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700000007

第7章 东方是一种谋生之道

——读《菲利斯·毕托:东方之路上的摄影师》

谁是19世纪欧洲最有名的“东方摄影师”(拍摄东方的摄影师)?

约翰·汤姆森(1837-1921,英国人),可能有人会说。以对中国的拍摄而言,汤姆森无疑是19世纪第一位深入中国内地漫游拍摄、影响最大、出版介绍中国的书籍也最多的摄影家;但如果将印度、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包括在内的话,这个名字却是菲利斯·毕托(Felice Beato,1833—1909,英国人)。

2011年4月24日,为期四个半月的“菲利斯·毕托:东方之路上的摄影师”(Felice Beato: A Photographer on the Eastern Road)在洛杉矶盖蒂博物馆闭幕,出版的同名摄影集结合展览与毕托当年制作出售的照相簿等实物,将其在东方的摄影活动,按照印度——中国——日本——朝鲜——缅甸的顺序,做了一次相当完整的梳理。

“印度兵变”与“制造”历史——菲利斯·毕托早期的摄影活动

作为19世纪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毕托留给摄影史的难题曾是其身世的迷离,其出生地和出生年月有几种说法。直到2004年,一位研究者在查阅殖民时期英国政府印度事务办公室的档案时,偶然发现了1858年3月18日该办公室在给毕托颁发印度旅行许可证时留下的备案文件,里面有毕托自己填写的个人资料:时年25岁,出生地是科夫岛(Corfu Island),该岛当时正由英国管理(后来归希腊)。至此,毕托的出生时间和出生地才有了一个结论。[1]

毕托的摄影,是跟着姐夫詹姆斯·罗宾逊学的。1855年秋,在罗伯逊带领下,毕托兄弟在英国摄影家罗杰·芬顿之后,拍摄了克里米亚战争围困战的最后阶段和俄军败退后的塞瓦斯托波尔城堡,获得了战地摄影的初步经验。1857年秋,罗伯逊和毕托兄弟漫游到耶路撒冷,三人在此分手:罗伯逊留在耶路撒冷,安东尼奥·毕托去了埃及,菲利斯·毕托听到了印度兵变的消息,决定前往印度,而当他在加尔各答拿到英国政府印度事务办公室颁发的印度旅行许可证时,已经是1858年3月,印度兵变这场大戏正在进入尾声。

在毕托申请印度旅行许可证时,英军战争事务部正在寻找摄影师,将印度兵变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拍成照片向英国国内报告,受该部委派,毕托接受了这项任务。他首先前往战事早已结束的德里,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德里的远景和全貌,然后用近景和特写拍摄了战后的德里:目之所及均是残垣断壁,昔日繁华喧嚣的印度北方名城而今空无一人;城墙城门上弹孔密布,不难想象到战斗之惨烈,令人过目难忘。1997年,为纪念印度兵变140周年,印度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玛斯洛(Masselos)根据毕托所拍的照片,对当时的德里战役进行考古比较,确认了德里桥、麦特卡尔夫府、库德西亚宫、德里市场、克什米尔门、莫里门等地均为战事最激烈的地方,随行摄影师则将相关地点当今的面貌拍摄下来以作对比,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德里,1857 VS 1997”摄影项目。

1858年4月,毕托在拍摄战后的勒克瑙时,突破了英军战争事务部重点拍摄“损失”(主要指城市建筑的损失)的指令,将人的内容作为重点放进了照片,成为摄影史上拍摄阵亡士兵尸体(当然是敌方士兵)的第一位摄影师。“斯坎德拉宫”(Secundra Bagh)是毕托此类照片中常被提及的一张。斯坎德拉宫原是皇家别墅,位于勒克瑙郊外,1857年11月,2000余名锡伯族起义士兵依托该别墅抗击英军。11月16日,别墅被攻克,这些锡伯族士兵要么战死,要么被集体屠杀。为了报复,英军将这些士兵的尸体暴尸野外,任其腐烂。在拍摄该地时,毕托安排几个印度当地人站在几近废墟的斯坎德拉宫前面向镜头张望,将印度士兵的遗骸从周边捡来撒在院子里,然后按下快门。显然,这张照片突破了战争对城市的破坏这一单一内容,而是将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惩罚(实际上是对冒犯大英帝国统治的一种警告)、胜利者对历史现场的随意处理这样的元素突出呈现,更因为生者与死者在同一空间内的局促相处而带有一种观看的惊悚。

