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指人的信仰、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是支配一定社会的人们行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所谓“有理想”,就是要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了如此远大的理想,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奋斗终生。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不同阶级、集团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它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既讲物质利益,又讲奉献精神,反对个人物欲至上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在社会生活中,发扬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等集体主义精神。这些乃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有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即有科学文化知识。要求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掌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这是社会主义新人全面发展、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基本前提。所谓“有纪律”,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遵纪守法。“四有”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概括了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
(二)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优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经济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根据现代和当代的实践,更加充分地论证了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2]这些深刻的论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内涵,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的深化。
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竞相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各国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高科技产品市场,开始打一场没有硝烟的面向21世纪的“和平战争”。展望未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最根本的就是科技的较量,而科技的较量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较量。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3]。人是创造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的人,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应是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社会主义要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在一个文盲、科盲充斥的国度里,是无法实现社会生义现代化的,也很难有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
要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教育,“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4]。这里,邓小平阐发出一个深刻的思想,即搞四个现代化要把知识和人才问题放在首位,教育是解决知识人才问题的基础。广大劳动者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教育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智力开发工程,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它与现代生产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愈益明显,它的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愈益突出。
教育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基本标志。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既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培养人们政治素质、道德风尚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场所,它要向受教育者传播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不仅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而且帮助他们形成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一批又一批素质精良的劳动者。同时,学校也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邓小平认为,我们要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在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尽快实现。我国明确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略,其意义就在于此。
(三)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在人类活动及其创造的一切事物中,文化无所不至地渗透于各个领域。日常生活中文化生活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在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受教育、学科学以外,还要看小说、书报、电影、电视,听戏曲、音乐、广播,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等。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需要使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事业将会更加繁荣与发展。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文艺作品把哲学、政治、法律、道德或宗教的观念形象化,借以把特定社会所提倡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理想目标形象化地告诉给群众,其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是政治、教育等部门无法替代的。正如邓小平在阐述文艺的社会作用时所说的:“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15]
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来自作品本身。首先,文艺作品通过广泛的题材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把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情感注入读者或观众的心田,成为他们观察、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参照和指导。凡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作品,都是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其次,文艺作品是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自社会生活,但比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因而也更带有普遍性。优秀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寄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包含着深刻的爱和恨,它寓教于乐,使读者、观众在欣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外,文艺作品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了解和沟通。通过文艺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如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镜头”直接瞄准社会上重大的或敏感的现实问题,其所特有的文学性是新闻报道所不具备的,因而更能打动人心。文艺作品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社会、思考人生的渠道。
体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和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形式,体育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和世界性。体育主要是通过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来推动社会进步。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是一种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精神的东西就无所寄托。发展体育运动,必将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体育运动除使人有充沛的精力和强壮的身体外,还能锻炼人的毅力、意志,有助于完善人的个性心理,增强人们的进取心,培养人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体育欣赏也是一种富有特殊魅力的审美享受。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原载《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275页。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
[6]同上,第364页。
[7]《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8、419页。
[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1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