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1600000004

第4章 铁与火的入侵——欧洲人征服时代(公元15世纪到16世纪)(1)

哥伦布为了到达亚洲向西航行,却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怀揣“黄金梦”的欧洲殖民者随后蜂拥而来,火绳枪、铁制刀剑、铠甲和战马碾碎了印第安文明的脆弱的武装,在美洲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

2.1 运气!哥伦布的错误

正当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埋头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跨越时,东方出现了绰约帆影,原来欧洲人来了。这一来,天崩地裂,乾坤倒转,整个美洲的命运彻底被改变。

美洲的发现完全源自一个错误。

15世纪时,欧洲各国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大家争着走出国门做生意。尤其是从东方(中国、印度)贩卖来的诸如香料、瓷器、茶叶、丝织品等商品,都是欧洲市场上的抢手货。几经转手卖到欧洲,起码是5倍、10倍的毛利润。不但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很大程度上仰仗这种贸易。所以几百年来,从东亚经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非常热闹,商队往来不绝。商人们千辛万苦,哪怕累得形销骨立,也要挣扎着从这趟生意上捞钱。

不幸的是,后来在这条路上崛起了一个庞然大物,那就是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历代皇帝雄心壮志,与基督教的欧洲列强有不共戴天之仇。双方常年征战,杀得尸山血海。到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不但地跨欧亚非三洲,而且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把传承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给灭了。对欧洲各国来说,东罗马灭亡事小,严重的是,丝绸之路的东西贸易,完全被奥斯曼帝国给垄断了。这可怎么办?欧洲人不屈不挠:你奥斯曼人能截断陆上交通,没关系,咱们想办法走海路!于是乎,各大强国纷纷打造船只,组建舰队,进行远洋探索,欧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而引领大航海时代潮流的,则是欧洲西南角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说起来,西、葡这两国当时在欧洲都称不上一流强国。伊比利亚半岛从8世纪初就被亚洲和非洲来的人占领,当地人与之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争,史称“收复失地运动”。经过反复拉锯,到1492年才彻底消灭了外来户。在这两个饱经沧桑的国家中,葡萄牙建国较早(1179年),但因它只是个弹丸之地,本土面积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当时人口不过百万。而西班牙虽然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但它建国时间却很晚,到15世纪晚期才建国。卡斯蒂亚王国的公主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王国的王子费迪南喜结良缘后,分别在1474年和1479年继承了各自国家的君主宝座,之后,两国便逐渐合并为西班牙王国。

然而另一方面,正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长期与外来人交战,他们对天主教的信仰也更为虔诚。数百年的战争,伊比利亚半岛人养成了彪悍好斗、勇于进取的精神。再加上,他们两国被海洋半包围,也有着进行航海探索的天然的有利要素。3种因素加在一起,西、葡两国涌现出了大批狂热的航海家。这些航海家未必都是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国人,他们在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贵族的率领和支持下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朝着茫茫未知世界勇往直前。一路上,不少人死在风暴、饥饿、坏血病和土著人的反抗下,但剩下的人仍勇敢地继续前行,终于驱散了“地图阴影”,将整个地球呈现在世人眼前。

当然,西、葡两国搞大航海,最直接的目的还是赚钱。他们想去东方,到中国去寻找香料、瓷器、纺织物,还有《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遍地黄金。葡萄牙人因为先建国,所以出发得也比较早。他们选择的路线比较绕远迂回:从半岛出发,沿着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一路航行,先向南到达好望角,然后折向北、向东,穿越印度洋,最终到达印度和中国。15世纪末,达伽马成功到达印度。葡萄牙海军也在非洲沿岸修筑要塞、建立补给点、抢占港口,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而西班牙呢,因为自己的国内事情多,航海起步比葡萄牙人晚了一步。等他们建国成功,开始腾出手来准备航海时,非洲这条路已经被葡萄牙人抢占了。西班牙人要再凑过去,就得跟邻居开掐。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这时,一个胆大包天的人找上门来。他就是著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年)。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自幼热爱航海。他成年后,正赶上欧洲各国为“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帝国拦截而痛苦万分。而哥伦布自己呢,他看了《马可·波罗游记》,也梦想着航海到中国去,建功立业,顺便发一笔洋财。可是,陆路有奥斯曼帝国拦路抢劫,海路有葡萄牙捷足先登,还能怎么去呢?哥伦布灵机一动:对了,据专家们最新研究,地球不是圆的吗?东边路被截断了,咱们何不向西边航行,一定能到达中国。这样不但发了财,顺便还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一举两得呀。于是哥伦布就到处游说欧洲各国君主,希望他们赞助自己向西航行。他先后到过英国、法国和葡萄牙等,但君主们要么觉得这个想法不靠谱,太冒险,要么嫌哥伦布要价太高,都不肯帮助他。最后哥伦布到了西班牙,开始说服女王伊莎贝拉,经过长达6年孜孜不倦地说服,女王终于相信了哥伦布,同意出钱赞助这次远征。除了王室投资外,哥伦布得到了以下资源:他被任命为海军上将;占领的新领土,由他担任总督;从新领土弄到的金银财宝和其他值钱的玩意,哥伦布可以提成10%;哥伦布自己可以对船队投资1/8并参与分红。

