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6700000008

第8章 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及现代形态问题

第二编 艺术理论

艺术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注重从艺术的社会过程,即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基本环节及其循环机制来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现代艺术社会学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应当成为当前艺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艺术学学科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艺术社会学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更成为西方艺术学研究的一门显学,硕果累累,流派众多。然而,自新中国成立至“四人帮”垮台,艺术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学术界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既没有出版过一本国内学者撰写的专著,也没有引进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时期以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在中国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理论体系的建构、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实绩。这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出版的几部艺术社会学、文学社会学著作中得到体现。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艺术社会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这门学科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还存在较多混乱。近年来,学术界在一定范围又出现一种偏差,即把庸俗社会学与艺术社会学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的方法。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艺术社会学,有必要澄清有关艺术社会学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必要对艺术社会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统摄范围,并由此确定它在学科群体中所占有的学科地位。因此,科学地厘定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对艺术社会学进行准确的学科定位的关键环节。

艺术社会学诞生以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在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上,尚存在许多分歧甚至偏颇。因此,有必要就艺术社会学学科定位的几个问题澄清是非,消除误解和曲解,使这门学科的性质得到科学的厘定和明确的理论阐释。

(一)艺术社会学与社会学批评的关系

社会学批评,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评方法。社会学批评和艺术社会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艺术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美学和艺术理论领域就盛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存在相当丰富的艺术社会学思想。西方和中国古代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十分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问题,不断探讨艺术与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都注重考察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入世”精神指导下,把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高度重视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艺术的社会伦理教化功能。但是,社会学批评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社会学是不能混同的。

首先,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层面不同。社会学批评是一种艺术研究方法,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批评模式。美国批评家魏伯·司各特在《当代英美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一文中,把社会批评看作与道德批评、心理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原型批评并驾齐驱的五种批评模式。这些批评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侧重从社会、道德、心理、艺术形式、神话原型等不同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批评方法。与社会学批评不同,艺术社会学是一门学科,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主要运用社会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对艺术现象进行审视和研究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艺术社会学有其确定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具有成熟和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涌现众多富有特色的学术流派。

其次,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不同。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社会学批评的特点是从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影响制约来解释艺术现象,从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及艺术家本人的联系中来考察、评价作品,在揭示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这种批评方法的广阔视野。艺术社会学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研究。它涉及艺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比如艺术发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心理,艺术价值的标准与取向,艺术社会过程中的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和艺术消费的各个环节;也涉及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艺术与经济、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哲学、艺术与道德、艺术与宗教,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艺术社会学可以进行综合研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可以运用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也可以运用美学的哲学思辨方法,还可以借助心理学、符号学、原型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由此可见,社会学批评与艺术社会学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在学科层面、研究范围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二)艺术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我们知道,“社会学”一词始见于法国哲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孔德将社会学概括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并规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从而标志社会学的正式诞生。无疑,社会学对艺术社会学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深受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代表作《艺术哲学》运用社会学观点对艺术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规律作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其研究成果为艺术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艺术社会学研究在西方异军突起,并涌现众多的学术流派。

艺术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上,把艺术社会学归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例如,在20世纪西方艺术社会学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实证主义经验派,就侧重运用社会学的具体方法来揭示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事实。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明确提出:“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现实为起点,努力运用当代社会学的方法去回答社会学的问题——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文学社会学。”[1]1976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文艺社会学”词条认为:“文艺社会学具有两重涵义:在广义上,它研究整个社会状况同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文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狭义上,它是社会学的一个部门,借助社会学研究的所有方法。”[2]日本学者藏内数太为《社会科学大事典》撰写的“艺术社会学”词条,不仅将艺术社会学划归社会学,而且进一步提出“对于社会学来说,艺术社会学是文化社会学的一个部分”[3]的观点。这样的学科定位,显然是把艺术社会学归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甚至把艺术社会学归为社会学中子学科的组成部分。国内学者把艺术社会学隶属于社会学的观点,以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先生为代表。他在《文艺社会学论稿》一书中明确提出,艺术社会学“就其家族姓氏来说,它仍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姓‘社会学’。”[4]

