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100000003

第3章 挑战与超越

——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考

第一编 中西当代文学、文学理论

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对第三世界文学(文化)理论的接受,均涉及外来文化影响与本土接受的问题。“拿来主义”理应成为我们秉承的原则,但是,接受与研究中的误读、机械照搬也同样不容忽视,否则,就可能食洋不化、遗漏真问题。鉴于此,仍然有必要强调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和自主性。

自然的表现、现代主义文艺、文艺阐释学都是现代文艺中的重要问题,本编从特定角度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文论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目前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20世纪西方社会特有的历史和文化、现实造就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启蒙诺言失去了神圣的面纱,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人对理性的信念,人为物役变得更加严重,人在世界大战中的丑恶表演,都形成了对西方文明强有力的挑战,并潜伏下了精神危机的种子。二战后科技霸权和商业主义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与此相适应,明显地区别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它发育于现代主义文学之中,后出现了断裂,并进而发展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们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但其断裂表现得更为突出。

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理性幻灭、非理性泛滥的思想背景中产生的,非理性摧毁了以人、理性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人对自己掌握世界的能力发生了根本性怀疑,面对人类文明残垣断壁,人不甘于在精神的“荒原”上沉沦下去,由这种危机产生的焦虑感使他们企图寻求自我救赎,对混乱的世界进行重新建构,于是建立起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等级秩序。他们哀叹世界的破碎,体会到难以恢复世界和谐图像的悲哀和幻灭后的绝望。

解构主义反映了后现代文化精神并构成了它的底色。解构主义从语言出发来反思整个西方文明,特别是对“启蒙运动”后的现代性进行了剖析。“德里达作为一位预言家显示给我们一种解构主义的人:他愉快地接受世界的嬉戏及变幻的无邪,他肯定符合时界与阐释行为;他既不缠着世界要求了解真理,也不放纵对起源的梦想;他跟踪能指符号的自由游戏及结构的倾向所产生的中心;他取消了人和人文主义;他指责古老的逻各斯中心的巫术,愉快地超越了它。”[1]它对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最痛快地进行了消解。一方面宣布了先验存在、超验存在和永恒的虚妄,另一方面也宣告“绝对真理”神话的破灭。主体消亡、理性破灭显示了西方文明的危机。更严重的是:语言失去了承担认识和表现工具的作用。语言自足又具有再生性,通过语言可建构一切,语言自身成为价值和意义的来源,它自身便是思维和思想,无须再指涉外部世界,这样意义和价值都成了人为的虚设,意义建构成了按照语言规划进行“游戏”的活动,意义成了能指符号的无穷“滑动”。由于语言对文本的瓦解,任何文本都不能指向一个最终的、中心的确定意义。解构主义旨在拆除在场形而上学传统,打破“言语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神话,从西方文明的裂缝中揭示其痼疾,给人以警策。同时它也试图把人从传统的重压和思维的褊狭中解放出来,使人正视现实困境。解构主义以深刻的思想推动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并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精神的内蕴。

