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7200000006

第6章 藏区少数民族戏曲(4)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藏戏采取了积极保护措施。中共西藏工委主动看望觉木隆藏戏艺人,组织艺人学习,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并安排他们在一些重要场合演出。藏戏艺人从此获得新生,民间藏戏演出活动亦开始复苏,如曲松县日古曲德寺和措美县帽觉寺都恢复藏戏演出,戏师多吉顿珠举办香巴藏戏训练班,白面具戏扎西雪巴戏班和蓝面具戏乃东戏班联合排练演出了《文成公主》,尼木县台仲和伦珠岗两个白面具戏班将白、蓝面具两种藏戏风格糅合发展形成尼木藏戏等。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觉木隆艺人们为以陈毅为首的中央代表团演出了藏戏剧目。1957年觉木隆戏班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文艺会演和全国戏曲调演,演出了传统藏戏《苏吉尼玛》、《卓娃桑姆》的片断,使古老的西藏藏戏第一次在北京展现在全国各族观众面前,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由拉萨市政府主管部门召集原觉木隆艺人成立了第一个专业藏戏演出队,他们赶排了藏戏《文成公主》,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和国庆彩车游行。年底藏戏队划归西藏歌舞剧院,组建成西藏藏剧团。该团1963年独立建制至今,是西藏藏戏有史以来第一个隶属人民政府管辖的职业藏剧团。

60年代,在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曲松、琼结、贡嘎等地,恢复和新建了许多藏戏团(队),仅拉萨市的业余藏戏队就有雪巴藏戏队、八角街藏戏队、吉日藏戏队、哲蚌寺喇嘛藏戏队等。而这一时期的西藏藏剧团,不仅编排演出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如《文成公主》、《朗萨雯波》、《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等,而且还创作了一批历史题材、民间传说题材和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如《解放军的恩情》、《英雄占堆》、《农牧交换》、《渔夫班登》、《血肉情谊》、《炉火重生》、《幸福证》等,这些剧目在艺术质量上均有较大提高。自从藏戏进入剧场演出后,艺术上有了新发展。通过艺术改革,逐渐使古老的藏戏由广场演出发展成为现代的舞台艺术,改广场的粗犷表演为舞台的细腻表现,面具表演也逐渐为化妆艺术和人戏表演所替代,并从无到有地发展了布景、化妆、灯光、音响和弦管乐器的伴奏,使传统藏戏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

“文化大革命”期间,藏戏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雪顿节”被中断,各地藏戏演出班子被解散,许多藏戏艺人遭受批判。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也一度被解散,直到1972年才又恢复重建。后虽创编了《我是一个战士》、《麦场新歌》、《鹰嘴岩》,移植了《红灯记》等剧目,但已元气大伤、举步维艰;而在艺术发展方针上,更不时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

新时期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在西藏得到进一步贯彻执行,古老的藏戏得以重见天日。各地停演多年的藏戏班社迅速恢复起来,不仅原有的藏戏班大都得以复出,而且还组建了一批新的藏戏演出团体。原参加雪顿节的6个白面具戏班、4个蓝面具戏班,大都恢复了演出活动。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还组织老艺人白玛顿珠为年轻演员传授技艺,使古老的扎西雪巴白面具藏戏艺术得以保留传世。1980年西藏自治区已建有业余藏戏团150多个,遍布广大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同年,西藏自治区举办首届业余藏戏会演,200多名不同风格流派的藏戏演员同台竞技,民间业余藏戏的创作演出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拉萨城关区雪巴藏戏队演出的《卓娃桑姆》、日喀则江孜县业余宣传队演出的大型历史剧《宗山激战》获演出一等奖;山南曲松县藏戏队演出的《苏吉尼玛》、日喀则昂仁县迥巴藏戏队演出的《诺桑法王》、日喀则仁布县江嘎尔藏戏队演出的《诺桑法王》、拉萨市墨竹工卡县藏戏队演出的《雪山小英雄》等获演出二等奖。在藏戏演出团(队)的建设中,一批有才华的藏、汉族知识分子参加到藏戏队伍中来,他们编导了一批新创剧目,促进了藏戏艺术的革新与发展,推动藏戏艺术迈向新的高峰。

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也获得了发展的契机。自1978年始,他们就开展了藏戏的发掘、整理、抢救、研究工作,1980年记录了《卓娃桑姆》、《白玛文巴》、《文成公主》等觉木隆戏班的演出本,录制了一批藏戏传统演唱资料。同年,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该团演出了经加工提高的传统藏戏《朗萨雯波》,以活泼的演出形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首都专家、观众的肯定和赞扬,荣膺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的奖励。1982年西藏自治区举行专业文艺小节目会演,该团演出的《诺桑法王》获演出荣誉奖,剧本于1985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评选获银奖。1984年传统藏戏《卓娃桑姆》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剧种录像演出大会,获孔雀杯奖。2001年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传统藏戏《文成公主》,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精湛的表演技艺,再次征服了首都观众,荣获国家民委和文化部颁发的演出金奖。这一时期,自治区藏剧团还创作了一批历史剧目和现代剧目,如《汤东杰布》、《八思巴》、《阿妈加巴》、《交换》、《因果》等,均受到藏族群众的普遍欢迎。不仅如此,西藏藏剧团还把古老的藏戏带往日本、美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进一步扩大了藏戏的国际影响,显示了西藏民族戏剧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

