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000000005

第5章 陈白尘史剧观初论(1)

陈白尘从30年代开始历史剧创作,共写了十几个剧本。创作伊始,他就探索写历史剧的正确道路。当时历史剧虽有如戈壁荒漠,无路可行,但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不息的探求中,逐步明确了历史剧的创作道路,史剧观也渐臻成熟。写于不同时期的剧作鲜明地烙下了他日趋成熟的印记。而七幕历史剧《大风歌》[1]成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他的史剧观和美学观的具体而集中的体现。

《大风歌》根据汉代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的有关篇章编撰。全剧博大精深、气势磅礴,展示了汉代上流下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反映了等级制度的残酷和个人的异化。通过对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聚焦表现,显示了时代前进和历史发展的趋向,昭示了逆流而动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唐太宗曾说过这样几句聪明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诚然,当我们面对历史这面镜子重温过去教训,再睹历史兴衰是极有益处的,但是比较起来,史籍的说教有时是令人乏味的,而艺术这面镜子则以其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使读者再览历史的场面,重观古代的图景,击节兴叹,幡然猛省而三思。显然,同是镜子,艺术之比历史更有魅力,更有认识的力量。《大风歌》正是这样一面镜子。

恩格斯说过:“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2]作为历史题材作品的《大风歌》就是如此。无论是剧本之荦荦大端还是剧情之区区细节,几乎都有其历史根据,显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它描写的是公元前195年到公元前180年15年间的汉初历史,作者努力掌握所有与汉初有关的细节,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剧本以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为线索,围绕扶刘灭吕还是扶吕灭刘展开了激烈复杂的斗争。从高祖死三日吕后秘不发丧起,诸吕和扶刘派就开始了针锋相对的实力较量。以吕雉为代表的吕氏集团结党营私,囚禁残害戚夫人于永巷,鸩杀赵王如意,郁死惠帝刘盈,逼死刘氏三王,阴谋篡位称帝,违背白马之盟,私封吕氏为王,终于被诛成刀下鬼;以陈平、周勃为首的扶刘诸臣,继承刘邦政策,为使江山巩固成一统,免于分裂之祸,同诸吕进行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从郦商闯宫到陈平回朝奔丧;从陈平献计解甲归田到周陈将相和,从路祭高祖到鸣玉刺雉,从歃血为盟到诛杀诸吕……这一系列事件,复现了历史的一幕,显示了历史的必然性。

剧本追求真实性,给读者和观众拓展的这幅波澜壮阔、恢宏复杂的历史画卷,我们完全可以从剧本中找到它所依据的原本加以印证。当然,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史剧原是艺术,因而读者也就不能苛求作者,要求史剧与历史完全画上等号。和其他艺术一样,历史剧也需要想象虚构,但是,这要在历史真实许可的范围内。《大风歌》是历史题材而非当代故事,所写不仅基本上是历史的实事,而且即使虚构也符合会有的实情,符合特定的历史情境、历史生活。独臂老人参加路祭,为历史所无,但写进剧本却很好地表现了刘邦旧部对沛公的怀念和反吕情绪,反映了扶刘派客观上代表老百姓愿望的正义性。鸣玉刺雉亦属史书上之乌有,但却为历史上常见(为主人行刺报仇屡见不鲜)。再如刘章监酒杀侯封一场,史籍记载的是一次宴饮,刘章请以军法行酒,杀一吕。《大风歌》从剧情需要和演出效果出发,大加渲染,大有鸿门宴剑拔弩张之势,很扣人心弦,加强了戏剧效果。诚如茅盾所说:“艺术虚构不等同于改写历史。”[3]《大风歌》所写故事情节有虚构,但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像独臂老人路祭,像鸣玉刺雉,像刘章监酒杀侯封,等等,虽非实有其事,但都是合理的,即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具有“必然性或可然性”[4]的。历史的真实,这是历史剧的出发点和归宿,《大风歌》严格地遵循了这一点。不管是历史大事还是生活小节、语言服饰乃至些许虚构,都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具有高度的历史实感。作品七易其稿,作者对大量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准确地再现历史,加强作品的真实性。陈白尘是反对史剧影射的,很强调历史真实,他说:“历史虽然每有相似之处,也仅仅相似而已。一搞影射,便失其实,是有害而无利的。既然是历史剧,就必须基本上忠实于历史;失去历史的真实,也将失去艺术的真实!”[5]这是他近半个世纪以来历史剧的写作原则,也道出了历史剧创作的要义真谛。