二战后西方后现代社会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霸权和消费的发展重塑了人的心理和行为规范,引起了人感知世界方式的变化。人性的异化,精神自由空间的巨缩,人无法抗拒现实的吞噬,随着人文主义传统文化的解体,世界成了由偶然、断裂、支离破碎的断片组成的非真实的幻影,艺术自然也就无需再执著于“虚假”的现实世界了。历史意识和关怀未来意识的淡漠使人成为现实平面上孤立的存在物。外在现实和内在自我都不确定,人在对语言表达失去信心的条件下,只满足于瞬间的体验,以非表征性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不稳定和自我的分裂,文本成了本能和欲望宣泄的产物。隐遁在现象背后的是人处于异化世界中无言和焦虑的痛苦,痛苦中又掺杂着拯救无望只好随波逐流的悲怆感。经受着痛苦的折磨又调侃痛苦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悖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现代主义文学,并伴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衰落而发展起来,因而在历时上承接和断裂并存,同时断裂表现得更加明显。社会文化背景的改变,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拨都使“后现代性”具有了特定的内容:(1)反对整体和解构中心的多元论世界观;(2)消解历史与人的人文观;(3)用文本话语论替代世界(生存)本体论;(4)反(精英)文化及其走向通俗(大众化或平民化)的价值立场;(5)玩弄拼贴游戏和追求写作(本文)快乐的艺术态度;(6)一味追求反讽、黑色幽默的美学效果;(7)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拼合法,不连贯性、随意性,滥用比喻,混同事实与虚构;(8)“机械复制”或“文化工业”是其历史存在和历史实践的方式。[2]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性在概念的界定中体现得很充分。人们把战后的欧美文学都统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同时又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缺乏统一性的预设。哈桑认为后现代世界以“不确定性”和“内在性”为特征:“在这两极中,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之结果;内在性则代表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当然也由于中心的消失而成为可能)。”[3]这种特性也使后现代主义倾向于一种话语组织的建构,也常常借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后现代主义的悖论和策略使其复杂性更为突出,进而出现了分裂:策略和目的的脱节,理论和文学实践的脱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脱节。

在新时期文学中,如果说现代主义的影响由强烈的拒斥所致,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的差异,加上后现代主义文学本身的复杂性,从而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充满了悖论。佛克马从文化相对主义出发,认为任何文学思潮都有自己的理学、年代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限制,因而,“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一个特殊的、复杂的传统。”[4]从社会和文化、文学背景看,中国和欧美确实有着极大的差别,物质条件和精神消费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实验提供的可能性是极有限的,更何况现代化是全社会追求的理想,与此相适应,就会产生以现代性价值观为中心的精神追求。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艰难和发展的短暂,传统文化观念的根深蒂固,都造成了现代性价值观念的薄弱,同时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过渡性使终极关怀和意义的深度都没能扎下根来,更没能充分地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从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反叛中发展起来的,但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要反对的对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现实的发展往往能打破理论的设想,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已成为既定事实。若从特定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语境看,后现代主义文化又不失其合理性,这形成了中国文学在特定时期接受影响的悖论。后现代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中国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杰姆逊曾经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资本主义)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出现了相应的文学艺术:第一个阶段的艺术准则是现实主义的,产生了诸如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第二阶段便出现了现代主义;而到第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他还指出其存在的条件:“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文化工业的出现。在欧美和北美洲这种情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在第三世界……便是三种不同时代并存或交叉的时代,在那里,文化具有不同的发展层次。”[5]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使中国有明显的后现代社会特征,同时“文化工业”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在我国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背景中看,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又不失其现实根基。