西藏藏戏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土壤中,它保存和代表了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了藏族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心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986年下发《全区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会议纪要》,决定划拨专项经费,对藏戏各剧种、流派、剧目、剧团进行普查,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对一些著名民间戏班进行重点资助和扶持。同年西藏恢复了规模庞大的“雪顿节”藏戏会演,并成立了西北五省藏戏研究学会,使藏戏的研究和发展逐步走向正规。同时,国家也将藏戏作为重点科研项目,开始编纂《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两部大型丛书,并先后于1993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2002年文化部召开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昂仁县迥巴藏戏被列为工程的首批试点,标志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开始启动。昂仁县日吾齐乡亦被国家文化部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西藏民间艺术之乡”,并获得资金支持建起了藏戏文化村。2003年全国藏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新时期藏戏艺术的继承、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对藏戏艺术的发展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两大流派

西藏藏戏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戏班所处地区自然条件、社会习俗和民间艺术传统等不尽相同,加之各班演员师承有别,致使藏戏分化成基本以戏班为中心的不同艺术流派,其中主要是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两大流派。

白面具戏因剧中的“温巴”(渔夫或猎人)戴白色山羊皮面具,故称“白面具戏”,又称“旧派”。早期的白温巴面具,“以原色白山羊皮毛制成,脸部呈平面,眼睛、嘴巴按形雕空,画上或嵌上白眉毛和上唇八字形白色胡子,鼻子以侧面剪影突起一块,用山羊毛制成下巴上的白

胡子和满头的白头发。面具上满头白发表示老年人长寿无恙,青壮年无过、广识、富足等。白色象征纯洁、温和、善良、慈悲、吉祥和毫无害人之心。额部涂(或镶嵌)日月徽记,一方面以为美饰,另一方面是佛学上福泽、智慧二‘资粮’的象征。白长虬髯则象征男性之美仪。螺制耳环本是圣者汤东杰布习常所戴,为纪念他,诸种白面具均饰以此种耳环”[2]。

白面具戏保留着西藏藏戏最原始、古朴、粗犷、稚拙的艺术风格。关于它的孕育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有多种说法,普遍认为孕育萌芽于公元8世纪,形成于公元14、15世纪。白面具戏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雅隆·扎西雪巴、尼木·台仲巴、吞巴·伦珠岗和堆龙·朗孜娃6个著名的白面具藏戏班子,并被规定参加每年“哲蚌雪顿”的藏戏演出,所演剧目主要是《诺桑法王》及其片断。其中的琼结·宾顿巴戏班,民间传说是汤东杰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而创建的第一个藏戏班,它的出现,标志着西藏藏戏漫长孕育期的结束和剧种的新生。因五世达赖的家乡在琼结,又因扎西宾顿巴是最古老的戏班,所以雪顿节进行藏戏表演时,它总被排在第一个领头表演,演出《诺桑法王》的开场仪式。而雅隆·扎西雪巴戏班,后还将白面具衍变为一种独特的黄面具。

蓝面具戏从白面具戏直接发展演变而来,又称“新派”。蓝温巴意指渔夫、猎人的脸被湖水映成蓝色,故称“蓝面具戏”。蓝面具品种较多、形制独特,其绘制、配色和装饰都比较精美,形象造型古朴、夸张。蓝面具比白面具略大,脸部以硬质布板或呢料制作,上贴裱蓝底花缎,缎上镶金缀花,装饰极为精致、优美。“头顶上有个箭头状的装饰物,画以财宝‘喷焰末尼’图案,下接两边沿头形到两耳前,有一半圆的装饰圈边,亦镶有金花缎,圈边缎带左右两头吊以红、蓝二色丝穗。额头上有一金色的圆日和银亮的月牙徽饰,下巴和两颊外沿装饰有白胡子。白胡子、白眉毛和头顶上的箭突装饰物,均按汤东杰布形象造型。另外,面具的蓝底色,也与汤东杰布兼有善和怒的两种面相,脸膛呈紫红、深棕色近于青蓝有关。面具整个装饰是象征八吉祥徽。如脸型象征宝瓶;嘴、眼、眉、唇、两颊和下颌处合起来为八瓣妙莲;两耳戴的是菱形孔格花纹的吉祥结‘巴扎’;头顶上日月徽饰具千福金法轮,也表示日为福德、月为智慧的二资粮;鼻尖上戴的螺贝流苏为右旋海螺;额头上分向两边的装饰金丝缎带弧形冠额,表示一对金鱼;喷焰末尼图案下边向上的狗鼻子花纹,表示右旋白伞盖;头顶箭突物上以宝贝堆成的冠髻及其后边的彩缎宽披带,象征胜利宝幢。”[3]

