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苏州弹词女艺人的再度兴起
民国二十七年(1938)阿英著《女弹词小史》卷下八“女弹词今人志”指出,无线电事业发达后出现了一批女弹词艺人,这批女艺人的兴起,已摆脱了清末女艺人以色为先、亦妓亦艺的状态,用阿英的话说,她们都是以“技艺足称者”[2]。其中的代表者是徐雪月、谢小天、醉凝仙,并有“徐三档”、“谢双档”、“醉三档”之称。
“徐三档”,指徐雪月、徐雪人、徐雪行三人。她们是当时普余社最红的响档,徐雪行是徐雪月之师,但以徐雪月技艺最高。当时有“朱颂颐称其‘去老生净丑诸角,一举一动,各个分清,唱做繁重,无懈可击’。横云阁主《南词摘艳录》亦谓:‘雪月姿色不逮凝仙,惟登台说唱,天真烂漫,颇有台风。且不浓妆艳抹,衣饰朴实无华。……充上手,口齿老练,俱臻上乘。’……聆彼说《三笑》,饶有书卷气,解释诗文联语,头头是道”。[3]
“谢双档”,指谢乐天、谢小天二人。谢乐天在女弹词中当时属于老一辈艺人,有“女霸王”之称。谢小天则“最具号召力,有女弹词中‘小霸王’之称。《南词摘艳录》评其艺事,谓为‘歌喉悠扬婉转,清响绝伦,操弄琵琶,如珠玉走盘’。习艺经过,奋若曾作《谢小天》一文记之:‘……她所说的《玉蜻蜓》《白蛇传》二书(尤其是《玉蜻蜓》),因为是老江湖谢乐天的真传,所以许多关节口吻,极能神似谢乐天。歌喉很是甜润,唱的调门是雨夹雪,在普余社中不多见的。一手琵琶,熟而且流,和上手乐天,能璧合珠联’”。[4]
“醉三档”,指醉疑仙、醉亦仙、醉霓仙三人。朱颂颐在《女弹词的书艺》中,称其“风姿绰约,不苟言笑,并且娴静寡言,绝无时下女子习尚。在台上,态度大方,举止镇静,表白周详,和雪月可谓各有所长,其唱调犹如玉珠走盘,婉润圆逸,半抱琵琶,轻盈疑醉,三醉档中,他正是一根栋梁,不可或缺”。[5]
据阿英《女弹词小史》卷下八“女弹词今人志”记载,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较著名的女弹词艺人还有钱琴仙、汪韵梅、范雪君、何琴芳、王莺声、沈毓英等。其中钱琴仙擅说《果报录》,汪韵梅擅说《描金凤》,何琴芳擅说《双珠球》,王莺声擅说《珍珠塔》,沈毓英擅说《双珠凤》。尚有一些虽不能称为杰出人才,但也不无可取之处的女艺人,如唐月仙、陈亚仙、陈美仙、赵梅芳、赵兰芳、沈玉英、夏文英等。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女艺人,其演唱技艺与当时著名男性艺人相比,应该说尚显不足。但就其演唱水平来说已达到相当程度,许多书场争相聘请女艺人出演就是例证。如昆山县老同春书场,初只聘光裕社名家,不邀男女档,更不邀女双档。后经不住听众的要求,邀请了徐雪月、程红叶、陈红霞三位普余社女艺人首演,一场《三笑》下来,老同春生意格外兴隆。苏州弹词女艺人的兴起,是时代发展使然,尽管她们仍遭到一定限制,但终有一批优秀者脱颖而出。
三 苏州评话的发展
民国时期,京剧在江、浙、沪地区流传甚广,尤其是上海,京剧改良取得的成就,以及京剧海派重做工的艺术风格,对苏州评话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京剧的道白及不同角色行当的表演程式,都成为评话艺人吸收学习的对象,一改清代评话表演的昆派风格,更加火爆炽烈,并受到听众的欢迎。同时,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上海的京剧上演了许多新剧目,深受当时观众欢迎,评话艺人也紧随其后编演了《张文祥刺马》、《山东马永贞》、《霍元甲》等新书目。其时,评话界在表演上具有代表性的艺人有黄兆麟、何云飞、杨莲青,他们创造了评话的京派表演风格:有擅说《张文祥刺马》的朱少卿,及其据清代礼仪创造的书坛上的“清装表演”;有说《金台传》的叶声翔,将武术拳法及京剧表演程式兼容,形成的武打书表演风格;还有说《英烈》以快著称的张鸿声,被时人誉为“飞机《英烈》”。这一时期,苏州评话书目经常上演的有:《列国》、《东汉》、《西汉》、《隋唐》、《飞龙传》、《杨家将》、《七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儿女英雄传》、《金台传》、《封神榜》、《西游记》等。