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还有其自身发展的合理性。90年代初的文化语境完全有可能产生超前的后现代意识。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已有短暂的发展,尽管现代意识没能深扎下根来,但毕竟被艺术追求过,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成了现代性价值观念产生的温床,经济发展作为动力刺激了现代性价值观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化观的广泛传播,都深刻地影响过当时的文艺。人道主义的呼唤曾激荡起当时人的热情,希求社会进步的期望在艺术中表现为对理性和理想社会的渴望,“文革”的梦魇使艺术转向对异化世界和灵魂的拷问,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点染了艺术家寻求表达形式的热情,“寻根派”文学在艺术中寻找华夏文明的源泉,新时期文学的探索都不同程度地促成了现代性价值观和深度意义的建构,这为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现代主义在中国激发起的热情消退之后,因自身乏力而一度沉寂。文学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商潮的泛滥、大众文化的崛起、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削弱。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给文坛带来了某些生机。后现代主义的新颖吸引了艺术家,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表达欲望被强烈地激活了,从而引发了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中西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差异造成了中国接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悖论性,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不但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而且有中国艺术家自己的创造,因而这种变化有了自己的显著特征:“自我的失落和反主流文化;反对现存的语言习俗;二元对立及其意义的分解;返回原始和怀旧取向;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之界限的模糊;嘲弄性模仿和对暴力的反讽式描写。”[6]中西后现代主义文学有许多表面相似但根本不同的东西,从这些差异出发并结合中国的文化语境予以分析能看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思想前提和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很大的差别。利奥塔把“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这种不信任态度无疑是科学进步的产物,而科学进步反过来又预设了这种怀疑态度。”[7]启蒙运动后,近代西方文化形成了种种以人、理性和形而上学为中心的“启蒙话语”,制造了各种合法化的意识形态神话。各种学说的合法性都依据“元话语”建立起来。“这一元话语毫不隐讳地诉诸一些伟大的叙事,如精神辩证法、意义的解释、理性主体或劳动主体的解放,或财富创造的理论。”[8]此后的现实暴露出了“启蒙话语”的种种局限。世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观念受到怀疑并被抛弃,随着人性解放、精神目的和意义阐释神话的破灭,主体被消解,历史成了断裂、对立和矛盾的组合物,真理成了话语权力大小强弱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世界多元化的局面。市场经济导致的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产生的各种观念的混乱,主流话语的权力削弱,非理性主义思潮对理性权威的瓦解,由理性局限产生的对理性作用的怀疑,传统道家文化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影响,都成了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精神土壤,这种语境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独特性。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合理性体现在西方文化发展的逻辑中。后现代主义文化洞察出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局限,并以极端的方式来克服此局限。虽然它以反对深度的方式出现,但否定目标的针对性仍能使它的批判性功能得以实现。它批判了“启蒙话语”制造的理性神话及其在主体、历史和真理中的表现,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文化建设都有意义。同时“后现代必须根据未来的先在之悖论”[9]。从共时性看,要成为现代必须首先是后现代,意味着后现代的创新精神。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曾对传统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冲击力,并占据中心地位。然而现代艺术几经鏖战,其先锋性已到了英雄末路,其精神上的追求和艺术形式日渐被世俗化,有被“臣服”的危险。面对现代艺术建立起的深度模式,深沉的历史感和主体,只好以平面化,强调当下体验,玩味痛苦而自娱来拯救艺术的创新性和重塑审美规范。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基本上是种横向移植,现代化的社会变革必然使现代性成为中心价值观念,因而对现代性价值观念的消解可能影响到对封建性观念的反对,同时由于“启蒙话语”并没扎下根来,因此其批判性功能将会大大削弱。也可能人为地切断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中国文学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后现代文学对西方后现代文学技巧方面的关注体现了其策略性,以文学形式确立并保持其先锋性,所以热衷于文学技巧的实验。从而中国后现代文学表现出迷恋形式又忽视对后现代意识体验关注的倾向。存在困境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有意无意地对后现代文学的“误读”,都使中国后现代文本保留了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作者徘徊于瞬时体验与终极关怀的追问之间,悠远的历史记忆和对人性的关怀也常常泛起,这都构成了中国后现代文本的特征。

西方后现代文学有意填平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鸿沟,从亚文学中吸收题材和表现方式,借对大众文学的肯定来反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等级秩序和严肃性,大众文学成了塑造新的审美规范的策略。后现代社会中,大规模的复制刺激了大众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它以其数量的优势得到后现代文学的肯定,但作品本身的质量又使后现代文学对它持异议,这导致了后现代文学对大众文学的数量崇拜和对具体作品排斥的矛盾态度。文化工业的大规模复制造成了本源意义的丧失和距离感的产生,进而造成了感觉和世界的非真实化。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工业的充分发展影响到人感知世界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复制和距离感的消失成为后现代文学的表征。

中国后现代文学并不太热心于表现消费和科技发展造成对生命侵蚀的恶果,也无意于表现复制造成的真实感的消失和精神的分裂性体验,具体的文本中体现出的后现代社会色彩也较弱。中国后现代文学注重从现实和历史中开掘自己的体验,借西方后现代文学的表现方式,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了这种转换。大众文学和后现代文学参与了对主流权力话语的“谋反”,这为它们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借大众文学题材来吸引读者,借对题材的独到处理来改变读者的“期待视野”,都促成了后现代文学在中国更注重向大众文学靠拢。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先锋文学的姿态出现,但从未把大众文学视为后现代文学,并且实践上也没有像西方后现代文学那样有意地填平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鸿沟,从而中国后现代文学有浓厚的“贵族气”,同大众文学有了距离。这体现了其策略:为我所用但决不屈尊。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已成了无法回避的事实。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际出发,结合中西社会文化背景,对其影响的正负效应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进而扬长避短,并努力促成创造性转换是当代文学发展的要求。

