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700000007

第7章 破产的乡村与失衡的现代中国(2)

1920年代末期,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种衰败开始加剧,最终形成30年代较大规模的农村破产,农村凋敝。关于这场危机的原因,当时就有不同的分析。山东省国民党人李天倪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谷贱伤农,粮价大跌,导致田地荒芜。他向全国经济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会议提交的一份《关于救济农村破产提案》里讲到,各地农民虽有所不同,但“破产原因要皆以粮价太贱之故”,根据他提供的数据,以山东而论,每赋地一亩,佣工、种子、肥料、附捐、公益摊派等总计成本十五元左右,每亩所得精粮二百余斤,而最贵的小麦每百斤不过三元,杂粮价格更低,全数卖出,尚不及成本原额,这样,农民的衣食之资、婚丧费用、世事应酬的消耗将无从所出,开始是举债度日,最后举债而不能,“欲不破产不可得矣”。破产导致地价大跌,田地无人问津,他在《提案》慨叹道:“农民破产之普通、痛苦之深刻,实为近古以来所未有。”[5]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既有内部的原因,如“国内政治的不良,剥削太苛,搜括太苦,负担太重”(胡适语),同时也有外部的、国际性的因素,外国廉价商品的倾销、国货出口的滞销,中国农村经济在进入国际经济体系之后,因落后和薄弱而备受打击。同时,这也是中国现代经济转型的结果。随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及产品一步步被推挤到新经济格局的边缘,正如茅盾的《春蚕》里所说:“自从镇里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有了小火轮以后,他自己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农村破产的残酷现实首先引发了中国文学知识分子的关注,小说有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叶紫的《丰收》,戏剧有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与文学创作相呼应的是,《狂流》《春蚕》《铁板红泪录》成为电影界对当时农村危机的反映与解读。《狂流》洪水里的小船与傅柏仁等人乘坐的小汽轮,《春蚕》里的借贷养蚕、茧厂盘剥,《铁板红泪录》中的“枪捐”,《盐潮》中的豪绅大户霸占茅柴公地,《丰年》中外粮低价倾销,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和解释了农村危机的根源,而《春蚕》中“冲克”之说的失败更是暗示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无力与无奈。

由于区域发展和工业——农业的失衡状态,农村在现代进程中受到强烈挤压,由此导致差异巨大的城乡二元化,在农村经济发生危机的情形下,这一差异和对立的程度愈加突显。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中,除了前述提及的几部农村题材电影之外,其他很多表现城市生活的电影,也经常从侧面表现出乡村的衰败,都市——乡村两个生活空间经常被用来表现贫富对比和阶级对立。《香草美人》中的王阿大因农村破产而来到上海寻找出路;《姊妹花》中,一对姐妹因分别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状态迥然有别,城里的二宝尽享荣华富贵,而留在农村的大宝,嫁给穷苦木匠桃哥,最后因天灾人祸不得不流落到城市里;《姊妹的悲剧》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从乡村进城做工;《小玩意》中的叶大嫂带女儿流落上海;《挣扎》里的小兰和根发不堪地主的逼迫逃往上海;《乡愁》中小学教师杨瑛流亡上海,《渔光曲》中小猫和小猴因为家乡渔业的破产到上海谋生……在谈到左翼电影创作时,李欧梵曾提到左翼剧作家的新叙事模式:“在这种新的叙事结构中,城市——影射上海——越来越染上灰暗的色调,成为反面形象;而同时乡村则日益成为电影自我指涉的城市模式的理想‘他者’。”[6]但实际上,作为理想“他者”的乡村应该是20年代至30年代初中国电影叙事的特征,是在左翼登台之前,恰恰是左翼电影人打破了对乡村的田园想象,乡村不再是一个理想“他者”,而是破产的、无从依靠的生活之地,他们描写的是农民被迫向城市流动,并给摩登的都市带来不愉快的灰色。或者说,左翼电影的城市之所以越来越灰暗,正是因为它们关注到了受现代化挤压的一方,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失衡和现代性的边缘。面对现代性这种令人不安的阴影,左翼电影人发出了自己质疑和批判的声音。

三、左翼电影的现代性何在?