(一)名家与流派。民国时,说《三国》有四家:黄兆麟,以关羽书最为精彩;唐再良,以《列国志》中的故事衬托《三国》而另成一格;何授良,擅用“肉里噱”,有极浓的趣味性;郭少梅,表演不起角色,单以说表来表述人物故事,一部书说一年,是说《三国》用时最长的一位。说《英烈》有四家:叶声扬,重“味”和“趣”;蒋一飞,回回精彩,有“活蒋忠”之誉;许继祥,专说“软档书”,诙谐幽默、轻松悦耳,耐人玩味;朱振扬,说表正宗,一板一眼句句敲死。说《济公》四家:范玉山,面部表情丰富,人物塑造拟形逼真,擅用肉里噱,人称“活济公”;虞文伯,表演仿无锡泥人济公造型,滑稽可爱,有“滑稽济公”之誉;沈笑梅,塑造的是一位喜酒贪杯大舌头“吃醉济公”的形象;陈浩然,擅用小嗓发音起济公角色,济公形象天真、幽默,人称“小济公”。
何云飞(1860—?):苏州人。清光绪六年(1880),其师沈鸿祥率其在光裕社出道。此前随师学艺,深感师父技艺不精,一部《水浒》仅能说27天。出道后,在无锡得沈云章《后水浒》全部脚本,经他刻苦钻研,全书他能说三年零六个月,成为到处吃得开的大响档。民国时他已进入老年,但书艺更精,每到一处书场,至少说满一年才剪书,在光裕社中有“何一年”之称。他口中的108位梁山好汉,性格面貌个个传神逼真。如石秀跳楼劫法场一节,石秀起脚蹬在窗栏上,可连说18天不跳下去。其起角色,一改前人昆派风格,向京剧路数发展,常向盖叫天请教,盖叫天对他的表演推崇备至。在他演出《刀劈栾廷玉》等刀法书时,连说带做,一把折扇犹如一把钢刀,听众冠以“何一刀”美名。时评《后水浒》推何云飞为第一,与王效松《前水浒》齐名,为艺术高妙之大名家。
郭少梅(1860—1940):浙江宁海人。民国年间进上海,时已50余岁,以《三国》享名。说书以平叙为主,不起角色,少动作,擅以书情书理的细致交代吸引听众。更擅引经据典,在书中揭露时政腐败。他在上海柴行厅书场说书时,300人的书场,听众达600人,名噪一时。他早年曾为塾师,乡试不第,有相当的文化修养,为此也擅编书。曾为李文斌编《杨乃武与小白菜》,还编过《辰州雷》、《列国志》、《聊斋》等。
黄兆麟(1887—1945):苏州人。自幼随其父黄永年学《五义图》、《绿牡丹》,黄永年为儿成器,家教甚严。14岁拜师许文安,学说《三国》,其师所说《三国》以平说为主。其父与擅说《水浒》的何云飞交好,使黄兆麟得“何一刀”真传。为此他说《三国》的书路是许文安的,起角色的动作是何云飞的,而精湛的口技则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他最擅长的是起关羽、张飞、曹操等角色,又因其生来眼梢上挑,与关羽之“丹凤眼”相似,时有“活关羽”之称。20世纪20年代,曾日场在苏州,夜场在上海,每天火车来回赶场演出,成为当时评弹界的一段佳话。
杨莲青(1901—1948):原籍南京,后迁居浙江省德清县。自幼投师全如清门下,学《五虎平西》,但其艺为师祖朱浩泉传授。19岁(1920)出道,后进上海,得名家王如松、郭少梅指点,又吸收何云飞的开打手面,用于《狄青刀劈王天禄》。他酷爱京剧,见小达子(李桂春)所演《狸猫换太子》造成轰动,遂据京剧本改编成评话《狸猫换太子》开讲,并将京剧表演融入评话表演中,他说演《狄青刀劈王天禄》的劈刀手面,人称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