无可否认,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艺术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艺术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当姓“艺术学”,而不能姓“社会学”。这种将艺术社会学隶属于社会学的观点,忽视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必须具备的特殊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其独特的学科属性。艺术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把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艺术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来考察和研究艺术。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艺术活动,固然是艺术社会学区别于艺术学中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但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并非等同于一般社会学从研究艺术现象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例证和资料,从而得出社会学结论的做法。艺术社会学对艺术的社会学研究,其目的是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科学、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如何对艺术现象发生影响,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艺术社会学对于艺术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既要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艺术现象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社会和历史的参照;也要充分关注艺术产品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质,研究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和艺术的审美特性。把艺术社会学隶属于社会学领域的学科定位,容易产生一种偏向,即在艺术社会学的研究中只是把艺术看成一般的社会现象,只是对艺术现象进行一种纯社会学的研究,而忽略了艺术活动与一般社会活动的区别,特别是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的审美特性。因此,很容易导向一种缺乏审美本位的资料堆积和数据罗列的实证式研究,使人坠入层层迷雾之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三)艺术社会学与美学的关系

从艺术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到,艺术社会学与美学的联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交融,互渗互补。艺术社会学诞生后,从形成较完整理论体系、呈现鲜明流派特色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来说,不论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还是以卢卡奇、本雅明、阿多尔诺、豪泽尔为代表的批评辩证派,抑或以戈德曼为主将的发生学结构主义,都注重围绕艺术活动与社会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考察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探寻艺术发展的规律,阐明艺术演变的社会动因。日本学者就把卢卡奇、本雅明、戈德曼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艺术社会学研究看作是“艺术的社会哲学考察”[5]。

艺术现象与审美现象交织在一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能否将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归属于美学领域呢?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社会学是美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纳入美学领域。这种观点是由著名美学家李泽厚首先提出来的。1981年,李泽厚先生在《美学的对象与范围》一文中,阐述了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和功能范围,并将艺术社会学列为美学研究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他看来,艺术社会学属于美学领域,它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三个方面,它的特点是“围绕或通过审美经验这个中心来展开自己的研究”,它不是外在地去描述或规定艺术,而是“将艺术品、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作为审美对象的存在、历史和鉴赏来对待和研究”[6]。受其影响,滕守尧先生的《艺术社会学描述》在论述美学的分类时,也把基础美学分为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美学三个方面,并认为美学大厦的基础是美的哲学,主体框架则是艺术社会学和审美心理学。[7]

当然,艺术社会学围绕审美经验的中心来展开自己的研究,可以避免科学实证的艺术研究方法因缺乏审美和艺术感受,把研究结论仅仅作为社会学的资料和例证的缺陷。但是,把艺术社会学纳入美学的意见,并没有科学地厘清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其一,认为艺术社会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三个方面,这实际上是以艺术社会学取代艺术学的研究领域,从而模糊了艺术社会学与艺术学的学科关系。艺术社会学应当成为艺术学学科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把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着重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考察艺术的社会生产、传播、消费等整个活动过程及其规律。艺术学是以艺术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都是艺术学学科体系中一般的、普遍存在的理论问题,应当成为艺术学研究的重要范围。显然,这是作为艺术学分支学科的艺术社会学难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其二,认为艺术社会学应当纳入美学领域,这实际上是以美学来包办代替艺术学的研究对象。艺术作为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它是人类精神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社会性的审美实践活动。从审美的观点看,艺术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艺术学所研究的艺术世界是广泛的、多样的,包括审美的和非审美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情感的和理性的,抽象的和具体的等各种各样的艺术现象。艺术社会学固然要围绕审美经验的中心来展开自己的研究,但美学方法只是艺术社会学所运用的多种研究方法和视角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历史学的,等等。如果仅仅根据艺术社会学运用的研究方法来简单地将其归属于某一学科,势必会造成艺术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混乱,妨碍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艺术学体系中的艺术社会学

从19世纪末被誉为“艺术学之父”的康拉德·费德勒倡导艺术学应脱离美学的包容而走向独立后,一百多年来经过格罗塞、狄索瓦、乌提兹等许多艺术理论家坚持不懈的努力,艺术学已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也意识到确立艺术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应有的学科地位,对改变中国艺术学研究落后状态的重要意义。例如,李心峰先生发表在《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的《艺术学的构想》一文,向学术界发出“尽快确立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大力开展艺术学的研究”的呼吁,并且就“目前在我国创立艺术学学科的基本依据”和“艺术学内部构架”提出建设性意见。此后,建设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宏伟工程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艺术学的体系构架、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果,并涌现一批有相当学术水平的艺术学著作。