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是矛盾的复杂体,以至于常出现策略与目的、动机与效果、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此予以辨识并扬长避短是保证中国后现代文学发展的前提。对整个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使它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为西方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镇静剂,同时这种反思的普遍加深对后现代文化思潮和中西社会、文化语境的认识,同时把后现代文化的理论和文学相区别。

中国后现代文学完成了对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文学主题和主导叙述的消解,实现了向文学自身的回归;也实现了由集体话语向个人话语的转化,使文学成为个体抒情娱乐的语言建构。后现代文学完成双重转化后应及时调整方向,避免由形式实验走向覆灭。后现代文学应积极从现实汲取力量,并联合现代主义文学共同参与现代性价值的重建,同时尽可能地克服西方现代性价值观的狭隘,建立起多元真理和人存在的价值意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决定了现代性价值观是价值重建的主要内容,现代主义应成为文学的主流,它既能消解封建性价值观,促进现代性价值观的重建,又有利于更好地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丰富经验,从而以其否定性品格推进社会和文学的发展。事实上大众文学已构成了对精英文学的威胁。思维上它促使我们走出狭隘的思维误区,启发我们抛弃对虚幻的“绝对真理”的执迷和对虚妄的永恒的追求,走出对理想主义的盲目崇拜,使人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它也深刻地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危机,打破了能动主体和统一历史观的神话,使我们理解现代性观念的虚幻;而且后现代知识并非仅仅是权威手中的工具;它增强我们对于差异的敏感,促进我们对不可通约事物的宽容能力。[10]它推动我们重视异质的、边缘的、偶然的东西。中国近代以后的现代化进程始终笼罩着西方“他者”的阴影,对“启蒙话语”的反思无疑有助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反对所有中心的策略使它由知识上的相对主义走向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极易造成实践上的混乱。历史意识的消遁使生命存在的意义沦为现时的瞬间体验和“游戏”符号的操作,无价值判断对道德不啻是釜底抽薪,失去存在之根的危机潜伏着丧失精神的可能。

因此,接受其合理因素,分清其策略和真正目的,避开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并吸收和对体制化的大众文学主流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后现代文学被大众文学吞没掉的危险。文化语境的差异可能导致中国后现代文学对所要重构的现代性价值观的消解,应避免这种消极影响,同时在重估传统文化时应谨防封建性价值观的沉渣泛起。这样各种文学能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由融合、沟通走向相互吸收、共同繁荣。这是历史的选择和我们的明智之举。

(原载《求是学刊》1998年第1期)

注释:

[1]范林·李契:《解构主义批评》,转引自郑敏:《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2]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3](荷兰)佛克马·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4]同上,第2页。

[5](美)弗里德利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6]转引自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7]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8]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9]同上,第27页。

[10]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同类推荐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热门推荐
  • 干了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

    干了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

    一朝穿越,大梦初醒……为什么空气里都是一股咖喱味儿?为什么周围的女人全都干瘪瘦弱,麻木不仁?为什么我这具十岁的身体明天就要入洞房?夏枫无语问苍天!苍天变无语:乖,古印度欢迎你,这里绝不会是你的地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HEIIO你好

    HEIIO你好

    躺在病床上沉睡的张芽芽被梦魇追踪。一开始她以为只是一个梦境,但梦超时了她竟分不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里,是一种另类的治愈?消失的记忆到底是什么......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
  • 量子修真者