15世纪中叶,汤东杰布将白面具戏带回到自己的家乡主庙迥·日吾齐寺,创建了迥·日吾齐巴戏班(即迥巴藏戏班),他将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装饰改为蓝面具,又在白面具戏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歌舞、杂技和古老瑜伽功术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由此形成了蓝面具戏。汤东杰布带领迥巴戏班四处演出,用募捐得来的财物,在雪域高原的大江大河上兴建了百余座桥梁,蓝面具藏戏也从此流传到西藏各地。迥巴戏班上承白面具戏古老传统,下启蓝面具戏的江嘎尔、香巴和觉木隆三大藏戏班,形成四大蓝面具戏班共领藏戏剧坛风骚的局面。迥巴藏戏的表演,将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为一体,既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唱法,又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但在蓝面具四大藏戏班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觉木隆戏班。它虽然建班较晚,但因善于吸收各流派之长进行艺术创新,逐步形成自己一套丰富的唱腔,以唱腔新颖丰富、韵调婉转动听、武功特技高超、善作世俗戏表演而称名。后来剧班发展很快,成为西藏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威望最高的一个藏戏艺术流派。蓝面具戏在长期流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人、神、鬼、灵(动物)同场合演,宗教剧、面具戏和广场戏相结合的独特艺术形态,具有古老神奇的韵致风采。所演剧目也大大超出白面具戏只演一个《诺桑王子》且多数只演其片断的范围,发展为可演出多个大型戏剧目。又由于藏汉民族有密切交往的历史,因而蓝面具戏在艺术形式上同汉族戏曲艺术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歌、舞、剧、技的有机结合,唱、诵、表、做的程式化表演,特殊的舞台时空概念和虚拟写意的表演手法等。

同类推荐
  •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京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百舸争流的话语场。本书试图通过与各种话语的比较分析中,在历史与时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立体坐标中,阐述京派文学的叙事立场、叙事策略与叙事方式。京派作家审视历史应当如何实现现代性叙事转换时,对传统和西方始终保持一种文化清醒的态度,故而他们的作品在审美上呈现出一种忧郁的诗性。京派文学的文化反省意识充分汲取了五四文化的积极营养,明显区别与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观,而有一种深长的袅袅不绝的文化觉醒的意味。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家

    你是我的家

    我由姐姐弟弟护送,回到了自己的小家,妈妈义无返顾地留到我家里,帮我做家务,接孩子,成了我事实上的保姆。我可以安心地上班。沈家园的二妮,是不会倒下的,二妮坚信,即使明天下雨,大雨过后,必然会有一个灿烂的晴天。就算没有去了省城上班又怎么样?就算失去了廖大伟,失去了刘卫红又怎么样?我还有大妮,还有妈,还有我的沈家园:蓝天白云,小河流水,树木葱茏,野花芬芳,百鸟争鸣……
  • 失踪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失踪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偷心帅盟主:晨曦,阴阳

    偷心帅盟主:晨曦,阴阳

    泼辣野蛮的“妓院妈妈”尽欺负江湖上人见人怕的“血魔”庄主;阴阳踏鬼节的邂逅,阴差阳错男扮女装成了洛神的“奴婢”——千万别再闹成洛神的“男宠”!这一场的穿越只为红线那一头的你……
  • 魔界僧侣缘

    魔界僧侣缘

    随着门锁“哗”地一声落下,门被打开了,一缕淡淡的月光照进了漆黑的大厅,照在一个披头散发的少女身上。她的容貌可谓国色天香,但却面无血色,且浑身赤裸,被铁链捆绑在柱子上。她整个人一动不动,保持着一副垂死的姿势,就像一朵极其美丽却没有生气的花儿,只有眼珠间或一转,才表明她还是个活物。一个近五旬的老者斯斯然走了进来,脸上挂着一丝诡异的笑容。他走到那少女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抬起了她的头:“还好吗?我的宝贝。”少女睁大了眼睛,久久地看着他,眼中的神情颇为复杂:恐惧,痛苦,哀求,憎恨,愤怒——总之,一言难尽。
  •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书中不仅将发生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囊括殆尽,而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崇敬之情,那就是——不论何种文化,它所经历的苦难和它所创造的辉煌,都值得钦佩尊敬。
  • 乡间诡事

    乡间诡事

    我本是一个平凡的人,本该过着平淡的生活,怎奈造化弄人,我的这一生,注定不再平凡。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你却无颜以对

    爱你却无颜以对

    一场意外,她独自承受所有选择离他而去。五年后,她再归来时,却看到心爱的男人搂着他的未婚妻。他对她耿耿于怀,肆意报复,毫不怜惜。但所有恨爱纠缠,却最终逃不过一个生离死别……
  • 木叶的不知火玄间

    木叶的不知火玄间

    穿越火影世界,成为还在忍者学校就读的不知火玄间——中忍考试时叼着“牙签”的考官、四代火影的护卫之一。对不知火玄间来说,好消息是第二次忍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坏消息是第三次忍界大战正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他。所以,他必须要赶在忍界大战来临之前成为一名合格的忍者……当然,这只是个开始,迎接他的将是一个属于忍者的世界。不知火玄间:我要纠正一件事情,我嘴里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牙签。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