乎从未首先在市场上推出过尖端新技术产品,它都是从比它领先的公司中得到教训,吸取经验。正如有些专家们分析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新产品经常比其他公司设计得好,其得益于比人慢半步。数字计算机公司总结这方面经验时也说:“我们有意在技术上落后二三年,我们让试用户,如政府部门,推着我们走,然后,我们研制出一种可靠的商品供最终用户使用。”
休勒特——派克德公司更有自己的诀窍:只要别的公司有新产品问世,他们公司的工程师就会向用户探寻那种新产品的优缺点,探寻用户有什么具体要求,用不了多久,他们的推销员就会登门来推销完全符合用户要求的新产品了。结果用户满意,收益大增。
这些公司总是迟人半步,甘居第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能力差,而恰恰是在这迟迈的半步上做出了好文章。
【点评】
在商战中,“迟人半步”的方法往往会收到转阴为阳,后发制人的奇妙效果。其关键在于,这条妙计将强大的进攻融入看似平静的防守之中,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蓄力量,潜心研究,从领先自己的公司中得到教训,吸取经验,创造出设计更先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成功。
阴阳其和,始终其义。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
阳动而出,阴隐而入;
阳还终阴,阴极反阳。
【史例解读】
卧薪尝胆终灭吴
春秋末年,正当各诸侯国争霸之际,吴、越两国兴起于现在的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它们与楚国相邻。开始,吴国较强,越国较弱,两国素来不和。后来,晋国曾联吴制楚,而楚国则联越制吴,吴越两国更成了世仇。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刚逝世,吴王阖闾乘机攻打越国,但由于时机不成熟,吴军被越国打败,吴王阖闾中箭受重伤而死。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了报杀父之仇,发动兵马,向越国进攻。吴军在梅山之战大获全胜,越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退守在会稽山。越王勾践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劝告,最后他与众臣商议,决定跟吴王讲和。吴王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要越王夫妇到吴国给自己当仆人。夫差的大臣伍子胥极力反对,要求直接杀死勾践,以绝后患。但夫差有心要羞辱勾践,便拒绝了伍子胥的建议。勾践与大臣文种和范蠡经过一番谋划之后,答应携着妻子心甘情愿侍奉夫差。从此以后他们天天侍奉吴王,处处安分守己,时时小心谨慎,为吴王打扫马厩,执鞭牵马,甚至亲口尝夫差的粪便,来观察夫差的病情。夫差叹息道:“勾践今日如此对我,这些是我宠信的大臣和儿子都做不到的啊!勾践对我的确忠心耿耿!”感动之余,吴王决定放勾践夫妇回国。
勾践回国以后,发愤图强,笼络群臣,教养百姓。十年卧薪尝胆,国力大大增强,他便等待时机讨伐吴国,以雪耻辱。勾践虽然报仇心切,但并未鲁莽行事,他时常对众人说:“两国交兵,除将士有必死之心,战马有一日千里之力外,后方补给是很重要的,有许多国家征伐别国时,都是因为后方补给跟不上,才被迫撤离的。我军若与吴国交战,一战必胜尚可,若成两军对峙,便不妙。所以欲灭其国,先断其粮草,此乃上上之策啊!”于是,勾践趁吴使前来讨债要粮之际,便命令百姓将粟米蒸熟,然后来官府换取两倍的生粟米。百姓们见有利可图,日夜不停地蒸粟米。不几日,勾践便派人将十万斛熟粟米交给了吴王,并称这种粟米最适合播种之用。吴王见米粒大而饱满,便相信他,命人拿去播种,可百姓播种后却都不发芽,吴国因此大闹饥荒。再加上此时的夫差狂妄自大,连年用兵,总想凌驾于各个霸主之上。而且他又迷恋酒色,贪图享乐。尤其是勾践把西施献给他以后,使他感到勾践对他仍是忠心不渝。当伍子胥向他提出忠告时,反而引起了他的憎恶,最后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逼得伍子胥自杀而亡。
公元前478年,越国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越军获胜。公元前475年,越军围困吴国都城姑苏,吴国军民无衣无食,纷纷逃离。吴王夫差见已是山穷水尽了,忽然想起了伯嚭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当年越王乞和存越,甚至不惜自身为奴,大圣何不仿效呢?”于是就派人向越求和。勾践问各位大夫的意见。范蠡说:“我请大王不要忘记越国的经历。20年来,我们日夜想念的是什么?世代争夺的是什么?请大王好好考虑!”勾践接着说:“对,当年,老天爷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取;如今,老天爷把吴国赐给了我们,我们岂能违抗天意而不取呢?请你转告吴王,我可以让他当个百户人的君主”。夫差绝望了,随即拔剑而起,仰天长叹:“我实在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啊!”说罢,伏剑自杀而死。称霸一时的吴国,最终被越所灭。此后,越国曾强盛一时,越、楚之间也有过激烈的争夺。到战国时期,越国逐渐衰弱了。
公元前306年,越国为楚国所灭。
【点评】
从本篇的捭阖之术来看,勾践运用的是阖术。他先是主动求和,保全了性命;而后忍气吞声在夫差膝下为奴,得到信任,被释放回国,从而取得了一雪前耻的机会;接着在暗中积蓄力量,又不露丝毫的痕迹,以等待有利时机发动反击,在形势对自身有利后,以“捭”术主动出击,从而取得了大胜。
巧舌诡辩蒙楚王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和楚怀王结成了联盟,声势很大。秦惠文王原计划去攻打齐国,但无法得逞。苏秦死后,“合纵”的局势并未完全改观,要想实行张仪的“连横”策略,非把齐、楚联盟破坏不可。于是,秦相张仪来到了楚国。张仪聪明过人,巧舌如簧。他先找到楚王最宠信的大臣靳尚,又是送礼又是许愿,极尽拉拢之能事,然后去见楚怀王,表示秦王愿同楚王交好。
楚王直言不讳地说:“秦王一向霸道,总是向别人索取土地,不给就出兵攻打,怎么交好?”
