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进入单位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COPY现象。当他们刚进入单位的时候眼睛里都闪着星光,这是一种激情、一种向往、一种年轻,他们说话行事跃然纸上,童真满满,可过不了一年,你会发现他们一个比一个市侩,老于世故,精打细算,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替代了曾经的点点星光,不仅成了这个世界的小大人,还让人感到了害怕,而这种变化的背后就是现实。
进入单位以后,你的命运就由这个单位决定了,单位兴,你就兴,单位衰,你也好不了。而单位的兴衰从来都是由一把手决定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万里江山万里尘,权力的金字塔结构要么让你幸福,要么让你痛苦。众所周知,体制内从来不是以股东收益与市场效率为导向的地方,而是以政治偏好为导向的地方,可政治是善变的,它不在乎这个指标是否合理,只在乎它的价值和意义。鉴于此,领导的主张不仅应该成为你的主张,还应该成为你天经地义的态度,你必须强迫自己接受这种改变,尽管这种改变很可能颠覆了你的价值观。
当然到了一个单位,你绝对不会飘在空中,即刻之间,你会被安排在某个科级处级抑或是小股级的机构,并且有了一个直接领导,从此关于单位上的一切规则就逐条逐项逐款地落在你身上。你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前程,是不是可造之材,还有你的为人、品行、性格、情感甚至于你的缺点、毛病,都将在这里打上一个印记。
不要说你蹲在一个小机构,心有不甘,其实每家单位都有数不清的小机构。除了基本业务岗位以外,办公室、账务、审计、后勤、服务、法规、宣传,对内对外一个都不能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部门多、领导多、职能多,比如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还有编制内编制外、国编的地编的、业务岗公务岗。一个单位就像一个大家庭,方方面面都需要人周全,虚岗可以打酱油,实岗可得个顶个地干事,就连看大门也得是一个可靠的人。
从海阔天空到弹丸之地,这就是体制对一个人的束缚,你的喜怒哀乐从此就与这个单位结下不解之缘。当然你的具体工作可能与行业没有一丁点关系,与专业更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但这都不打紧,没有人会把你排除在外。这就像是大工厂的流水线,你只要把某个环节做好就行了,至于这个环节派什么用场,有什么价值,你可以不去理会了。
从一个行业到一个单位,每天八小时,也许你忙忙碌碌的事情跟自己的理想毫不相干,假以时日,方寸之间,你觉得自己就是只井底之蛙。圈子是那么狭小,工作是那么无趣,周围是那么暗淡,不知不觉,新人就变成了老人,老于世故,老于世俗了。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本最难懂的书,在我看来当属单位,不管是大单位还是小单位,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中国特色,每一个单位都有对这种特色的一种解读,而这种解读是那么的晦涩难懂,几乎是任何舶来理论都无从窥探的。此时此刻,我深知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话题,一些人活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另外一些人守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但我相信,混得不好的人是大多数,混得好的只有那么几个人。
单位就像一个大的游泳池,每个人都应该到水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可如果你是一个新手,你要面对的可能是两个结局:一是你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可以在池中自由来去;另一个是你根本学不会游泳,结果一入水不是淹死就是呛死。
今天,你一跃而入,在这个实实在在的游泳池里,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你的位置在哪里
没有一个人是飘在空中的,不管你在哪个单位,你都落定在一个岗位上。所谓工作,就是完成这个岗位上的既定职责,日复一日,看似平淡无奇,三年过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一些人混得好,风生水起;一些人混得差,一无所成。前者看高,后者看低,人生之船开始朝不同方向摆渡。
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子,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不过这些时间,从实习生到挑大梁也不过这些时间。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毛病、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些都已经有了答案。