在电影研究中,现代性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框架,对中国电影研究而言,尤其如此。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米莲姆·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以及张真、包卫红对中国早期电影的重新思考,张英进对中国现代性五个面向的阐发等,都围绕现代性这个概念考察和理解电影,这种研究模式已经对国内中国电影史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张英进从西方学术的方法论转向理解李欧梵和汉森的研究:“这些转向包括从总体的历史到部分的或片断的历史,从纪念碑式的历史到图表式的历史,从历史主义的历史到结构的历史,从档案的历史到推测的历史。”[7]具体到美国的历史学,就是从思想史向社会史再向文化史的转向。

都市空间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心所在。在李欧梵的笔下,上海的外滩、百货大楼、咖啡厅、舞厅、跑马场、亭子间成为摩登生活的舞台,演绎着“物质文化的‘符号学’”[8]。而都会语境,从建筑到出版物,从文人的笔端到普通观众的口味,都成为电影文化追索的对象。同样,在张英进的电影和文学研究中,也将城市文化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比如他对城市空间与文化消费、历史记忆的考察,对中国现代派笔下的城市形象的梳理。这些无疑扩展了电影研究的文本范围,在更宽广的文化语境下重新认识电影的接受过程及其影响。

除都市空间之外,这种文化史研究十分关注感觉层面的分析,这无疑给现代性的探讨加上了鲜活的感性色彩。李欧梵研究了上海的月份牌,娱乐杂志上的女明星照,并将她们与好莱坞明星对身体的展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女明星总是将身体藏在长长的旗袍里,而这种根本性的差别表达了不同的“女性美学”。他认为,这些明星照并不是或不单纯是父系社会里的男性的观照物,而是也帮助设计着中国女性的新形象,即拥有新品质的“现代”女性。[9]这样的研究,使感觉、感受方面的内容与现代性发生了关联。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则十分关注感觉机制的研究,通过白话或通俗(vernacular)这个概念,汉森给现代性注入了新的内容,即对身体、物质、通俗文化的关注。

不管是李欧梵的“摩登”研究还是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史研究都具有理论范式的意义,它们的引入使之前受到忽视或否定的方面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比如“鸳蝴”派小说,比如刘呐鸥等人的“新感觉派”,再比如张爱玲,从而有助于对中国电影历程给予更完整的描述和理解。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现代性框架也包含着很多的问题。正像张英进所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接受集体感官机制说”,因为“早期电影研究不能只停留于描述感官表面,而忽略调查电影话语的意识形态内涵”。[10]就中国复杂的、多面的社会文化而言,无论是现代性还是集体感官机制概念,都必须经过历史的具体化才能起到真正有效的概括作用,否则现代性势必会变成一种新的抽象,使多层次的历史问题简单化。

如果把现代性与“鸳蝴”派相关联,那么,左翼电影的现代性何在?我们知道,作为通俗文艺的代表“鸳蝴”派在文化上远较左翼文艺保守,正如前述,左翼电影表现出对社会矛盾、阶级对立的高度关注,表达了强烈的社会关怀,那么,它所包含的现代性诉求与沉醉于休闲和感官欢娱的“鸳蝴”派所提供的现代性到底有何分别?

关于左翼电影与现代性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首先,左翼电影在文化精神上承继的是“五四”启蒙传统,因此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持明确的批判态度,因此,左翼电影表达的是一种启蒙的现代性。《春蚕》中,村里人对“荷花”的忌讳,老通宝用涂泥的大蒜头祈祷,这些封建迷信行为都被年轻的多多头所冲破。影片通过揭示危机的真相来批判这种封建迷信,启蒙之意十分显豁。更重要的是,这几部左翼电影都是从一种整体的、世界性的视角,为中国农村的破产提供了理性的解释体系,十足地体现出科学认知的精神。正如《中国电影展》在评价《丰年》时所说:“影片有力地揭露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灾年成灾,丰年也成灾的真实根源。”[11]其中,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豪绅地方的地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垄断抑价等都在电影中有所呈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左翼这几部农村题材影片像社科教科书一般,对中国农村破产给予了全方位的阐释。