艺术学是一门以艺术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应当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就艺术学的学科体系而言,由于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而艺术世界又是由艺术活动的主体、客体、心理、社会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完整系统,因此,艺术学的系统整体必然包含着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是由众多的艺术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学科体系。应当说,艺术学的每个分支学科,都是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对艺术世界某一特定性质和规律的考察。

那么,在艺术学的体系构架中,艺术社会学处于什么地位呢?这是我们确立艺术社会学学科地位时应当弄清楚的问题。

艺术学体系构架是艺术理论家基于对艺术世界整体性的综合把握,依据对艺术世界的不同理解而构想出来的结构体系。从目前流行的艺术学体系构架来看,有依据艺术学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应用性实践研究的不同,把艺术学划分为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艺术批评三个群落;有依据艺术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把艺术学划分为一般艺术学与特殊艺术学;有依据艺术学研究是偏重哲学方法还是偏重科学方法,把艺术学划分为哲学性艺术学与科学性艺术学两大类;也有从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出发,依据艺术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艺术产品的生产、消费、接受过程来设计艺术学的体系结构。实际上,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即艺术世界,是一个涉及艺术自身的内部系统和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系的有机整体。艺术学体系构架的设想,也应当从艺术世界有机整体的观念出发,在艺术世界的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艺术世界的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中来考察。美国艺术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在谈及“艺术批评的诸坐标”时,认为完整的艺术活动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这四种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每一种恰当的艺术理论都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结构。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考察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涉及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领域的各种关系,如艺术与社会发展、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经济、艺术与政治、艺术与道德、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科学,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都会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涉及构成艺术世界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艺术社会学所考察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不仅包括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互动关系,艺术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社会功能,而且包括艺术作品的生产、消费、接受过程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活动既然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学体系中又怎能缺少艺术的社会性这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呢?正因为如此,艺术社会学在艺术学体系构架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位置,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艺术学的宏伟大厦是由元艺术学、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批评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类型学、艺术思维学、艺术史等艺术学分支学科构成的。这些不同的艺术学分支学科,分别从艺术活动的一个独特视角对艺术世界进行考察和研究,从而确定它们在艺术学体系构架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元艺术学又称“艺术学学”,是关于艺术学本身的学科研究,专门研究艺术本体论、艺术本质论、艺术学的学科对象、艺术学方法论等核心问题。艺术史研究艺术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从纵向角度可分为艺术通史和艺术断代史,从横向角度可分为民族艺术史、门类艺术史和专题艺术史。艺术心理学是通过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分析,来揭示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艺术类型学的研究,一是从艺术类型共时存在系统来描述艺术类型范式演化的基本规律,二是通过对艺术类型的历时性研究,总结艺术类型现象在与社会、心理、文化等外部诸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演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之,艺术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都侧重从哲学的、历史的、美学的、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的描述和研究,来揭示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所以,这些不同的分支学科在艺术学的不同研究领域显示各自的优势与特长,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那么,艺术社会学同艺术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艺术社会学关注的是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对艺术存在的社会层面探讨中显示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初,格罗塞在《艺术学研究》中明确提出艺术学研究的三大课题:一是研究艺术的本质,把艺术活动及作品同其他研究区别开来,以及对艺术种类进行比较研究;二是研究同艺术家和素材有关的艺术的各种动机及外部制约因素;三是研究艺术活动给个人或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效果。显然,艺术社会学把研究领域确定在艺术存在的社会层面,在揭示艺术活动的外部制约因素,研究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分析艺术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时,具有艺术学的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艺术社会学在揭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对艺术活动存在的审美内涵、哲学内涵、文化内涵、心理内涵等丰富内容的分析,比起艺术学的其他学科则显得薄弱和无能为力。因此,艺术社会学应当和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史等学科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才能真正发挥学科的优势。

其次,艺术社会学在揭示艺术与社会诸因素的复杂关系时,把艺术活动当作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重在宏观考察和整体性研究。艺术社会学的宏观研究视角,把艺术当作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产品,从艺术的社会过程,即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基本环节及其循环机制来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可以防止对艺术现象作封闭的、孤立的解释。当然,艺术社会学在注重宏观考察和整体性研究的同时,也运用社会学的现象描述和经验实证等方法,并且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艺术活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从而拓宽了艺术研究的广阔视野。