记得狄德罗曾对友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历史往往是一部坏小说,而你的小说却是一部好历史。[6]陈白尘运用戏剧形式再现了西汉初年的风俗画,显示了深邃的历史内容,我们完全可借用狄德罗的这句话,说陈白尘《大风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好历史”,它发人省,启人思,具有很大的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恩格斯曾提出如是美学理想:“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7]陈白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历史潮流所之和众望所归(人心思治、思安),使作品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历史内容,剧情紧张、曲折、生动,体现对真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较高层次的美学理想。其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历史实感作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说,《大风歌》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如前所述,历史剧是历史,但更是艺术,它允许艺术虚构,需要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欧阳予倩就认为:“历史戏只求无悖于历史,与社会科学正确的观察无甚抵触,注重的还是戏剧本身。”[8]而戏剧,作为一门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或历史生活的反映,其主要对象是人,离不开典型形象的创造。《大风歌》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单活活泼泼虎虎有生气的人物就有十几个,“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9],个个性格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纵观剧情始末,提挈全剧的人物不能不是吕雉。据说作者曾拟剧名叫《吕后》就可证明这一点。吕雉这个人物性格是简单、没有弯弯绕,又是丰富复杂的,不能一言以蔽之。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10]吕雉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塑造这样的历史人物并非易事,其中也有一个历史性和真实性的处理问题。司马迁云:“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11]剧中首先写出了吕后嚣张、刚毅的一面,这在她首次亮相就有表现:吕雉闻说高祖之死泄密以后,一边大骂手下无能,一边当机立断,“即日诏告天下,为大行皇帝发丧”。并下令不准诸侯王和在外将帅来长安奔丧。又如,当吕后得知周勃率20万得胜大军即将班师回朝,她城府极深地请教陈平,并自负地说:“我还没输过!”同时又轻而易举不露声色地害死了赵王如意:“让那煞神回朝之前,先断了念头。”这里不仅见出她刚毅,更露出了其阴险毒辣的野心家阴谋家的嘴脸来。从剧中写她残戚夫人为“人彘”、杀刘氏三王等来看,作者显然着重写了她这后一面。对此有人非议,认为这是非历史主义的做法,理由是考之正史,吕后应肯定,她之害戚夫人不过是争风吃醋、邀宠妒忌,她害赵王如意也只是出于夺嫡之嫌的私心短见,并且《史记·吕后本纪》云“孝惠皇帝、吕后之时,……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应该说,持此论者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必须指出,这样理解是肤浅的,因为这只是宫闱秘史之现象,并非历史内容之底蕴。作者正是透过了妒忌私心、争宠斗艳的假象,揭出了历史的真相,因而把握了历史的本质。其实,司马迁对吕后是有褒贬的,如《太史公自序》:“惠之早篔,诸吕不台;崇疆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反,大臣洞疑,遂及宗祸,作吕太后本纪第九。”这应是太史公的本意所在,前段文字说惠帝、太后时天下太平,其实这功劳不能归吕后一人,当时不也有诸臣们在?倒是她封王诸吕,对于几乎形成分裂之祸应该负责引咎。从这个角度说,剧作者正是坚持了历史主义,因而使作品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立意和境界都很高,人物性格显得更加真实和合理。

“陈平是我塑造的主要人物”,刘邦死后“他是个‘两面派’,表面顺从吕后,实际上处处与吕后作斗争。他用许多计策,既能为自己除吕安刘的大计所用,又能使吕后安心不疑”。[12]这是陈白尘关于剧中人物陈平的一段话,对我们理解这个人物颇有帮助。历史上的陈平曾佐刘邦出奇计,有解平城之围的功劳,是一个善于用计谋的人物。剧中写陈平未去荥阳径直回朝奔丧,他察觉吕氏要夺权,但面对当时在吕氏淫威下人人噤若寒蝉,如曹参只谈喝酒不议国事的情况,他机智地作“两面派”:当面阿谀吕后,佯作拥吕,背后却弹琴泄愤,与陆贾引为知己,一方面献计解甲归田,一方面又暗中求教于曹参,求和于周勃。可以说,他为了“除吕安刘,永固统一”是绞尽脑汁、算尽机关的。固然,陈平这个人物源诸史实、与原型一致,但剧中虚构之处也颇为不少。如秉烛独奏《大风歌》、献计解甲归田、建议迎迓周勃班师回朝、向曹参求教等。然而这又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有其历史真实的合理性、人物性格的逻辑性以及剧情发展的必然性作基础的。试以陈平献计解甲归田一例略加剖析:汉初为了维护安定统一制定了一系列减轻赋税徭役、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刘邦曾下令大量士卒解甲归田即属此。这与当时社会底层百姓渴望太平安定的强烈愿望相吻合。剧中让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陈平提出这一措施很自然,符合百姓众望,又投合吕后削周实力的心理,反映了诸吕与诸臣、陈平与周勃、人民愿望与吕党逆行等矛盾冲突。这既显示了陈平的机智又刻画了吕雉和周勃,可谓一箭三雕。在陈平这个人物的塑造过程中,我们可窥作者史剧观,同时可见作者之典型塑造功力。“历史剧总是塑造典型,不是照搬历史上的真人。”[13]的确,只有遵循典型化的原则,方才有活生生的血肉丰富的众多的“这一个”呈现于舞台,印刻于观众脑际。

