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1000000008

第8章 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7)

欲廓清自私自利的念头,除却致良知没有第二法门。因为心术隐微,只有自己的良知方能照察得出,阳明说:“人若不于此独知之处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以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正本澄源。古人为学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传习录·卷上》)所以他又说:“慎独即是致良知。”(《与黄勉之书》)

这样说来,致良知切实下手工夫,是不是专在消极的克己作用呢?不错,克己是致良知的重要条件,但不能认克己为消极作用。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传习录·卷上·答箫惠问》)这句话又怎样解呢?

我们想彻底了解他,要回复到他的心物合一论之哲学上的见解来。阳明固为确信心外无物、物外无心,灼然见得我身外之人们及天地万物,都是“真我”或“大我”的构成要素。因此得着“物我同体”的结论。前文已经说过了,既已如此,然则自私自利之心,强把人我分为两体,岂不是我的“真我”罹了车裂之刑吗?所以他说:“这心之本体,便是你的真己。你若真要为尔那体壳的己,也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要常常保护这真己的本体。有一毫亏损他,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才是为己之心,方能克己。”(《传习录·卷上·答箫惠问》)因此之故,克己工夫,非惟用不着强制执行,或者还可以说发于本能之不容自己。所以他说道:“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皆足以蔽吾良知之体,而窒塞其用。若此者,如明目之中而翳之以尘沙,聪耳之中而塞之以木楔也。其疾痛郁逆,将必速去之为快,而何能忍于时刻乎?”(《答南元善书》)克己本是一件极难的事,然而“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又自太难”(《与黄宗贤书》)。所谓见得亲切的,是见个什么?就是见出那物我为一痛痒相关的本体。这些话骤听着像是大言欺人,其实只是人生习见的事。例如慈母对于她的乳儿,青年男女对于他们的恋人,那种痛痒一体的意思何等亲切。几曾见有对于自己的恋人而肯耍手段、玩把戏,牺牲对方的利益,以谋自利者?假使有这种念头偶然涌起,一定自己觉得有伤害爱情神圣的本体,立刻感到深切的苦痛,像目中尘、耳中楔一般,必拭去、拔去而后为快,是不是呢?但这种境界,在一般人只有慈母对乳儿、恋人对恋人才能发现。若大圣大贤,把天下国家看成他的乳儿,把一切人类看成他的恋人,其痛痒一体之不能自已,又何足怪?阳明以为,人类的本性原是如此,所有“间形骸而分尔我”者,都不过良知受蔽隔而失其作用。“致”的工夫,只是把良知麻木过去的那部分打些药针,令其恢复原状。一旦恢复之后,物我一体的感觉自然十分灵敏,哪里容得纤毫间隔,下手工夫又何难之有呢?所以《大学》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而阳明亦最喜引以为喻。他说:“从未见有过,好色的人要人强逼着才肯去好的。”(约《传习录》语)又说:“好色之人,未尝有痛于困忘者,只是一真切耳。”(《答周道通书》)由此观之,在致良知这个口号底下所用克己工夫,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了。

良知本体与功利主义之分别,《孟子》说得最明白:“凡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乍见的恻隐,便是良知本体。纳交、要誉、恶其声等等杂念,便是得丧毁誉关系,便是功利。致良知工夫,最要紧是“非所以什么,非所以什么”。换句话说,一切行为,都是目的,不是手段。阳明说:

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故其事亲也,求尽吾心之孝,而非以为孝也;事君也,求尽吾心之忠,而非以为忠也。是故夙兴夜寐,非以为勤也;剸繁理剧,非以为能也;嫉邪祛蠹,非以为刚也;规切谏诤,非以为直也;临难思议,非以为节也。吾心有不尽焉,是谓自欺其心;心尽而后,吾之心始自以为快也。惟夫求以自快吾心,故凡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之来,莫非吾所以致知求快之地。苟富贵贫贱、忧戚患难而莫非吾致知求快之地,则亦宁有所谓富贵贫贱、忧戚患难者足以动其中哉!世之人徒见君子之于富贵贫贱、忧戚患难无入而不自得也,而皆以为独能人之所不可及,不知君子之求以自快其心而已矣。(《题梦槎奇游诗卷》)

这段话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那几句的详注。问,为什么要恶恶臭?为什么要好好色?谁也不能说出理由来。只是生理作用,非好好恶恶不能满足罢了。人生数十寒暑,勤勤恳恳乃至忍艰难、冒危险去做自己良心上认为应做的事。问,为什么?什么都不为。再问,只能答道为良心上的安慰满足。这种人生观,真是再逍遥自在不过的了,真是再亲切有味不过的了。回看功利主义者流,天天以“为什么,为什么”相号召,营营于得丧毁誉。过几十年患得患失的日子者,孰为有价值,孰就为无价值,我们可以知所别择了。[12]

以上所述,致良知的全部工夫大概都讲到了。但是,不能致良知的人,如何才会致起来呢?阳明以为,最要紧的是立志。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阳明接见学者,常以此激励之。其在龙场,示诸生教条四章,首即立志。其在《传习录》中谆谆言此者,不下数十条。其示弟立志云:

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伏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前,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躁心生,责此志,即不躁;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本书是延参法师的静心之作,凭借他多年的人生感悟和智慧沉淀,针对当下人们都会遇到的焦虑、迷茫、浮躁、烦恼等问题,揭示出生命中那种美好的爱、宽容、善良以及不朽的信仰。书中将人生智慧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借助人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故事,通过画龙点睛般的心语点拨,使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使每个人都能在困扰和迷茫中获得平静、智慧与愉悦,让自在诗意充盈每个人的生活,使我们能以一种淡然、放下、开放的姿态从容面对生活,感受美好、纯洁、简单却幸福的人生,心有明月常皎洁。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热门推荐
  • 诸天技能面板

    诸天技能面板

    大梦之后,游戏中技能强化面板变成现实,剑术技能强化+1,拳法技能强化+1,大脑计算速度+1......一切从流星坠落后开始。
  • 绝世盛宠:邪魅太子罗刹妻

    绝世盛宠:邪魅太子罗刹妻

    本是丞相千金,却阴差阳错进入现代,命盘再转,一朝重生。废材?明明是万年难得一遇的鬼才!灵兽?圣兽都是宠物!丹药?那都是灵宠的零嘴!功高震主?你算什么主!却一不小心误惹妖孽邪王。“小丫头,来让本王亲一下。”“我可是你未来皇嫂!”“没关系,皇兄说了,你是本王的。”“小丫头,本王说了,你主内我主外,夫妻搭配,干活不累。”“谁和你是夫妻?”“小丫头,祖父,伯父,伯母,你弟弟,包括你,都同意了,你可不能抵赖~”“……”既然你对本小姐这么好,那本小姐便为你开这盛世如何?助你登基,协手天下。便是你死,也要同穴。
  •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为救初恋李牧,14岁的少女武如意入宫,在净初池畔畔遭遇当朝天子李世民,武如意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李家王朝的江山,从此她成了霍乱宫闱的妖女。死亡、酷刑笼罩着她,疏离、谎言包裹着她。她被赐名武媚娘,一步步在宫中行走,韦妃的残酷、杨妃的伪善、徐慧的背叛、长孙无忌的忌惮、李世民的选择……这一切差点将她逼上绝路。和当朝天子分分合合的虐恋让她明白爱情不能保护自己,要活下去,唯有权力,从此,她走上了不归路。但她忘了,身边还有一个守护她多年的李治。再次遭遇爱情,如今,要在江山和真爱中做出选择的是她自己,武媚娘该何去何从!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与恶魔交换

    与恶魔交换

    那一年,他选择了当一个恶魔。那一年,是十六岁,他无法相信家里从此少了一个人,却多了两个人。爸爸的那一句话是那么刻骨铭心,看着她那副长得楚楚可怜的脸孔,心里头的恨油然而生。她是那个女人带来的。也就是那个女人破坏了他原本美好的家庭。从此,妈妈不再回来,已经被赶离到加拿大。就这样,少了妈妈,却多了个继母和那女人的女儿。要与这个女人的女儿兄妹相称?不可能,办得到的就是圣人了。他偏偏不是圣人,也不想当圣人。因此,他决定当一个恶魔。有她没我,这是他挂在嘴边多年的原则。多年后,是二十一岁那一年。她楚楚可怜的模样问道,“多年了,究竟要怎样,彼此才能好好相处下来?”她也实在受够了他这恶魔的脾气,彼此同一屋檐下,只希望可以好好相处。他看着她,结果给她说了一个办不到的条件,“除非你是我的女人了!”啊..他的女人!爱恨之间,只不过一线之差。爱的时候,犹如淡淡的蓝色天空那样柔和;恨的时候,犹如暴雨前夕的乌云那么不能平静;虐的时候,犹如风雨交加的雨夜那么可怕
  • 创意生活一点通

    创意生活一点通

    生活创意不是奢华、奢侈,环保和节能早就成为热爱生活的“创意一族”的追求目标。那些看似要处理的垃圾里,其实也有重新利用的价值。比如淘米水中就隐藏着你不知道的各种生活窍门。而电器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省电绝对不是抠门主妇才干的事情……品质生活离不开创意,创意更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一世情真:若爱,擦肩过

    若爱擦肩而过,那么剩下的会是什么?是悔恨,懊恼,不甘,遗憾,还是痛苦,估计以上兼而有之吧。放弃爱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那么就祈祷吧……如果上苍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话,你会怎么做?
  • 诸天神主

    诸天神主

    这是一个科技极为发达的世界。五千年前,人类发现了一颗特殊的星球,并将其命名为大光球,因为它就好像是一团凝聚不散的光。三千年前,一个新兴的职业一跃而起,瞬间凌驾于所有的职业之上,其名为影师。现在,王大力带着大量的剧情、设定、灵感来到了这个世界。
  • 狗保姆传奇

    狗保姆传奇

    靠海市城乡结合部,有一个叫大陈屯的村子。这几天,村中原支书陈感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时常一个人站在村口,望着村东那个叫“小红岗”的地方发呆。原来“小红岗”上原有的四座烈士墓,连同当年栽下的十几棵松柏树,一夜之间被人铲平了!谁如此大胆敢对烈士墓下手?此人便是本村亿万富豪由金明!由金明铲平烈士墓的理由很简单:前些天由金明的老娘死了,风水先生说这片林墓阻挡了他爹娘的风水龙脉。
  • 奇人奇事

    奇人奇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