毕托的这种拍摄方法后来遭到批评,但细究之下,这样的照片在当时几乎是必然出现的。一方面,这些照片能有力地张扬大英帝国的军威,对反抗者形成“死无葬身之地”的震慑,另一方面作为受托方,毕托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客户就是军方和参战的军人,他必须拍那些军队和军人喜欢的场景、军人的肖像照、纪念照、胜利照、当地的景物名胜等,做成照片卖给这些军人作为纪念品。同时,他还把这些照片做成照片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以便英国本土的人也能买到。正如摄影史研究者王鸿荪(Wong Hong Suen)指出的,毕托的经营之道就是把自己的战争经验加工发酵成战争图像故事,卖给消费者。[2]

毕托的机灵识趣使得他与军方的关系十分润滑。1860年2月,完成镇压印度兵变任务的英军从加尔各答开赴中国战场,毕托受邀同行。

中国,见证条约时代的开始——毕托镜头中的大沽炮台之战

1860年3月,毕托随詹姆斯·格兰特(James Hope Grant)将军从加尔各答抵达香港。格兰特是英军在印度军事行动的主要指挥员之一,参加过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是1860年英国赴华远征军的陆军司令,亲自参加了对圆明园的抢劫,且是后来火烧圆明园的主谋之一。

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英法联军明白天朝的命门在北京,而北京的命门在天津。1860年7月28日,两军共206艘舰船(英军173艘,法军33艘)、16800名士兵(英军10500人,法军6300人;另外有从广东雇佣的担任后勤支援的中国苦力2500人,英军所带的印度仆人约3500人),以南北夹击之势,汇集在天津北塘附近的渤海海面。8月1日,在俄国人带领下,联军抄小路不战而取北塘。8月21日,毕托拍摄的大沽炮台之战,不仅是他在中国所拍摄的最重要的组照,也是19世纪最重要的战争摄影系列之一,并使他成为摄影史上第一个拍摄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现场的摄影师。

大沽炮台实际上是一个由5座炮台组成的炮台群,是扼守津门的最重要的防御工事,距天津城约50公里,分布在白河(海河)两岸,北岸三座,南岸两座,炮台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火力支援,易守难攻。8月21日晨6点钟,联军首先向北岸三座炮台中最前面的一座、也是最小的石缝炮台进攻。7点半钟,联军发起冲锋,经过一场中世纪式的白刃战,约10点钟,联军突入炮台,清军守兵约400人战死,百余人逃离,炮台被联军攻占。下午两点,联军向第二座炮台发起进攻,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法军直接攻进了炮台,里面是集结好准备投降的上千名清军——因为大沽炮台的总指挥乐善在坐镇石缝炮台时战死,没有人敢代替他指挥作战,于是清军选择了投降。

同一天,北岸的另一座炮台和南岸的两座炮台也不战而降。因此,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毕托拍摄的大沽炮台战役的照片,其实只是发生在石缝炮台的战斗。

“多么美妙的战争场面啊!”毕托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硝烟未散,毕托就随英国特使额尔金进入战场。现在,他不用再像拍摄斯坎德拉宫那样,费劲地把敌军士兵的遗骸搬过来做道具了,因为现场已经摆满了这样的道具,甚至有点太多了,影响了他的构图……毕托从平面与纵深两个方向多角度多景别地拍摄了战后的石缝炮台,最有震撼力的几张照片几乎是一样的画面:进入炮台的门口,近景是横尸焦土的清军尸体,中景是被大英帝国的重炮轰成废墟的用泥土和圆木构筑的防御工事;如果与其几天前拍摄的北塘炮台内,英军军官悠闲地坐在清军的炮车上聊天,米字旗在远景上随风飘扬的画面相参照的话,毕托就成功地营造了英军胜利的标志性场景:因为这一切都在述说着一个事实,在大英帝国面前,中华帝国不堪一击!

《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用刻版印刷术连载了这些照片,使毕托成为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

此后,毕托随英军进军北京,10月24日,在礼部大堂拍摄了《中英北京条约》签订仪式和《中英天津条约》换约仪式这一历史性场面:

(下午)四时,(英国特使)额尔金乘十六抬金顶绿围肩舆,姗姗来迟,鼓乐前导,带马步兵约千人,均持器械,自东四牌楼至礼部,络绎不绝。恭亲王奕訢走向前去迎接,这位英国大使竟佯装没有看见,径直走到签约大厅,甚至连头也没回一下。接着又一句话也没有对这位亲王讲,就自顾自地坐到为他准备的位子上。额尔金的傲慢无理,严重刺伤了奕訢的自尊心,但他只能强忍怒火。双方签约之后,额尔金大喝一声,随即所有的洋人霍地站了起来,不解其意的奕訢和其他所有的中国官员吓了一跳,也忙站了起来。这时,堂下走出一位英国的摄影师,“咔嚓”一声,拍下了这一场景。不知照相机为何物的大清官员们,个个呆若木鸡。……就在这种充满仇恨的气氛当中,双方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3]