像吕雉、陈平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得力于作者的美学观和史剧观,为历史剧创作提供了有益而宝贵的经验。

同类推荐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论文17篇,对戏曲与戏曲文学的性质和特征、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曲的抒情性、戏曲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发表于1980年,首次提出戏曲的“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认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的绘画、建筑一样,运用的都是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完全不同的散点透视法,在情节布局上,“以一条主线作为整个剧情的中轴线,并且围绕这条中轴线安排容量不同的场子”,“形成纵向发展的点线分明的组合形式”。这与欧洲写实话剧的团块组合结构形式是大异其趣的。此文相继被收入《戏剧美学论文集》、《戏曲美学论文集》。
  •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热门推荐
  •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成游侠

    大成游侠

    清末王芗斋拜师郭云深,后来到北京曾投军做伙夫,因显绝技,被吴三桂后裔吴封君招为女婿。王芗斋巧入六国饭店戏弄俄国大力士康泰尔,与韩慕侠、王子平等武术名家结为莫逆之交。王芗斋为博采众艺,开始驰骋江湖;在少林寺遇到高师指点,于达摩洞前目睹天下奇雄比武;为追击武林败类小白猿,登峨眉山与群猴大战,仿佛身入猴国;以后辗转福建鼓山、浙江杭州,来到华山,邂逅鼓山老道、“江南第一妙手”解铁夫、方士桩、刘丕显等名家,又引出许多故事;在九华山终于击毙小白猿,替武林除一大害。
  •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中国经济已走到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在战略大调整中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企业如何才能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肩,中国品牌如何在国际道路上披荆斩棘,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对上述问题提供了自己见解。
  • 超新星纪元

    超新星纪元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夏夜,酝酿了上亿年的灾难从宇宙深处到达地球,世界上将只剩下孩子。怪异而血腥的游戏在都市近郊的山谷中展开,孩子国家领袖在游戏中诞生……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霸道女皇之夫君请休息

    霸道女皇之夫君请休息

    他是这个世界所有人心中的帝王,他说,帝王身边怎能不是帝后?第一次见面,他就知道她是她的帝后,从此踏上遥遥追妻路,却不曾想,她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帝王!
  • 世纪人生

    世纪人生

    随笔日记,我的网上日记本。享受生活,我的现实幻想录。
  • 穿越之特工王妃很倾城

    穿越之特工王妃很倾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却因被人陷害重生于异域,成为一个等级最低的人。她嚣张跋扈,却又内心温柔;她冷酷无情,却又悲天悯人;她风华绝代,举世无双。面对完全陌生的异域制度,和陌生的守护男神,她审时度势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这里的人们,也让这里的人们适应着她,并过得风生水起,成为众多女人羡慕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节令依旧

    节令依旧

    做姑娘时的秀娥,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是她那些追逐乡村草台戏班子走街串乡的时光。这自然是秋后农闲季节里的事。皖中一带,民间的黄梅戏十分盛行。在村子里随便搭起一个土台,一群白天还在土里劳作的男人、女人,脱掉沾满泥迹的外衣,穿上简单的戏装,脸上涂满油彩,走上民间舞台,便成为一个艺人。于是,那些天上人间的故事,譬如《珍珠塔》、《杜十娘》、《董永与七仙女》,便常常使村姑秀娥以泪洗面。这一年,安徽刚刚解放。翻身解放后的秀娥对于乡间草台戏的迷恋更加有增无减。大李村的人都说,秀娥长得就像戏上的人。
  • 病毒纪元

    病毒纪元

    “201X年,只以人类为宿主SX病毒在世界范围爆发,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最优秀的医学家也无法破解病毒致死之谜。全球人口锐减,原有社会结构彻底瓦解。迫不得已,人类建起全封闭的囚室,龟缩其中,病毒纪元开启。是超级病毒,还是神明的意志?人类究竟能否主宰自己的命运?人类和病毒的战争仍未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