1492年8月3日,西班牙海军上将哥伦布率领由3艘船和百余名水手组成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从西边到达中国”的环球大远征。哥伦布想得很简单:地球是圆的嘛,只要一直往西,总能到达亚洲!至于要走多久呢?哥伦布对地球的周长完全没有概念,他觉得,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到了吧?

于是船队一路往西,走了两个月,连陆地的影子都没见到。这下水手们不干了。这样下去别死在海上啊。再说,你哥伦布说地球是圆的,你亲自量过?万一这帮专家是胡扯,世界其实还是平的,那大家伙儿岂不是要糊里糊涂地掉进世界边缘的深渊吗?毕竟保命要紧,他们起来哗变,要求上将立刻返航。哥伦布好说歹说,安抚他们:再走5天!5天见不到陆地,大家一起返航!结果也是哥伦布运气好。到最后一天,也就是10月12日,他们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哥伦布和水手们都惊喜万分:到亚洲了!到亚洲了!

这帮欧洲人怀揣着黄金梦,赶紧登上岛屿,看见海岸边有一群深黄色皮肤的人,正在探头探脑地打量这远方来的庞然大物。哥伦布指着那些人道:“快来看啊,这么多印度人!”于是乎,整个美洲土著人就这样被哥伦布上将安上了“印度人”的名字。所以在西方语言中“印度人”和“印第安人”是同一个词,咱中国为了便于区分,做了不同的翻译而已。加勒比海的这一大片岛屿,也被叫作“西印度群岛”。哥伦布认为他自己登上的这个岛是日本群岛中的一个,其实是今天的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发现了岛屿,哥伦布舰队士气大振。他们补充了淡水,继续前进,又陆续发现好几个小岛,在10月28日到达今天的古巴。古巴是个大岛,面积有10万平方公里。哥伦布看见这一大片陆地,大喜:“这不,到亚洲大陆了!”怀揣着发现黄金国的激动,哥伦布上将麾下“大军”横扫西印度群岛,12月又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和多米尼加),并留下一部分船员,建立了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点。次年1月,船队返航,3月“凯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趟远航,前后历时半年多,对于全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片广阔的大陆被欧洲人发现,由此带来了数百年的殖民运动,它不但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更建立了几十个新的国家,其中还有一个是今日的世界头号强国。可以说哥伦布的这次寻找黄金之旅,意义重大。当然,对于美洲本土印第安人来说,这种改变是要命的。而且,从文明史看也是人类的一次耻辱。

哥伦布呢,他可不认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他坚持认为,自己发现的是日本和印度。因此,哥伦布在1493年、1498年和1502年,又3次航行到达美洲(他心中的亚洲)。第一次航行前后只花了大半年,后3次每次都是出海两三年。第二次,他是来殖民的,带了1000多人,并且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殖民定居点。可惜因为粮食不够,大部分人中途就折返了。第三次,他是按照约定来当伊斯帕尼奥拉岛总督的。为了搜寻黄金,这次他又带着船来到加勒比海一带,顺道还发现了南美大陆。可惜总督没当两年,就因为当得实在太差,被西班牙国王抓了回去。第四次,则是因为有人指责他发现的不是亚洲,惹得哥伦布兴起,带着船只亲自来勘探,发誓一定要找到遍地黄金的印度,可惜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哥伦布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在他身上浓缩了那个时代欧洲人的特点:胆大包天、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实践。同时,还有唯利是图和贪婪冷血。他的第一次航行,就对热情接待他的美洲土著人大动干戈,不但抢劫金银,还强奸未成年的印第安少女,并把岛民掳为奴隶。所有敢于反抗的印第安人,都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屠杀。在此后几次航海中,哥伦布上将更是大杀四方,双手沾满鲜血。尤其他担任总督的时候,玩命地对印第安人横征暴敛。他不会搞基础建设,也不会收买人心,就知道一味暴力威胁,天天逼着印第安人缴纳金银,交不出就砍手,可是当地岛民真没那么多金银啊,哥伦布总督就不停地砍手,不停地杀人。这么杀鸡取卵,连西班牙国王都看不下去了,这才派人把哥伦布抓回欧洲,免得他把好不容易建立的殖民地给糟践了。