张仪说:“现在天下就剩下七个国家,其中又数齐、秦、楚最为强大。如果秦、齐联盟,齐国就比楚国强大;如果秦、楚联盟,楚国就比齐国强大,这就看您怎样选择了。现在秦王愿同楚国交好,还愿把商于一带600里的土地送给楚国,你何乐而不为呢?”
楚王是个目光短浅而又刚愎自用的人,一听说能得到商于之地600里,就很高兴地说:“如果能得到秦国的信任,削弱齐国的势力,更能得到600里的土地,我当然愿同齐国绝交。”
大臣们见风使舵,都纷纷拜贺,唯有客卿陈轸反对说:“齐、楚联盟,才使得秦国不敢攻打齐国或是楚国。秦国愿送600里土地给楚国,目的就是要拆散齐、楚之间的联盟。如果同齐国断了交,而张仪又背信弃义,不肯交出土地,那该怎么办?到那时,如果齐国和秦国再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楚国岂不是要灭亡了吗?大王不如先接受商于之地,再同齐国绝交,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三闾大夫屈原则当庭斥责张仪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劝楚王万不可信张仪的谎言。只有勒尚被张仪收买,主张接受张仪的意见。
楚怀王不辨忠奸,被眼前的蝇头微利所蒙蔽,听信了张仪和勒尚的话,一边派人去同齐国绝交,一边派逢侯丑跟张仪去秦国接收土地。
张仪工于心计,一路上同逢侯丑打得火热,使他坚信不疑。等到了咸阳城外,张仪略施小计,假装喝醉了酒,从车上掉下来摔坏了腿,让手下赶紧抬到城里去。从此一连三月,逢侯丑怎样求见也见不到张仪。逢侯丑无计可施,只得写信给秦王。
秦王答复说丞相应允的事他一定照办,但他不知楚国是否同齐国完全绝交,所以不能兑现张仪许下的诺言。
逢侯丑把这些情况写信如实地报告给楚王。昏庸的楚王信以为真,居然派人去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十分恼怒,同秦王约定一起攻打楚国。
逢侯丑一直苦苦地守候在张仪上朝的必经之路上。一天,逢侯丑终于见到了张仪,张仪反而问道:“你为什么还在这里,难道还没有得到那块土地吗?”
逢侯丑说:“秦王说要等您病好了才能交割土地,现在请您和我一起见秦王,办理割地事宜。”
张仪这时才露出出尔反尔的真面目,他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吃惊地说:“为什么要见秦王?我要把我自己的6里土地交给楚国,不必告诉秦王。”逢侯丑此时才恍然大悟,责问张仪为什么表里不一。
张仪坚决地说:“秦国的土地都是靠将士的鲜血一寸寸地争夺过来的,岂可轻易送人,别说600里,就是10里也不行。我没有说过要把秦国商于之地600里割让给楚国。”
逢侯丑一无所获地狼狈回去,把经过跟楚王一说,楚王恼羞成怒,立刻派屈阂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率10万大军征讨秦国,发誓捉到张仪要食肉寝皮,以解心头之恨。
秦国听说楚国来犯,派魏章为大将进行抵抗。秦军本来军容整齐,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又加上齐国派兵策应,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楚国。楚军伤亡惨重,连大将屈阂、副将逢侯丑都阵亡了,10万人马只剩下3万人逃回楚国。韩、魏等国一见楚国失败,也趁机侵掠楚国。
楚王走投无路,只好让屈原去齐国赔罪,让陈轸去秦国求和,并万般无奈地献上两座城池,这件事情算告一段落。楚怀王不顾群臣劝谏,逞匹夫之勇,一心想杀张仪,居然派人到秦国提出以黔中的土地来换张仪。秦国那些与张仪不和的人就鼓动秦王答应,认为以一个人换大片土地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秦王犹豫不决,倒是张仪主动要求去楚国。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扣押下来,楚怀王准备选个日子杀掉他祭祀祖宗。谁知张仪果然有通天之能,他竟然买通狱卒,与靳尚取得了联系。勒尚千方百计拉拢楚怀王的宠后郑袖,一起去迷惑怀王,劝他释放张仪。
怀王心无主见,居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释放了张仪。就这样张仪平安地回到了秦国。怀王的昏庸导致亡国的结局,秦国在张仪的策划下再次攻楚,并最终灭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