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子,不仅代表着你的格调,还代表着你的成长速度。如果一个年轻人在这三年里没有作为,浑浑噩噩,人云亦云,那他的一生基本上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事实上,看一个人是从进入单位第一天开始的。说话、行事是一个人的本真,甚至像打水、擦桌、跑腿、接电话这一类的小事都反映了这个人的心性和品质。尽管没有一个人提点你,也没有哪个领导批评过你,大家看起来是其乐融融,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单位,对于一个年轻人的考验从来都是点点滴滴,无声无息的。
行政岗、专业岗、工勤岗,除了政府机关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这三种岗位。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你在某一个岗位上就意味着同时放弃了其他的岗位。三类岗位,三个坐标,三种生存方式,尽管是在一个单位上,却有着不同的模式和方法。
行政岗当属于最难的工作,各种汇报、落实、组织、协调、跟进、监督,既要服务于领导还要服务于群众,每一件事情都与人相关,每一件工作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了人际关系,也就处理好了工作关系,可人际关系却是最难把握的。你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掌握有关法律、政治、经济、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良好的人际平衡能力,与其他岗位相比,识人读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行政岗位上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仕途。不管是政府机关、事业参公岗位,还是企业管理岗位,职务晋升几乎贯穿于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能力重要,政治素养重要,人际关系更重要,埋头干事的人不一定适合,政治敏感性差的人也不一定适合。与其他岗位相比,行政对一个人的处世要求更高。做事太原则了说你死板,做人太灵活了又不放心你;独当一面让领导不爽,请示太多又招领导厌烦。做好行政工作,秘诀就在于“度”字,恰到火候,全靠领悟,不仅如此,一个领导一种风格,一个领导一种秩序。如果选择了这条路,做个明白人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伴君如伴虎,纵使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不犯错,说不定只是放了个屁,就让自己身首异处了。人人都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领导换得太快,趋利性越强,风险性越大,不可控的因素越多。如果跟领导走得太近,唯恐站错队;可如果天高皇帝远了,守得了清净,可难以出头。两厢相较,还是愿意凑近的人多一些。近水楼台,向阳花木,领导叫一声兄弟,自己心里就抖三抖,领导暗示你一句,自己就难以把持,你永远弄不清领导是真赏识还是御人之术,所以行政岗一点都不好干。有棱有角的人不适合,无棱无角的人也不适合;低调做事的人不适合,高调做人的人也不适合。尤其当你在领导身边工作时,如果不能察言观色,不能稳健缄默,你注定是个悲剧式的人物。
有人把政治比作风向标,实在是贴切。只要风稍稍变动一下,风向标立刻就改变了角度。只要你在行政岗位上,你就得时刻盯住政治风向的变化,不写让领导看不懂的材料,不干让领导皱眉的事情,不说让领导不爱听的话。有些事情虽然不起眼,可千万不要小瞧,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被领导看好了。遗憾的是,很多人千方百计巴结领导,却从不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件事让领导看扁一次,一句话让领导厌烦一次,这样的人还是不要离领导太近了。
政治是善变的,政治也是犀利的。人人都说仕途好,可很少有人知道仕途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剑指对方,有时候伤及自己。纵使你一不贪二不占,干干净净,一腔热血,问心无愧,却也保不准在哪件事情上就栽了跟头。比如一次信访事件、一次污染事故、一张举报信、一次口误,常在河边走,那会不湿鞋,一次过失就让你折戟宦海,夙愿难偿了。
权力是一种鸦片,只要抽上一口,总会念念不忘,没有人在乎官场对自己的伤害,也甘愿在不痛快中守得云开日出。一边做官,一边开心,这算是有境界的人,可实际上这样的人很少。一些人对上是笑脸,对下是黑脸;一些人台前喜笑颜开,台后哭天抹泪;一些人表面上平易近人,私下里全是小九九;一些人高高在上,可心里一点都不阳光。在仕途上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这都是风险,何况还会在不知不觉中站错了队、跟错了人、说错了话,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样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了。