当然,哥伦布的罪状主要是有勇无谋、统治无方,他为西班牙开疆拓土的功绩,国王是不会抹杀的,因此哥伦布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还曾奉命第四次航行。1506年,哥伦布去世。现在美洲有好几个叫哥伦比亚的地方(包括一个国家)。

2.2 进击!探索与殖民

哥伦布到死都坚持自己到达的是亚洲,但总不能一辈子忽悠住别人。就在哥伦布死之前,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也数次航行到美洲,并且发现了北美大陆。亚美利哥多次宣称,哥伦布是个骗子,他到达的根本不是亚洲,而是一片“新大陆”。1507年,也就是哥伦布病死的次年,德国人马丁·瓦尔德塞米勒的《世界地理概论》出版,书中正式纳入了亚美利哥说的这片“新大陆”,并且用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也就是美洲。可怜的哥伦布,明明是自己发现的大洲,命名权却被别人取得了。

哥伦布的发现在欧洲似扔出一颗炸弹。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争夺地盘,顿时展开了文攻武卫。最后请教皇出面调停,在地图上划了一条“教皇子午线”,就此达成了瓜分地球的协议。

教皇子午线

哥伦布向西发现“印度”之后,西班牙立刻找到罗马教皇,要教皇确认他们对新大陆的所有权。葡萄牙其后也要求有自己的利益。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地图上画了一道子午线,即西经38度线,规定这条线东边的未开化地盘归葡萄牙,西边的归西班牙。1494年,因为葡萄牙要求,这条线又往西边移动了一截,到西经46度线。对葡萄牙人来说这很重要,因为巴西被划进来了。这条线划定后,两国都自以为得计。葡萄牙想,非洲和亚洲都在东边,你西班牙就去占大西洋岛屿吧。而西班牙呢,以为哥伦布到达的是亚洲,心想我从西边到亚洲比你近,亚洲是我的了。后来,麦哲伦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大家才确认地球是圆的。于是1529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又在东经142度划了一条子午线,实现对东半球的殖民地划分。这么一来,西班牙和葡萄牙就瓜分了整个世界。其中西班牙分到了包括美洲大部、太平洋大部和澳洲东部、亚洲东部一线;葡萄牙则分到了包括整个非洲、亚洲大部、南美的巴西和印度洋全部。当然,这种划分连西、葡两国都没有严格遵守,后面新兴的英、法、荷等海洋强国更是不会理睬。

哥伦布也好,那时候的其他航海家也好,他们的航海目的并不是发现什么美洲,而是要到亚洲去找黄金。哥伦布到了西印度群岛后,发现这里的黄金没想象得多,他就断定这是亚洲东部的岛屿,所以比较荒芜,富饶的亚洲大陆还要继续往西走!可是穿过西印度群岛后,他却被中美洲地峡挡住了去路,怎么绕也绕不过去。他后面的欧洲航海家们,逐渐认识到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是一块新的大陆。但新大陆有什么用啊?我们是要去亚洲找黄金。眼前这块大陆太讨厌了,大家玩了命地驾船往北、往南想绕过这块大陆。结果很不幸,现在我们知道,美洲大陆是地球上最瘦长的大陆,南北上万公里,把这些黄金爱好者们的西进去路堵了个结结实实。

同类推荐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本书是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一部有影响的专著。详尽叙述了晚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同治中兴”(1862-1874)、挽救腐败清王朝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并且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其观点虽争议很大,但颇有独到之处。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烧毁秦始皇陵事件深埋地下的秦始皇陵真的是保存得非常完好吗?在秦朝灭亡之时被项羽烧毁了的史籍记载是真的吗?这些都是史学界一直探究,而又不得其解的谜。许多史籍中都曾记载:秦末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后,西楚霸王项羽占据着秦都。他命人掘开了秦始皇的陵墓,盗运陵中的财宝。据说他调集了30万人从地宫中向外运了30天也没运完。后来,一个寻找羊只的牧羊人用火点燃了皇陵地宫,秦始皇陵毁于大火。这种说法历来为史学家所接受。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我在古代当舰长