    量子修真者

    不要尝试在现实寻找奇迹,所有传说都隐藏在蜷曲的量子维度。在那里,有成道的超越者俯瞰众生,有作祟的妖魔在耳边呓语,怨灵被生前执念困锁,英灵从圣地降下神迹,高等文明在时间领域交战,信息黑洞和逻辑模因洒满高维时空……我是一名量子修真者,我跳出了四维时空的水洼,我将带你探索那个深不可测的瑰丽世界,还原被维度遮蔽的所有真相。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豪门宠媳

    豪门宠媳

    花花新文《寒门嫡女》三岁:一起洗澡的南宫小小盯着南宫逸的裸-体,疑惑的问道:“为什么哥哥长着小尾巴?”南宫逸脸一黑,“因为哥哥小时候不洗澡,生病了!”“耶,我也不要洗澡,我要长小尾巴。”南宫小小兴奋的叫道。于是某人第一次泪奔了。五岁:无聊的南宫小小开始在某人熟睡的脸上画着老师新教的兔子,不过怎么越画越像两团baba,最后干脆笔一丢,跑了。于是睡梦中的某人由于急事而清醒后,‘光荣’的带着两团baba上班去了。这一天全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人,撇坏了自己,还有一少半的人笑出了内伤。七岁:打架完后的南宫小小,回家向南宫逸添油加醋的描绘了自己‘被打’的经过,于是愤怒中的南宫逸带着一百人的阻击队前往那个罪魁祸首家,不过却在床上看到了‘打’南宫小小的那个女孩。只见人家全身上下绑着绷带,唯一没有绷带的地方也有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九岁:收到无数情书的南宫小小得意的向面色发青的南宫逸炫耀着。第二天,送南宫小小情书的人全都躺进了医院,从此人见人爱的南宫小小变成了人见人躲的南宫小小。而我们的肇事者,此时正悠闲的想着他的下一步‘计划’。十一岁:......——————她,南宫小小,除了长得漂亮,脑袋聪明点,其她女人的所有缺点她都具有。他,南宫逸,除了冷酷无情,和对小小溺爱了一点,其他男人所有的优点他都有。——————长大后的南宫小小开始叛逆1、南宫逸让她向左走,她绝对不会向右走,因为她站在原地没有动。2、南宫逸让她给个亲亲,她绝对给个大么么,只是这个么么的地方不大对。3、南宫逸小小惩罚她一下,她绝对不会惩罚南宫逸,因为她会把整个南宫家搞的鸡飞狗跳。4、南宫逸来个花边新闻,她绝对不会搞个花边新闻,因为她都是直接上的。5、......总之,南宫小小就是在南宫逸的宠爱下变得无法无天,打遍整个A城无人敢还手的宠媳。————————其实她是一只蝙蝠,而他则是一只狼,想知道为什么吗?请点击阅读.————————《极品弃妃》一道圣旨,让她成为他的妻子;一张休书,让她成了弃妇。“王爷,妾身…”可怜地轻声,带着几分的恳求,还有几分哭意。那张小脸垂垂低下,身子还不断的抖擞,众人一致以为她伤心难过,其实那是因她一直强忍着笑意。
  • 翎时桃华

    翎时桃华

    那一年,祁连日落,红袖北来,风华绝代。那一年,塞北孤烟,陌上少年,悠悠回眸。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时移世去,翎羽渐丰。五年光阴匆匆,豆蔻年华终虚无。潦潦草草,物是人非,当时不道是寻常。日夜,日亭,日月,日吟。不弃,不离,不舍,不忘。哭哭笑笑,流年似水,一红一蓝即天涯。
  • 夜妆

    夜妆

    美丽女子,缘何孤身一人。纤弱女子,诡异画尸,道不尽离愁。孽缘纠葛,千世不忘。情结今世,是谁,最终能够相伴,抑或是曲终人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进电学世界(物理知识知道点)

    走进电学世界(物理知识知道点)

    《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电学世界》是一本介绍各种电学现象和电学知识的科普书籍,书中用语浅显易懂,内容上突出了趣味性和科普性,图文并茂,更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朋友爱上电学科学,进入电学世界,研究和发现新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