毕托就是那位“咔嚓”一声、让大清官员们呆若木鸡的英国摄影师。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西方可以确认终于打败了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条约时代。《剑桥中国晚清史》的作者称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开创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使得中国的主权在自己的国土上被掩盖或取消,此后外患日甚;毕托的照片见证了中国条约时代的开始。

日本:成也横滨,败也横滨——毕托的手工着色蛋白印相及其摄影生涯的最后辉煌

1863年,毕托从英国重回亚洲,在查尔斯·沃格曼(Charles Wirgman)建议下,他们两人去了日本横滨,在那儿开了一家照相馆。当时,日本已经被美国人打开了大门,被迫开放横滨等口岸通商。毕托深知英国人的趣味所在,他利用欧洲摄影的成熟经验——比如雇佣模特拍摄——很快就在横滨拍出了两套销路很好的摄影集:一套是《日本人物大全》(Native Types),一套是《日本风景大全》(Views of Japan),前者由100幅日本人物照片组成,包含了英国人感兴趣的日本社会的各个行当:武士、医生、艺妓、居家女人、沐浴的女人、僧侣、尼姑、街头小贩等,全部是雇佣模特拍摄,神情、姿态十分到位;后者包括98幅日本的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照片,这些照片有一种细腻柔弱的自然之美,很能满足已经工业化的伦敦人的怀旧感。

这一时期,毕托在照片制作方面有一个创新:就是通过当时的蛋白印相法,将日本传统的浮世绘、水彩画和木刻画的着色工艺与摄影术结合起来,开创了个人摄影生涯的“彩色摄影”时代。蛋白印相法是19世纪中叶的标准印相方法,第一步是制作蛋白液,将蛋白液(主要是鸡蛋蛋白)与氯化铵混合搅拌,然后让其沉淀澄清。第二步是将印相纸的一面放在蛋白液上,让其浸透,这样上面就附着了一层很有黏性的蛋白液,而且使相纸十分平滑。第三步,将相纸干燥保存,就得到可以随时使用的蛋白印相纸。第四步,印相时,将硝酸银溶液用刷子刷在蛋白印相纸上,压上曝光的玻璃底版,在阳光下曝光,然后再水洗定影,就得到了所要的照片。由于印相的整个过程都是湿的,所以很容易着色,着色后的效果也很容易凝固下来。

当时毕托雇佣了多名日本艺人,专门给他拍摄的日本人物和风光照片手工着色,效果非常逼真。虽然有时着色过重,但传递出欧洲人喜欢的日本浮世绘浓墨重彩的风格,在到日本旅行的欧美人士中享有盛誉,这类着色照片几乎供不应求。后来,给毕托做过摄影助手和着色工匠的日本人日下部金兵卫(Kusakabe Kimbei,1841-1934)开了自己的照相馆,成为那一时期日本的著名摄影家。到1870年代中期,毕托成了全日本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他和沃格曼的照相馆也成了全日本最赚钱的照相馆。精明的毕托很快就将生意做到了摄影之外,开始涉足进出口生意及地产等。1877年,毕托卖掉了照相馆的大部分股权,专心经商并投资股票,见到他的朋友回英国后给人讲:“毕托在日本呼风唤雨,发大了!”1884年,在一次白银投机交易中,他赔得一文不名,连年底回英国的船票都是朋友赞助的——这样的结果可能毕托没有想到,但的确生动地呼应了他冒险家和投机者的性格。

毕托在日本期间,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1871年6月初,美军侵略朝鲜,专门邀请毕托担任官方摄影师(由此可见当时毕托的名气之大),毕托由此成为第一位拍摄朝鲜的摄影师、也是将摄影术带入朝鲜的第一人。而在1853年,当佩里率美国舰队第一次轰开日本的大门时,随行的使用达盖尔法的摄影师成为第一位拍摄日本的摄影师,同时也是将摄影术带入日本的第一人。毕托的例子再次证明,摄影术由欧洲和美洲传入亚洲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侵略战争,摄影术在亚洲国家的传播本身就是殖民进程的一部分。

在日本破产回到伦敦后,1885年,毕托曾作为英国远征军的摄影师前往苏丹喀土穆。1888年,他作为英国远征军的随军摄影师再次回到亚洲,侵入缅甸。1896年,他在缅甸的佛教名城曼德勒(Mandalay)重操旧业,开了自己的照相馆,此后不久在仰光开了分店,还成立了“菲利斯·毕托公司(F. Beato Ltd.)”,同时经营家具和古董。1909年初,他在佛罗伦萨去世。

注释:

[1]Wong Hong Suen: Picturing Burma: Felice Beato's Photographs of Burma 1886-1905, History of Photography, Volume 32, Spring 2008, Routledge, London.