    我在古代当舰长

    当来到这个有些超脱了千秋想象的世界,是懵比的。可以发出无形剑气的剑式,还有大杀器的机械巨铠,更甚至还有妖精族和幽族。还好,千秋有着‘寰宇’,一切都不值一提。神秘‘种子’送来的基因编程,能量护盾,奇点,因果律....还有主脑?~~~金手指,霸四方。我的目的只是当舰长。且看穷苦千秋,如何在架空世界发家致富。(该世界不属于任何历史范本,切勿对号入座,往后还有别的大陆版块,会有更神奇的等待着。)
热门推荐
  • 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人间草木、葡萄月令、自得其乐、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自得其乐”为汪老的散文名篇,代表其对生活的态度。汪老写草花鱼鸟、生活琐事,总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凡世之乐。正如汪老所言,“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 傲世重修

    傲世重修

    一代至尊炼丹师罗辰因疏于修炼,寿命将近,炼制造化神丹逆天改命却遭弟子背叛,转生下界,崛起于微末,傲世重修,君临万界!
  •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不会用魅力保卫权力 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一味地让员工适应自己/95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承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公私不分,亲此疏彼,安置心腹,暴眺如雷,不了解情况就对员工横加指责,跟下属“老死不相往来”,主管太老实等于没效率。老实的主管喜欢挑大梁,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亲自过问。他们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每天都早来晚走,而他的员工却在悠闲地享受大好时光。主管太老实等于缺手腕。老实人往往把规矩看得高于一切,他们从来都是按常理出牌。规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触犯的“天条”。员工在背后不称呼他们“铁面无私”,而是叫他们“老古董”。
  • 宠上甜辣小狂妻

    宠上甜辣小狂妻

    (咳咳,你肥皂掉了,偶巴!)叶南希楚楚可怜:“司徒易,你偷心偷的如此嗨皮,让我情何以堪?我可以弱弱的问一句,什么时候把我的心还给我吗?”司徒易霸气无比:“叶南希,你听好了,你的人是我的,心是我的,将来你孩子也是我的。还给你?我把我还给你好了!”叶南希有些委屈,但眼中却闪过狡黠之色:“嘻嘻,对付男人嘛,女人就要有办法才行!”叶南希心中暗笑!
  • 帝少独宠,夫人别逃

    帝少独宠,夫人别逃

    战火连天,北方七省的大督军因寻找命定之人来到了火车,她是留学归来的将军千金,更是他弟弟的未过门的妻子,同时也是他寻找了整整十年的命定之人。“宇文宸,若是可以重新来过,我绝不会回到云州,此生用不相见了。”女人浑身鲜血的站在悬崖峭壁上,眼神凄楚的看着面前的男人,纵身一跳。“不,嫣儿,……”宇文宸发疯了一般的想要追随女人。(架空文,宠虐结合!)
  • 星期六童话(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

    星期六童话(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星期六童话》是当今童书出版的一种高品质制作,可谓“文、音、图”三杰,可读性、可听性、可赏性兼具。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小读者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星期六童话》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完整地呈现了梅子涵早期、中期、近期作品创作的整体面貌。
  • 自我成长的力量

    自我成长的力量

    丛非从近年来最具影响力、历经考验与实践的45篇精选文章。本书内容结合读者普遍性的困惑,以亲密关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自恋与自卑、安全感、成熟的人格、自我发展与完善等不同的主题,发表了作者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学见解。作者对大众的心理困惑有准确的把握,对人的情感、认知有深入、系统的体察。语言冷感而幽默,阅读感轻松。但内容本质理性而温暖,动人且充满正能量。45篇成长主张使我们可以觉察自己、改变自己、活出自己,收获更好的命运!
  • Our Village

    Our Vill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堕落的网瘾少女,也就是排名一百倒数第一的特工,在一次电脑炸了给炸穿越了。原主委托复仇,恩......那就把他们搞一波团灭吧。劳资可是巫女。不过,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姐妹竟然......齐月,你休怪我无情。某夜,乘凉的钟离霏看了眼天上的星星,我擦不好!“媳妇别跑了,你看小包子都那么大了,是不是可以跟朕回宫了。
  • 美人谋,宦妃毒宠

    美人谋,宦妃毒宠

    她是丞相府的大小姐,才智过人,却生了一张丑颜,见过的人都嫌恶轻视。他是权倾天下的九千岁,传闻此人手段血腥,喜怒无常,喜好吸食新鲜的人血。第一次见面,他高高在上,她卑微下跪。他当着她的面,恐吓众人,并惩治了陷害她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使她成为了众矢之的。***曾经有人告诉她: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她记住了这句话,并认真的执行。丈夫战死沙场,野心之人的觊觎,她选择纵身火海。因为没有他的家,已经不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