与左翼的这种文化精神相对应的是,《狂流》等几部农村题材影片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其中,尤以《春蚕》具有代表性。关于《春蚕》的现实主义风格,学者多有论及,在此不再赘述,只想指出的是,这一风格突破了中国早期电影业的情节剧倾向,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左翼电影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它们通过农村经济的破产,揭示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区域、阶级、阶层之间有紧密的交叉关系。从左翼的这几部农村题材电影,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性不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总是与具体的阶级利益和立场相关联。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好现代性话语与阶级性、民族性的交叉,并在这种交叉关系中建立一种有具体历史支撑的现代性话语,从而解决白话现代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在今天用现代性理论框架重新梳理中国电影时,这是需要我们格外警醒的一点。

(原载陈犀禾等主编:《重写电影史:向前辈致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

注释:

[1]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03—214、226—227、241—242页。

[2]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202页。

[3]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卷(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3页。

[4]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中国城市研究》(电子期刊)第2卷第2期,2007年6月,第65—66页。

[5]李天倪:《关于救济农村破产提案》,《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四册(1931—1937)》。

[6]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119页。

[7]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8]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9]同上,第110—111页。

[10]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11]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页。

同类推荐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史”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编十五章,包括:早期:希腊美学思想形成时期;中期古典时代:希腊美学思想鼎盛时期;晚期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化和罗马美学思想衰落时期。内容涉及: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学派等。
  •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

    本书概要地对从远古至20世纪的世界音乐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全书简明扼要,包括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欧洲的歌剧艺术和现代音乐几个部分。
  • 清代名角录

    清代名角录

    自幼爱看戏的齐如山先生,通过与梨园中人的长期接触、交谈,整理了清末民初京剧界名伶二百一十人,细说了每个人的家学渊源、唱功特点、艺术成就等。为记录梨园名角的第一本著作。
热门推荐
  • 总统的心尖蜜妻

    总统的心尖蜜妻

    新书【四爷的小心肝甜爆了】 “疼,疼,疼,你轻点!”“疼?不疼你长不了记性!”男人握着她的脚腕,擦药的劲稍稍重了些。温乔半跪在他面前,牵着他的衣角,委屈吧吧地望着他:“先生,我错了,不该带着宝宝一起惹祸。”明治庭和煦的笑容陡然幽冷:“你错在结婚这么久还改不了口。”TAT当着外人明治庭一派温润儒雅,在她面前瞬间变成凶狠的灰太狼,时刻想着吃她这只小绵羊。重生前,她另有所爱,被利用的彻底,最后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重生后,她势要抱紧金大腿,让欺她辱她统统还回去。位高权重的明治庭愣是把她宠成了智障,用温乔的话说就是:“有我家先生在,我还要脑子做什么?”
  • 经验奇方

    经验奇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苦海之轮

    苦海之轮

    五千年前,妖王、人界大能和灵帝的争斗,最终以灵帝的胜利而告终,但世界也被灵帝一分为三、形成了妖域、灵域和人界。而不甘心失败的人界大能以及妖王布下了自己的谋划,灵帝为了防止事情再次发生也布下了自己的谋划。直到五千年后一个孩子的出生,只想着养猪放羊的他,却阴差阳错的踏上了修行之路。逐渐成为妖王、人界大能、灵帝谋划开启的钥匙......
  • 打造异界

    打造异界

    凭借神秘系统打造一个属于我的世界!我叫假正经,我为自己代言!额不对,我叫贾正金......
  • 成方切用

    成方切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你是我的北极星

    唯你是我的北极星

    四年后再度重逢,她成了他的员工。她一路追逐梦想,而他一路小心翼翼的帮她实现梦想。“我还是没能忘了你。”“你的户口本带了吗?”“……”“我们结婚吧!”萧然:“时间往复,原来你还在这里。”陆景辰:“你追逐梦想,而我追逐你。”
  •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On the Study of Zo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罗摩伽经

    佛说罗摩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青春时代

    我的青春时代

    “站在我们曾经用生命爱过的村庄,落日金黄,我们的追思从地平线开始。四季轮回,太阳照耀我们的村庄、土地、肥沃、土层温暖。岁月啊,我们的村庄。”作者绘制出一段无限延伸的青春时光轴,从如诗的文章中,领略不同的情感,重逢旧时的模样。
  •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你的一生一世,由我来权择!——云一格《暖心校草》】炙热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