[2]Wong Hong Suen: Picturing Burma: Felice Beato's Photographs of Burma 1886-1905, History of Photography, Volume 32, Spring 2008, Routledge, London.

[3]汤黎、余祖坤:《恭亲王奕訢政海沉浮录》第六章:督办和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同类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论文17篇,对戏曲与戏曲文学的性质和特征、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曲的抒情性、戏曲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发表于1980年,首次提出戏曲的“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认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的绘画、建筑一样,运用的都是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完全不同的散点透视法,在情节布局上,“以一条主线作为整个剧情的中轴线,并且围绕这条中轴线安排容量不同的场子”,“形成纵向发展的点线分明的组合形式”。这与欧洲写实话剧的团块组合结构形式是大异其趣的。此文相继被收入《戏剧美学论文集》、《戏曲美学论文集》。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学习就业特点而编写,相对于其他同类教材,在编写上更注重实操性,突出一个外贸业务员从入门到成长的全过程。教材内容完全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站在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视觉来阐述相关知识点。全书从熟悉商品、了解国际市场、选择境外客户开始,到出口报价、交易磋商以及合同履行全过程,共分为十二章。
  •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中国股市的大牛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因为一旦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泡沫发生破裂,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何使每个投资者都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风险的各种准备,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关键词。本书分为七章,分别是不断创新高的长牛市、金融大爆炸、这个股市有点疯、吹大的泡沫破裂、股市危机的推手、股市危机后果、我们为明天准备好了么。全书从实战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大牛市背景下,股市危机的成因、表现和后果及其应对之策,警示中国股民,尤其是要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明白:股市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财富的严重缩水,其心灵上也会遭受到多少年后都难以愈合的打击。
  •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解蔽

    解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弦一梦

    一弦一梦

    萧钰寒第一眼见到苏尘的时候,脑海中就出现了那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虽然这首诗是形容女子的,可那一切的一切,都觉得刚刚好。【片段】她紧握着双手说:“苏尘老师,我叫萧钰寒,你一定要记住我啊。”他微微笑了笑说:“好呀,我会记住你的,快去上课吧。”……
  • 等待不如相爱

    等待不如相爱

    以前,唐言在粉丝眼里是个高冷的人。大明星苦追十年,他不回应;网红小姐姐倒在脚边,他不伸手;名门千金频频示好,他看不见。就是这样一个全世界都看不入眼的高冷男神,突然在某一天变成了二十四孝男友!粉丝震惊了,大明星哭晕了,网红小姐姐脚扭了,名门千金心碎了!!唐言这一生的耐心和浪漫都只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在年少时对他许下了永不相负的诺言,然后毫不留了的转身离开,从此他的世界失了色彩。他想了一万个不原谅她的理由,却在下一秒溃不成军,她义正言辞地说:唐言,我想你了。他知道,这辈子是真的栽了,那个女人,手里握了一把能扎进人心里的刀。海归高颜值女医生VS高冷CV界男神因为有你,我的世界终于色彩斑斓
  •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皇桑重生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决定好好只爱凉凉一个人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忠犬得群臣激奋了,凉凉还在萌蠢……此文另一个名字《萌蠢凉凉虐重生帝千百遍》。皇桑不是处,不喜者慎入。****她是丞相嫡次女,和庶妹一起被送入藩王后宫为妃。庶妹被封为夫人,她却只是个美人!后宫险恶,少根筋的她常常能逢凶化吉!司洛芸觉得自己真的很低调了!但为什么大家都用想吃人的眼光望着她?大王落水、司夫人衣破、甄姬有孕……这些跟她都无关啊!**重生前,他被她蠢得要吐血!重生后,他被她蠢得偷偷吐了几次血!上一世他没有机会懂她,这一世他重生在最好的时机里,也懂了她那隐藏在看似呆板、不争、淡漠背后的脆弱!独孤夜发誓,这一世他要护她、疼她与他们的孩子一世无忧!前朝争斗不累及她烦忧,后宫不安分的女人不劳她动手……但是,皇后凉凉,您能不能开恩别再萌蠢得令皇桑时刻有吐血的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