三、现代艺术社会学的基本构想

在我看来,要推动现代艺术社会学不断地向前发展,应当在艺术社会学现代形态的建设过程中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艺术与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互动包括自我互动与群体互动,但从根本上讲,群体互动是自我互动的前提。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和相互沟通。从现代艺术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艺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直线的“艺术反映生活”和“社会影响艺术”的关系,而是艺术与社会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双向交流、互相沟通的互动关系。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明确提出艺术与社会的互动说。他认为,艺术既影响社会,又为社会的变化所影响,二者的关系互为主体和客体。现代艺术社会学在揭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时,运用辩证的观点深入研究艺术与社会之间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应当从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艺术家与社会等多种互动关系中对艺术与社会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分析。艺术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艺术与经济、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精神文化中的哲学、宗教、道德诸方面。艺术不仅要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其他精神文化与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演变和价值取向。现代艺术社会学应当充分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系统中各种构成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互渗互动的关系,特别是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艺术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不仅要看到艺术家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他必然会以某种形式受到历史的、社会的制约,而且要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因素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艺术创造的主体与客体放在一个统一体中,使二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影响。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单项的因果关系,因此,“外因决定论”或“艺术自律论”的解释,都存在理论上的片面性,难以令人信服。

第二,是系统整体论。艺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运动着的社会文化现象,并非一个自我封闭的独立系统,而是处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各个文化子系统和各种文化因素对艺术活动都有深刻的影响和密切的联系。现代艺术社会学把艺术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艺术与社会的整体联系中去考察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只有把艺术活动放在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宏观视野中来考察,才能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来理解艺术现象,才能揭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只强调某种单一的因素,如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环境的、民族的、心理的因素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影响,势必会因片面夸大单一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的作用,造成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理解的简单化。因此,我们应当坚持艺术与社会互动“合力论”的观点,从社会文化的整体系统中综合地把握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从艺术与社会文化系统其他构成因素的互动关系中考察艺术活动的复杂性。

现代艺术社会学不仅把艺术活动作为社会整体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运用社会实践的观点考察艺术生产,把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基本环节及其循环机制当作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艺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作为相互联系的动态的生产流程,是艺术创造主体和艺术接受主体共同完成的一种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审美感受行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这三方面虽有相对的独立性,却通过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基本环节及其循环机制形成一个艺术活动的完整过程。艺术活动就存在于从艺术生产者的艺术创造到艺术产品的生产、流通,再到物质化状态的艺术文本被读者、观众接受和消费,实现潜在的艺术价值并对艺术家的创作发生信息反馈的整个社会过程中。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的社会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包括艺术文本生产、艺术信息传播和艺术价值实现的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

第三,是中介理论。艺术社会学如果只是描述艺术与社会之间简单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那么理论就会在错综复杂的艺术现象面前显得苍白和无能为力,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庸俗社会学的失足之处,就在于他们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去生拉硬套各种错综复杂的艺术现象,得出许多荒谬可笑的结论。这就启示我们,对于复杂的艺术与社会关系问题,必须找出联结二者之间的中介因素,才能做出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无可否认,艺术活动归根结底要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但决不能忽视,在社会经济基础与艺术活动之间还联结着许多中介因素。如果忽略了对作为中介因素的社会心理、政治、艺术形态、艺术语言等有关问题的综合研究,仅仅从社会经济状况来分析,就难以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恩格斯晚年提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中间因素”的理论。普列汉诺夫进一步发展了恩格斯的理论,最早提出在艺术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中间环节”的思想,对现代艺术学以“中介论”为理论支柱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普列汉诺夫在运用社会结构“五项因素公式”分析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时,特别强调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在他看来,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固然是艺术发展的最终动因,但艺术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的直接反映,艺术所直接反映的只是与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的社会心理。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介环节而影响艺术的,因此,要研究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就不能忽视其中介环节——社会心理。艺术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对艺术与社会互动的中介作用,要通过对社会心理的考察,来具体分析社会心理及审美风尚、艺术思潮对艺术与社会互动的影响。