和领导相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关乎着你的未来。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心再细都不为细,话再少都不为少,干事再多也不为多。最重要的是要有眼色,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如果能早一日读懂领导,那么你的工作就是卓越而有效的,是富于正能量的,也是值得领导认可与肯定的。
专业岗是指从事科研或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岗位,人际交往比较少,工作比较单纯,很多时候仅靠个人努力就可以达成一定的目标。与其他岗位相比,专业岗当属最轻松的一份工作,同时也是距离领导最远的一个岗位。如果你在文化、教育、科研、卫生这一类的事业单位里,性格内向,喜好自由,平素里不愿意左右逢源,这样的人可以选择专业岗。倘若你还是科班出身,基础扎实,并且对专业技术情有独钟,我挺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很多人挣扎在仕途上时,专业岗就像上苍钦点的一份美差,轻松多了。
如果一个岗位能够相对独立,很少与人打交道,交往也是简单关系,无明显的人际纠葛,这就是单位上的好岗位。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际关系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尤其是领导关系和权力关系。如果不存在利益瓜葛,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心平气和,高兴了多说几句话,不高兴了也不在乎。正所谓“无欲则刚”。当一个人心里面没有了妄念,就能坦坦荡荡地做人处事,相对而言,你就是人格独立的一个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要你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你就是一个自由身。
当然专业岗的晋升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当职称晋升到一定程度时,你也可以穿越到行政岗上,在仕途上过一把瘾。翻身农奴把歌唱,尽管这样的穿越有一点小激动,但从处事到管人却不是一件容易切换的事情。这恰如彼得原理揭示的现象一样,在专业岗上称职的人升到行政岗,多半会遭遇“天花板现象”,职业生涯停滞不前,何况一旦切换到行政岗,就意味着你和技术系列没有一点关系了。
一般而言,专业岗是一片净土,唯真唯实,远离尘嚣,远离功名,可今天的社会已是一口酱缸,鱼目混珠了。唯其如此,那些秉承科学、返璞归真的人就更显作为。在我看来,纯粹为了晋升职称而专业化的人,还算不上真正的专业人才,如果你能在项目、课题、研发领域不断地延伸,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而且还能够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际,破解现实难题,提升生产效率,这样的人才是令人钦佩的专家。
凡是做专业的人都需要一份宁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守不住寂寞不行,耐不住清贫也不行,任何专业都需要一份执著,就像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袁隆平一样。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异化为“砖家”,或者演化为行政性的专家,再加上职称晋升制度的缺陷,浮躁和虚妄已经将专业岗这块净土戕害了,研究作假,数据作假,结论作假,论文作假。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现行制度的一块疮疤,真正有作为的专业人才一定是有使命感的人,而不是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的伪专家。
作为单位上的一把胡椒面,工勤岗位是少不了的。尽管这种岗位看起来有一点粗糙,比如锅炉工、水电工、司机、通讯员、打字员,但晋升渠道依然畅通,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如果你能够通过技能鉴定考核,职称晋升也不难。
单位上的三种岗位就是三个坐标,老天既然给每一个人一种活法,就意味着每一种活法都有不同的意义。在我看来,一个人之所以混得好,就在于找准了自己的坐标,换一句话说,是在正确的位置上做出了正确的事情。适者生存,你抓住了这一岗位的特征,你就适应了这一岗位的工作,那么你所做的事情一定事半功倍。
尽管以上对三种岗位进行了一一剖析,但每一种岗位都有混得好的人,也有混得差的人,不是岗位使然,而是人。
只有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因果。你适合了,你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决策是怎样落地的?
进入体制内,每个单位都会有两个核心职位,一个管党,一个管事,也就是常说的党政一把手。书记是党的领导,市长县长区长镇长院长局长是政的领导(简称为A长),这两个人物构成了单位的政治权力中心,从此大大小小的决策几乎都是他们的想法。
一个单位两个领导,这是常规,但并不是每个单位都有两个一把手,比如很多事业单位往往就是党政合一,也就是说党政领导都由一个人担当,这样的单位实际上是一个人做主,一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