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有两个,一个是生活陶艺,一个是环境陶艺,这也是我为我的研究生们所设立的两个研究方向,将教学与自己的研究结合起来,这是我的一贯主张。研究这两个课题的初衷是希望将现代陶艺拉回到从生活出发的原点,让现代的陶艺在现代的生活空间中重新找到表现自己的场地。作为生活陶艺来讲,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让人和陶艺产生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生活的用之中产生的。而作为环境陶艺来讲,这是基于当今社会对环境空间的人性化关注所做的一系列的建筑与陶艺之间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生活陶艺的创作与实践比较容易,因为它完全可以是一种个人的行为与个人的创作。但环境陶艺却不容易找到一个能表现自己作品的空间,它需要有委托人,还需要有合作者,同时它是一种公共艺术,所以还要受种种环境及技术的限制。所以找到一个巨大的,能表现自己艺术的空间是陶艺家的一种幸运。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者,2000年,我受韩国汉城麦粒财团的委托,为他们新建的美术馆和音乐厅做系列的陶瓷建筑壁画,有音乐厅的内墙和外墙,还有美术馆的走廊和大厅,其面积之宏大,所要求之丰富及制作之困难,使我感到,这是一次如何处理建筑与陶艺以及陶艺与音响反射之间关系的大胆尝试的机会。作为环境陶艺,我的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特定的建筑空间、特定的建筑用途结合在一起的。我为麦粒美术馆和音乐厅创作的壁画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厅中的空间壁画,由一幅大壁画和十几幅小壁画组成;另一个部分则是音乐厅的内墙装饰。麦粒美术馆的建筑师是由韩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俞杰先生设计的,他先前为麦粒财团设计的麦粒学校的建筑曾被评为韩国最优秀的十佳建筑之一,而现在的麦粒音乐厅与麦粒美术馆建在麦粒学校旁边,以形成一个整体。他的建筑是一种非常现代的,但又充满人性化的,非常开放的风格,有许多地方裸露出水泥原本的质感,绿色的外观装饰与白色的柱子以及灰色的水泥墙壁,给人一种雅致、轻快,而又极其纯粹的圣洁感。在创作中我力图找到与其相通的一种语言,我和俞杰先生一起交谈沟通,他甚至几次坐飞机到景德镇观看我的创作过程。还有韩国著名的音响师——全镇龙教授,也多次和我一起协调讨论。
因为音乐厅墙壁上的不同凹凸,在音乐演奏时会造成不同的回音效果,在做壁画创作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以往音乐厅内部的装饰材料大都是用木材和石材这类天然的材质,用高温瓷的材料则是第一次。我的想法和全教授的想法一样,高温瓷在敲打时能发出一种悦耳的古磬般的声音。故有人说景德镇的瓷器“声如磬”,只是要用高温的瓷烧制这么大型的壁画,而且要保证每个面都要符合音乐反射的需要,工艺难度比较大。为了取得最好的音响效果,我反复的制作,全教授则反复的测试,最后终于找到了感觉,做出了现在的这种效果。可以说这不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创作,但有时限制也是一种美。我记得一位舞蹈家跟我说过,戴着手铐和铁链跳舞是不自由的,但它有时却能表现出一种异常的美。我想,这也是环境陶艺的一个特点,它是一种综合体的艺术,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它最终的面貌。这幅作品布满了音乐厅的四壁,色彩是各种不同色阶的金秋般的暖色。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时间与空间的畅想”。这里的时间指的是音乐,它需要时间和过程来表现;空间指的是建筑和陶艺是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相遇,产生了新的共鸣和畅想。
另外,大厅里最大的壁画是17m×8m,面对这么大的一面空墙,如何表现它和如何组织它,我思考了很久。有时最单纯的东西往往是最美的,所以我决定以单一的白色来作为其基色,白色无色,但也可以是无数的色,在中国人的绘画中讲究空白,有时空白所包含的内容比繁满更丰富。但单一的白色并不表示平板和没有变化,作品高低起伏的律动,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观众逼近,这是一种正在爆发和蠕动的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无垠的宇宙,来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崇高感和宗教感。这幅作品虽然只有白色,但我利用作品的起伏与灯光所产生的光影投射,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这幅作品的题目叫“生命之光”。
与这幅大壁画对比的是大厅另外几面墙上的其他十多幅较小的壁画,如果说前者表现的是一种单纯的、圣洁的、神秘的,充满生命躁动的美,后者表现的是一种丰富的、斑斓的,但却是宁静的、平和的美。那些洒落在海水般碧蓝条纹上的卵石,那犹如起伏的山峦般的灿烂的片块,那些像被风刮起卷成团块的肌理,还有被风吹裂的瓷板上被镶嵌上了一些富有意味的不规则的方块,都好像是在诉说着从远古以来大地上所产生的许多故事。生命长大了、成熟了,又衰老了消失了,接着又一轮新的生命开始了;海水干枯了,又重新充盈了;土地干裂了,又重新湿润、肥沃,长出新的生命。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就是宇宙的故事,生命的故事,也是我在陶艺作品中要叙述的种种故事。