同样,艺术社会学在研究艺术发生的动力系统时,也可以运用“中介论”来分析原始宗教对艺术起源的中介作用。艺术发生的动因是错综复杂的,仅用单一因素来解释,难免会以偏概全,缺乏说服力。在艺术发生的动力系统中,有根本动力,也有中介环节。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但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创造活动又不能与劳动本身画等号,不应忽视由物质生产活动到艺术活动之间的中介环节,如原始宗教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图腾、巫术等宗教崇拜和仪式活动中的感情、模仿、游戏、娱乐的需要。在阐述艺术发生的动力系统时,既要坚持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来宏观把握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也要重视从中介环节的视角来考察人类如何从劳动而派生艺术的诸多因素,充分关注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西方,艺术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艺术社会学已被介绍过来,但这门学科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遭受了许多的干扰和波折,目前既需要澄清是非,消除误解和曲解,也需要对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整体上说,现代艺术社会学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原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4期)

注释:

[1]张英进、于沛:《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林骧华等:《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3]刘豪兴:《国外社会学纵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9页。

[4]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论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5]参见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58—462页。

[6]参见李泽厚:《美学的对象和范围》,《美学》第3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7]参见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7页。

同类推荐
  • 清代名角录

    清代名角录

    自幼爱看戏的齐如山先生,通过与梨园中人的长期接触、交谈,整理了清末民初京剧界名伶二百一十人,细说了每个人的家学渊源、唱功特点、艺术成就等。为记录梨园名角的第一本著作。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家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热门推荐
  • 再跃龙门

    再跃龙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群来自农村的高考失利的孩子,再次走进复读班,准备他们的再一次高考。高考的压力,家长的期盼,考上大学同学的炫耀,让这伙复读生的生活变得并不轻松。梦想能否实现,只有靠自己去拯救。三十年前农村中学复读生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展现在面前。作为过来人,就算是重温一下那个特殊的年代吧。
  • 绿茵巨星

    绿茵巨星

    “一个男人所有的潇洒,所有的激情,都在这绿油油的草皮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助攻,每一个进球……”——李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球员,走出国门,闯荡欧洲联赛,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绿茵巨星的故事……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汉末雄主

    网游之汉末雄主

    群雄争霸的汉末时代,黄巾、叛乱、宫变……一系列的变故让人目不暇接。武者,一骑当千,征战千里;智者,运筹帷幄,定鼎庙堂。数十年征战不休,在这乱世之中,可有我一方乐土?
  • 逍遥津

    逍遥津

    作品以日本占领下的北京为背景,描述了七舅爷和钮青雨这对没落的旗人贵族父子的故事,他们的经历中放射出了北京城在上个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部分景况。
  • 娇妻来袭:推倒首席大人

    娇妻来袭:推倒首席大人

    身为一个小小娱记,沈凌薇最大的梦想却是成为娱乐圈影后!谁知道,却一个不小心被嚣张的总裁大人给潜了潜了潜了!!!星途还没璀璨,困难接踵而至,紧接着,天大的秘密一个一个揭开!且看欢喜冤家如何终生眷属!面对桃花一二三朵,看沈凌薇如何掐掉陈雨泽的烂桃花!沈凌薇不仅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跃星途成影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灵的世界

    王灵的世界

    王灵,一个调皮的坏孩子,一个名叫《狩猎者》的神秘游戏改变了他的生活。
  • 职场新人不可不知的98个职场秘密

    职场新人不可不知的98个职场秘密

    本书从资格培训、职业中介、岗位招聘、签订合同、薪酬福利、管理手段、同事关系、社交应酬、离职跳槽9个环节出发,把隐藏在其中的鲜为人知的职场秘密一一摆到读者面前,并深入剖析其中的奥秘,以期为职场新人提供帮助。
  • 大战外星人3:冲出太阳系

    大战外星人3:冲出太阳系

    邪恶的外星人被吸进了黑洞,却又通过白洞挣脱了水晶盒子的束缚。3199年,他们乘坐雪彗星有一次来到了太阳系,在火星打响了攻击人类的第一枪。接着又向地球发射了恐怖的“捣弹”,地球污染肆虐,危在旦夕!火星科学基地15岁的首席执行官杨剑、超能力少女慕容雪、小博士叽里咕噜和他们的伙伴,乘坐超级宇宙战舰“帝龙号”飞往遥远的水晶星寻求帮助,在太阳系边缘又一次遭遇敌人舰队。1比53,他们能赢吗?
  •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