在作品的创作和安装期间,一直受到韩国建筑界、陶艺界和音乐界的关注。一方面这是中国陶艺家在韩国做的第一个巨大的公共艺术群,另一方面这是一次跨学科和跨国界的合作。因为这项工程的完成,不仅有陶艺家,还必须要有建筑设计和音响设计师的通力合作。而且用陶瓷的材质来做音乐厅的内墙装饰,这是前所未有的,因为这不光是涉及审美,最重要的还是其涉及声音的反射效果,这对于一个出色的音乐厅尤其重要。因此,这是一次真正的艺术与科学及技术的合作,其进行的每一步都需要有一定的实验和数据来支持。2002年10月音乐厅的内墙两侧完成后,汉阳大学音响设计系对其进行了测试,音响效果非常好,韩国的国家电视台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一般较好的音乐厅的回音时间是1.2秒至1.5秒,但麦粒音乐厅却能达到1.7秒。这一测试结果公布后在韩国引起较大反响。
韩国文化艺术界最有名的《京乡新闻》报刊,2002年11月26日刊登了由韩国著名的美术记者李勇先生写的题为“站在那里可以看到‘音’——在汉城麦粒别馆(音乐厅、美术馆)制作壁画的中国陶艺家朱乐耕”的大篇幅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没有比这更美丽的建筑和陶艺的相遇,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相遇,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眼睛和耳朵都可以得到满足,这是一座建筑、陶艺与音响设计相结合的新奇缘。”他在文章中记录了不少人对音乐厅和美术馆壁画的评价:“国立现代美术馆的馆长吴光寿先生看了朱乐耕教授的壁画后感慨地说:‘这些作品是作者一生的野心佳作。’又称赞道:‘不仅是作品的技巧出众,更重要的是其在表现上的大胆和所未有的开拓精神。’全镇龙教授告诉记者说:‘音乐厅里的壁画不仅艺术效果好,而且作为音响的反射效果也很好,中高音扩散丰富,低音既充分又温馨,在音乐厅内相距很远的人说话,也好像有在耳旁说话的感觉。欧洲著名指挥家布拉迪·米卢说:‘在麦粒音乐厅演奏时,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声音特别和谐,浑为一体,站在指挥家的立场来讲,在这样的音乐厅演奏心情确实很舒畅。’”全镇龙教授2004年6月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性的音响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有关世界上第一次用陶瓷的材质来做音乐厅反射板的形象设计的学术论文,让会议的参加者们大吃了一惊,因此,这一工程得到了世界性的关注。音乐厅的壁画完成后,新西兰的音响材料公司的负责人闻讯赶来,看到两面墙上震撼人心的壁画和听到演奏反映出的音响效果,感到很吃惊,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2002年11月12日,麦粒音乐厅和美术馆的建筑举行了落成仪式,同时,还在麦粒美术馆举行了我的个人陶艺展,引起了韩国许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专栏摄制组也闻讯到现场采访。当时音乐厅的内部只是在两面墙上装饰了陶艺壁画,由于觉得艺术效果和音响效果都很好,麦粒财团决定将另外两面墙壁也换成陶艺壁画装饰。于是又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于2003年8月,整个壁画全部完成。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用了100多吨瓷泥。壁画完成后,麦粒音乐厅被正式命名为“陶瓷宫殿”。
2003年8月,世界音响材料研讨会正好在韩国的济州岛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全镇龙教授和我一起共同发表了论文,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广泛兴趣。许多专家专程赶到汉城,参加麦粒音乐厅专门为其表演的音乐会,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003年10月麦粒音乐厅正式开幕,从10月13日至20日举办了开馆音乐纪念会,音乐会非常成功,音乐厅效果很好。韩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如《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国民日报》、《京乡新闻》,KPS电视台等都纷纷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同时,韩国的一些有关杂志如《建筑》杂志、《理想建筑》杂志、《人与空间》杂志、《陶艺》杂志等都对我及麦粒音乐厅和美术馆进行了专题的采访与报道。后来我受邀到韩国弘益大学、圆光大学、清江大学、汉阳女子大学等近十所大学的陶艺系进行交流和讲座。在这一过程中使我有机会结识了许多韩国的同行们,从中也学到了不少教学方面及创作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感到,环境陶艺这类的公共艺术,是一个合作的和互动的系统工程,里面所包含的是各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共同智慧。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跨学科的研究和跨国界的合作将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多的知识准备和勇于挑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